上完语文课以后,我就去上那个创新课程。还是那样啊,最后是要搞一个ppt的,但是以前也说过,也就是看ppt做的更牛逼,看看谁的口才更好,有的人对此评价是让一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去做一个很难落实的牛逼方案。
其实还是那句话:让大学生们心有一个基础的创业思想,至于能不能成功,那又是另一回事。1000个当中能出一个,那么就是赚了。
在最后我也是跟这个老师聊了一下我以前的那个企划:也就是将建筑工程和风水学结合在一起。老师表明理论上可以实现,但是毕竟是学学和科学的结合,总是会有一些上不了台面的。
现在坐车也是到了这个学校三月三的活动。很符合作者对大学的想象。有各种民族特色的摊位以及表演。
有看到卖那种很稀有的茶或者是鲜牛奶,食物雕花,动物标本,雕像解剖……甚至是有中医问诊。
乐子又来这里蹭吃蹭喝了。试了一下那个鲜牛奶,想不到牛奶能做到这么浓,可能我以前喝的纯牛奶果然还是有瑕疵的。
比较让作者感到熟悉的东西,那么就是油茶了,那这里的油茶是绿色的,应该属于恭城那边,属于苦茶吧?这喝了一口,没有咸味,只有香味,生姜味比较浓了。
穿着壮族,苗族民族服饰的学生或者是不知道哪里过来的人在那里进行摆摊以及活动,还是非常热闹以及充满节日气氛。
要是你想要那种高科技点的,那么也有无人机,AI眼镜。或者是宠物之类的,我这看到了类似于黄鼠狼那样的生物,不过毛皮是黑白。
像这些活动很多是学生那个院系自己举办的。比我们今天学那个创新与创业挂钩,可以有积分,这个积分决定了你在相关的大赛上能不能得奖,或者是有参加资格。
这下可真的是各方神仙大展身手,比如说信息工程学院,直接就来了看不懂的机器,然后呢制作农药或者是别的什么高科技东西。作者比较感兴趣的是那个手工制陶或者熬汤这种东西。
但不知道那个熬的汤要不要钱,之后作者来到了食品药品工程学院这边也是有不少吃的,比如说糯米饭,这个应该是免费送,虽然说服务员嘴上喊着每人只拿一个,但是还是有的学生说要帮同学拿一个的名义多拿两三个。
继续往下走,你能够看到编草帽的搞花艺的。这里强调一下。像日本非常有名的插花实际上在中国也是有的,或者从中国这边传过去。但是知名度相比起别的传统习俗还是不怎么高,但是在我们学校也是比较重视这块,有专门搞这个的专业。
后面作者也是品尝了荔枝醋和椰汁水,卖的还是比较贵的,两瓶8块。这里还有卖那种土特产,比如说腊肠,鸡蛋。不过对于学生来说,拿着好像没什么大用。毕竟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煮,但是如果父母有需要的话,我可以买一包寄过去,但估计他们也不太感兴趣。到时候再看看吧。我这不刚刚领到一个鸡蛋。就让我这位大美食家来尝一尝它和普通的鸡蛋有什么区别。
在终点有一个救助站,还有一个媒体中心,搞得还有模有样的,看来设施方面的确很齐全。总的来说,这个活动的确挺有趣。在那些大学生在那里推销特色产品也是一种创业途径吧。不仅仅是学生,像那些老师,领导啊也是会来这里看一看有什么可以买的。
不过话说回来,我是不是忘记了什么?
……好像把老黄忘在教学楼里了。
后面老黄说天气太热了,就不陪我一起在那个活动里参观了。我也是转了一圈就准备回去。
现在坐着正在路上啊,我早上点的外卖在11点多钟就到了,现在已经12点多钟,估计也冷了,不过希望味道不会变差。至于为什么作者点餐点这么早,是因为我们下课的比较早。
老师表示这不是给你们放学,而是叫你们去三月三的那个活动地点实地考察,于是我们就顶着这个名头开始出征了,不过大部分的学生还是选择回宿舍。
总得思考一下今天的行程以及学过的东西,大学生的确是有很多活动可以搞,有很多途径可以做,但是每一样都有难度。像那个创业ppt也是这样的。
比起这个,我觉得我更应该担心语文,因为……想不到大学语文也是要背的。而且还是要背屈原的那篇,说实话,这种汉朝以前的古文就连作者也是不怎么看得懂的。就举以前那个离骚的例子,作者大概也只看懂了1\/15。更别说要背去这么难的东西了,不过大学生怎么能轻易放弃呢?
要知道我高考语文一百几来着,那6分的默写题,作者可是……或许……应该大概率1分没得,但即使是这样,作者分数应该也是达到110多或者120多。那问题来了,作者为什么不选文科呢?理科也可以学语文啊。
……
实际上从今天下午开始,我们的3月,3月正式开始了,趁着这个假期除了写写作业,打打游戏,我和老黄还决定去对面的电影院去看《哪吒2》,但是都是第一次上大学,第一次去电影院,还不知道流程,这个就得从长计议了。
……
想不到学校那个三月三的活动只搞一天,那么可惜了,没有来得及去买点什么特产。现在嘛学校放假,学生基本上也是闲的没事打打游戏。而我由于家太远回不去,嗯,就只能随便浪了。不过我的事情还是蛮多的,只要我想要找事情,那么绝对不愁没有事情做,甚至显得非常不够。
除去脑中那有点想写作的冲动以外,我还有各种作业需要复习。现在作者正在前往亲戚家,顺便带上我的电脑,如果海哥晚上也来的话就可以找他调试。
在这之前我在跟舍友们打游戏。7个舍友回家了两个。不过听说理由都各不相同啊,其实如果家离得不远,谁又不想趁着放假回去睡一两天。
老唐的话也要回去做他们家里的事情。好吧,这下晚上没有伴跟我聊小说文学了。我有时候啊也是蛮敬佩老唐的,他有处理好自己家族事务的能力以及决心,而不像我光是在新年帮个忙,就犹犹豫豫,笨手笨脚,我总是去怀疑和犹豫自己的能力到底行不行,总是会被周围的东西所牵动。
我一方面希望承担更多,希望大家信任我,但是另一方面又怕麻烦,生怕自己做不好。然后我知道了,我这是在害怕,但我不知道我害怕的是什么,或许是责任吧。
我只能缓慢的学习,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也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男人,但我也知道啊。没有太多时间给我慢悠悠的。尽管我现在还是有点不成熟,但会赢的吧。
习俗这种东西在各个地方都不太一样,有的地方三月三就承担了清明节的作用,要去祭祖什么的。不过在我们那边会有那种节日的摊子非常热闹,来自各地的食物摊会摆在一条街上。可以看到平时见不到的小吃食物。甚至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具木具。
说来可真是怀念啊。我喜欢拿着100块钱的资金,然后去那里到处逛逛,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书,喜欢的食物,我喜欢尝试各种各样的美食,记得上次买了一堆炸螃蟹,味道只能说是吃多了就腻了,但至于为什么买这么多呢,是因为但是天气问题人非常少,那个老板卖不出去,于是就对我说,我给你来半价再送你一斤。然后就这么忽悠着买了一大堆。说来还真是有点想笑。
今天的天气比较冷啊。手机已经发了好几条降温的提示。由于上一次的前车之鉴,我这次穿的比较多,暂时是不用担心会冷到。很好,作者没有在同样的地方跌倒第二次。
现在坐着已经看到地铁站,从这里转两站就可以到达亲戚家。当然我肯定晚上还是要回来的。嗯,毕竟我那个去留书上填的是留校,虽然说可以改吧,但是住在亲戚家也太麻烦他们了,不太方便。在地铁站门口会有一些车手在外面等着,出地铁站的人可以靠他们开车到各个地方,不过这种价格比较贵就是了。
说到我写的这部《大学生历险记》,又让我想起了那同样也是我这个形式的学生日记。只不过那一本是出过书的,也被称为现在当时中国式家长的养成书,风评不是很好。因为里面写的东西太不像是一个学生的东西,倒像是营销号的吹捧以及冠冕堂皇的夸大词汇。
反正因为这本书的原因,很多家长就按照上面这个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也不管适不适合。这书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中国当时的教育,其实放在现在也是影响深刻。后来出现了一些问题,专家就开始出来叫大家不要一味的相信这书的内容。
主要是里面忽略了那个女生的家境,对于其比较富裕家庭以及国际上的一些关系闭口不谈。把所有的篇章全部用来重点叙述这个女孩的努力以及她的志向,更多的是吹捧自己的教育孩子方法是多么的厉害。我是觉得内容自己是看不下去的。
说白了就是这本书是用来镀金的,夹杂了一些私货,并不像是真正的日记。我对这本日记的主人也就是那个女孩感到一些同情,明明是日记,却不能按照自己的情感去书写,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描绘。像极了我小学必须要把作文还有写的东西给父母看,然后签字。
里面的任何思想和文笔都要父母满意,自己的想法都不能够真实表露上去。然后父母嘴上总是在那里说着你这个思想不对,你这样写老师会生气的,你怎么能这么写?……我的评价是:啰嗦嘞。
想必那个女孩也是这样吧,自己的日记在母亲的要求下不停的修改,修改到非常的正确,非常的有教育意义,非常的高大上。将所有的成功以及条件归功于努力和自己的教育方式,而忽略一些比较客观的事实。
要是以后有人要我写这样一本书来描述自己有多么爱国,自己有多么远大的志向,自己有多么牛逼的学习方法,那么我肯定是宁愿把我写的东西全部给他烧掉,也不愿意动笔的。写个东西哪里需要想那么多。尤其是日记这种形式,如果不能体现出一个真实,那么就是扯淡。
我就是要表明我这一步走过来,经历过我的任性,经历过那些非常坏的想法,也经历过任何痛苦,但是作者也从不否定自己的确有一个注重教育的家庭以及比较开明的父母,像作者的家境因素以及遇到的老师等教资因素,还有丰富教育资源,作者是不会刻意忽略这些东西的。无论是好的,坏的,还是看起来豪华或者是贫寒的,这都是让我走到现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时候面对老师的批评,我也是在脑中想过想一拳点上去的冲动的。在面对父母的指责以及不理解,我也曾是想想离家出走的,就连我所谓热爱的文学,这一开始也只是想用来骂人的而已,没有什么高大上的事情,什么为住世继所学,我当时那个小屁孩的年纪哪里会想这些?
而在那个女孩所谓发表的日记当中,那思想可就宏大了,把自己描述成了一个有志向的爱国人士。然后转手就去到外国大学读书,至于毕业了以后有没有回国,那我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