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山到上朝

哦不是我

首页 >> 从上山到上朝 >> 从上山到上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三国之偷香窃玉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辛亥英雄 大明第一搅屎棍 王妃你是魔鬼吗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衣冠不南渡 大唐之最强酒楼 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 
从上山到上朝 哦不是我 - 从上山到上朝全文阅读 - 从上山到上朝txt下载 - 从上山到上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九十七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297章 二百九十七章

天气 阳光明媚 心情 有点开心

敬之达文回中央,

联名上奏要改制。

改土归流大朝议,

朝堂争论无定见。

今日,大理国的天空湛蓝如洗,悠悠白云在天际飘荡,大理王都城外,一片庄严肃穆又满含期待的景象。

我身着华服,头戴冕旒,神色间满是庄重与欣慰,身后是排列整齐的文武百官,他们身着朝服,手持笏板,静静等待着。

远处,一支队伍缓缓走来。为首的两人,正是高敬之与李达文。高敬之身姿挺拔,剑眉星目,历经在高棉的风霜,却更显沉稳坚毅;李达文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睿智与从容。两人与之前相比都清瘦了许多,这也是他们为大理国在高棉的治理付出无数心血的证明。

当队伍渐渐靠近,我亲自上前几步,高敬之与李达文见状,急忙下马,快步走到我面前,双膝跪地:“臣等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亲手将二人扶起:“二位爱卿,一路辛苦了。此次治理高棉,你们居功至伟,朕盼你们归来已久。”

高敬之抬起头,眼中满是感激:“陛下如此厚爱,臣等万死不辞。治理高棉乃臣等职责所在,不敢居功。”

李达文也拱手说道:“全赖陛下英明领导,臣等不过是奉命行事,能为大理国开疆拓土、稳定一方,是臣等的荣幸。”

我微微颔首,转身对身后的文武百官说道:“诸位爱卿,高敬之与李达文二位,在高棉之地,不畏艰难,悉心治理,使我大理国之声威远扬,百姓安居乐业。他们是我朝的功臣,值得我等敬重。”

百官纷纷附和,赞声一片。随后,我命人摆下盛大的宴席,为高敬之与李达文接风洗尘。

宴席之上,珍馐美馔摆满了一桌,丝竹之音袅袅不绝。我高举酒杯,向高敬之与李达文敬酒:“此次在高棉,可有什么难忘之事,说与朕和诸位爱卿听听。”

高敬之起身,恭敬地说道:“陛下,高棉之地,风土人情与我大理国大不相同。初到之时,语言不通,习俗各异,治理起来困难重重。但臣与李大人商议,先从民生入手,兴修水利,开垦农田,让百姓们有饭吃、有衣穿。”

李达文接着说道:“正是如此。而后,我们又与当地的部族首领沟通交流,尊重他们的习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逐渐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与支持。”

我听得十分认真,不时点头:“二位爱卿能因地制宜,恩威并施,实在难得。高棉如今稳定,百姓归心,皆是你们的功劳。”

酒过三巡,气氛越发热烈。右丞相俞法晨起身说道:“高大人、李大人此次治理高棉,不仅为国家立下大功,也为我等臣子树立了榜样。日后,若再有外放治理之地,我等定当效仿二位,鞠躬尽瘁。”

众臣纷纷响应,一时间,大殿内充满了激昂的话语。

宴席结束后,我将高敬之与李达文单独召进御书房。我神色凝重地说道:“如今高棉虽已稳定,但周边局势仍不明朗。朕希望你们能将在高棉的治理经验总结成册,以供日后参考。吴其平现在也接过了你们手中的治理高棉的职权,你们认为其平可胜任吗?”

高敬之和李达文相互对视了一眼后,高敬之躬身回道“新增国土的归化经验,臣等已经整理出了初稿,再修正一番便可交于陛下预览。其平原本在南宋就是一路的转运使,又在我大理担任过郡守。治理高棉应该没有问题。”

看到我紧皱的眉头稍稍的缓和了一些,李达文连忙接话说道“这是臣与高大人联名的奏疏,请陛下一观。”

我接过奏折,原本以为是需要褒奖的各级官员名录,看过之后才发现是高敬之和李达文两人提议:改土归流。

我的表情慢慢严肃起来,改土归流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最好的方式,但是就在我大理国的本土都不见得能顺利的实施,贸然在高棉实施,我担心会有很强的反弹。

沉思了片刻的我说道“两位爱卿今日也都累了,先休息两日。等三日后大朝再提出来,看看朝臣们的意见再说。”

两人领命退下,我拿着两人的奏折看了一遍又一遍。

这一日,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热烈。一场关乎国家治理格局的争论正在激烈上演。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棂,洒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却未能驱散众人心中的疑虑与分歧。

高敬之与李达文并肩站出,神色坚定,手中捧着联名奏折,声音洪亮地向我阐述着改土归流的主张。

“陛下,”高敬之率先开口,“如今诸多边疆之地,部族势力尾大不掉,他们拥兵自重,自行其是,税收不上缴,政令难通行。实行改土归流,派遣朝廷官员前去治理,方能将这些地方真正纳入朝廷掌控,增强国家实力。”他言辞恳切,眼中满是对国家长治久安的忧虑与期盼。

李达文接着补充:“部族世袭罔替,内部管理混乱,对百姓肆意盘剥,百姓苦不堪言。改土归流后,朝廷以律法为准绳,推行统一的治理,能为百姓谋福祉,促进边疆地区的繁荣稳定。”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右丞相俞法晨皱着眉头,捋着胡须,率先站出来反对:“二位所言虽有道理,但改土归流谈何容易?各部族在当地经营多年,根基深厚,贸然触动他们的利益,必然引发叛乱,边疆恐生大乱。我大理国历经多年安稳,百姓刚享太平,实不宜再挑起事端。”他忧心忡忡,目光扫视着朝堂众人,试图寻求更多支持。

年迈的太师杨易文也颤颤巍巍地附和:“右丞相所言极是。当地部族关系错综复杂,我们的官员前去,人生地不熟,如何治理?搞不好还会被部族首领架空,沦为傀儡。”

然而,支持改土归流的一派也不甘示弱。兵部尚书林墨横跨一步走出队列:“难道就因为怕这怕那,就任由部族首领们胡作非为?边疆不稳,国家何来真正的太平?我们有强大的军队,若那个部族敢叛乱,定能将其镇压。改土归流,势在必行,这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他慷慨激昂,紧握的拳头显示出他的决心。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争论声此起彼伏。有人担忧改革带来的动荡,有人则看到了改革背后的巨大机遇。

我坐在龙椅上,静静地聆听着各方的意见,神色凝重。我深知,改土归流是一项重大决策,关乎国家的兴衰荣辱。一方面,改土归流能加强中央集权,整合国家资源,推动边疆地区发展;另一方面,若操之过急,引发部族叛乱,国家将陷入战乱,百姓又要生灵涂炭。

高敬之见众人争论不休,再次高声说道:“陛下,我们并非贸然行事。在提出此建议之前,我与李大人已对诸多边疆地区进行了详细考察。我们可以先在一些部族势力相对薄弱的地区试点,总结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如此,既能降低风险,又能稳步推进改革。”

李达文也补充道:“而且,我们可以对愿意配合改土归流的部族给予优厚待遇,妥善安置,分化部族势力,减少改革阻力。”

朝堂上的争论仍在继续,我陷入了沉思。我的目光在群臣之间来回穿梭,权衡着利弊。

这场关于改土归流的争论,不仅是朝堂上的一次辩论,更是大理国在发展道路上的一次艰难抉择。

眼见朝堂的争论愈演愈烈,我轻咳一声,左丞相刘文海转身面对群臣大喝道“听陛下圣裁。”

群臣顿时安静,齐刷刷的看向我。

我清了清喉咙说道“改土归流之事事关重大,不可操之过急。今日先到这里。改日再议。”

“陛下。。。。”高敬之还想说什么,却被我一伸手给阻止了。

“退朝~”大太监尖锐的声音响了起来。

众臣纷纷行礼后便出了大殿。

而独自一人回到御书房的我脑子里却还是改土归流的事情。

“陛下,今日朝堂之事似乎也该听听大理国本土的那些部族首领的想法。毕竟大理国本土的首领都和皇室有姻亲。”侍中楚启明见我回到御书房依旧眉头紧锁便提出了一个很有建设性的意见。

也是啊,大理国本土的乌蛮族首领乌达是我的国丈,白蛮族首领白鹿是我的德妃娘娘,罗罗蛮首领罗苏昌和百夷族首领多罗刀目前来看,还是很识大体的。

最大的变数就是金齿蛮,自从金齿蛮首领黑虎因为叛乱被绞杀后,现在金齿蛮算是被乌蛮族给吞并了,但是依旧在原有的地区活动。

楚启明的意见也算是提到了点子上了,我也可以先去找我的白大将军去问一问。

“启明啊,朕命你为特使。去善阐府见一见乌达,再去广南郡见一见多罗刀。”我转头看向楚启明说道。

“臣,领旨。”楚启明领旨后便退下去准备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洛公子 我在大唐做战神 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wtw1974 我真是大神医 嫡兄承孕 养只小人鱼 铁血特战队 嫡女傻妃,王爷勾勾缠 高铁首席专家 绝色神雕 帝少追击令,天才萌宝亿万妻 冷女王的薄荷爱情 春棠欲醉 打牌王的奇妙冒险 暖爱之病娇学神入怀来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全球高武之我的系统送错了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龙兴华夏 夺嫡 
最近更新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 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 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 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 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 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 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 小强逆袭记 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 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 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 大梁辽王 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 乱世:整活小砖家 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从上山到上朝 哦不是我 - 从上山到上朝txt下载 - 从上山到上朝最新章节 - 从上山到上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