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前传

文岳

首页 >> 三国前传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辛亥英雄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猎天争锋 在下崇祯 亮剑:开局成为汉奸,反手端掉鬼子司令部 大夏第一宠妃 农家悍女之隔壁猎户是丞相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三国前传 文岳 - 三国前传全文阅读 - 三国前传txt下载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6章 曹节对名流一网打尽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上回说到并凉那旮旯的羌种,一会儿反叛一会儿投降,没个准儿。自从段颎、皇甫规他们轮流出去征讨,揍了羌人好几顿,西边这才稍微安稳了些。可后来段颎和皇甫规被人在背后说坏话,被召回京城治罪,羌人一看,这还了得,立马又开始闹腾起来。

规已经被任命为度辽将军,只有段颎还在那儿当刑徒干活呢,没被重新起用。好在西州的官吏和老百姓们都挺仗义,一波又一波地跑到京城来,为段颎喊冤。嘿,还真管用,段颎就被免罪了,还入朝当了议郎,接着又去并州当了刺史。

这时候,滇那等羌人闯进武威、酒泉、张掖这些郡,烧房子抢东西,闹得那叫一个欢实,凉州都快被他们给吞了。朝廷一听,这可急眼了,赶紧又让段颎去当护羌校尉,让他赶紧去救火。这滇那等羌人早就听说过段颎的厉害,还没等真刀真枪地干呢,就吓得赶紧投降了。

不过,当煎勒姐这些羌种可没那么容易对付,他们勾结在一起,死活不肯投降。段颎也不含糊,连着好几年出去揍他们,每次都把羌人打得屁滚尿流。当煎勒姐这些羌人被揍得没招了,只能到处跑。段颎就带着兵在山谷里追,大大小小打了几十仗,一共砍了二万三千多个羌人的脑袋,抓了好几万俘虏,还缴获了马牛羊八万多头,收降了一万多个部落。这下西羌算是彻底被打散架了,段颎也因为这功劳被封了都乡侯。

没多久,鲜卑人使坏,勾引东羌一起闹事,还跑到河西去捣乱。中郎将张奂当时正在幽并凉三州管事呢,他觉得应该招安这些羌人。东羌里还真有一些人愿意投降,可先零羌根本就不理这茬,还是到处抢。张奂就派司马尹端和董卓出去打,一下子就砍了一万多个羌人的脑袋,三辅这才稍微消停了会儿。这董卓的故事也就从这儿开始了。

这时候还是桓帝末年,皇帝问段颎怎么对付羌人。段颎可不客气,把规和奂的计划批了个体无完肤,说就应该狠狠地揍羌人。朝廷一听,觉得他说得好像有点道理,就同意让他出兵。

段颎带着一万多人,带着够吃半个月的粮食,就去剿灭先零羌了。到了逢义山,一看前面全是羌人,还有好多行李和牲畜,段颎的手下都有点慌了。可段颎呢,跟没事人似的,镇定得很。他把军队分成好几队,前面的拿着强弩,中间的拿着长矛,后面的拿着利刃,排了三层。两边还安排了轻骑当左右翼。然后他就给将士们打气:“咱现在离家好几千里地了,往前冲还有可能立功,往后退那就只有死路一条!大家都给我拼命往前冲,今天这事儿关系到咱们的生死祸福,就看这一下子了!”这招激将法还挺管用,将士们一听,都嗷嗷叫着往前冲。

先头的强弩队一顿猛射,箭跟飞蝗似的,羌人都忙着躲箭。这时候长矛队和利刃队趁着羌人乱了阵脚,就冲进去一顿乱砍,就跟老虎进了羊群似的,羌人哪顶得住啊。段颎又带着左右两翼包抄过去,羌人吓得撒腿就跑,被砍了八千多个脑袋,还丢了二十八万头牛羊。段颎这才收兵回营,派人回去报信。

正好灵帝即位了,窦太后掌权,听说段颎打了胜仗,高兴得不得了,就封他为破羌将军,还给了他二十万钱,让他儿子来当郎中,又让中藏府给前线的将士发钱发东西犒劳他们。

段颎接到命令,又带着轻骑去追羌人。到了桥门谷,又追到走马水,听说打败的羌人在奢延泽休息呢。他也不歇着,带着兵一天一夜跑了二百多里地,一下子就冲到羌人跟前。羌人都没想到段颎来得这么快,吓得回头就跑,跑慢了的就被砍了脑袋。一直追到向落川,羌人才停下来喘口气。

段颎又派骑司马田晏带五千人从东边去,假司马夏育带二千人从西边去,两面夹击羌人。羌人也有准备,拿着家伙等着呢。田晏先到了,就跟羌人打起来。田晏的人少,被羌人围在中间,打得那叫一个激烈。好在夏育及时赶到,冲进去帮田晏,两人一起把羌人打得大败,羌人一直跑到令鲜水边上,靠着河准备抵抗。

田晏派人给段颎报信,段颎赶紧过来接应。这时候士兵们都又渴又饿,可河水被羌人占着,没办法喝水。段颎也不管那么多,带着兵就冲过去,把羌人赶到河对岸。士兵们这才喝到水,吃了饭,精神头又回来了。接着就过河继续打羌人,一直追到灵武谷。

羌人靠着山摆好阵势,准备拼个鱼死网破。段颎一看就知道羌人心里害怕了,他干脆自己穿上盔甲,骑着马就冲进羌人的阵地。这一招又把将士们的斗志激起来了,大家都跟着他往前冲,一个顶十个,十个顶一百个,把羌人打得丢盔弃甲,四处逃命。段颎又追了三天三夜,砍了无数的脑袋。一直追到泾阳,士兵们的脚都磨出茧子了,这才停下来。剩下的羌人都逃到汉阳的山谷里去了。

段颎本来想休息一阵子,再把剩下的羌人收拾干净。可中郎将张奂上奏说,东羌虽然打败了,可剩下的不好对付,而且段颎这人太着急,胜负不好说,不如用招安的办法,这样以后也不会后悔。朝廷一听,就不让段颎再打了,让他小心点。

段颎可不干,他铁了心要把羌人彻底消灭。就给朝廷写信说:“我早就知道东羌虽然人多,可都是软柿子,好捏得很。我之前说的办法,就是想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可张奂那家伙非说羌人厉害,得招安。朝廷听了他的话,没听我的,结果现在事情搞成这样。他还恨上我了,听那些投降的羌人的话,说我老是打败仗,还说羌人不能杀完,山谷太大不好找,打仗流血会伤了和气,招来灾祸。我可跟你们说,以前周秦的时候,戎狄就经常捣乱,咱们汉朝建立以来,羌人闹得最凶。不把他们杀干净,他们今天投降明天又反叛。现在先零羌这些家伙,反复无常,攻打县城,抢东西杀人,挖人家的坟,连死人都不放过。这是老天爷都看不过去了,让我们去收拾他们。以前邢国无道,卫国去打他们,刚出兵就下雨了。我出兵这一路,也经常下雨,庄稼长得好,人也没病没灾的。这说明老天爷都支持我们,不会有灾祸。而且从桥门以西,落川以东,以前的县城和村子都连着呢,又不是什么深山老林,路也好走,根本不会打败仗。张奂作为汉朝的官员,还是个武将,在那儿驻军两年,都没把羌人平定,就想着用文的办法,招安那些野蛮的敌人。他说的都是瞎话,根本没影的事儿。以前先零羌捣乱,赵充国把他们迁到内地;煎当羌在边境闹事,马援把他们迁到三辅,开始的时候他们好像听话了,可最后还是反叛了,到现在都还是个麻烦。所以有见识的人都担心这个。现在旁边的郡里人本来就少,还经常被羌人欺负,要是让投降的羌人跟老百姓住在一起,这不是在好地里种荆棘,在家里养毒蛇吗?所以我靠着大汉的威风,想出了一个长久的办法,就是要把羌人的根儿给断了,不让他们再有机会闹事。本来计划三年花五十四亿钱,现在才一年,还没花到一半,剩下的羌人也没多少了,马上就能消灭干净。我每次接到诏书,都知道军队的事儿不能让朝廷瞎指挥。希望朝廷能听我的,让我把这事儿干完,我会根据情况灵活处理,一定不会让羌人再有机会闹事,让西边一直安稳。这样我也算对得起朝廷了。我想说的就是这些,还有好多话没说呢。”

这时候朝廷里正乱着呢,那些当官的和宦官们正忙着内斗,窦陈这些人刚被弄死,哪有心思管外面的事儿。所以段颎虽然写了信,也没人搭理他,就派了个谒者冯禅去安抚汉阳的羌人。羌人这时候也没办法了,有四千人愿意投降。

段颎听说了,又给朝廷上书说:“现在春天刚来,老百姓都刚开始种地呢。这些羌人虽然暂时投降了,可朝廷没粮食给他们,他们肯定还会去当强盗。不如趁着现在他们还没缓过劲儿来,赶紧出兵,把他们彻底消灭了。”朝廷还是没理他。

段颎可不管这些,自己带着兵又去打东羌了。到了凡亭山,离羌人的营地四五十里地。他让田晏和夏育带五千人在山上扎营,羌人看到了,就跑到山下喊:“田晏、夏育,你们是不是在这儿呢?有种下来跟我们决一死战!”这就是吓唬人呢。田晏和夏育一听,气得火冒三丈,带着将士们就下山跟羌人打起来,一下子就把羌人打败了。羌人往东跑,跑到射虎谷里,守住谷口。

段颎想把这些羌人都消灭掉,就先派了一千人把羌人的后路给断了,用木头搭了个二十里宽、四十里长的栅栏。又让田晏和夏育带七千人趁着天黑偷偷上西山,扎好营盘,挖好战壕,居高临下地对着羌人的营地。还让司马张恺带三千人上东山,跟西山的人互相照应。

羌人的首领看到山上都是汉军的旗帜,吓得够呛,赶紧带着人去攻打东山,还把水道给截断了。段颎亲自带着步兵和骑兵去救援,把羌人打退了。然后他把东西山的将士集合起来,一起攻打射虎谷的谷口,一下子就把羌人打败了。接着又在山谷里到处搜,把羌人都杀光了。一共杀了羌人首领以下一万九千个人,抢了无数的牛马驴骡、毡裘庐帐。这也太狠了,段颎后来不得好死,可能就是因为杀人太多了。

只剩下冯禅安抚的那四千人还活着,被分到安定、汉阳、陇西三个郡。这下东羌算是彻底平定了。算起来段颎这两年打仗,一共打了一百八十多次,砍了三万八千六百多个脑袋,缴获了四十二万七千五百多头牲畜,花了四十四亿钱,不过士兵只死了四百多人。朝廷论功行赏,封段颎为新丰侯,给他一万户的食邑。

段颎对士兵挺好,士兵受伤了,他都亲自去看望,还亲手给他们包扎伤口。在军营里好几年,他都没睡过一天好觉,跟士兵们同甘共苦,所以士兵们都很感激他,愿意为他卖命。当时皇甫规、张奂也因为在边境防守有名,他们三个被人叫做凉州三明。这事儿以后再说。

再说李膺、杜密这些人,自从陈窦失败以后,也被牵连,都被免了官,还不准再当官。可他们的名声更大了,以前大家都把窦武、陈蕃、刘淑叫做三君,他们死了以后,大家都很伤心。还有八俊、八顾、八及、八厨这些称号。八俊就是李膺、杜密、荀昱、王畅、刘佑、魏朗、赵典、朱寓,说他们是人中的豪杰;八顾就是郭泰、东慈、巴肃、夏馥、范滂、尹勋、蔡衍、羊陟,意思是他们能以德服人;八及就是张俭、岑晊、刘表、陈翔、孔昱、范康、檀敷、翟超,就是说他们能引导别人;八厨就是度尚、张邈、王孝、刘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说他们仗义疏财。这三十二个人,除了尹勋、巴肃被杀死了,其他人都还活着,那些读书人都很仰慕他们。

可那些宦官们把他们当成仇人,每次下诏书,都要重申党禁。中常侍候览因为张俭挖了他的祖坟,恨得牙痒痒。就叫他的老乡朱并上书告张俭,说张俭和二十四个老乡私下里结党,想要造反。这奏章一上去,皇帝马上就下诏书抓人。

长乐卫尉曹节又让朝臣上奏说要把以前的司空虞放,还有李膺、杜密、朱寓、荀昱、刘儒、翟超、范滂这些人都抓起来治罪。灵帝这时候才十四岁,就问曹节:“啥叫钩党啊?”曹节说:“就是私下里勾结的党人。”灵帝又问:“党人有啥大罪,为啥要杀他们呢?”曹节说:“他们想造反!”灵帝又问:“造反想干啥呢?”曹节说:“想抢皇位!”灵帝听了就不说话了,同意抓人。这灵帝问的这几句话,就跟个傻子似的,怪不得被那些坏人骗呢。

李膺有个老乡知道要抓人了,赶紧跑去跟他说:“大祸临头了,赶紧跑吧!”李膺却很坦然地说:“做事不能怕困难,有罪不能逃跑,这才是臣子该做的。我都六十岁了,生死有命,能跑到哪儿去呢?”说完就自己去监狱了,最后被折磨死了。他的妻子被流放到边疆,门生故吏也都被禁止当官。

侍御史景毅的儿子景顾是李膺的门徒,还没被牵连到。景毅却叹息说:“我本来觉得李膺是个贤人,才让儿子拜他为师,现在怎么能因为没被牵连就偷偷高兴,苟且偷生呢?”于是他自己上书辞职回家,当时的人都夸他是个义士。

汝南督邮吴导奉命去抓范滂,范滂住在征羌县。吴导到了驿站,关着门偷偷地哭。范滂听到声音就明白了,说:“这肯定是不忍心抓我,为我伤心呢。”于是他就自己去县里的监狱了。

县令郭揖看到范滂来了,吓了一跳,赶紧把官印解下来,要跟他一起逃跑。还跟他说:“天下这么大,哪儿不能藏身呢?你为啥要去监狱呢?”范滂说:“我死了才能不让灾祸蔓延,怎么能因为我自己的罪连累你呢?而且我母亲年纪大了,我要是逃跑,不是更让她担心吗?”

郭揖就派人去接范滂的母亲,让他们告别。范滂向母亲磕头告别说:“弟弟仲博一直很孝顺,能照顾好您。我愿意跟父亲龙舒君一起去死,这样我们一家人都能安心。希望母亲您不要太伤心,就当我是生病死了吧。”母亲听了,擦着眼泪说:“你现在能跟李膺、杜密他们一样有名,死了也值了。要是又想有名声,又想长寿,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呢?”这母亲也是个奇人。

范滂又跪着听母亲的教导,然后起来嘱咐儿子说:“我想让你做坏事,可坏事不能做;我想让你做好事,可我一生没做过坏事,却落到这个下场。”说完就哭了起来,挥手让儿子走,然后就跟着吴导去京城,最后也被折磨死在监狱里。

其他的人,像前司空虞放、司隶校尉朱寓、沛相荀昱、任城相刘儒、山阳太守翟超这些人,也都被抓起来,冤死了,妻子也都被流放到边疆。

更可气的是那些宦官们,随便乱抓人,只要以前跟他们有点过节,就把人家当成党人,不是杀了就是关起来。就算跟宦官没仇,只要有点名气,也会被当成党人抓起来。所以因为党禁被牵连的,一共死了一百多人。然后又让州郡的官员到处抓人,又牵连了六七百人,这些人不是死了就是被流放,或者被禁止当官。

只有郭泰虽然也在八顾里面,可他很聪明,不跟那些宦官对着干,也不说太激进的话,所以没被牵连,逃过一劫。不过他听说很多正人君子都被冤死了,也忍不住伤心流泪,说:“《周诗》上说‘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现在汉朝也这样,怕是离灭亡不远了。就是不知道这灾祸最后会落到谁头上呢?”

张俭一直在外面逃命,没被抓到。侯览非要杀了他,让郡国的官员到处找他,还说谁要是藏了张俭,就跟他同罪。郡国的官员都很听话,到处搜捕。只要以前留过张俭的人家,就会被抓起来审问,经常被打得死去活来,好多人就这么被折磨死了。

鲁人孔褒跟张俭是铁哥们,有一回张俭逃到孔褒家,巧了,孔褒出门去了,他弟弟孔融当时才十六岁,出来招呼客人。张俭一看孔褒不在,脸上有点尴尬。孔融多机灵啊,就问张俭要干啥。张俭看孔融年纪小,不太放心告诉他实情,说话就有点吞吞吐吐。孔融一下就明白了,笑着说:“我哥虽然不在家,可我也能给你拿主意!”就把张俭留下来住了好几天,等张俭走了,郡里的官差听说了,立马来抓人。张俭早就跑没影了,官差就把孔褒和孔融兄弟俩给抓进监狱审问。

孔融这孩子胆子大,抢先说:“张俭来我家这事,是有这么回事,可现在他已经走了,不知道去哪儿了。而且是我留他住的,要论罪,我来担着,跟我哥没关系!”孔褒一听,马上接口说:“他是来找我的,我弟弟根本不知道,这罪应该我来受!”郡吏一听,这哥俩都争着认罪,反倒拿不准了,就把孔母也传来问话。孔母也不含糊,说:“我丈夫已经不在了,我是一家之主,家里的事我负责,要认罪也是我来认!”郡吏一看这一家子都这么仗义,也不知道该咋判了,就把这情况上报给朝廷。嘿,朝廷也有意思,最后居然判孔褒有罪,把孔母和孔融给放了。就因为这事,孔融一下子出了名。据说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表字文举,他父亲孔伷,以前当过泰山都尉。孔融打小就聪明过人,四岁的时候,跟哥哥们一起吃梨,他专挑小的拿。家里人问他为啥,他一本正经地说:“我是小孩,按规矩就该拿小的。”家里人都觉得这孩子不一般,是个神童。等他十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到京城,正赶上李膺当河南尹,李膺那可是出了名的门槛高,除了当代名士和世交,一般人根本不见。孔融想见李膺,就自己跑到李膺家门前,跟门吏说:“我是李公的世交子弟,麻烦通报一声。”门吏看这小孩举止不凡,不像是一般人,就进去通报。李膺一听是世交子弟,就让孔融进来了。见面一看,不认识这小孩啊,不过看孔融彬彬有礼的样子,心里也暗暗称奇。就问孔融:“你这小孩来这儿,肯定有啥过人之处,不过我不记得跟你祖父和父亲有啥交情啊?”孔融不慌不忙地说:“我先祖孔子和您先祖李老君,那可是同德同义,互相为师友,这不就是世交嘛!”这话说得虽然有点强词夺理,可也挺在理。李膺不禁对他大加赞赏,旁边的宾客也都啧啧称奇。这时候大中大夫陈炜来了,大家就把孔融的话跟他说了。陈炜顺口就说:“小时了了,大未必奇!”意思是小时候聪明,长大了不一定有出息。孔融马上回怼:“照您这么说,是不是小时候宁可笨一点,也别聪明啊?”陈炜被噎得说不出话来。李膺哈哈大笑,说:“这么聪明的孩子,将来肯定有大出息!”孔融这才告辞走了。过了三年,孔融的父亲去世了,他哭得那叫一个伤心,人都快哭垮了,大家都夸他是孝子。这回跟哥哥争着认罪,又孝顺又友爱,名声就更大了。

再说那夏馥,也是八顾之一,听说张俭逃命连累了好多人,就叹气说:“这祸是我自己惹的,却害了这么多好人。我一个人逃命,却让万家遭殃,我还活个啥劲儿呢?”一咬牙,把头发胡子都剪了,跑到林虑山里躲起来,隐姓埋名,给人当佣人,整天跟烟火煤炭打交道,时间一长,人都变得又黑又瘦,不成样子了。过了两三年,都没人知道他就是夏馥。有一回,他弟弟夏静给他送些绸缎来,夏馥却火冒三丈,说:“你这不是给我送祸吗?赶紧拿走!”夏静只好把东西拿回去了。

汝南人袁闳,怕被党禁牵连,就想跑到深山里躲起来。可因为老母亲还在,他又不忍心走远。就想了个办法,在家里盖了个土屋子,不留门,只开个小窗户。自己整天就躲在里面,吃饭喝水都从窗户递进去。有时候母亲想他了,过来看看,他就打开窗户跟母亲说几句话,母亲一走,就赶紧把窗户关上。就这样,连兄弟妻子都见不着面,一直过了十八年,最后竟然在土屋子里去世了。

故太丘长陈实,住在颍川,也是个有名的人。他跟中常侍张让是老乡,张让父亲去世的时候,郡里的官员都去参加葬礼,可那些名士都不愿意去,只有陈实放下架子去吊唁了。张让心里挺感激陈实,所以颍川的名士多亏了陈实,大多都没被牵连,保住了性命。

陈留人申屠蟠,以前听说李膺、范滂这些人议论朝政,虽然大家都很敬重他们,可申屠蟠却担心得不行。他说:“以前战国的时候,那些隐士随便议论国家大事,最后国君都拿着扫帚在前面给他们清路,可后来还不是发生了焚书坑儒的大祸。现在恐怕也要出事儿了!”于是就跑到梁砀之间躲起来,靠着树搭个屋子,自己干些粗活,跟佣人似的。等到党禁这事儿闹起来,他因为躲得早,一点事儿都没有,整天优哉游哉的。

这日子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了两年,灵帝要举行加冠礼了,就下了道赦令,可唯独党人不赦。你说这叫什么事儿?那些宦官的气焰嚣张得很,把整个国家都搞得乌烟瘴气。这以后的事儿还不知道咋发展呢,咱们下回接着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洛公子 和竹马睡了以后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我真是大神医 修神外传仙界篇 异世无冕邪皇 铁血特战队 别叫我恶魔 国色天香(王大锤子) 这个反派有点良心,但是不多! 官妻 弘昼是个恋爱脑 仙灵图谱 余岁长安 美丽灵感 苟王,我的师兄太低调了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之暴力军团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红色脊梁 大汉兵王 十三皇子 全球高武之我的系统送错了 被追杀的我,被敌人推上了皇位 医妃惊天:王爷,求恩泽 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 夺嫡 
最近更新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 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 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 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 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 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红楼之皇权枯骨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 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 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 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 
三国前传 文岳 - 三国前传txt下载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 三国前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