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前传

文岳

首页 >> 三国前传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国师 辛亥英雄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军工科技 拂袖红妆gl 大秦痴呆太子开局斩赵高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三国第一狠人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佣兵禁地 
三国前传 文岳 - 三国前传全文阅读 - 三国前传txt下载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8章 李杜冤死与梁冀专横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李固和杜乔,这俩倒霉蛋,虽然被免了职,可还在京城待着。他们也不想想,这京城是啥地方?那可是梁冀的地盘!这梁冀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心里琢磨着:“这俩家伙,平时老是跟我作对,就像眼里的沙子,非得把他们弄走不可!”

这桓帝即位后,那些宦官唐衡、左悺等人,就像一群嗡嗡叫的苍蝇,跑到桓帝跟前说坏话:“陛下啊,您刚即位的时候,李固和杜乔可没少给您找麻烦。他们竟然说您不应该继承汉朝的皇位,这不是大逆不道嘛!”桓帝一听,气得脸都红了,眼睛瞪得像铜铃,心里的怒火“噌”地一下就上来了,咬牙切齿地说:“这俩家伙,竟敢这么对我!”

正巧这时候,甘陵人刘文和南郡的妖贼刘鲔勾结在一起,到处造谣说清河王应该当皇帝。这俩家伙也是头脑发热,胆大包天,居然想着立清河王蒜来邀功请赏。他们带着人把清河相谢暠给劫了,拿着刀架在谢暠脖子上,恶狠狠地说:“我们要立清河王为天子,你要是跟着我们干,以后就是大功臣,要是不答应,可别怪我们不客气!”谢暠也是个硬骨头,眼睛一瞪,大声骂道:“你们这是谋反,大逆不道!我怎么可能跟你们同流合污!”刘文和刘鲔一听,恼羞成怒,手起刀落,就把谢暠给杀了。

清河王蒜平时为人严谨,很有规矩,听说国相被劫,赶紧派王宫的卫兵去救人。这些卫兵也不含糊,冲上去和刘文他们就打起来了。刘文和刘鲔那点人,哪是卫兵的对手啊,没几下就被抓住了,像两只待宰的羔羊一样,被推到清河王面前。清河王一看,这还了得,马上让人把他们杀了。

可这朝廷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体谅清河王的苦衷,反而相信那些奸臣的谣言,说清河王蒜也有罪,把他贬为尉氏侯。清河王那叫一个冤啊,心里委屈得像吃了黄连,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干脆仰药自尽了。这真是死得冤啊,就像窦娥一样,六月飞雪!

梁冀一看机会来了,马上诬陷李固和杜乔和刘文、刘鲔是一伙的,要把他们抓起来治罪。梁太后知道杜乔是个忠臣,说啥也不同意抓他。梁冀碰了一鼻子灰,心里恨得痒痒的,但也没办法,只好先把李固抓进监狱,逼着他承认罪行。李固是个硬骨头,怎么可能承认这莫须有的罪名呢?他心里想:“我李固行得正坐得端,怎么可能干这种事!”

李固的门生王调,那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戴着枷锁,上书给朝廷,替李固喊冤。还有河内的赵承等几十个人,也都不怕死,跑到皇宫前,愿意替李固受刑。梁太后看到这么多人替李固说话,也心软了,就下令赦免李固。李固从监狱里出来,走在大街上,老百姓都高兴坏了,像欢迎英雄一样,欢呼万岁。

梁冀听说李固被放出来了,吓得脸都白了,心里想:“这李固要是翻了身,我可就完了!”他赶紧跑到梁太后跟前,添油加醋地说:“太后啊,您可不能放了李固。这李固在外面收买人心,以后肯定是个大祸害,得赶紧把他杀了!”梁太后听了,有点犹豫,还没说话呢,梁冀就等不及了,竟然擅自传诏,又把李固抓进了监狱。

李固知道自己这次肯定是凶多吉少了,就在监狱里写了一封遗书,托狱吏交给太尉赵戒和司空胡广。他在信里说:“我李固受国家的大恩,所以一直尽心尽力,连死都不怕,就想着能让汉朝的天下好起来,像汉文帝、汉宣帝那时候一样繁荣昌盛。谁知道现在梁冀这混蛋犯了糊涂,你们也跟着他瞎起哄,把好事都变成坏事了!汉朝这下可算是要倒霉了。你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却在这关键时候不帮忙,眼睁睁地看着国家走向灭亡。以后的史官写历史,肯定会把你们的丑事都写下来。我李固虽然要死了,但我问心无愧,也没啥好说的了!”

赵戒和胡广收到信,心里明白李固是被冤枉的,是个忠臣。可他们也害怕啊,心里想:“这梁冀势力这么大,我们要是救李固,自己的荣华富贵可就没了,说不定连命都保不住,这可咋整呢?”想来想去,他们还是不敢出头,只是在心里暗暗叹气,觉得自己对不起李固。

其他的公卿大臣,一看这形势,都像缩头乌龟一样,谁也不敢吭声。他们心里都打着小算盘:“这事儿跟我没关系,我可别惹祸上身。”可怜李固这么一个忠臣,就这么被梁冀害死了,享年五十四岁。

梁冀杀了李固,还不罢休,又派人去威胁杜乔:“你赶紧自己了断吧,这样还能保住你的老婆孩子!”杜乔可不吃这一套,他心想:“我又没做错事,凭什么听你的!”坚决不肯自杀。

第二天,梁冀派了几个骑士到杜乔家去探情况。这几个骑士到了杜乔家门口,竖起耳朵听,没听到一点哭声,就回去跟梁冀报告。梁冀一听,火冒三丈,跟太后说:“这杜乔太不像话了,明显是对朝廷不满,怨恨您呢!”说完,也不等太后下令,就把杜乔抓进监狱,当天晚上,杜乔就不明不白地死了。

梁冀这还不算完,又把李固和杜乔的尸体扔到城北,还贴出告示说他们是因为串通叛逆才被处死的,谁要是敢去哭丧,就跟他们一样的罪名。这可把老百姓气得够呛,但也没人敢去惹梁冀这个恶霸。

李固的弟子郭亮,当时还是个小孩子,在洛阳读书。听说老师被冤枉死了,他可气坏了,拿着刀和盾牌,跑到皇宫前上书,求朝廷把李固的尸体还给他。朝廷当然不同意,郭亮也不管,就跑到李固的尸体旁哭起来,守着尸体不肯走。

夏门亭长看到了,走过来呵斥他:“你这小孩子,是不是不要命了?李杜二位大人,本来是大臣,应该好好辅佐皇上,可他们却谋反,你怎么还敢违抗诏书,来这里捣乱呢?”郭亮一边哭一边说:“老天爷给了我这条命,就是让我做正义的事。李杜二位大人是被冤枉的,大家都知道。我不怕死,你别想用大话吓唬我!”这亭长听了,也有点佩服郭亮,叹了口气说:“现在这世道,我们都得小心点。这天上的天虽然高,可我们也不敢抬头看;这地下的地虽然厚,可我们也不敢大步走。这耳目太多了,你可别乱说话!”

后来,南阳人董班也来哭李固的尸体,守在旁边不走。杜乔的老部下杨匡,从陈留赶来奔丧,为了能守着尸体,还假装成夏门亭吏,赶走苍蝇虫子。这三个人守了十二天,司隶看到了,把这事报告给朝廷。梁太后也有点不忍心了,就赦免了他们,还让他们把尸体收殓埋葬。董班把李固的尸体送回汉中,杨匡把杜乔的尸体送回河内,他们的家属也都跟着回去了。

以前李固被免了太尉的时候,就把三个儿子基、兹、燮送回了家乡。燮当时才十三岁,他有个姐姐文姬,嫁给了同郡的赵伯英,这文姬聪明贤惠,是个女中豪杰。她看到兄弟们回来,就问是怎么回事,一听说是被免职了,心里就有种不好的预感,哭着说:“我们李家恐怕要大难临头了!从祖辈开始,我们家就积德行善,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呢?”

文姬和两个哥哥商量,偷偷把小弟燮藏起来,对外说送到京城去了。村里人都信以为真。没多久,李固就出事了。郡守接到梁冀的命令,来抓李固的三个儿子,基和兹都被抓走,死在了监狱里。只有燮被文姬藏得好,逃过了一劫。

文姬还是担心燮不安全,就把父亲的门生王成叫到家里,流着泪对他说:“您是我父亲的学生,一直都很讲义气。现在我把小弟托付给您,李家的生死就看您了,求您千万别推辞!”王成拍着胸脯说:“老师对我有恩,我就是拼了命也会保护好燮!”

文姬就把燮交给王成,王成带着燮沿着长江往下走,到了徐州境内。为了安全起见,让燮改了名字,在一家酒馆里当伙计,自己在集市上摆摊算卦,还经常和燮联系。燮一有时间就跟着王成学习,特别刻苦,从不敢偷懒。酒馆老板看燮这孩子不一般,就想把女儿嫁给他。这女孩也到了出嫁的年龄,看出燮以后肯定有出息,也愿意嫁给燮。于是选了个好日子,两人就结婚了,小两口过得还挺幸福。

燮还是像以前一样勤奋学习,慢慢地,学问越来越好,对各种经典书籍都很精通。后来梁冀倒台了,朝廷到处找李固的后代,燮这才把事情的经过告诉酒馆老板。老板很通情达理,准备了礼物,送燮回家。燮这才为父亲守孝,和姐姐团聚,还入朝当了议郎。这事儿啊,就先说到这儿。

再说建和二、三年的时候,国家的大权都在梁冀手里,不过还算太平,没出什么大乱子。就是自然灾害有点多,让人头疼。建和二年五月,北宫掖廷的德阳殿和左掖门着火了,皇帝吓得赶紧跑到南宫去避难。三年六月,洛阳地震,宪陵的寝屋都被震塌了。七月的时候,廉县天上竟然下起了像肉一样的东西,有的像羊肺,有的像手掌,大家都觉得特别奇怪,像看怪物一样。八月里,天上出现了彗星,京都还发了大水。九月又地震了两次,还有五处山崩。

太尉赵戒因为这些灾害被免了职,司徒袁汤当了太尉,大司农张歆当了司徒。梁太后也觉得不好意思,下诏书自我批评,还让官员们去救济灾民,把饿死的人都埋了,让大家多做好事,别太苛刻。

过了一年,正月的时候,太后生病了,就把政权还给了桓帝,还大赦天下,改元和平。这诏书是这么说的:“以前啊,我们家运气不好,先帝很早就去世了。我一直想着要让汉朝的天下继续下去,就和大臣们商量,还算了卦。后来找到了合适的皇帝,这也是老天爷的意思,大家都很高兴。皇帝也举行了冠礼,本来我想把政权交给他,可是这时候到处还有小偷强盗,不太安宁,所以我就暂时继续管理国家,等情况好一点再说。多亏了大臣们的帮忙,现在坏人都被消灭了,老百姓日子也好过了,天下都太平了。现在我看皇帝也长大了,就像古代的皇帝一样,把政权交给他。希望大臣们都好好辅佐皇帝,大家齐心协力,让国家越来越好!”

梁太后把政权交出去后,就在长乐宫养病,找了好多医生来看,可就是治不好,病还越来越重。没办法,她只好勉强起床,到宣德殿召见宫里的官员和梁氏的兄弟们,本来想当面嘱咐他们几句,可因为喘得厉害,说不出话来,只好让人写了诏书,代替她说话:“我一直胸口不舒服,最近还肿起来了,吃不下饭,整天没精神。我让大家为我操心,到处祈祷,我自己也知道这病可能好不了了。我不能再和大臣们一起管理国家了,也没能好好看着皇帝长大,这是我的遗憾。现在我把皇帝和将军兄弟们都托付给你们,希望你们都好好干!”

诏书发下去后,梁太后就回宫了,过了两天,就去世了,享年四十五岁,谥号顺烈皇后,和先帝合葬在宪陵。桓帝的生母匽贵人还活着,桓帝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派司徒张歆拿着诏书和礼物,到博园去尊匽贵人为孝崇皇后,住的地方叫永乐宫,还像长乐宫一样,设置了太仆、少府等官员。

这时候,朝廷名义上是桓帝在管理,实际上还是梁冀说了算。当时颍川郡有两个很有名的学者,一个叫荀淑,字伯和,当过当涂长;另一个叫陈寔,字仲弓,当过太丘长。这俩人关系特别好,名声也很大。荀淑有八个儿子,俭、绲、靖、焘、汪、爽、肃、旉,都继承了父亲的学问,像父亲一样优秀,大家都叫他们“八龙”。颍阴令苑康,觉得他们就像古代高阳氏的才子八人一样,就把荀氏住的地方叫高阳里。

陈寔也有六个儿子,长子纪,字元方,次子谌,字季方,这俩兄弟品德高尚,和父亲陈寔一起被称为“三君”。郡里的人都说元方当哥哥的太好了,季方当弟弟的也不差,这俩人真是难分高下。元方的儿子群,小时候也很聪明。有一次,陈寔去拜访荀淑,让长子驾着车,次子拿着杖,孙子年纪小,就一起坐在车里。荀淑听说陈寔来了,让三子靖在门口迎接,五子爽倒酒,俭、绲等儿子上菜,孙子彧也在旁边陪着。两家一起吃饭,其乐融融。

没想到这事儿被天上的星宿知道了,据说当时德星都聚集在一起。朝廷的太史就上奏说五百里内有贤人相聚。可这梁冀哪管什么贤人不贤人啊,他只知道自己作威作福。

后来光禄勋、少府这些人推荐荀淑为贤良方正,荀淑去朝廷回答问题的时候,写的文章里批评了一些权贵,梁冀看了很不高兴,就把他调到朗陵侯相当官。荀淑在那里处理事情很公正,大家都叫他“神君”。后来他辞官回家,过了几年,六十七岁的时候去世了,这时候是桓帝建和三年。

以前李固和杜乔都曾经拜荀淑为师,还有同郡的李赝,也跟着荀淑学习。荀淑去世的时候,李膺已经当了官,他还特意为老师守丧,郡县都为荀淑立了祠堂。陈寔这时候还活着,因为看不惯那些权贵的所作所为,不愿意和他们同流合污,所以只当了个小官,一直没什么大的发展,后面的事儿咱们以后再说。

这梁冀嫉妒忠臣,害死了李固和杜乔,一点都不知道悔改。和平元年,他还被增加了一万户的食邑,加上以前的,一共三万户。弘农人宰宣,为了讨好梁冀,上书说:“大将军的功劳就像周公一样大,应该给您的妻子也加封。现在您的儿子都封了,妻子也应该封个邑君。”皇帝听了,就下诏书封梁冀的妻子孙寿为襄城君,还能收阳翟的租子,一年能收入五千万,还给了她红色的丝带,待遇就像长公主一样。

这孙寿可不是个省油的灯,长得虽然漂亮,但是特别泼辣、蛮横。她的眉毛本来是细长的,可她故意弄成弯弯的,好像很忧愁的样子,叫愁眉;眼睛本来很明亮,可她老是轻轻地擦眼眶,好像刚哭过一样,叫啼妆;头发本来又黑又软,可她故意不梳好,弄成一个歪歪的发髻,叫堕马髻;腰本来很细很软,走路的时候故意摇摇摆摆,好像弱不禁风,叫折腰步;牙齿本来很整齐,笑的时候故意露出一点牙齿,好像牙疼一样,叫龋齿笑。

梁冀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又有点怕她。有时候孙寿一生气,梁冀就像个犯错的孩子一样,赶紧哄她。梁冀本来很好色,可因为孙寿管得严,他没办法随便出去玩。

正好这时候梁冀的父亲去世了,他就借口在城西守孝,不和孙寿住在一起。其实他是和一个叫友通期的歌妓在一起,整天寻欢作乐。这友通期以前是梁冀的父亲买下来献给顺帝的,后来顺帝又把她送回梁家。梁冀早就对她有意思,父亲一去世,就把她偷偷接过来。

没想到孙寿听到了风声,趁着梁冀不在,带着一群仆人,像一阵风一样冲到梁冀住的地方,到处找友通期。友通期一点准备都没有,被孙寿揪住头发,劈头盖脸就是几个耳光,然后被交给仆人,拖回了家。

孙寿看着友通期的一头长发,越看越生气,拿剪刀“咔嚓咔嚓”就给剪了。又觉得不解气,拿着刀在友通期的脸上划了几下,还逼着她把衣服脱了,用鞭子抽了几百下。友通期疼得死去活来,哭都没力气哭了。

梁冀回来听说了这事,吓得脸都白了,赶紧跑到岳父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脑袋磕得像捣蒜一样,求岳母去跟孙寿说情,放过友通期。岳母看他这可怜样,就去跟孙寿说了几句好话。孙寿这才把友通期放了回去。

梁冀急忙跑去看友通期,只见她脸上身上全是伤,头发也被剪得乱七八糟,心疼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他赶紧找医生来给友通期治伤,又是上药又是包扎,忙前忙后好几天,友通期的伤才慢慢好起来。

友通期也挺感激梁冀,伤好后还是和他在一起。没过多久,友通期还生了个儿子,取名伯玉。梁冀怕孙寿知道,把孩子偷偷藏起来,找了个奶妈在外面养着。

可这事还是没逃过孙寿的眼睛。有一天,孙寿派儿子梁胤带着一群仆人,拿着刀枪棍棒,气势汹汹地冲到友通期家。不管男女老少,见人就杀,那场面就像恶狼闯进了羊群,惨不忍睹。只有伯玉藏在复壁里,才逃过一劫。

梁冀知道后,心里别提多难受了,但又不敢去质问孙寿,只能把气憋在心里。他对伯玉更加珍惜,花了大价钱雇了个可靠的奶妈,小心翼翼地照顾孩子,还经常偷偷去看他。

孙寿这边呢,看梁冀不敢回家,自己也觉得无聊,就开始到处找乐子。正好有个太仓令秦宫,以前在梁家当过奴仆,长得眉清目秀,能说会道,很得梁冀喜欢,就被推荐当了县令。可他没去上任,还整天在梁家进进出出,和孙寿眉来眼去的。

有一次,孙寿把仆人都支开,和秦宫单独在一起。秦宫看着孙寿,心跳得像敲鼓一样,壮着胆子轻轻地抱住了孙寿。孙寿假装生气地推了他一下,嘴里说着:“你这坏蛋,胆子不小啊!”可身子却软绵绵的,一点也没反抗。秦宫一看有戏,胆子更大了,直接把孙寿抱进了卧室。

从那以后,秦宫就成了孙寿的情人,在梁家的地位也越来越高。那些刺史、二千石的官员来京城想见梁冀,都得先给秦宫送礼,不然连门都进不去。秦宫还在梁冀和孙寿之间调解,让他们又和好了。而且他还劝梁冀和孙寿在对街盖房子,要盖得超级豪华。

这两座宅子可不得了,堂屋和卧室里都有秘密的房间,一间连着一间,曲曲折折的,像迷宫一样。窗户和墙壁上都雕着金色的花纹,画着漂亮的图案,光彩夺目。还有高高的楼台和楼阁,简直要碰到云彩了。飞梁和石磴下面是流水,就像仙境一样。

梁冀和孙寿经常坐着车在里面游玩,前面有唱歌跳舞的僮仆,后面有演奏音乐的艺妓,一路上钟鼓齐鸣,热闹非凡。有时候他们玩得高兴,就日夜不停地吃喝玩乐,简直是荒淫无度。

后来,他们觉得在府里玩还不过瘾,又在京城附近大肆扩建园林,把周围的地都占了。还在河南城西建了一个特别大的兔苑,绵延几千里。他们到处发通知,让老百姓把兔子都送过来,还在兔子身上做标记。要是有人不小心弄死了一只兔子,那可就倒了八辈子霉了,要被处死。

梁冀的两个弟弟偷偷派人去上党打猎,梁冀知道后,怕他们打死自己的兔子,马上派家仆去抓人。那些家仆像疯狗一样,见人就杀,一下子就杀了三十多个。

梁冀还在城西建了个别墅,专门收留一些不法之徒和逃犯。有时候还把良家女子抢来,当成自己的奴婢,对外还说是“自卖人”,真是无耻之极。

孙寿也没闲着,在梁冀耳边不停地说坏话,让他罢免了好几个外官,然后偷偷安排孙氏宗族的人去补缺。这些孙氏宗亲都是些贪婪的家伙,整天想着怎么捞钱。他们派人去调查有钱的人家,随便找个借口就把人抓起来,严刑拷打,逼着人家出钱赎罪。要是人家拿不出钱,或者让他们不满意,就把人弄死或者流放。

扶风有个富豪叫孙奋,是个出了名的小气鬼。梁冀送给他一匹马,然后跟他借五千万钱。孙奋只肯借三千万,梁冀气得暴跳如雷,马上给太守写信,诬陷孙奋的母亲是自己家以前的奴婢,偷了白金十斛、紫金千斤,让太守去抓人还钱。太守不敢违抗,马上把孙奋兄弟抓起来,逼着他们交出所谓的赃物。孙奋兄弟根本没干过这事,当然不肯承认,结果被太守活活打死,家产也都被没收了,一共一亿七千多万缗。这梁冀简直就是个强盗!

梁冀还派了很多人到塞外去,到处搜罗奇珍异宝。这些人仗着梁冀的势力,在外面为所欲为,抢夺老百姓的财物,还欺负当地的官吏和百姓,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可又没办法,只能在心里暗暗咒骂。

侍御史朱穆,以前是梁冀的部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给梁冀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古代的明君,身边都有品德高尚的大臣和敢于直言的谏官,就连家里的器物上都刻着提醒人成败的话,防止犯错。所以当君主的走正道,大臣们也跟着走正路,大家齐心协力,国家就会繁荣昌盛;要是君主做坏事,大臣们也不劝谏,那就像坐在要翻的车上、行驶在要沉的船上一样,大家都得遭殃。

现在将军您地位这么高,权力这么大,要是做一天好事,大家都会称赞您;要是整天做坏事,国家就危险了。最近老百姓和官府都没钱了,又有水灾、虫灾这些灾害,京城的官员们花费还越来越大。朝廷下诏书征税,有时候甚至要征到十倍之多。大家都说官府没钱,其实都是从老百姓那里搜刮来的。老百姓被打得死去活来,就是为了凑够钱。

您收的税本来就重,下面的人搜刮得更厉害。那些当官的,大多不是好东西,只知道贪污受贿,根本不把老百姓当人看。有的老百姓被打死在官府的棍棒之下,有的因为被逼得没办法,干脆自杀了。而且这些人还打着您的旗号到处抢夺老百姓的财物,让您在老百姓心里的名声越来越坏。大家都恨得咬牙切齿,在路上唉声叹气。

以前秦朝的法律很苛刻,老百姓受不了,就起来造反。陈胜振臂一呼,天下就大乱了。那时候那些只会拍马屁的大臣,还说天下很安宁,结果秦朝很快就灭亡了。还有永和末年的时候,国家的法纪有点松弛,老百姓对朝廷有点失望,才过了四五年,国家就没钱了,老百姓也离心离德了。马勉那些人趁着这个机会起来造反,在荆扬一带差点闹出大乱子。幸亏顺烈皇后一开始执政的时候比较清正廉洁,大家又重新团结起来,才把那些叛乱平定了。

现在老百姓还在为永和年间的事受苦,心里本来就不满。将军您要是不做些让老百姓满意的事,国家怎么能长久呢?您和大臣们就像一个人的头和四肢一样,是一个整体,应该一起努力。要是国家灭亡了,大家都得遭殃。您怎么能只想着自己享受,不管国家的安危呢?

所以您应该把那些不称职的官员换掉,减少家里盖房子、修园林的费用,不要接受郡国送来的礼物,这样既能让自己的名声好起来,也能让老百姓不再误解您。让那些想干坏事的官员没有机会,让监察的官员能真正发挥作用。只要国家的法律制度健全了,国家就会稳定,您也会受到大家的尊敬,功德无量。老天爷是明察秋毫的,不会说谎,希望将军您好好想想!”

梁冀看了这封信,根本没当回事,还拿起笔在上面批了几个字:“照你这么说,难道我就没有一点好的地方吗?”他还是我行我素,继续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

到了第二年元旦,桓帝在大殿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梁冀竟然带着剑就上朝了,这可把大家吓了一跳。突然,左班有个人站了出来,大声呵斥梁冀,让他把剑交出来,还叫羽林虎贲的将士把梁冀的佩剑夺下。梁冀这下也慌了,赶紧跪在台阶下,不停地磕头谢罪,脑袋都快磕破了,心里想:“这下可完了,不知道皇帝会不会饶了我。”

这梁冀到底会不会受到惩罚呢?咱们下回再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碧蓝航线界限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肥水不流外人田 新现代逍遥录 遍地尤物 男欢女爱 春棠欲醉 帝少追击令,天才萌宝亿万妻 东汉末年枭雄志 曼陀罗妖精 我在长白山赶山狩猎 贵族 四合院:开局枪决棒梗,我能签到 猎天争锋 穿越家丁之百香国 都市花语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诡三国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唐奇谭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回大秦,请叫我龙哥 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 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 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 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 乘坐热气球去三国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 号外 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 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 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 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 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 
三国前传 文岳 - 三国前传txt下载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 三国前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