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前传

文岳

首页 >> 三国前传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最强兵王 衣冠不南渡 大唐:开局迎娶长乐公主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我在亮剑卖军械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大夏第一宠妃 
三国前传 文岳 - 三国前传全文阅读 - 三国前传txt下载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3章 窦氏外戚内外开挂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窦太后点头答应了哥哥窦宪去北伐匈奴这档子事儿,转头又忙着给弟弟们盖大房子。这时候,有个叫何敞的侍御史站了出来,这人可是出了名的正直。他写了篇奏章,大概意思是:“咱都知道匈奴那伙人坏了好久了,想当年高祖被围在平城,吕后还收到过他们的羞辱信,这可都是大仇啊!可眼下呢,匈奴没干啥大逆不道的事儿,咱汉朝也没受啥丢人的气。您瞧这春天,正是种地的好时候,却大兴土木,老百姓心里都不痛快呢!而且您还忙着给卫尉窦笃、奉车都尉窦景修大宅子,这也太不像话了!我虽然没啥大本事,但也觉得奇怪。我觉着吧,窦笃和窦景都是亲近的大臣,应该给百官做个好榜样。现在大军在外打仗,朝廷操心,百姓受苦,他们却忙着盖豪华房子,摆弄些没用的玩意儿,这可传不出啥好名声,也留不下啥好德行!还是赶紧停了这些工程,多关心关心北方的战事,体恤一下老百姓的难处,这才是正道。这不仅是为了国家好,也是为窦家积福啊!我知道这话说了可能得罪人,但我不敢不说。”可奏章递上去,就像石沉大海,没人搭理。

这何敞是平陵人,跟鲁恭是老乡,他俩的奏章,在历史上可都留了名。还有个尚书仆射朱晖,之前已经告病回家了,听说这事儿也赶紧上书劝阻,结果还是没人听他的。这朱晖小时候就特别有个性,十三岁那年,正赶上世道乱,他和家人跑到宛城,路上碰到贼抢妇女的衣服首饰,别人都吓得直哆嗦,他却拿着刀冲上去,大声喊:“财物你们可以拿走,但这些长辈的衣服不行,今天就是我的死期,我跟你们拼了!”那些贼看他年纪小,胆子却大,心里还挺佩服,就笑着说:“小孩子,把刀收起来吧,我们不抢了!”说完就走了。后来他入朝当官,在太学学习的时候,举止有礼,在读书人里很有名气。新阳侯阴就听说他有才,亲自去拜访,他却躲着不见。东平王刘苍请他去当官,他觉得刘苍是个贤王,才答应了。刘苍对他特别尊敬,像对待贵宾一样。同邑有个叫张堪的老学者,在太学和朱晖认识,两人关系特别好,张堪还拉着他的胳膊说:“以后我把老婆孩子就托付给你了!”朱晖因为张堪是前辈,没敢马上答应,后来两人也没再见面。张堪去世后,朱晖听说他家穷,就主动去照顾,给他们送钱。朱晖的小儿子朱颉很奇怪,问他:“您和张堪又不是特别好的朋友,为啥要帮他呢?”朱晖就说:“张堪虽然和我交往不深,但他把我当知己托付后事,我不能忘啊!”朱晖还和同郡的陈揖关系好,陈揖早逝,留下个遗腹子,朱晖也一直资助这孩子长大成人。桓虞当南阳太守的时候,想请朱晖的大儿子朱骈去当官,朱晖却推荐了朋友的儿子,没让自己儿子去。桓虞很佩服他,觉得他是个义士,朱晖的名声就更大了。后来他当尚书仆射的时候,也因为说话直来直去出名。告老还乡后,还操心国家大事,时不时上书提建议,真是个难得的忠臣!

再说说这窦宪,带着窦太后的命令,和耿秉一起从朔方出发。到了鸡鹿塞,度辽将军邓鸿从阳塞赶来会合,南单于屯屠何也从满夷谷出兵来迎接。各路大军在涿邪山集合,窦宪就开始调兵遣将,派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和南单于一起带着一万骑兵,打到了稽落山。正好北单于带着人来了,两边就打起来了。从中午一直打到晚上,北匈奴被打得大败,北单于抱着脑袋逃跑了,剩下的人也都四散奔逃。窦宪得到前方捷报,亲自带着大军追上去,一直追到私渠北鞮海,杀了北匈奴有名的王爷以下一万三千多人,俘虏了马牛羊骆驼一百多万头,收降了北匈奴八十一个部落,大概二十多万人。不过这史书记载的,说不定也有点夸张。窦宪和耿秉一起登上燕然山,这时候已经出塞三千多里了,窦宪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威风八面,就像从古到今没人能比得过他似的。他让中护军班固写文章刻在石头上,记录自己的功劳。班固这人文章写得好,以前是兰台令史,后来升成玄武司马,因为母亲去世就回家守孝了。守孝结束,正赶上窦宪出征,就被招来一起去,让他当中护军,还参与出谋划策。这时候接到窦宪的命令,可算是有机会大展身手了。他写了一篇特别华丽的文章,前面还有个序,写着:“在永元元年的秋天七月,咱们大汉皇帝的大舅、车骑将军窦宪,那可是又聪明又能干,一心辅佐皇上,被皇上委以重任,和执金吾耿秉一起,到北方来视察军队。那些勇猛的将士们,像老鹰一样厉害,像老虎一样威风,带着浩浩荡荡的大军,还有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的王侯首领们,一共三万精锐骑兵,武器精良,战车一辆接一辆,遮天蔽日的,足有一万三千多辆。军队摆成八阵图,那气势,简直能吓死人!黑色的铠甲在太阳下闪闪发光,红色的旗帜把天都染红了。于是就越过了高阙,经过鸡鹿塞,走过盐碱地,横穿大沙漠,杀了温禺和尸逐,用他们的血来祭鼓和染兵器。然后像流星扫过、彗星划过一样,把敌人打得屁滚尿流,一直追到私渠北鞮海,把北匈奴打得元气大伤,再也没有敌人了。然后就胜利回师。考察了这里的山川地形,又越过涿邪山,跨过安侯水,登上燕然山,到了当年冒顿单于的地盘,把老上单于的龙庭都给烧了。这可算是为高祖文帝出了一口恶气,让祖宗的神灵都高兴;也能让后代子孙安稳,拓展了咱们大汉的疆土,让大汉的名声威震四方。这就是所谓的一次辛苦,能换来长久的安逸;暂时花点钱,能换来永远的安宁!所以就在这山上刻字,记录下这伟大的功德。铭文是:‘强大的汉朝军队啊,出征到远方,剿灭了凶恶的敌人啊,一直打到海外,这功劳大得啊,能贯穿天地,在这封神的山上啊,立下这高高的石碑,让皇帝的威名啊,永远流传万世!’”

文章写好后,就刻在石头上,然后大军就班师回朝了。不过窦宪还派了军司马梁飒带着一千骑兵,带着金银财宝,又往北去了。一路上宣扬汉朝的威风,说只要服从就有赏赐,不服从就杀头。北匈奴刚被打得稀里哗啦,听到这个消息,都争着来归附,就为了得到赏赐,前前后后招降了一万多人。到了西海,北单于正在躲着呢,听说汉朝官员来送赏赐,就赶紧出来迎接。梁飒宣读了诏书,让他归顺汉朝,接受恩赐,北单于赶紧磕头答应。梁飒还劝北单于学学当年呼韩邪单于的做法,保国安民。北单于听了很高兴,就带着人跟着梁飒一起回去。到了私渠海,才知道汉朝军队已经进关了,就只派了弟弟右温禹鞮王带着礼物去京城朝见,跟着梁飒一起去了。窦宪因为北单于没亲自来,就把他弟弟打发回去了,也不和北匈奴和好。南单于屯屠何送给窦宪一个古鼎,这鼎能装五斗东西,旁边还有篆文写着:“仲山甫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这仲山甫是周朝人。窦宪把鼎献给太后,太后可高兴坏了。因为窦宪立了大功,就派中原将拿着符节去慰劳他,还封他为大将军,武阳侯,给了两万户的封地。窦宪还想装装样子,推辞不要这爵位,太后没答应,他再三推辞,太后就暂时没封他为侯,只让他当大将军。以前的规矩,大将军的位置在三公之下,可窦宪这次立功回来,在朝廷里特别威风,大臣们都拍他马屁,上奏说应该让窦宪的位置在太傅之上,在三公前面。窦太后当然乐意了,就下诏书照办了。窦宪这下更得意了,就打开仓库,把东西分给手下的将士们。他还查到跟着出征的那些士兵,很多都是各郡二千石官员的子弟,就都让他们当了太子舍人。

到了第二年七月,窦太后又下诏书说:“大将军窦宪,去年出征,把北匈奴打得够呛,朝廷要封赏他,他还推辞不要。按照窦家以前的规矩,也应该给他和他的兄弟们封爵。现在封窦宪为冠军侯,给两万户封地;窦笃为郾侯,窦景为汝阳侯,窦瑰为复阳侯,每人六千户,这是对他们的奖赏,别再推辞了!”窦笃、窦景、窦瑰都接受了封赏,就窦宪还在那推辞,后来他又带兵去镇守凉州了。征西将军耿秉从战场上回来后,也被封了美阳侯,还当了光禄勋。朝廷又派侍中邓迭去当征西大将军,帮着窦宪镇守凉州。

北单于因为弟弟被打发回来,又派车谐储王等人到边塞来,说想见见汉朝的大使。窦宪把这事报告给皇上,然后让中护军班固当中郎将,和司马梁飒一起去迎接北单于。可没想到南单于想把北匈奴彻底消灭,就怕北单于被汉朝保护起来,自己的计划没法实现,于是就偷偷派兵去攻打北单于。北单于被打得受伤逃跑,老婆孩子都被抓住了。班固他们到了私渠海,没见到北单于,只好回凉州了。南单于给窦宪写信,说让他趁着这个机会赶紧把北匈奴消灭干净。窦宪本来就贪心,想立更大的功劳,就答应了南单于的计划,开始准备兵马。到了永元三年的春天,风和日丽,草也长得很茂盛,窦宪就派左校尉耿夔、司马任尚从居延塞出发,去攻打北单于。他们日夜赶路,出了塞好几千里,也没找到北单于的影子。又派侦察兵到处去找,才知道北单于躲到金微山去了。这山在漠北,离边塞大概有五千多里,以前汉朝的军队从来没到过这么远的地方。北单于带着家人在这藏起来,还以为能安全了,没想到耿夔带着人一直追到这,把他们的营地给包围了。任尚等人也随后赶到,一起杀进匈奴营地。匈奴人都来不及反抗,到处乱跑,北单于也被流箭射中,忍着疼逃跑,最后竟然死在路上了。匈奴有名的王爷以下五千多人,有的被杀了,有的被抓住了,连单于的母亲阏氏也被抓去当俘虏了。耿夔他们把匈奴的营地扫荡干净后,就收兵回朝了。窦宪上书报告胜利的消息,说耿夔功劳最大,皇上就下诏书封耿夔为栗邑侯。

窦宪把北匈奴打败后,功劳大得没边了,在朝廷里的势力也大得吓人。他用耿夔、任尚这些人当自己的打手,邓迭、郭璜是他的心腹,班固、傅毅是他的帮手,各地的刺史、太守,很多都是窦家的人。他们公开收受贿赂,一点都不害怕。司徒袁安、司空任隗还算有点骨气,看不惯窦宪他们这么嚣张,就联名揭发了四十多个靠贿赂当官的二千石官员。窦太后也不好护着这些人,就把他们都撤职了。窦家的兄弟可把袁安、任隗恨透了,不过因为这两人名声好,也不敢轻易去陷害他们。

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为了讨好窦家,得到了官职。他们上任后,整天为所欲为。尚书仆射乐恢看不下去,就上书弹劾他们。窦瑰听说了,想去给这两人说情,就去拜访乐恢,没想到乐恢根本不见他。窦瑰气呼呼地回去了。乐恢的老婆劝他说:“古人都知道明哲保身,你何必为了这事去惹祸呢?”乐恢叹着气说:“我在朝廷当官,怎么能白吃饭不干事呢?不光是王调、李阜这两人不能放过,就是窦家这一伙人,我也要直言不讳地揭发他们!”说完,他又上书给皇上说:“我听说从古到今,很多国家出问题,都是因为权力落到下面人的手里。大臣掌握国家大权,如果势力太大,就会出乱子。想想先帝去世得早,陛下您还年轻,就继承了皇位。窦家的舅舅们不应该干预朝廷的事,这会让人觉得皇上您偏袒自己家人。《经》上说:‘天地不和谐,万物就会遭殃;君臣的关系乱了,老百姓就会受苦;政治上出了问题不解决,后果不堪设想。’现在应该做的,皇上您要坚守正义,约束自己的家人;窦家的舅舅们也要谦虚一点,主动退让。这样的话,窦家的舅舅们还能保住爵位和封地,太后也不用担心被人指责,这才是最好的办法啊!”

大家想想,窦太后正宠着自己的兄弟们,怎么会因为乐恢这一封奏章,就把窦家的权力削弱呢?乐恢等了好几天,也没等到皇上的批复,就又说自己病了,要辞职。皇上就派太医去给他看病,乐恢却装病装得更厉害,还推荐任城人郭均、成阳人高凤来代替自己。没想到皇上又下诏书让他当骑都尉,乐恢就又上书推辞说:“我受国家的大恩,没什么能报答的。但是国家的权力落到大夫手里,这是孔子都痛恨的事;世世代代都是一家人掌权,这是《春秋》都告诫的事。圣人说的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最近这些外戚,一旦富贵起来,就会变得骄横跋扈,最后肯定会失败。现在陛下您还年轻,心思都在怀念先帝上,没怎么管朝廷的事。窦家的舅舅们势力太大,在各地为所欲为。如果他们不知道收敛,早晚要受到惩罚。我的命也快没了,临死前说这些话,希望陛下能听进去!”这封信递上去后,皇上竟然批准了,让他把官印交回去。乐恢就辞官回家了。

这乐恢是京兆长陵人,小时候就特别孝顺。他父亲是县吏,犯了重罪,被关在监狱里等着判刑。乐恢那时候才十一岁,每天都到监狱门口去,从早到晚哭个不停。县令看他可怜,就把他父亲放了。乐恢长大一点后,就专心学习,成了有名的学者。京兆尹张恂请他当户曹史,他做事公正,别人来走后门送礼,他都不收。后来他当郡守的时候,因为犯法被判刑,以前的朋友都不敢去看他,只有乐恢去给他奔丧,还因此被官吏议论。不过因为他讲义气,最后还是被从轻处罚了。后来他当功曹的时候,同郡的杨政经常在众人面前诋毁他,他却推荐杨政的儿子当孝廉。从这以后,他的名声就更大了,大家都很称赞他。这次他因为直言不讳,被免去官职,回到家乡。更可气的是大将军窦宪,一直恨乐恢,还嘱咐京兆尹好好管着他,不让他自由。京兆尹为了讨好窦宪,就像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一样,经常派手下的人去监视乐恢。乐恢虽然在家,却感觉像被关在监狱里一样,心里特别郁闷,最后竟然喝毒药自杀了。他的学生们都去给他吊丧,穿着孝服送他下葬的,有好几百人。就连村里的老百姓,也都为他感到难过。

窦宪之前杀了郅寿,现在又逼死了乐恢,威风得不得了,谁还敢去惹他呢?窦家就更加骄横跋扈了。窦家兄弟四个,都忙着给自己盖豪华的房子,比着谁的更奢侈。窦笃还被加封为特进,窦景升为执金吾,窦瑰当了光禄勋,在朝廷内外横行霸道,把整个京城都搅得不得安宁。窦瑰小时候读过经书,还知道收敛一点,窦笃和窦景可就放肆得没边了,尤其是窦景。汉朝的制度,执金吾下面本来有两百个缇骑,窦景还嫌不够,又把自己家的奴仆和门客加进去。他在京城的大街上闲逛的时候,看到店铺里有什么珍贵的珠宝首饰,就直接上去抢,一分钱都不给。看到民间有长得漂亮的妇女,就逼着人家送到自己家里当小老婆。要是有人不同意,就诬陷人家的家属是罪犯。甚至他的奴仆们也跟着学坏,到处抢东西,霸占民妇,干的坏事数都数不过来。商人们都吓得关了店铺,老百姓也都把家门紧闭,就像躲避仇人一样。官员们都不敢告发他们,还好窦太后偶尔还会听到一点外面的消息,就把窦景的官免了,让他在家里呆着,不过爵位还保留着,所以他依然能参加朝见。汉制春季朝见称作“朝”,秋季朝见称作“请”。随后又把窦瑰外放担任魏郡太守。

但窦氏家族中,仍有十多人担任高官显职:城门校尉窦霸,是窦宪的叔父,窦霸的弟弟窦褒,担任将作大匠,窦褒的弟弟窦嘉担任少府,此外还有担任侍中及大夫郎等官职的。就连窦宪的女婿郭举,也当上了射声校尉,郭举的父亲郭璜,担任长乐少府,也就是长乐宫的少府。他们相互勾结,狼狈为奸。

永元三年十月中,和帝出巡长安,宣召窦宪到行宫相见。窦宪接到命令后,从凉州入关,前去谒见皇上。尚书以下的官员,都到十里之外迎接,甚至有人打算向窦宪下跪磕头,高呼万岁,真是丑态百出。唯有尚书韩棱一脸严肃地说道:“古人讲过:‘和地位高的人交往不谄媚,和地位低的人交往不轻慢!’窦大将军虽然功劳显赫,但说到底还是臣子,怎么能称呼万岁呢?”这话一出,众人听了,都觉得羞愧,于是便不再提这事儿。尚书左丞王龙,私下向窦宪的车队进献牛酒,结果被韩棱察觉并告发。和帝知道后,罚王龙去做城旦。韩棱是颍川人,向来有胆识有谋略,与仆射郅寿、尚书陈宠一同闻名。窦宪得知消息后,虽然心中怨恨,但也无可奈何。等谒见完毕,窦宪依旧回凉州去了,和帝也回到宫中。

第二年,窦宪上奏称北单于逃亡途中死去,其弟右谷蠡王于除鞬自立为单于,率领数千人前来归附,请求朝廷赐予册封,并特意设置中郎将前去护卫,就像对待南单于那样。和帝便下诏书让公卿们商议此事,太尉宋由等人认为可行,唯独袁安、任隗认为北匈奴既然已经被灭,就应当让南单于返回北庭,统领那些归降的部众,没必要再册封一个北单于,这不是平白无故增加一个敌人吗?这话说得很在理,可朝廷里的大臣大多都迎合窦宪,意见各不相同。袁安担心窦宪的提议得逞,又独自上奏反驳道:

“我听闻有些功绩难以达成,事先难以预料;有些事情容易判断,清楚明白毋庸置疑。想当年光武帝册封南单于,是为了安定南方、平定北方的策略!对南单于恩重如山,所以匈奴才会分裂,边境得以安宁。孝明皇帝继承先帝遗志,不敢有丝毫懈怠,毅然出兵北伐。到了章和初年,归降的匈奴人有十万之众,有人提议把他们安置在边境,从东至辽东一带,太尉宋由、光禄勋耿秉都认为这样会失去南单于的忠心,万万不可,先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陛下继承大业,开拓疆土,大将军率军远征,将北庭荡平,这确实是宣扬祖宗荣光、建立伟大功勋之举,应当善始善终。想想南单于屯屠何,他的父亲带领部众归附汉朝,承蒙皇恩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历经三朝皇帝的恩泽积累,才传到陛下手中,陛下理应遵循先帝遗志,成就这番事业。况且屯屠何率先提出消灭北匈奴的大计,使北匈奴几乎覆灭,如果现在半途而废,转而册封新降的北单于,这是为了一时的权宜之计,违背了三代先帝的规矩,对一直忠心耿耿的南单于失信,而扶持一个无功之人。宋由和耿秉原本也参与了之前的讨论,现在却要背弃先恩,要知道言语和行为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关键,赏罚是治理国家的纲纪,《论语》说:‘言语忠诚老实,行为忠厚严肃,即使到了蛮貊之地也行得通。’如今若是对一个屯屠何失信,那么众多蛮夷就不敢再相信我们的誓言了!再者,乌桓、鲜卑刚刚杀了北单于,按人之常情,他们都畏惧仇人,现在册封北单于的弟弟,这两国必然心怀怨恨,战争随时可能爆发,而信用一旦失去就难以挽回。而且依照汉朝旧例,供给南单于一年要花费上亿钱财,供给西域一年要七千四百八十万;如今北庭更加遥远,花费只会更多,这是耗尽天下财富,并非良策。我说的虽然浅薄愚昧,但确实关系到国家的重大决策,还望陛下明察!”

这篇奏章,是司徒府掾周萦起草的。周萦是庐江人,学问品行俱佳,袁安的奏章,大多出自他的手笔。窦氏的门客徐齮,私下吓唬周萦说:“窦氏已经派刺客来对付你了,你为何不为自己的安危着想,还为司徒如此直言?”周萦大义凛然地说:“我周萦不过是江淮地区的一个孤陋书生,有幸能在司徒府任职,就算因此被害,也死而无憾!我早已告诫妻儿,倘若遭遇不测,不必收殓我的尸体,任其暴露腐烂,只希望能以此感化朝廷,除此之外,我别无所求!”这几句话把徐齮顶了回去,而周萦也并未因此招来灾祸。真是应了那句“越不怕死,反倒越安全”。

只是窦宪听闻袁安的奏章反驳,也多次上书辩解,与袁安激烈争论,甚至还引用光武皇帝诛杀韩歆、戴涉的事例来进行威胁。但袁安始终坚守立场,毫不退缩。然而窦氏有太后撑腰,最终还是依从了窦宪的提议,竟然派遣大将军左校尉耿夔,拿着册封诏书封于除鞬为北单于;并任命任尚为中郎将,持节驻守伊吾,监护北庭,如同当年对待南单于的旧例。

这下可把司徒袁安气得忧愤成疾,最终卧床不起。真是可悲可叹啊!

欲知司徒袁安病殁的具体情形,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凡人策 碧蓝航线界限 背剑之人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洛公子 后宫春春色 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在大唐做战神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重生之铁骨凰后 异世无冕邪皇 金古武侠赋 国色天香(王大锤子) 梁寒郡的日记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明1617 唐人的餐桌 神话版三国 唐奇谭 被追杀的我,被敌人推上了皇位 
最近更新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 花屋湘军传奇 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 太子城传奇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白话三国志 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东周策 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 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 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 
三国前传 文岳 - 三国前传txt下载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 三国前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