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那些事儿

文岳

首页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辛亥英雄 王妃你是魔鬼吗 最强终极兵王 军工科技 远征欧洲 我在亮剑卖军械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重生之魏帝曹髦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 文岳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txt下载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2章 秦武王举鼎受伤而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楚怀王被张仪那厮骗得团团转,心里那叫一个恨啊,咬牙切齿地说只要秦国把张仪交出来,就把黔中之地拱手相送。这时候,楚怀王身边那些嫉妒张仪的人,就像闻到腥味的猫,纷纷跳出来说:“大王啊,用一个张仪就能换来几百里的土地,这买卖可太划算了!”秦惠文王却皱着眉头,一脸不舍地说:“张仪可是我的得力助手,就像我的左膀右臂一样,我怎么能为了这点地就把他交出去呢?”

张仪这时候却站出来,大义凛然地说:“大王,微臣愿意去楚国。”惠文王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说:“楚王现在正火冒三丈地等着收拾你呢,你这一去,不是羊入虎口,必死无疑吗?我怎么舍得让你去送死呢?”张仪却嘿嘿一笑,神秘兮兮地说:“大王,您放心。我有办法保住自己的小命。您忘了楚国的郑袖夫人吗?她可是个聪明又漂亮的主儿,深得楚王的宠爱。以前我在楚国的时候,听说楚王新得了一个美人,郑袖就跑去对美人说:‘大王可不喜欢别人用鼻子对着他呼气,你见到大王的时候,一定要捂住鼻子。’美人傻乎乎地信了她的话。后来楚王问郑袖:‘美人为什么每次见到我都捂住鼻子?’郑袖就装作委屈地说:‘她嫌弃大王身上有味道,所以不想闻到。’楚王一听,气得七窍生烟,二话不说就下令把美人的鼻子给割了。这下郑袖可就独占宠爱了。而且还有那个靳尚,整天围着郑袖转,在楚王面前说一不二。我和靳尚关系不错,只要能得到他的庇护,我就死不了。大王您只要让魏章他们带兵在汉中驻扎,做出一副随时要进攻的样子,楚国肯定不敢轻易杀我。”秦王听了,觉得张仪说得有道理,就答应让他去楚国。

张仪到了楚国,楚怀王立刻派人把他抓起来,关在大牢里,还打算挑个黄道吉日,到太庙祭告祖先后,就把张仪给杀了,以解心头之恨。张仪也不着急,偷偷派人去打通靳尚的关节。靳尚得到好处后,就跑去对郑袖说:“夫人啊,您的好日子恐怕要到头了,这可怎么办呢?”郑袖一听,吓得花容失色,连忙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靳尚故意唉声叹气地说:“秦国不知道楚王要杀张仪,还傻乎乎地派使者来楚国求和。现在听说楚王要杀张仪,秦王一生气,就要把以前占领楚国的土地都还回来,还要把秦国的公主嫁给楚王,陪嫁的还有一群能歌善舞的美女,就是为了赎回张仪的命。您想想,秦国公主一来,楚王肯定会对她宠爱有加,到时候您可就失宠了,这可如何是好啊?”郑袖听了,心里又急又怕,眼泪汪汪地说:“那你有什么办法能阻止这件事吗?”靳尚眼珠子一转,凑近郑袖,悄悄地说:“夫人,您只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然后找个机会跟楚王说说利害关系,让他放了张仪,这件事就能过去了。”

到了半夜,郑袖就开始哭哭啼啼地对楚怀王说:“大王啊,您想用土地换张仪,可土地还没到秦国手里,张仪就先来了,这说明秦国对您还是很有礼貌的。现在秦国的军队那么强大,如果因为杀了张仪而激怒他们,他们肯定会派更多的军队来攻打楚国,到时候我们夫妻可就性命不保了。这几天我一想到这些,心里就像扎了根刺一样,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再说了,人臣都是为自己的主子着想的,张仪是天下有名的谋士,他在秦国当相国那么久,和秦国的关系肯定不一般,他这么做也是人之常情啊。大王您要是对张仪好一点,说不定他以后也能像为秦国做事一样为楚国效力呢。”楚怀王听了,心里有些犹豫,就说:“你别担心,让我再好好考虑考虑。”

靳尚趁机又在旁边添油加醋地说:“大王啊,杀一个张仪对秦国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可要是因此而失去了黔中几百里的土地,那就太可惜了。还不如留下张仪,和秦国和好呢。”楚怀王本来就舍不得黔中之地,听了靳尚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改变了主意,把张仪放了出来,还客客气气地招待他。张仪趁机向楚怀王大谈侍奉秦国的好处,楚怀王被他说得晕头转向,稀里糊涂地就答应和秦国交好,还派人送张仪回秦国。

屈平出使齐国回来,听说张仪已经走了,气得火冒三丈,立刻跑去对楚怀王说:“大王啊,之前您被张仪那小子骗得那么惨,我还以为他这次来,您肯定会把他煮了吃呢。没想到您不但不杀他,还听了他的鬼话,要和秦国交好。俗话说,有仇不报非君子,何况您是一国之君呢?您还没得到秦国的好处,就先得罪了其他国家,这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啊!”楚怀王听了,也有些后悔,赶紧派人去追张仪,可这时候张仪早就快马加鞭地跑出楚国边境两天了。

张仪回到秦国,魏章也带兵回来了。史官写了一首诗:

张仪反覆为嬴秦,朝作俘囚暮上宾。

堪笑怀王如木偶,不从忠计听谗人。

张仪对秦王说:“我这次能活着回来,真是九死一生啊。楚王其实很害怕秦国,不过我们也不能让我失信于他。大王您要是能割让汉中的一半土地给楚国,向他们表示我们的诚意,再和他们结为亲家,我就有办法以楚国为突破口,说服其他六国都来侍奉秦国。”秦王觉得张仪说得有道理,就答应了,割让了汉中的五座县城给楚国,还派人去楚国修好,请求楚怀王把女儿嫁给太子荡做妃子,又把秦国的公主许配给楚怀王的小儿子兰。楚怀王高兴得不得了,还以为张仪真的没有骗他。秦王念在张仪的功劳,封给他五个城邑,还赐号武信君,让他带着黄金白璧、高车驷马,用“连衡”的策略去游说其他国家。

张仪先去见了齐湣王,他对齐湣王说:“大王,您自己掂量掂量,齐国的土地和秦国比,哪个更广阔?齐国的军队和秦国比,哪个更强大?那些给您出主意的人,都说齐国离秦国远,不用担心秦国的威胁,这可都是鼠目寸光,只看眼前,不考虑后患啊。现在秦国和楚国互相嫁女儿娶媳妇,结成了亲家,韩、魏两国都吓得不得了,争着割让土地来侍奉秦国。大王您却还和秦国作对,要是秦国派韩、魏两国攻打齐国的南部边境,再让赵国的军队渡过黄河,趁虚而入攻打临淄和即墨,到时候您就是想侍奉秦国,恐怕也来不及了。所以说,现在的形势是,侍奉秦国就能平安无事,背叛秦国可就危险了。”齐湣王听了,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说:“我愿意听先生的,以后齐国就跟着秦国走。”还送给张仪很多礼物。

张仪又去西边游说赵王,他对赵王说:“我们秦王有雄兵百万,想和您在邯郸城下会面,先让我来给您打个招呼。大王您现在还依仗着苏秦的合纵盟约吧?可苏秦那家伙背叛燕国,逃到齐国,最后还不得好死,他的话怎么能信呢?现在秦国和楚国结为亲家,齐国也向秦国献上了鱼盐之地,韩、魏两国都自称是秦国的东边藩属,这五个国家已经联合在一起了。大王您想用赵国一国之力对抗这五个国家的进攻,这不是以卵击石吗?所以我劝大王,还是像其他国家一样侍奉秦国吧。”赵王听了,也点头答应了。

张仪又往北去游说燕昭王,他对燕昭王说:“大王,您最亲近的国家就是赵国了吧?可您知道吗?以前赵襄子为了吞并代国,就用他姐姐做诱饵。他约代王见面,让人做了一个长柄金斗。吃饭的时候,厨师端上汤来,赵襄子就趁机用金斗把代王打死了,然后占领了代国。他姐姐知道后,哭得死去活来,最后用簪子自杀了。您看,连亲姐姐都能被利用来谋取利益,何况是别人呢?现在赵王已经割地向秦国道歉,还要去渑池朝拜秦王。一旦赵国和秦国联合起来攻打燕国,那燕国的易水长城可就保不住了。”燕昭王听了,吓得浑身发抖,赶紧说:“那我愿意献出恒山以东的五座城来和秦国交好。”

张仪的“连衡”之说成功了,他正要回秦国向秦王报告,还没到咸阳,就听说秦惠文王去世了。太子荡即位,就是秦武王。

齐湣王一开始听了张仪的话,以为韩、魏、赵三国都已经向秦国投降了,所以不敢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后来听说张仪去了赵国后,赵国并没有像他说的那样侍奉秦国,这才知道自己被张仪骗了,气得暴跳如雷。又听说秦惠文王死了,就赶紧派孟尝君送信给其他国家,约定一起背叛秦国,重新实行合纵之策。他还怀疑楚国已经和秦国结为亲家,可能不会参加合纵,就打算先攻打楚国。

楚怀王得到消息后,赶紧派太子横去齐国做人质,齐国这才停止了攻打楚国的计划。齐湣王自封为“纵约长”,联合其他国家,还悬赏说谁要是能抓住张仪,就赏给他十座城。

秦武王性格直爽,脾气暴躁,他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觉得他太狡猾奸诈。现在那些以前嫉妒张仪受宠的大臣们,也都纷纷在武王面前说张仪的坏话。

张仪知道自己大祸临头了,就赶紧去见武王,说:“大王,我有个主意,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听?”武王不耐烦地说:“你有什么主意,快说吧!”张仪说:“我听说齐王特别恨我,我在哪里,他就会派军队攻打哪里。我愿意离开秦国,去大梁。这样一来,齐国肯定会攻打魏国。魏国和齐国打起来,就会两败俱伤,大王您就可以趁机攻打韩国,打通三川之路,直逼周室,这可是成就帝王大业的好机会啊!”武王听了,觉得张仪说得有道理,就准备了三十辆革车,送张仪去大梁。魏哀王任命张仪为相国,代替了公孙衍的位置。公孙衍只好离开魏国,去了秦国。

齐湣王知道张仪去了魏国后,果然大怒,立刻派军队攻打魏国。魏哀王吓得惊慌失措,赶紧找张仪商量对策。张仪就派他的舍人冯喜,假扮成楚国的客人,去见齐湣王。冯喜对齐湣王说:“大王,我听说您特别恨张仪,是真的吗?”齐湣王咬牙切齿地说:“当然是真的!”冯喜说:“大王要是真的恨张仪,就不应该攻打魏国。我刚从咸阳回来,听说张仪离开秦国的时候,和秦王约定好了,说:‘齐王恨我,我在哪里,他就会派军队攻打哪里。’所以秦王才送张仪去魏国,就是想挑起齐国和魏国的争斗,这样秦国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大王您现在攻打魏国,正好中了张仪的计。您不如不攻打魏国,让秦国知道张仪的话不可信,这样张仪在魏国也就没什么用了。”齐湣王听了,觉得冯喜说得有道理,就撤兵不打魏国了。魏哀王因此更加重用张仪。

过了一年,张仪在魏国病死了。

这一年,齐国的无盐后也去世了。

再说秦武王,他长得又高又壮,力气特别大,最喜欢和勇士们比力气。乌获、任鄙以前就是秦国的将领,武王当了国王后,更加宠信他们,还给他们加官进爵。

有个齐国人叫孟贲,字说,力气大得惊人。他在水里走,不怕蛟龙;在陆地上走,不怕虎狼。他要是发起脾气来,大吼一声,能把天都震得晃动。有一次,他在野外看到两头牛在打架,就跑过去用手把它们分开。一头牛被他吓得趴在地上,另一头牛却还不停地用角去顶。孟贲生气了,左手按住牛头,右手用力一拔,就把牛角拔了出来,那头牛也当场就死了。人们都害怕他的勇猛,谁也不敢和他对抗。孟贲听说秦王正在招揽天下的勇士,就渡过黄河,来到秦国。

黄河岸边等着渡河的人很多,大家都按照先后顺序上船。孟贲来得最晚,却非要抢先上船。船家看他这么不讲理,就用船桨打他的头,说:“你怎么这么霸道?难道你是孟说吗?”孟贲一听,眼睛瞪得像铜铃,头发都竖了起来,大吼一声,那声音大得就像打雷一样,河面上顿时波涛汹涌。船上的人都吓得惊慌失措,纷纷掉进河里。孟贲却一点也不在乎,他用力一跺脚,一下子就跳到了对岸,然后大摇大摆地进了咸阳,去见武王。武王早就听说过他的勇猛,就封他做了大官,和乌获、任鄙一样受到宠信。这一年是周赧王六年,秦武王二年。

秦国觉得六国都有相国,自己也应该有个特别的官职,就设立了丞相,左右各一人。任命甘茂为左丞相,樗里疾为右丞相。魏章因为没当上丞相,心里很生气,就跑到梁国去了。

武王想起张仪以前说的话,就对樗里疾说:“我生在西戎,还没见过中原的繁华。要是能打通三川之路,去巩洛一带游玩一下,就算死了也甘心。你们两个谁能帮我去攻打韩国呢?”樗里疾皱着眉头说:“大王,您要攻打韩国,是想夺取宜阳,打通三川之路吧?可是宜阳地势险要,路途遥远,我们去攻打,不仅要耗费大量的兵力和钱财,而且梁国和赵国的救兵也会很快赶到,我觉得这事儿不太靠谱。”武王又问甘茂,甘茂说:“大王,我愿意去梁国,说服梁王和我们一起攻打韩国。”武王听了,非常高兴,就派甘茂去了。

甘茂一开始和樗里疾的意见不合,他怕樗里疾在中间捣乱,就先派副使向寿回去向秦王报告,说:“梁王已经答应帮助我们了,不过我还是觉得不攻打韩国为好。”秦武王听了,觉得很奇怪,就亲自去迎接甘茂,在息壤这个地方和他相遇。武王问甘茂:“你之前答应我去说服梁王攻打韩国,现在梁王答应了,你怎么又说不打了呢?这是怎么回事?”

甘茂就给武王讲了一个故事:“以前曾参住在费地的时候,有个和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跑去告诉曾参的母亲:‘曾参杀人了!’他母亲正在织布,听了之后,连头都没抬,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的。’然后继续织布。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告诉她:‘曾参杀人了!’他母亲这才停下手中的活,想了想,说:‘我儿子肯定不会做这种事的。’还是继续织布。可是没过多久,又有一个人跑来对她说:‘杀人的就是曾参!’这下他母亲可害怕了,她扔下织布的梭子,翻墙逃走了。曾参是个贤人,他母亲本来很信任他,可是三个人都说他杀人,就连他母亲也开始怀疑了。现在我比不上曾参贤能,大王您对我的信任也未必能像曾参的母亲对他那样坚定,而说我坏话的人恐怕不止三个,我担心大王您也会像曾参的母亲一样,对我产生怀疑啊。”

武王听了,拍着胸脯说:“我不会听别人的谣言,我相信你。我们来发誓吧!”于是,武王和甘茂就在息壤歃血为盟,还把誓书藏了起来。然后,武王就派甘茂带领五万士兵,向寿为副将,去攻打宜阳。

秦军包围宜阳五个月了,可是宜阳的守将拼死抵抗,秦军就是攻不下来。

右相樗里疾对武王说:“秦军已经疲惫不堪了,如果不撤回来,恐怕会出乱子。”武王听了,就派人去叫甘茂撤兵。甘茂却给武王写了一封信,武王打开一看,信上只有“息壤”两个字。武王一下子就明白了,说:“甘茂早就提醒过我,这是我的错啊。”于是,武王又给甘茂增派了五万士兵,还派乌获去帮助他。

韩国也派大将公叔婴带领军队去救援宜阳,双方在城下展开了一场大战。乌获手持一双重达一百八十斤的铁戟,冲入韩军阵中,就像虎入羊群一样,韩军士兵吓得纷纷逃窜,没有人敢抵挡他。甘茂和向寿也各率一军,乘胜追击,韩军大败,被斩首七万多人。乌获奋勇登城,他双手抓住城堞,用力一拉,没想到城堞被他拉断了,他也从城墙上掉了下来,摔在石头上,肋骨都被压断了,当场就死了。秦军趁机攻下了宜阳。

韩王吓得面如土色,急忙派遣相国公仲侈带着珍贵的宝器前往秦国求和。武王见此情形,心中大喜,便答应了韩国的求和请求,诏令甘茂班师回朝,留下向寿在宜阳安抚地方,同时派右丞相樗里疾先去三川开路,随后带着任鄙、孟贲等一众勇士启程,浩浩荡荡直奔雒阳。

周赧王听闻消息,赶忙派遣使者到郊外迎接,还亲自准备了隆重的宾主之礼。秦武王却诚惶诚恐,不敢接受这样的礼遇,连忙辞谢。他心中一直惦记着九鼎,得知九鼎存放在太庙的旁室,便迫不及待地前往观赏。只见那九尊宝鼎整齐地一字排列,威风凛凛。这九鼎乃是禹王当年收取九州的贡金精心铸就,每一鼎上都铭刻着本州的山川人物以及贡赋田土的详情,鼎足和鼎耳上皆有精美的龙纹雕饰,故而又称“九龙神鼎”,自夏朝传承至商朝,一直是镇国的重器。周武王克商之后,将其迁至雒邑,当时搬运的时候,动用了众多的士卒和役夫,牵拉拖拽,舟车运载,那九鼎沉重无比,宛如九座巍峨的小铁山,至于究竟有多重,实在难以估量。

武王绕着九鼎仔细地观赏了一番,不禁啧啧赞叹,心中满是震撼与向往。他看到鼎腹上分别铸着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等九字,便指着刻有“雍”字的那尊鼎,豪情万丈地说道:“此乃雍州之鼎,正是我秦国的宝鼎啊!我定要将其带回咸阳!”

接着,武王又向守鼎的官吏问道:“这些鼎可曾有人能举起来过?”官吏连忙跪地叩首,回答道:“自从有了这些鼎以来,从未有人移动过它们。听闻传说,每尊鼎都重达千钧,如此重量,谁人能举得起呢?”武王听后,兴致勃勃地转头问任鄙和孟贲:“二位爱卿力大无穷,能否举起此鼎呢?”任鄙深知武王争强好胜的脾气,又考虑到鼎的重量实在惊人,便推辞道:“微臣的力量顶多能举起百钧之物,而这鼎的重量是其十倍不止,微臣实在无能为力。”孟贲却毫不畏惧,他撸起袖子,大步向前,高声说道:“微臣愿一试!倘若举不起来,还望大王恕罪。”

说罢,孟贲命人取来粗壮的青丝巨索,牢牢地系在鼎耳之上。他将腰带紧紧束好,挽起双袖,露出粗壮如柱的双臂,紧紧套入丝络之中。只见他深吸一口气,猛地大喝一声:“起!”那鼎竟被他缓缓抬起,离地约有半尺之高,然而终究因重量太过惊人,难以支撑,鼎又重新落回地面。孟贲用力过猛,双眼圆睁,眼珠竟迸出眼眶,鲜血从眼角汩汩流出。武王见此情景,却不以为然地笑道:“爱卿太过费力!你能将鼎举起,难道我就不能吗?”

任鄙见状,急忙上前劝阻:“大王,您乃万乘之尊,身负家国重任,不可轻易尝试如此危险之举啊!”武王却充耳不闻,一把甩开任鄙,迅速卸下身上的锦袍玉带,紧紧束缚住腰身,又用大带扎牢衣袖,准备亲自举鼎。任鄙心急如焚,死死拽住武王的衣袖,苦苦劝谏。武王却不耐烦地呵斥道:“你自己没这本事,难道是嫉妒我吗?”任鄙无奈,只得松开手,不敢再多言。

武王昂首阔步走到鼎前,将双臂套入丝络,心中暗自想着:“孟贲不过只能将鼎举起,我定要将其举起后再行走数步,方能彰显我的威风!”于是,他鼓足全身的力气,屏气敛息,大吼一声:“起!”那鼎果然被他缓缓抬起,离地也是半尺有余。武王满心欢喜,正要举步前行,却突然感觉力气如潮水般迅速退去,双手再也支撑不住那千钧之重,只听“哐当”一声巨响,鼎重重地坠落在地,不偏不倚,正好压在武王的右足之上。只听得“趷札”一声脆响,武王的胫骨瞬间被压得扁平断裂,武王顿时发出一声惨叫:“痛哉!”随即眼前一黑,昏死过去。

左右侍从大惊失色,慌忙七手八脚地将武王扶回公馆。武王躺在床上,鲜血浸透了床席,疼痛难忍,不停地翻滚呻吟。可惜他伤势过重,捱到夜半时分,便含恨而终。

武王生前曾言:“得游巩雒,虽死无恨。”谁能料到,今日竟真的命丧雒阳,这难道不是一语成谶吗?

周赧王听闻武王驾崩的消息,震惊不已,急忙准备了上好的棺材,亲自前往吊唁,痛哭流涕,尽到了应有的礼仪。樗里疾护送着武王的灵柩返回秦国。武王没有子嗣,众人便迎立他的异母弟稷继承王位,这便是昭襄王。

樗里疾追究举鼎之罪,将孟贲车裂处死,还诛灭了他的全家;因任鄙曾出言劝阻武王,便任命他为汉中太守。樗里疾又在朝堂上宣称:“打通三川之路,乃是甘茂的谋略。”甘茂听闻此言,心中惧怕樗里疾的迫害,于是逃离秦国,前往魏国,最终客死他乡。

再说秦昭襄王听说楚国送质子到齐国,心中不禁猜疑楚国此举是要背叛秦国而亲近齐国,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当即任命樗里疾为大将,兴兵讨伐楚国。楚国派遣大将景快率军迎战,怎奈楚军不敌秦军,兵败如山倒,景快也兵败被杀。楚怀王得知前线兵败的消息,惊恐万分。

昭襄王趁机派遣使者给怀王送去一封书信,信中写道:

“起初,寡人与大王您相约结为兄弟之邦,又结为婚姻亲家,彼此亲近友好,情谊深厚。然而大王您却背弃寡人,将质子送往齐国,寡人实在难以抑制心中的愤懑。因此才出兵侵犯大王您的边境,不过这并非寡人的本意。如今天下大国,唯有楚国与秦国,倘若你我两国不能和睦相处,又怎能号令其他诸侯呢?寡人希望能与大王您在武关会面,当面订下盟约,结盟之后便各自退兵,寡人还会将侵占大王您的土地归还,恢复我们往日的友好关系。望大王您能答应。倘若大王您不从,那便是公然与寡人绝交,寡人也只能继续进兵,绝不停歇。”

怀王看完书信,立刻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他忧心忡忡地说道:“寡人若是不去,恐怕会激怒秦国;若是前往,又担心遭到秦国的欺骗。这可如何是好呢?”

屈原挺身而出,神色坚定地进谏道:“秦国乃是虎狼之国,楚国屡次被秦国欺骗,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大王此去,必定有去无回啊!”

相国昭睢也附和道:“屈原所言句句属实,大王切不可前往,应当速速发兵加强防守,以防备秦国的进攻。”

靳尚却在一旁唱反调:“此言差矣!楚国之所以不敌秦国,以致兵败将死,疆土日益削减,正是因为不能与秦国友好相处。如今秦国主动求和,倘若我们拒绝,万一秦王恼羞成怒,增兵攻打楚国,那该如何是好呢?”

怀王的小儿子兰,娶了秦女为妻,他自以为有这层婚姻关系可以依靠,便极力劝说怀王前往,他振振有词地说道:“秦、楚两国互通婚姻,亲上加亲,再没有比这更亲近的了。秦国这次只是派使者来求和,即便他们带兵前来,尚且愿意讲和,何况如今是欢欢喜喜地邀请大王前去会面呢?上官大夫靳尚所言甚是,大王不可不听啊。”

怀王因为楚军刚刚战败,心中本就畏惧秦国,又经靳尚和子兰两人在旁不停地撺掇怂恿,一时之间没了主意,最终糊里糊涂地答应了秦王赴会的请求,选定日期后便起程出发,身边只带了靳尚相随。

秦昭王早已设下圈套,他让弟弟泾阳君悝乘坐着王车,车上装饰着华丽的羽旄,带着一应俱全的侍卫,假扮成秦王,在武关等候;又派将军白起率领一万士兵,埋伏在关内,准备劫持楚王;再派将军蒙骜率领一万士兵,埋伏在关外,以防备突发情况。同时,还派遣使者带着花言巧语前往楚国边境迎接楚王,使者们往来不绝,装作一片诚意的样子。

楚怀王对秦国的阴谋毫无察觉,还天真地信以为真,一路顺利地抵达了武关之下。只见关门大开,秦国的使者再次出来迎接,满脸堆笑地说:“寡君已在关内恭候大王您三日了,不敢让大王的车驾在郊外久等,还请大王移步至敝馆,以尽宾主之礼。”

怀王已经踏入秦国的地盘,此时已是骑虎难下,无奈之下,只得跟随使者进入关内。谁知刚一进关,就听到一声炮响,关门随即紧紧关闭。怀王心中顿生疑虑,质问使者:“为何如此匆忙地关闭关门?”

使者却面不改色地回答:“这是秦国的律法规定,如今正值战争时期,不得不如此行事,还望大王勿怪。”

怀王又问道:“你们秦王在哪里?”

使者答道:“秦王先在公馆等候大王的车驾。”说罢,便催促御者快速驾车前行。大约走了二里多路,怀王远远望见秦王的侍卫整齐地排列在公馆之前,心中稍感宽慰。使者指挥停车,只见公馆中一人出来迎接,怀王定睛一看,此人虽然身着锦袍玉带,衣着华丽,但举止神态却全然不像秦王。怀王心中顿时感到不安,坐在车上犹豫不决,不肯下车。那人恭敬地鞠躬致词:“大王切勿疑虑,微臣并非秦王,乃是秦王之弟泾阳君。秦王身体偶有不适,不便出门迎接,又担心失信于大王,故而派微臣前来迎接大王,委屈大王前往咸阳,与秦王会面。此处有少许军卒,只为保护大王的安全,还望大王不要推辞。”

此时的怀王已经身不由己,被众人簇拥着登上了车,泾阳君陪坐在一旁,白起则率领士兵将车驾紧紧围住,一路向西,朝着咸阳的方向疾驰而去。靳尚见势不妙,趁乱逃脱,狼狈地逃回了楚国。

怀王坐在车上,心中懊悔不已,长叹一声:“悔不该不听昭睢、屈平的忠言劝告,如今却被靳尚这奸人所误!”说着,不禁泪流满面。

怀王抵达咸阳后,昭襄王在章台之上大集群臣以及诸侯使者,秦王高坐于南面上位,却让怀王以藩臣之礼拜见,这分明是有意羞辱怀王。怀王见状,顿时气得火冒三丈,怒声斥责道:“寡人轻信与秦国的婚姻之好,不顾危险亲身赴会,如今君王你竟然假称有病,用诡计诱骗寡人来到咸阳,又不以礼相待,这究竟是何居心?”

昭襄王却不慌不忙地回答:“之前承蒙君上答应割让黔中之地给秦国,然而却未能兑现承诺;今日委屈君上前来,只是想达成先前的约定罢了。倘若君上现在答应割地,寡人傍晚便送君上回楚。”

怀王怒不可遏地说:“秦国想要得到土地,也应当好言相商,何必使出如此卑鄙的诡计?”

昭襄王却冷笑着说:“不如此行事,君上必定不会答应。”

怀王强忍着怒火,说道:“好,寡人愿意割让黔中之地。但需与君王你立下盟约,派一位将军随寡人回楚接收土地,如何?”

昭襄王却不屑地说:“盟约有何可信?必须先派使者回楚,将地界交割清楚分明,寡人方才为君上饯行送行。”

秦国的群臣纷纷上前劝说怀王答应割地,怀王心中的怒火更旺,大声吼道:“你等用欺诈手段诱骗我至此,又强行逼迫我割地,寡人死就死罢,绝不受你们的胁迫!”

昭襄王见怀王如此坚决,便将他软禁在咸阳城中,不放他回国。

再说靳尚逃回楚国后,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报告给了昭睢,说道:“秦王想要得到楚国的黔中之地,因此将大王拘留在彼处。”

昭睢听后,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大王被困在秦国无法回国,而太子又在齐国做人质,倘若齐人与秦合谋,再次扣留太子,那么楚国将陷入无君的境地,后果不堪设想啊!”靳尚眼珠一转,说道:“公子兰现在楚国,为何不立他为王呢?”昭睢却坚决地反对:“太子之位早已确立,况且大王如今尚在秦国,若贸然废弃太子,改立庶子,他日大王有幸归国,我们该如何向他交代呢?我如今打算派人到齐国诈称楚王已薨,请求迎回太子奔丧嗣位。”

靳尚连忙说:“此事因我而起,我未能为君上抵御危难,此次前往齐国,定当竭尽全力,略效微劳。”

于是,昭睢便派遣靳尚出使齐国,靳尚依计而行,诈称楚王已经去世,请求齐王允许太子横回楚奔丧并继承王位。

齐湣王得知此事后,便与相国孟尝君田文商议:“楚国如今无君,我打算扣留太子,以此来换取淮北之地,你觉得如何?”

孟尝君却摇头反对:“此事万万不可。楚王并非只有一个儿子,我们扣留太子,倘若楚国另立他人为王,我们不但得不到丝毫利益,反而会落下不义之名,这对我们有何益处呢?”湣王觉得孟尝君所言有理,便以礼相待,将太子横送回楚国。太子横回国后,继承王位,这便是顷襄王。

子兰和靳尚依然在楚国掌权,如同往常一样专擅朝政。他们派遣使者告知秦国:“托社稷神灵的福佑,楚国已有新王即位。”秦王白白扣留了怀王,却未能得到黔中之地,心中又羞又怒,便任命白起为将,蒙骜为副,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楚国,接连攻取了十五座城池后才班师回朝。

楚怀王被软禁在秦国长达一年有余,秦国看守的士兵时间一长便逐渐放松了警惕。怀王趁机乔装改扮,偷偷逃出了咸阳,打算东归楚国。秦王得知消息后,立即发兵追赶。怀王不敢再往东走,于是转而向北,抄小路逃向赵国。

只是不知赵国是否愿意接纳怀王呢?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洛公子 养只小人鱼 魔艳武林后宫传 穿越大周 修神外传仙界篇 我有一柄摄魂幡 【斩天剑】 曼陀罗妖精 动漫之后宫之旅 和竹马睡了以后 东汉末年枭雄志 猎天争锋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都市花语 竹马他有自闭症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谍战:芒刺在喉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神话版三国 蝉动 代号惊蛰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大宋河山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三国之杨家天下 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 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 红楼大国师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嘻哈史诗看古今 大明1810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 李隆基的纨绔皇孙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 文岳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txt下载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