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那些事儿

文岳

首页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最强终极兵王 军工科技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大秦痴呆太子开局斩赵高 开局穿越寡妇村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佣兵禁地 重生之魏帝曹髦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 文岳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txt下载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章 齐国公主的绯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齐僖公家里有两个宝贝女儿,都是美得不像话的那种。大女儿已经嫁给了卫国,就是那个后来故事很多的卫宣姜,咱们暂且不提。咱们要说的是小女儿文姜,哎呀,那可是长得跟仙女下凡似的,眼睛跟秋水一样清澈,脸蛋跟芙蓉花一样娇嫩,比花儿还懂得说情话,比玉还散发着香气,简直就是从古到今最美的女人。

而且啊,文姜不仅长得美,还特别有文化,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出口成章,所以大家都叫她“文姜”。她的哥哥诸儿呢,却是个喜欢喝酒玩女人的家伙。虽然他和文姜不是一个妈生的,但只比文姜大两岁,从小就在宫里一起长大,调皮捣蛋,玩得可欢了。

等文姜越长越漂亮,诸儿也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看到妹妹这么才貌双全,再加上她性格开放,经常开些玩笑,诸儿就动起了歪脑筋,时不时想占点便宜。文姜呢,也是个不守规矩的主儿,两人一来二去,就玩得有点过了。

齐僖公和夫人呢,对这俩孩子溺爱得不行,也没怎么管教,结果这俩孩子就越玩越离谱,就差没真的睡在一起了。后来啊,诸儿因为这事惹出了大祸,被杀了,国家也差点完蛋。

再说郑国的世子忽,那可是个大英雄,打败了戎兵,齐僖公就在文姜面前夸他,想让她嫁给世子忽。文姜一听,心里可乐坏了,结果世子忽却拒绝了,文姜就郁闷得不得了,还生了一场大病,整天迷迷糊糊的,饭也不吃,觉也不睡。

这时候,诸儿就借着看病的名义,天天往文姜房间里跑,摸摸这摸摸那,就是不敢真的乱来。有一天,齐僖公撞见了,就训了诸儿一顿,让他以后别自己来了,派宫女来问候就行。诸儿只好答应了,但从此以后,两人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没多久,齐僖公给诸儿娶了个宋国的女子,还有其他国家的女子作陪嫁,诸儿有了新婚妻子,就更顾不上文姜了。文姜一个人在深宫里,寂寞得要命,整天想着诸儿,病得更重了。

再说鲁国的桓公,年纪不小了,还没娶媳妇呢。大臣臧孙达就提醒他,说国君得早点生孩子,不然以后怎么继承家业啊?公子翚就说,听说齐侯有个女儿文姜,想嫁给郑世子忽没成功,要不咱们试试?桓公一听,觉得挺好,就让公子翚去齐国求婚。

齐僖公说文姜病了,得缓缓,但宫女们还是把这事告诉了文姜。文姜一听,心里那个激动啊,病都好了几分。后来齐、鲁两国为了宋国的事开会,鲁桓公又当面提亲,齐僖公就答应明年再说。

到了鲁桓公三年,鲁桓公又亲自跑到齐国开会,齐僖公看他这么有诚意,就答应了婚事。鲁桓公在嬴地下了聘礼,比一般的聘礼都隆重得多。齐僖公高兴坏了,约定秋天九月,亲自送文姜去鲁国成亲。

鲁桓公就派公子翚去齐国接新娘子。这时候啊,诸儿听说文姜要嫁给别的国家了,心里那个痒啊,又动起了歪脑筋。他让宫女给文姜送花,还附了首诗:

“桃花开得真灿烂,就像天上的晚霞。要是现在不摘它,以后就只能当柴烧了。哎呀呀,真可惜啊!”

文姜一看就懂了诸儿的意思,也回了首诗:

“桃花开得真鲜艳,就像天上的星星。虽然现在不摘它,但明年春天还会开的。你放心吧,我会记住你的话的。”

诸儿读了文姜的回诗,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文姜心里还是有他的,这思念的滋味是越来越浓了。没多久,鲁国的上卿公子翚跑到齐国来,准备接文姜过去。齐僖公因为疼爱女儿,打算亲自送嫁。诸儿一听,就跟他老爹说:“听说妹子要嫁给鲁侯了,齐、鲁两家世交,这确实是好事。但鲁侯不亲自来迎娶,总得有个亲人去送吧。老爹你国事繁忙,不方便出远门,我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愿意代你去一趟。”齐僖公说:“我都亲口答应亲自送亲了,怎么能失信呢?”话还没说完,就有人报告说鲁侯已经在路上等着迎亲了。齐僖公说:“鲁国是礼仪之邦,半路迎亲,是怕我们入境劳累。我必须得去一趟。”诸儿听了,只好默默退下,文姜心里也觉得空落落的。

转眼间,就到了九月初,结婚的日子快到了。文姜跟宫里的妃眷们告别后,跑到东宫去跟哥哥诸儿道别。诸儿摆了酒席招待她,两人四目相对,依依不舍,可惜还有个元妃坐在旁边,再加上老爹齐僖公派了宫人守着,他们也没机会多说话,只能暗暗叹气。临别的时候,诸儿凑到车前,低声说:“妹子,你可得小心啊,别忘了那句‘叮咛’的话。”文姜回答说:“哥哥,你也要保重,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然后齐僖公就让诸儿守国,自己亲自送文姜去鲁国,跟鲁侯见了面。鲁侯按照甥舅之礼接待了他们,设宴款待,随行人员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齐僖公辞别回国,鲁侯就带着文姜回国成亲了。鲁侯特别看重文姜,一来齐国是大国,二来文姜长得如花似玉。他们成亲后,三天就去宗庙拜见祖先,大夫和宗妇们都来朝见君夫人。齐僖公还派他的弟弟夷仲年去鲁国问候文姜。从此以后,齐、鲁两国关系更加亲密了。

有个无名氏写了首诗,专门说文姜出嫁的事。诗里写道:

男女之间得注意分寸啊,兄妹怎么能不保持距离呢?

只因为临别时说了句保重,结果就让她日后在中宫丢了脸。

咱们再说另一边。周桓王听说郑庄公假借王命讨伐宋国,心里特别生气,就让虢公林父一个人管朝政,不用郑庄公了。郑庄公一听这消息,心里就怨恨桓王,一连五年都不去朝拜。桓王说:“郑寤生太无礼了!如果不讨伐他,别人也会效仿。我得亲自率领大军,去声讨他的罪行。”虢公林父劝他说:“郑国世代都是卿士,现在夺了他的政权,他当然不朝拜了。咱们应该下诏书征召他,不必亲自去,以免有失天子的威严。”桓王一听就火了:“寤生欺负我,不止一次了!我跟寤生势不两立!”于是他就召集蔡、卫、陈三国,一起出兵讨伐郑国。这时候陈国的国君鲍刚死,他的弟弟公子佗字伍父,杀了太子免自立为君,谥号鲍为桓公。国人们都不服他,纷纷逃散。周朝派人来征兵,公子佗刚即位,不敢违抗王命,只好纠集军队,派大夫伯爰诸统领,向郑国进发。蔡国、卫国也都派兵出征。桓王让虢公林父率领右军,蔡、卫的军队归他指挥;让周公黑肩率领左军,陈国的军队归他指挥。桓王自己亲自率领大军作为中军,左右策应。

郑庄公听说天子的大军要来了,就召集大臣们商量对策。大臣们都不敢先说话。正卿祭足说:“天子亲自率军前来,责备我们不朝拜,这是名正言顺的。不如我们派使者去谢罪,把祸事变成好事。”郑庄公一听就火了:“天子夺了我的政权,又向我加兵,我们三代勤王的功绩都白费了!这次如果不挫挫他们的锐气,宗庙都难保!”高渠弥说:“陈国和郑国一向和睦,他们出兵也是迫不得已的。蔡国、卫国跟我们有仇,肯定会尽力效劳。天子震怒亲自出征,锋芒不可抵挡,我们应该坚守城墙等待他们,等他们士气低落的时候,再打或者和谈,就随心所欲了。”大夫公子元说:“我们跟天子打仗,从道理上讲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应该速战速决。我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愿意献个计策。”郑庄公说:“你的计策是什么?”公子元说:“天子的大军分为三路,我们也应该分为三路来应对。左右两军都结成方阵,用左军对付他们的右军,用右军对付他们的左军,主公亲自率领中军对付天子的中军。”郑庄公问:“这样能必胜吗?”公子元说:“陈佗杀了国君刚即位,国人们都不顺从他,他是勉强听从征调的,人心必定离散。如果我们让右军先攻打陈军,出其不意,他们肯定会逃跑。然后再让左军直接去攻打蔡军、卫军,蔡国、卫国听说陈军败了,也会溃败。然后我们合兵攻打天子的军队,就万无一失了。”郑庄公说:“你对敌人的了解真是了如指掌啊!要是子封还在就好了。”

正当大家商量对策的时候,边境守卫来报:“王师已经到达葛地,三营紧紧相连,毫无破绽。”郑庄公说:“只要我们能攻破其中一营,其他的就不足为虑了。”于是,他派大夫曼伯带领一支军队作为右翼,正卿祭足带领一支军队作为左翼,自己则率领高渠弥、原繁、瑕叔盈、祝聃等大将,在中军竖起“蝥弧”大旗。祭足提醒说:“‘蝥弧’这面旗子是用来战胜宋国和许国的,说是‘奉天讨罪’,用来讨伐诸侯可以,但用来讨伐天子可就不行了。”郑庄公说:“我没想到这一层。”于是命令换上大军旗,仍让瑕叔盈执掌,把“蝥弧”旗子收进了武器库,以后再也不用。

高渠弥说:“我看周王很懂兵法,这次交战,非同小可。我们得摆个‘鱼丽阵’。”郑庄公问:“‘鱼丽阵’是咋回事?”高渠弥解释说:“二十五辆战车组成一个偏队,五个甲士组成一个伍,每辆战车前面有一个偏队,另外再用二十五个甲士在后面,填补空缺。如果车上的甲士受伤了,伍里的甲士就补上,只许前进,不许后退。这个阵法非常坚固和严密,很难被打败。”郑庄公说:“好主意!”

三军快到葛地时,扎下了营寨。桓王听说郑庄公出兵抵抗,气得火冒三丈,就要亲自出战,被虢公林父劝阻了。第二天,双方摆开阵势,郑庄公下令:“左右两军,不要轻举妄动,只看中军的大旗一挥,就一起进攻。”

桓王准备了一番责备郑庄公的话,就等着郑庄公出来对话,当面诉说,以挫其锐气。但郑庄公虽然列好了阵势,却只是守住阵门,毫无动静。桓王派人挑战,郑军却没人应战。快到中午时,郑庄公估计王军已经疲惫,就让瑕叔盈挥动大旗,左右两军一起擂鼓,鼓声震天,士兵们奋勇前进。

曼伯杀入左军,陈军原本就没有斗志,立刻就溃散了,反而把周军也冲乱了,周公黑肩拦都拦不住,大败而逃。祭足杀入右军,专挑蔡国和卫国的旗号冲杀,二国抵挡不住,各自找路逃跑。虢公林父仗剑站在车前,约束士兵:“如有乱动的,斩!”祭足不敢逼近。林父缓缓后退,没有损失一兵一卒。

再说桓王在中军,听到敌营鼓声震天,知道是出战了,准备迎战。只见士兵们纷纷私语,队伍早就乱了。原来他们望见溃兵,知道左右两营已经失利,连中军也站不住脚了。郑军却像墙一样压过来,祝聃在前,原繁在后,曼伯、祭足也带着胜利的军队,合力攻打。杀得车翻马仰,将死兵亡。桓王下令速退,亲自断后,边战边走。祝聃望见绣盖之下,料是周王,瞪大眼睛看准,一箭射去,正中周王左肩。幸好周王穿着厚厚的铠甲,伤势不重。祝聃催车前进,正在危急关头,虢公林父前来救驾,与祝聃交锋。原繁、曼伯也一起来前助战,各自施展英雄本色。忽然听到郑军中军鸣金收兵,于是各自收军。

桓王带领军队退了三十里扎下营寨。周公黑肩也到了,诉说:“陈人不肯用力,所以失败了。”桓王羞愧地说:“这是我用人不明的过错。”祝聃等回军,见郑庄公说:“我已经射中王肩,周王吓得魂飞魄散,正要追赶,生擒那厮,为什么鸣金收兵?”郑庄公说:“本来是因为天子不明事理,将恩德变为怨恨,今天应敌,也是万不得已。多亏各位将军的努力,国家没有灭亡就足够了,怎么敢多求?按照你说的,把天子抓回来,又怎么处置呢?即使射中王也是不应该的。万一重伤致死,我就有弑君的罪名了。”祭足说:“主公说得对。现在我们国家的兵威已经树立起来了,料想周王一定会害怕。我们应该派使者去问候,稍微表示一下殷勤,让他知道射中肩膀,并不是主公的意思。”郑庄公说:“这次出使非祭足不可。”于是命令准备十二头牛,一百只羊,还有一百多车粮食草料,连夜送到周王营中。

祭足再三叩头,口称:“死罪臣寤生,不忍心看到国家灭亡,才出兵自卫,不料军中不慎,有冒犯天子之处,寤生心中惶恐至极!谨派陪臣祭足,在辕门待罪,恭敬地问候天子是否安好,这些微薄的礼物,聊表劳军之用,希望天王能够怜悯并赦免我们的罪过。”桓王沉默不语,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虢公林父从旁代为回答说:“寤生既然已经知道自己的罪过了,就应该从宽赦免,来使可以回去谢恩了。”祭足再拜稽首而出,又到各营问候了一遍,都说:“安好。”

史官有诗感叹说:“别夸什么神箭射中王肩了,也不想想君臣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在对垒时公然不让步,却要在事后用虚礼来讨好天子。”

又有髯翁写诗讥讽桓王,不应该轻易出兵伐郑,自取其辱。诗中说:“用明珠去弹雀子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讥笑,哪有天子亲自出车的道理?传檄四方并贬斥爵位,郑国人难道会害怕天子的威严吗?”

桓王兵败回到周朝,心中愤愤不平,想要传檄四方,共同声讨郑寤生无王之罪。虢公林父劝阻说:“大王轻易出兵却打了败仗。如果传檄四方,是自取其辱。除了陈、卫、蔡三国之外,其他诸侯都是郑国的党羽。征兵不到,只会成为郑国的笑柄。而且郑国已经派祭足来劳军谢罪了,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赦免他们,给郑国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桓王沉默不语。从此以后,再也不提郑国的事情了。

却说蔡侯因为派兵跟随周王伐郑,军中探听到陈国内部篡乱,人心不服公子佗。于是蔡侯引兵去偷袭陈国,不知道结果如何?咱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碧蓝航线界限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傻驴驴驴驴驴驴驴驴 养只小人鱼 绝色神雕 肥水不流外人田 新现代逍遥录 曼陀罗妖精 男欢女爱 春棠欲醉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东汉末年枭雄志 曼陀罗妖精 我在长白山赶山狩猎 贵族 赤心巡天 猎天争锋 穿越家丁之百香国 都市花语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抗日之中国战神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回大秦,请叫我龙哥 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 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号外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 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 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 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 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 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 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 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 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 大明!风起土木堡 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 文岳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txt下载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