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一个日不落帝国

落叶之秋

首页 >>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一个日不落帝国 >>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一个日不落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辛亥英雄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重生之征战岁月 最强终极兵王 开局穿越寡妇村 大国军舰 色泪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佣兵禁地 神圣罗马帝国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一个日不落帝国 落叶之秋 -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一个日不落帝国全文阅读 -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一个日不落帝国txt下载 -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一个日不落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88章 工业革新,发展国力!(大结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些财宝带回皇宫之后,朱由检便让人存入内帑,又抽出来一部分,先行送到了户部!

第二天,寅时的更鼓尚未敲响,奉天殿前已跪满新晋官员。

这些从京师学宫遴选的青年才俊,青袍玉带间还带着墨香,与老臣们的紫蟒袍形成鲜明对比。

朱由检缓步登上丹陛时,注意到队列最前方的青年。

此人眉目间竟有几分杨嗣昌年轻时的锐气,袖口却沾着格物院特制的松烟墨。

“臣等叩见陛下!“

数百道声浪撞上蟠龙金柱,惊起梁间栖燕。

朱由检抬手示意平身,指尖掠过龙案上那摞《新学策论》。

最上方正是那青年所写的《论蒸汽机车与漕运改制》。

“陈子龙“

这年轻人是京师学宫最新选拔上来的。

朱由检突然开口,惊得青年手中笏板险些落地。

“你在策论中说四轮车当配燧发铳,可有此事?“

“陛下明鉴!“

陈子龙出列时踩到袍角,险些扑倒在御阶前。

“臣在武备堂试制过载铳马车,若配以新式减震装置……“

“荒唐!“

兵部侍郎刘宗周突然厉喝。

“祖制车战早废千年,尔等后生岂知战阵凶险?“

老臣的咳嗽声在殿内回荡。“当年萨尔浒一战……“

“当年萨尔浒若有火轮车运兵,何至粮草不济?“

朱由检冷冷截断话头,手中镇纸重重敲在辽东舆图上。

他就是要给这些老臣一些下马威,尽快让这些年轻的大臣取代这些老古董。

“传旨兵仗局:即日起试制装甲战车,就用工部新炼的锰钢!“

户部尚书倪元璐展开三丈绢图时,朝堂响起一片惊叹。

图上关外沃野以朱砂标注移民村落,每条水渠旁都画着新式筒车,更远处是冒着黑烟的农具工坊。

“辽东今年开垦新田一百二十万亩,全部采用农学院研制的耕作法。“

倪元璐的竹杖点在鸭绿江畔。

“这些筒车利用蒸汽机提水,灌溉效率是龙骨水车的十倍!“

他忽然转身指向殿外。

“陛下请看——“

八名力士抬进一架铁制耕犁,犁头寒光森森如剑戟。

工部主事王徵疾步上前,袖中滑出枚齿轮:

“此乃臣等改良的蒸汽犁,一台可抵百牛之力。昨日在通州试耕,半日便犁出二十顷荒地!“

“不可!“

都察院御史黄道周突然出列。

“这般摧残地力,恐遭天谴!《齐民要术》有云……“

“《齐民要术》可曾记载倭国石炭能炼精铁?“

朱由检拂袖而起,腰间倭刀铿然出鞘三寸。

“传谕各州府:凡献农具改良之法者,赏同进士出身!阻挠新农政者——“

刀光扫过黄道周头顶,斩落半截乌纱。

“犹如此冠!“

朱由检今日这么说的意味十分明显。

现在要发展国力,要用新政,更要用新人。

午时的日晷针影刚移过“正大光明“匾,十二名徽商代表已捧着鎏金账册候在殿外。

为首的汪直后人汪汝谦,锦袍上竟绣着西班牙商船纹样。

“启奏陛下,上月马尼拉商路已打通。“

汪汝谦展开一卷羊皮海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佛郎机炮台。

“臣等以景德镇青花瓷换得吕宋硝石万斤,只是……“他忽然跪地。

“安南阮氏劫我商船三艘,杀水手七十六人!“

殿内骤然死寂。朱由检把玩着吕宋进献的黄金怀表,秒针跳动声清晰可闻。

“杨嗣昌!“

他突然看向咳血的老臣。

“你说红河口炮台形如玄龟?“

“正是。“

兵部官员展开军情图。

“十二座棱堡互为犄角,皆用三合土浇筑……“

“那就让这玄龟变成死龟!“

朱由检猛地看向大殿外,指着大殿广场上那台蒸汽犁。

“传旨福建水师:改装十艘福船为铁甲舰,舰首装撞角,舰腹藏火龙出水!再命格物院赶制开花弹——朕要阮主的龟壳里炖王八!“

暮色染红太液池时,新任辽东巡抚袁崇焕正跪在沙盘前。

他手中竹杖点过辽河平原,每处关隘都插着红蓝小旗:

“臣请增设三十个军屯,每屯配发蒸汽犁五台,手雷新炮若干……“

“不够!“

朱由检将倭国舆图覆在沙盘上。

“高丽要再迁十万汉民,倭国各岛设归化营百所。传谕户部:凡自愿移民者,授田倍于常例,免赋十年!“

袁崇焕额角渗出冷汗:

“陛下,倭民暴动频发,上月长崎还有倭寇作乱……“

“那就让他们暴!“

“看看是他们厉害,还是朕的明军厉害!”

“这些暴动的蛮夷成不了气候,现在最为重要的,是要将这些倭寇蛮夷给同化了!”

“除此之外,海外关外的驻军,三年一轮换,对于兵力要求很大,今后朝廷还要多招募一些兵马!”

“只要明军驻扎在这些蛮夷的国土上一天,他们就别想在太岁头上动土!”

朱由检突然抓起一把倭国神社熔铸的铜钱,任其从指缝泻落。

“每死一个倭寇,就迁十户汉民。告诉孙乾:倭国银矿需要更多矿奴,让他把战俘的膝盖骨都换成铁钉!“

“大明现在这么多的矿山,人一直不够用,现在朝廷造出来这么多船,正好拿来运倭寇!”

“告诉孙乾,何处的倭寇不老实,就把何处的倭寇送上船,阉割之后,送来矿山上!”

朱由检明白,大明要稳固在海外的统治。

就要把倭寇当黑奴一样对待!

戌时的更鼓声中,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呈上密报。

“陛下,安南密报!”

看完手上的密报,朱由检眉头一皱!

“好个阮主,既要当佛郎机的狗,又想啃大明的骨头。“

朱由检蘸着倭国血玉砚磨墨,朱批如刀:

“准倪元璐所请,设南洋贸易司。凡佛郎机商船,课以十倍关税!再传令郑芝龙:三月内扫清南海,商船炮舰皆挂日月旗!“

当最后一道圣旨铃印时,皇宫外的蒸汽机车恰好拉响汽笛。

为了出行方便,朱由检直接让工部把轨道铺到了皇城的后面!

白烟掠过琉璃瓦,将殿内缭绕的龙涎香冲得七零八落。

朱由检望着烟柱在星空下舒展如龙,忽然对侍墨太监笑道:

“闻闻,这才是新时代的味道。“

大结局大结局

接下来,朱由检认为,发展的中信就是关外的建州。

只要关外的建州发展好了,高丽自然不在话下。

高丽跟着稳定了,倭国就是一只趴在大明脚边的,听话的忠犬。

思考了一夜,第二天,朱由检便下定决心,一月后巡游关外,顺带带上朝廷的文武百官。

一来了解关外的情况,让朝中官员也有所了解。

二来就是加大力度,让关外迅速发展起来,吸引更多的流民以及汉民迁徙。

再者就是给建州巡抚方正化拨点银子。

巡游计划一经公布,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虽然有些老臣对此持保留态度,但皇帝的决定无人敢违抗。

随着圣旨的颁布,整个朝廷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这次前所未有的巡游。

朱由检的巡游队伍规模庞大,除了数千名文武百官,还有一万锦衣卫和五千西厂人马随行。

为了确保安全,工部特意调集了大量工匠,连夜赶制了一批新式装甲马车。这些马车不仅配备了燧发铳,还安装了新式减震装置,确保在崎岖的道路上也能平稳行驶。

户部尚书倪元璐亲自负责后勤保障,调集了大量的粮草和物资。

工部主事王徵则带领工匠们日夜赶制蒸汽犁和其他新式农具,准备到时候带到关外,分发给关外的大明百姓。

十日后,朱由检便带着百官,浩浩荡荡的队伍出了京城,往北而去。

銮驾抵达山海关时,建州总督方正化早已率领一众官员在关外等候多时。

方正化在得知朱由检要出关巡查后激动不已,亲自上前迎接皇帝。

当晚,方正化便给朱由检介绍起了关外的情况。

“陛下,关外十万人已顺利迁徙,三次建奴暴动均被镇压,参与者全部凌迟处死。”

“现在建奴非常听话,耕种也很老实。”

“去年一年,我们开垦了不少荒地,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关外的矿山也在加紧开采,高丽的劳力也得到了充分利用。”

“工部在建州开办了许多作坊,其中有一个正在建设的农机作坊,预计明年就能投入使用。”

朱由检听后非常满意,点头赞许道:

“方爱卿辛苦了,关外能有今日之局面,全赖你等尽心尽力。”

“此番前来,除了朕给你建州府拨些银子,还给你带了不少的新式农具,明年春耕,可祝你一臂之力。”

第二天,朱由检率领队伍出关,一路上所见皆是良田。

建奴住的都是简陋的石头房和窝棚,而大明的汉人则住在带院子的砖房里。

朱由检所过之处,建奴都低眉跪拜,高呼万岁。

队伍行进到一处新建的村落时,朱由检特意停下脚步,仔细查看这里的农田和水利设施。

他看到田地里新式筒车正在运转,蒸汽机带动的水渠将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田间。朱由检对随行的官员们说道:

“你们看,这就是新农政的成果。有了这些新式农具,关外的荒地才能变成良田。”

随行的官员们纷纷点头称是,但也有一些人提出了疑虑。都察院御史黄道周上前说道:

“陛下,这些新式农具虽然效率高,但恐怕会过度消耗地力,长此以往,恐有后患。”

朱由检微微一笑,反问道:

“黄爱卿,你没见过蒸汽机带动的水车吗?没见过日行千里的火车吗?”

“这些新事物,正是我们大明强盛的基石,若一味固守旧制,如何能应对未来的挑战?”

黄道周一时语塞,只得退下。

朱由检继续说道:

“朕此次巡游,就是要让你们亲眼看看关外的变化。只有亲眼所见,才能明白新政的重要性。”

队伍行进到建州时,朱由检特意参观了正在建设的农机作坊。

工部主事王徵亲自为皇帝讲解:

“陛下,这里是我们正在建设的农机作坊,预计明年就能投入使用。\"

\"届时,我们将生产出更多的新式农具,帮助关外的农民提高耕作效率。”

路上,朱由检的銮驾缓缓驶过一片新开垦的农田,田间的汉民和建奴正在忙碌地耕作。

朱由检示意队伍停下,他走下銮驾,走向田边的一户汉民人家。

这户人家的院子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砖瓦房显得格外结实。院子里晾晒着新收的粮食,几只鸡在院子里悠闲地觅食。

“老丈,今年收成如何?”

朱由检微笑着问道。

那老汉见皇帝亲自问话,连忙放下手中的农具,跪地叩首:

“草民叩见陛下!托陛下的福,今年收成比往年好多了。有了新式农具和水车,种地省力了不少,粮食也多了。”

朱由检点点头,示意他起身:

“你们住得可还习惯?衣食住行可有短缺?”

老汉站起身来,恭敬地答道:

“回陛下的话,草民一家从山东迁来,刚来时有些不适应,但官府给了我们房子和田地,还发了种子和农具。”

“现在日子过得比在老家还舒坦。吃的穿的都不缺,就是冬天冷了些,不过官府发了棉衣,倒也能熬过去。”

朱由检满意地点头,又问道:

“汝等和建奴相处得如何?可有冲突?”

老汉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

“回陛下,建奴平日里还算老实,干活也卖力。”

“他们有时候会偷偷摸摸地偷些粮食,官府也管得严,抓到了就打板子。”

“草民一家倒是没和他们起过冲突,但听说别的屯子有人被建奴打伤过。”

朱由检眉头微皱,正要再问,忽然听到田地里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建奴突然从田里冲了出来,手中握着一把镰刀,直扑朱由检而来。

“狗皇帝。”

那建奴嘶吼着,眼中满是仇恨。

“护驾。”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大喝一声,数十名锦衣卫瞬间挡在朱由检面前。

那建奴还未靠近,便被几名锦衣卫按倒在地,镰刀也被夺下。

接着朱由检问都不问,直接用自己的左轮一枪将这建奴送走。

接着朱由检环视四周,见田间的建奴们都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

随即便转身对随行的官员们说道:

“传朕旨意,这个屯的建奴,全部斩首,一个不留。”

此言一出,随行的官员们纷纷变色。

朱由检继续道:

“从今日起,关外所有建奴,一个屯中若有一个汉人被建奴所伤,这个屯的建奴全部斩首!日后高丽、倭国,也照此办理!”

朱由检声音落下,锦衣卫和西厂的人马迅速行动,将屯中的建奴全部集中起来。

随着一声令下,刀光闪过,刀锋入肉的闷响在田间回荡,百颗建奴头颅滚落在新翻的泥土里。

朱由检的龙纹皂靴踩过尚在抽搐的无头尸身,左轮手枪枪口还冒着硝烟。

跪在血泊中的方正化浑身颤抖,镶金补服被血浆染成暗紫色。

“陛下,臣罪该万死。”

方正化重重叩首,额头在碎石地上磕出血痕。

“这些蛮子竟敢行刺天子,臣失职,臣有罪。”

“方卿何罪之有?“

朱由检俯身,一把扶起方正化。

“我大明占了他们的土地,让他们四季不歇地在这里耕作,他们心里肯定积怨已深。”

随行官员们望着田间堆积如山的尸体,喉结不住滚动。

礼部尚书周延儒的象牙笏板落地,被碾碎成三截。

“来人。”

朱由检扶起方正化后,猩红披风扫过满地血污。

“把这些蛮子的头颅给朕垒成京观,再在此处铸一幢镇魂塔,以儆效尤。”

一时间,在场的锦衣卫全都忙了起来。

只用了半日时间,一座七层矮塔便被垒了起来!

镇魂塔中装满了建奴的头颅。

塔建成之后,在场的大臣们一个个全都义愤填膺了起来:

“这些辽藩,狼子野心!该把建奴的眼珠子串成帘子挂在城门。”

“陛下,屠了这些建奴,远远不能达到震慑宵小,应当再杀一批。”

朱由检一脸冰冷。

这么些年,杀了那么多人,也不见这些建奴老实。

“既然这些辽藩不老实,那就不能怪朕了。”

“要想让这些建奴不闹事,就一个办法,让他们精疲力竭,从天亮到天黑都闲不下来,那他们就是想闹事,也没有那个力气。”

“要让这些建奴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吃饱饭,能睡好觉。”

说到这里,朱由检目光又森冷了几分。

“传旨,关外七府十六县所有建奴,无论男女老幼,一月之内,挨个审查,凡是有抵触天朝,以及曾经南下过的建奴,全杀。”

“除此之外,所有建奴,每日必须要在田里劳作够六个时辰,天黑在作坊劳作两个时辰,吃饭睡觉四个时辰。”

“各地建奴,必须照此遵行,不得有误!”

“只要让这些建奴每天都精疲力竭,就能让他们少许多妄想。”

听到朱由检这话,在场的大臣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接下来的几日,朱由检便在一众大臣的追随下,将整个关外全都视察了一遍。

在朱由检巡查的同时,明军和建州官府,也对建奴进行了大清洗。

以至于接下来的几日,朱由检看到的建奴,无一不在埋头苦干。

一月之后,朱由检回到朝廷。

而朱由检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建州,高丽,还有东海道三个大明新占领的土地,写入大明律。

回朝之后,朝廷上的文物百官全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这些被明军征服的蛮夷,要是处置不当,那就是祸患。

所以眼下的朝廷,当务之急除了发展国力,更为重要的,就是妥善处置这些蛮夷。

回到朝廷的第二日,朱由检举行大朝。

文物百官,满朝朱紫,悉数到场。

大殿之上,朱由检身穿龙袍,缓步走上御台,坐到龙椅之上。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此番关外巡视,诸位爱卿想必也是看到了这些建奴,这些被大明征服的蛮夷内心之所想!”

“今日,正是因为我大明赢了他们辽藩,他们高丽还有倭寇,所以今日被奴役的才不是我们。”

“倘若北伐一战,大明输了,如今被屠戮奴役的,可能就是我大明的百姓。”

“日后,倘若不能让这建奴,还有高丽人,倭寇苗裔死绝,一旦有一日,我大明国力衰弱的时候,这些人就会变本加厉还回来。”

此话一出,百官恍然。

纷纷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后窃窃私语了起来。

“王承恩,宣旨。”

朱由检的声音突然响彻大殿。

一旁的王承恩手中,也多了一卷明黄诏书,进而扯高了尖嗓门:

“自即日起。”

“建州,高丽,东海道的孩童年满六岁,即带到我大明来,习汉话,写汉字。”

“凡私授蛮语者,学蛮语者,杀无赦!“

“凡私藏蛮文书籍者,心念蛮朝者,杀无赦!”

“凡妄言大明,妄言天朝者,杀无赦。”

“废止三地一切原有文字语言,烧毁一切书籍,毁掉一切宗庙,神社,宗祠。”

“三地原住民,一律为划为大明二等百姓,见我大明百姓,必须行礼。”

“二等民倘若冒犯一等民,杀无赦,决不轻饶。”

“蛮夷十二岁以上之人,每月朝廷都要安排专人,进行恩情教化,让这些蛮夷感受天朝的恩情,天子的恩情。”

“让他们知道,是大明给他们带来了文明,让他们从蛮夷变成了上邦之国,是陛下,把他们从蛮荒中解救了出来。”

“除此之外,即日起,成立外邦司!专门用来处理大明和外邦的关系,其中尤重西洋和南洋。”

王承恩宣读完旨意之后,拿出了一份名单。

“即日起,外邦司,由西厂下设,除了打理和外邦之邦交,外邦司还需派遣大批暗谍于诸国。”

“要做到天下大势,南洋也好,西洋也罢,朝廷都能第一时间掌握。”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但是片刻之后,大臣们纷纷恭维,无一不从。

接着,朱由检便缓缓开口:

“设立外邦司,不是要和这些洋人蛮夷搞好关系,是要朝廷随时能够掌握天下时局,洞悉天下大势。”

“倘若一国崛起,我大明便可借助外邦司提前打压,暗中布局!”

“再者,也是要震慑海内,不再与外邦朝贡往来,结与外邦欢心,而是要用我大明的坚船利炮,让诸国臣服。”

“外邦司设立之后,这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宣告海外诸邦国。”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如若敢犯,有如倭国,我大明就是远渡重洋,也要将你亡国灭种,断绝苗裔。”

朱由检此话一出,大殿之上,百官皆跪,随即高呼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混沌不灭珠 洛公子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踏天境 wtw1974 重生之铁骨凰后 大佬归来,假千金她不装了 魔艳武林后宫传 国色天香(王大锤子) 综漫致郁系作家,让女主泪洒 星际致富日常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邪医毒妃 狂神进化 旷凌云 遍地尤物 大唐敦婿 宠妃 人间杂谈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大汉兵王 董卓之子 大明锤王 家父唐高祖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我在元末当霸王 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 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 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 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 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 乱世:整活小砖家 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 大乾贵公子 陛下就是躺赢狗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 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一个日不落帝国 落叶之秋 -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一个日不落帝国txt下载 -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一个日不落帝国最新章节 -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一个日不落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