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首页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我在大唐做战神 大明第一搅屎棍 军工科技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大唐之最强酒楼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全文阅读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txt下载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章 坑儒背后的真相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秦始皇得知卢生和侯生逃跑,而且已经来不及追捕后,他愤怒地说:

“我之前召集了各地的文学之士和方术之士来到都城,本意是希望他们能辅佐我实现太平盛世,并炼制出神奇的仙药。然而,徐市等人耗费了巨额资金,最终却连仙药的影子都没见到。卢生等人,我平日里对他们不薄,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但他们现在却肆意诽谤我,甚至侮辱我。由此可见,这些方术之士的品行如此恶劣,其他的人可想而知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我猜测在咸阳城中的数百名儒生中,也必定有人散布妖言,煽动蛊惑百姓。我已经派人暗中调查,大致掌握了一些情况,看来这次我不得不进行彻底的清查,以绝后患。”

秦始皇立刻发布了诏令,命令御史们对那些儒生进行审问,并要求他们将审问的结果详细上报。御史们心照不宣地接受了这项任务,他们秘密地召集了几百名儒生,询问他们是否有散布妖言蛊惑人心的行为。儒生们一听,都齐声回答:

“圣上如此英明,我们怎么敢胡乱议论呢?”

然而,儒生们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一声响亮的惊堂木声,这突如其来的声音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紧接着,御史们开始厉声呵斥:

“你们这些人,如果不给你们用点刑,你们怎么会肯说实话!”

说完,他们就命令差役们取出各种残酷的刑具,将儒生们强行按倒在地上。有的儒生被狠狠地打板子,有的则被鞭笞得皮开肉绽,鲜血四溅,场面惨不忍睹。有几个儒生在被严刑拷打时,发出凄厉的呼冤声,但审问的官员却毫不留情,反而下令对他们施加更重的刑罚。在枷锁、棍棒等刑具的折磨下,无论他们如何坚持,最终都只能被迫屈打成招,承认那些莫须有的罪名,无辜地遭受诬陷。这些审问的官员手段极其狠辣,他们不仅对这些儒生进行残酷的折磨,还故意歪曲和夸大他们的供词,通过巧妙的文字游戏和牵强附会的推理,将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最终编织成一场大冤案。然后,他们又用华丽的辞藻和模糊不清的语言上奏给秦始皇,企图蒙混过关。然而,秦始皇却并没有察觉到其中的问题,反而被这些官员的“治狱之才”所迷惑,认为他们处理得当,立即批准了他们的奏章。他下令将所有触犯禁令的儒生一律处死,以儆效尤,希望通过这种极端的手段来让天下人知道违抗皇命的下场,从而不敢再犯。这些无辜的儒生就这样遭到了惨痛的灾祸,他们被狱卒们按照既定的方法捆绑起来,然后像牲口一样被推出咸阳市,准备行刑。据统计,这一场冤案共涉及了四百六十多名儒生,他们的命运就这样被无情地决定了。正巧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入宫探望他的父亲,他无意间在市集上看到一群即将被处刑的罪犯。这些罪犯的双手都被反绑在背后,他们步履蹒跚地走来,脸上满是痛苦和绝望的表情,嘴里还发出微弱的呻吟声。扶苏看到这一幕,心中感到十分同情和怜悯。于是,他找到负责监刑的官员,请求他们暂时停止行刑,等自己向父皇奏请后再做决定。监刑官一看是扶苏,自然不敢违抗他的命令,连忙连连答应。扶苏急忙快步走进宫中,经过一番寻找,终于见到了秦始皇。他恭敬地向父皇行了问安礼后,便开始进谏道:

“父皇,如今天下刚刚安定下来,百姓们的心还未完全安稳。这些儒生都是尊崇孔子、懂得礼义的人,如果我们现在用严酷的法律来惩罚他们,甚至处以死刑,我担心会引起人心的不满和反抗,反而会影响父皇的英明决策。因此,我恳请父皇能够大发慈悲,酌情考虑赦免他们的罪行。”

扶苏的话刚说完,秦始皇立刻怒不可遏地反驳道:

“你小孩子懂什么?也来插嘴!这里不需要你,你立刻去北边的上郡,监督蒙恬将军,让他加快建造长城和直道,我即要将进行北巡。”

扶苏看到秦始皇脸上满是威严和怒气,知道再劝说也无济于事,只好遵旨退出宫殿。他随即派人去通知监刑官,将宫中的情况告知。监刑官接到消息后,知道不能再拖延了,于是下令将四百六十多名儒生全部驱赶到一个深谷之中。随后,他们无情地从上方抛掷土石,不一会儿,整个山谷就被填满了。这些无辜的读书士子,就这样悲惨地失去了生命,他们的冤魂相互交织,一起进入了枉死城中。恐怕连枉死城都容纳不下这么多无辜的冤魂啊!

扶苏听到儒生们被坑杀的消息后,心里非常难过,眼泪都流了下来。但他因为肩负着父亲的命令,不敢有丝毫的耽搁和停留,只能强忍着悲痛,匆匆地继续北上。他明白,这一去可能凶多吉少,但他别无选择。秦始皇虽然已经在咸阳坑杀了大量的儒生,但他还是觉得不够,他想要将全国各地的名士都一网打尽,彻底消除隐患,不留任何后患。然而,他也知道,如果直接下诏让地方官员去屠杀所有的文人,这样的命令既没有充分的理由,又容易引起天下人的恐慌和反抗,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更何况,文人中有很多都是聪明机智、狡猾多变的人。他们一旦听到这样的命令,很可能会立刻逃跑,躲藏起来。就像卢生、侯生那样的人,他们至今还在逃,没有被抓住,最终可能会逃脱这场劫难。这样的结果,秦始皇自然也是有所担忧的。他担心这样的行动不仅不能达到他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引发更大的问题和麻烦。秦始皇经过多番考虑,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颁布了一道诏书,公开招募人才,命令地方官员去寻找并推荐有名的儒生,然后将他们送到京城来任用。地方官员们立刻行动起来,许多渴望功名、勇于进取的儒生,即便知道可能有风险,也毫不犹豫地应征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从全国各地保送而来的儒生们就陆续抵达了京城,准备接受秦始皇的召见。秦始皇看到这么多儒生前来,非常高兴,于是将他们全部召集入宫。他仔细数了数人数,发现大约有七百名之多,其中既有年长的学者,也有年轻的后起之秀。秦始皇用温和的语气询问他们的学问和才能,得到的回答有的是精通经典,有的是擅长文章。为了确保他们的身份和履历真实无误,秦始皇还命令身边的人去核实。在确认无误后,他才让这些儒生们暂时退下。过了一天,秦始皇又发布了一道旨意,将这七百名儒生全部任命为郎官。这些儒生们接到这个意外的恩诏后,都感到非常高兴和惊喜,他们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够得到如此高的官职,这简直就像是天上掉馅饼一样。他们纷纷弹冠相庆,庆祝自己的好运和成功。那些热衷于功名的人更是听得心花怒放,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这些新任的郎官们便纷纷入宫,向秦始皇行礼谢恩,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他们跳着舞、唱着歌,整个宫廷都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氛围。

转眼间,冬天悄然而至,天气变得异常寒冷。就在这时,骊山的守吏突然来报,说在马谷那个地方,竟然有瓜成熟了,而且数量众多,看起来非常引人注目。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把身边的郎官们召集起来,他故意装出一副惊讶的表情问道:

“现在是严冬时节,万物凋零,果实早该枯萎了,为什么马谷那里还能长出瓜来呢?你们这些年都饱读诗书,对古代典籍有所了解,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一回事?”

郎官们听到这个不寻常的事情,心里也感到十分好奇,但他们又不得不回应秦始皇的提问。于是,他们开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这是吉祥的预兆,预示着什么好事即将发生;有的人则持相反意见,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可能暗示着某种灾难。他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整个大殿里充满了争论的声音。最后,还是秦始皇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他说:

“我们这样争论下去也没有结果,不如亲自去马谷看看,亲眼见证那些瓜是怎么长出来的。只有亲眼所见,我们才能准确地判断这到底是吉兆还是凶兆。”

于是,秦始皇决定带领郎官们一同前往马谷,进行实地考察。众位郎官都怀着好奇心,想要亲眼看看那马谷中的瓜是否真实,于是他们一同离开了都城,急匆匆地赶往马谷。当他们气喘吁吁地跑到马谷时,果然看到了几枚新鲜的瓜挂在藤蔓上,这让他们更加惊讶不已,纷纷猜测这其中的奥秘。正当他们围在一起热烈讨论的时候,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吓得他们连忙四处张望。令人惊奇的是,随着那一声暴响,大量的土石从头顶上方倾泻而下,如同天崩地裂一般。郎官们急忙忍痛四处逃散,想要找到一条出路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然而,他们发现谷口外面已经被巨大的木石紧紧堵住,连一丝缝隙都没有留下。到了这个时候,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秦始皇精心设计的陷阱,他巧妙地利用了这个机会来陷害他们。郎官们彼此都感到懊悔不已,但为时已晚,他们只能抱头痛哭。没过多久,他们就被那些无情的木石击中,一个接一个地倒在了马谷之中,最终都悲惨地死去了。这些人啊,都是追求高官厚禄惹的祸。

大家可能读到这里,应该已经对“马谷坑儒”这一冤案有了清晰的认识。但或许你们还会纳闷,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马谷里却能长出瓜来呢?这确实让人疑惑不解,也难怪后人会对此充满好奇和猜测。其实,这其中的奥妙在于骊山下的温泉。那些温暖的泉水流淌进马谷,使得谷中充满了热气,形成了一个温暖湿润的小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外面的天气多么寒冷,马谷内都能常年生长出茂盛的草木。秦始皇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他秘密地派遣自己的心腹手下,到马谷内悄悄地种下了瓜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瓜种在谷中温暖湿润的土壤中逐渐发芽、生长,并最终结出了果实。那些儒生们哪里会料到秦始皇的险恶用心,他们被始皇的虚假求贤所蒙蔽,满心欢喜地被骗到了马谷之中。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马谷之外早已布满了陷阱和伏兵。一旦他们踏入谷中,就有人迅速扳动了机关,顿时乱石纷飞,土石滚滚而下,将谷口严严实实地堵住,让他们无法逃脱。儒生们被困在谷中,四周是致命的危险,除了死亡,他们别无出路。就这样,七百多名儒生全部惨死在了马谷之中,无一生还。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些无辜的受害者,就将马谷称为“坑儒谷”,也有人称之为“愍贤乡”,表达了对这些儒生们的哀悼和同情。到了唐明皇时期,这个地名又被改为了“旌贤乡”,意在表彰贤能之士,并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重演。

再来说秦始皇统治时期,他的猜忌之心非常重,简直到了极点。不仅让众多读书人和士人,无辜地遭受了冤屈,导致他们悲惨地死去,数量多得无法计算;就连天下的老百姓,也因为连续多年的徭役,受尽了苦难和折磨,但几乎没有得到什么奖赏或回报。然而,在这众多人中,只有两个人特别幸运,他们得到了秦始皇的特别恩宠,亲自被赐予了荣誉和表彰。这两个人中,一个是乌氏县里靠做买卖起家的商人,他的名字叫做倮;另一个是巴郡里的一位寡妇,她的名字叫做清。乌氏倮一直以来都以畜牧为生,他善于养殖各种牲畜,直到它们繁殖得十分兴旺。每当牲畜数量多到一定程度时,乌氏倮就会选择出售一部分,从而赚取了不少银钱。有了这些钱后,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选择去购买精美的丝绸和绢帛,准备将它们运往西戎地区进行销售。西戎地区的人们,由于地理位置和生活习惯的原因,平时都穿着用毛皮制成的衣物,也就是所谓的“毛褐”。他们从未见过像丝绸这样花花色色、绚丽多彩的织物。因此,当乌氏倮带着丝绸和绢帛来到西戎时,人们一见到这些缯彩,都纷纷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对它们的美丽和精致赞不绝口。他们立刻意识到这是非常珍贵和特别的物品,于是立刻向戎王报告了这件事。戎王得知后,非常好奇,便召见了乌氏倮。乌氏倮带着他精心挑选的丝绸和绢帛来到王宫,向戎王展示。戎王看到这些精美的缯物后,立刻被它们的美丽所吸引,他仔细地观赏着每一匹丝绸,把玩着它们的光滑和柔软,简直流连忘返,舍不得放手。而乌氏倮也非常聪明和机敏,他看出戎王对丝绸的喜爱之情,于是趁机挑选了几匹最上等的丝绸,双手捧着,恭敬地奉献给戎王,以表达他对戎王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戎王看到这些精美的丝绸后,内心充满了喜悦,他非常愿意支付相应的价值来购买。但是,让他为难的是,西戎境内并没有金银这样的货币流通,只有牲畜可以作为交换。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命令手下将牲畜赠予乌氏倮,大约有几百甚至上千头,以此作为丝绸的交换价格。乌氏倮见到这么多牲畜,心里自然是乐开了花,他欣然接受了这份厚重的礼物,并向戎王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之后,他告别了戎王,驱赶着这些牲畜返回了中原内地。到了内地后,他利用这些牲畜换取了大量的金钱,其赢利之丰厚,竟是他在西戎兜售丝绸时的十倍之多。得到了这笔巨额财富后,乌氏倮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继续扩大自己的畜牧业务。他辗转各地,精心饲养马匹和牛群,由于他善于经营和养殖,马牛的数量越来越多,多到连原来的圈舍都容纳不下了。面对这种情况,乌氏倮索性花费巨资购置了一座广阔的山园,将马牛等牲畜驱赶至山谷内放养。他采取了朝出暮归的放养方式,只要确保牲畜们在山谷内吃得饱、住得舒适,没有走失,他就心满意足了。一直以来,人们都相信财富能够带来尊贵和地位,金钱更是仿佛有神奇的力量,能够打通各种关节。不知道乌氏倮是如何运作的,他居然成功地说服了当地的官员,让他们将他的事迹上报给了秦始皇。官员们向秦始皇禀报说,乌氏倮一心一意地从事畜牧业,因此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大家想想看,如果没有金钱作为媒介,倮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商贩,在秦朝这样的社会里可能会受到轻视,又怎么可能得到皇帝的封赏呢?幸运的是,秦始皇被倮的事迹所打动,颁发了一道恩诏,将倮封为了封君。这意味着倮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甚至可以按照规定的时间进入都城,与朝廷的群臣们一同参加朝贺仪式,这样的待遇被称为“朝请”。一个原本只是市井中的小商贩,竟然能够参与到朝廷的正式活动中,与那些高官显贵们同列,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奇特和令人惊讶的事情吗?再来说说寡妇清在年轻时就守了寡,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生活,而是凭借祖上传下来的一处能够提炼珍贵药物或矿物的丹穴作为生计来源。她生活得极为节俭,通过辛勤劳动和精打细算,逐渐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她也深知财富可能带来的危险,尤其是担心盗贼的抢劫,所以她时常会取出一些金银财宝,赠送给当地的官吏,以求得到他们的庇护和保护。这些官吏收了寡妇清的好处,自然也是尽心尽力地为她办事。他们不仅加强了对她住所的巡逻和守卫,严防盗贼的侵扰,还主动代她向朝廷上奏,详细地描述了她的坚贞不渝和勤俭持家的美德。秦始皇虽然平时喜欢美色和享乐,但在对待民间妇女的问题上,他却显得格外谨慎和尊重。他坚信男女有别,对民间妇女的贞节和品德尤为看重。当他得知巴郡官吏上奏的关于寡妇清的事迹后,非常感动,认为她是一位难得的贞节妇女,值得表彰和尊重。于是,秦始皇特意下了一道旨意,邀请寡妇清入朝觐见。寡妇清真是个了不起的女性,她性格坚韧,如同男子一般。当接到朝廷的征召命令后,她一点也没有慌张或害怕,立刻就收拾好行李,乘坐朝廷派来的专车前往都城。这一路上,那些守卫和官员们,因为知道寡妇清是受到朝廷重视的人物,背景不凡,自然是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大意,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特别周到。在古时候,女性被朝廷征召的情况确实不多见,所以寡妇清的这次就征,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到了咸阳之后,寡妇清就把她带来的钱财,主要是白花花的银子,慷慨地分给了秦始皇身边的心腹大臣们。这些大臣们收了礼,自然会在秦始皇面前替寡妇清说好话,提前为她美言几句。其实,寡妇清这么做,无非就是希望通过这些钱财来为自己铺路,让自己在秦始皇面前有个好印象。秦始皇下令召见寡妇清,她鼓起勇气走了进去,来到宫殿的红色台阶前跪下,按照礼仪规规矩矩地行了九次叩拜礼并三次高呼万岁,每个动作都做得十分得体,符合礼仪要求。秦始皇看到她如此端庄有礼,心中对她产生了好感,特别地关注了她,并示意她起身。接着,他吩咐侍从搬来一个金色的座位,赐给寡妇清坐在自己旁边。要知道,在秦朝的时候,社会的阶级制度是非常严格的,就连当朝的一品大员丞相,在皇帝面前也只能站着,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谁被赐座的情况。然而,这位来自巴蜀地区的普通妇女寡妇清,初次登上大殿,就受到了如此隆重的待遇,被当作尊贵的客人来接待,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两旁的文武百官看到这一幕,都感到十分惊奇,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当秦始皇用和蔼的语气慰问寡妇清时,她也表现得十分从容不迫,回答得既周全又得体,没有丝毫的慌张和不安。秦始皇对寡妇清的表现感到非常高兴,于是慷慨地给予了她许多丰厚的赏赐。寡妇清感激地起身拜谢之后,本想立即告辞回家,但秦始皇却热情地挽留了她,让她在都城多住了几天,并安排她游览了咸阳宫。游览结束后,秦始皇才准许她回家。寡妇清离开都城,踏上归途,一路上都平安无事。沿途的官吏们依然像之前那样热情周到地欢送她,提供的服务和照顾与之前一样细致入微。当寡妇清终于回到家中,郡守很快就前来问候她。郡守告诉她,朝廷已经再次下达命令,要为她建造一座名为“怀清台”的建筑物,以此来表彰她的贞节和美德。寡妇清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荣幸。果然没过多久,“怀清台”的建造工程就开始了。工匠们选择在寡妇清所居住的乡村中,依山而建,精心打造了一座壮观的台子,并命名为“怀清”。这座台子不仅成为了当地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更成为了寡妇清贞节美德的永恒象征。至今在蜀中地区,人们仍然称这座山为“台山”或“贞女山”,以此来纪念秦朝时期那位贞节自守、品德高尚的寡妇清。至于寡妇清后来的生活和其他更多的事迹,我们暂时先不详细叙述,留待以后有机会再慢慢道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碧蓝航线界限 wtw1974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新现代逍遥录 动漫之后宫之旅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美女的兵王保镖 穿越家丁之百香国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唐人的餐桌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夺嫡 
最近更新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 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 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 方剂杂论 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 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 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 沧澜琉璃录 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 三国之冠军侯 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穿越五代末年 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 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txt下载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