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明巧

首页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朱门贤妻 最强终极兵王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大国军舰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明巧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全文阅读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txt下载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6章 状元诸葛亮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完成了册封皇后甄宓并同娶四名贵妃的婚姻大事后,华朝皇帝张循于太平五年(198年)七月初亲自主持了华朝历史上第一次科举的殿试考试。

这不仅是对人才的渴求,更是对全天下宣告一场前所未有的人才选拔方式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诞生,将打破原有的官员互相推荐制度,给寒门士子提供了一个公平考试做官的机会。

尽管张循对许多主动投降归附的官绅士族采取了宽宏大量的政策,允许他们戴罪立功,但那些罪大恶极的士绅终究难逃法律的制裁,他们的亲戚朋友也因此失去了做官的机会。

这样一来,新生的华朝官员人数缺口变得尤为明显。张循深知,仅凭记忆找到的那些汉末三国文臣武将,远远无法满足国家的需求。因此,摒弃举孝廉推荐制度,开放科举考试,从广大的寒门士子中选拔人才,成为了大势所趋,也是推动历史进程的关键一步。

尽管张循已经下令各地开设的小学、中学、大学,但培养周期较长,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科举制度成为了目前华朝快速选拔人才的最佳选择。

科举考试分为四级:县试、郡试、州试、殿试,每一级都由张循亲自指导各科学术大师统一出题,内容涵盖儒学经典、诸子百家以及时政考察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考察考生的学识与见识。

县试与郡试采用得分制,只有超过60分的考生才能过关。通过县试的考生被称为童生,相当于后世的小学毕业生,可以从事一些简单的文字工作和算数任务;而通过郡试的考生则被称为秀才,相当于高中毕业生,有资格成为官府或国企的普通吏员。

州试摒弃得分制,转而采用排名制,依据各州总人口及当年报名人数,精心筛选出前10%-20%的佼佼者,赐以“举人”之名,相当于大学生,举人可直接被授予九品官职,踏上仕途。

各州举人到首都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根据全国总人口及当年报名人数再次筛选出前5%-10%的精英,赐予“进士”的荣耀,且为确保各州人才均衡,每州至少要确保有一名进士,他们可以被直接授予八品官职。

进士中的前十名还要接受皇帝的亲自面试,通过皇帝的出题考察,最终确定出前三名:第三名为探花,第二名为榜眼,第一名为状元,他们均可被授予七品官职,起步就是县令或与之相当的职位。

科举考试以后将每年如期举行,不限年龄,广纳贤才。然而,为了避免出现终身考试、成为考场钉子户的现象,张循深思熟虑后,立下规矩:每位考生在每一级别的考试中,最多仅有三次机会,若三次未能通过,则无缘再试。

这一规定,既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避免考试资源浪费,也激励了考生们珍惜每一次机会,全力以赴。

自去年华朝统一全国以来,科举制度的筹备便紧锣密鼓地展开,从县试、郡试,再到州试,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士子的心血与梦想。

终于,太平五年七月初,来自全国各地的举人汇聚于首都,参加由皇帝张循亲自主持的殿试。本次殿试共有500余名举人参加,考试内容广泛,涉及四书五经、历史、政治、民生、算数、天文、地理、气象、水利、机械、治国、治军、外交等多个领域,要求考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基础,还要具备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和紧张的阅卷工作,作为主管部门的吏部和礼部最终确定了华朝第一次科举考试的四十多名进士名单。这些进士不仅学识渊博,更在各自的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卓越的才能。张循对这份名单进行了仔细的审核,确认无误后,亲自召见前十名考生进行面试,以进一步考察他们的答题能力、胆量、口才以及临机应变能力。

面试当天,皇宫内气氛紧张而庄重。诸葛亮、庞统、司马懿等十位考生依次进入大殿,面对张循这位年轻而睿智的皇帝,他们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忐忑。张循面带微笑,逐一提问,问题既涉及学术领域,也关乎时政热点,更不乏对考生个人品德和能力的考察。

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已经在洛阳大学学习了不少时间,对张循执政下的华朝许多政策、理念都颇为理解,回答尤为出彩。

诸葛亮以其渊博的学识、清晰的思路和敏捷的反应赢得了张循的赞赏。他不仅对儒学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还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时政分析中,展现出非凡的治国才能。

庞统则以其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洞察力赢得了张循的青睐,他善于从复杂的问题中抽丝剥茧,找到问题的本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司马懿则以其沉稳的性格、冷静的分析和出色的口才赢得了张循的认可。他能够迅速理解皇帝的问题意图,并给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回答。

经过一番亲自面试考察后,张循最终确定了前三名的名单:17岁的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学识和出色的表现荣获状元;19岁的庞统紧随其后,荣获榜眼;同样19岁的司马懿也不负众望,荣获探花。

这三位历史上就留下鼎鼎大名的年轻才俊,不仅被张循亲自证实学识渊博,更在各自的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卓越的才能。至于司马家族历史上造反的举动?在手握系统的张循这里是不用担心的,但凡只要有点儿苗头,就会被张循察觉、按死。

随后,便是放榜的时刻。榜文一出,人们纷纷涌向榜前,争相观看这份华朝第一批进士的名单。诸葛亮、庞统、司马懿的名字赫然在进士榜前三名,大家纷纷向他们表示祝贺。

放榜之后,便是通过《华夏旬报》昭告天下,全民皆知的盛况。

张循开创的科举制度不仅为寒门士子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更在全社会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人们纷纷议论着这次科举考试的结果,对诸葛亮、庞统、司马懿三人可以直接做七品官的待遇充满了艳羡。

要知道,三人都才不到20岁,又是皇上钦点的状元、榜眼、探花。可以肯定,这三人在张循执政期间一定是前途无量的。

特别是诸葛亮,号称状元,完全有可能成为以后的内阁大臣,甚至是首辅。

这次科举的示范作用极大,许多人开始考虑将子女送去读书。因为,现在用不着找人推荐了,可以直接参加由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只要有学识、有本事,就不会再担心无处施展的问题了。

终于,到了骑上高头大马在洛阳城游行的日子。这一天,诸葛亮、庞统、司马懿身着华丽的官服,骑着高大的骏马,在洛阳城的街道上缓缓行进。他们的身后是长长的队伍,由锣鼓队、乐队和仪仗队组成,整个游行队伍气势恢宏、热闹非凡。

沿途的百姓纷纷驻足观看,向这三位年轻才俊投来敬佩和羡慕的目光。

诸葛亮、庞统、司马懿三人骑着马缓缓行进在队伍的最前方,他们面带微笑,神情自信而从容。他们深知,这样的待遇显示了皇上对他们的看重,他们也决心在未来从政的日子里好好工作,不辜负皇上对他们的期望。

游行结束后,诸葛亮、庞统、司马懿三人均获得了任命,担任的都是县令。

这是他们仕途的起点,但绝不是终点。任何人都看得出来,皇帝张循对这三人的看重,甚至超过了一些州长、部长。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现在年龄还小,也没从过政,因此只能从基础的县令做起。但有朝一日,他们一定会走上朝廷重臣位置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快穿】欢迎来到手撕白莲炼狱 我的钢铁萌心:以德皇之名 女帝痛哭,她杀死了自己最爱的人 综影视穿越 穿成假千金,真千金对我嘎嘎狂宠 我跟极品娘把缺德奶奶嫁出去了 抄家前,小奶包搬空京城去流放 傻驴驴驴驴驴驴驴驴 凡人策 港综:开局死靓仔南,邻居马小玲 仙府:资质平平的我只好苟出长生 废柴光明圣女的异世界求生指南 快穿:病美人仙君又拿白月光剧本 混沌不灭珠 特摄:我,贪欲者,欲望成神! 从小卖铺发家,仇人坟头草三丈高 古医圣手 养只小人鱼 玄鉴仙族 我在异世封神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红色脊梁 凤倾天下——王妃有毒 表少爷的抗战 
最近更新重生大明1635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娇小玲珑的芈瑶 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从质子到千古一帝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三国之现代魂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明巧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txt下载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最新章节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