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

星辰晚

首页 >> 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 >> 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我在大唐做战神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王妃你是魔鬼吗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佣兵禁地 暄和皇贵妃传 摊牌了我是假太监 
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 星辰晚 - 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全文阅读 - 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txt下载 - 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6章 京营编制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戚继光就任总督京营戎政后,朱翊钧会同内阁、兵部,决定重新整训京营。

虽然文官不希望皇帝掌握兵权,可在拱卫京畿安全上,双方还是能够达成一致。

更重要的是,这是京师。

京师以外,皇帝可以不管,但京师,皇帝不可能不管,这个很难阻拦。

庚戌之变后,嘉靖皇帝随即整顿京营。

己巳之变后,崇祯皇帝立刻着手组建勇卫营。

朱翊钧虽然没有遇到这么大的危机,但凭借彻底实控缅甸等地树立的权威,以及前番京营公然欺君,并在取得内阁和兵部的支持后,得以整训京营。

文官中也是有真心为国为民之人,这些人是真的希望这个国家强盛。

不过朱翊钧也做了部分妥协,那就是按旧例,以给事中、御史各一人,巡阅京营。

政治本身就是妥协的艺术。

而且有文官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鞭勉那些腐化堕落的勋贵。

议定之后,朱翊钧随即下旨,九边各调精兵五百、精壮一千入京听用。

调中都司留守司,大宁、山东、河南三都司,马步官军入京。

大宁都司并没有被裁撤,只是被迁移到了保定。

在京卫、上直卫的士卒也尽皆抽调至京营。

这些也是京营一直以来的主要兵源。

同时,将随戚继光从征缅甸并奉诏入京的六千南兵,也编入京营。

这六千南兵,不仅仅是充实京营,更重要的是替戚继光镇场子。

隆庆年间戚继光在蓟州练兵,为什么要调三千浙兵至蓟州,就是替戚继光镇场子的。

不然,戚继光凭什么让那些老兵油子听自己的。

原有京营士兵,则加以甄别,剔除老弱。

另外再派人到各地募兵。

在各地兵马入京之后,朱翊钧又着手对京营的编制做了调整。

原来的京营有三十个营,五军、神枢、神机,每营十个,统称三大营,以五军营人数最多。

这三十个营中,人数最多的,七千,有两个。其次六千,有四个。剩下的都是三千人。

原本五军营还有一个大将,统兵一万,管副、参、游、佐等将官。但因权柄太大,后被裁撤。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兵力分散,真要出什么事,也起不了大乱子。

坏处就是,各营之间没有向心力,无法撑起大规模作战。

而在地方上,一营的兵力,一般在三千左右,还不如京营呢。

为了避免这种弊端,朱翊钧便对原有编制做了调整。

朱翊钧也不是随意调整,而是在综合考量之后才做的决定。

京营原有的编制。

何良臣采用的军队编制。

戚继光采用的军队编制。

袁世凯天津小站练兵所采用的兵制。

后世的军政双主官制。

朱翊钧是各取所长,做了如下调整。

京营士兵分三种,常备兵,续备兵,后备兵。

常备兵用于作战。

续备兵充当预备役。

后备兵则再次之,同时负责辎重等事,类似于辅兵。

常备兵以十人为一队,设队长一人统之。

五队为一旗,共五十人,设旗总一人统之。

两旗为一连,共一百人,设百总一人统之,试百总一人佐之。

五连为一司,共五百人,设把总一人统之,副把总一人佐之。

两司为一团,共一千人,设千总一人统之,副千总一人佐之。

三团为一旅,共三千人,设游击将军一人统之,佐击将军一人佐之。

五旅为一镇,共一万五千人,设主将一人统之,副将一人佐之、参将一人佐之。

五军、神枢、神机,为常备兵,每营统辖四镇,互不统属,共计十八万人。

同时,设政训官。

每镇设督军一人,每旅设督察一人,每团设监察一人,每司设教导一人,每连设指导一人,负责监军。

政训官从内廷、禁军、锦衣卫、各地世袭卫所军官中选拔。

续备兵分五镇,编制与常备兵相同,只是每镇兵额一万,分为续备第一镇、续备第二镇、续备第三镇、续备第四镇、续备第五镇,不设主将,设副将统之,参将佐之,同时设政训官监军。

后备兵与续备兵相同。

朱翊钧也没指望这十八万常备兵全都练出来,就是广撒网,能多练出一个来也是好的。

五军四镇,神枢四镇,皆由勋贵统领,以一侯爵为主将,一伯爵为副将。

续备四镇、后备四镇,也是由勋贵统领。

朱翊钧也没按照资历来,而是按照爵位来的。反正也没指望他们真的能成事,主要是用来安抚勋贵。

同时,也是怕文官抢权。

勋贵别管能不能用,先把位置占了,省的文官惦记。

勋贵那么多人呢,也不是都不堪用。

如今的勋贵中,有四人是有能力,灵璧侯汤世隆,平江伯陈王谟,镇远侯顾承光,临淮侯李言恭。

灵璧侯汤世隆,久历地方,现任漕运总兵,只是年纪大了,朱翊钧就没有动他,还是让他提督漕运。

平江伯陈王谟,这位在嘉靖朝带过兵,平定过张琏叛乱,勋贵中为数不多有作战经验之人。

镇远侯顾承光,深得其伯父,也就是上一任镇远侯顾寰真传,之前一直在宫中管理红盔将军。

临淮侯李言恭,李文忠和李景隆的后人,长相不用说,很漂亮,英俊潇洒。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赵云的形象就是照着李文忠写的。

李言恭本人更是文武双全。

此人也是勋贵中能力最强的,更重要的是,他是嘉靖二十年生人,如今还很年轻。

这一次整顿京营,朱翊钧把南北两京,只要是身上没职务的,包括担任南京五军都督府掌印、佥书的,全召到京师来,塞到京营中任职。

不要说我朱皇帝不重用勋贵,我把你们勋贵放到京营了,可你们要是不中用,那我朱皇帝再把你们撤职,这你们可就说不出来什么了吧。

神机四镇,是朱翊钧重点打造的,没用一个勋贵,全部安排有经验的将领统兵。

神机第二镇,主将陈璘,副将戚继美。

第三镇,主将尹秉衡,副将李应祥。

第四镇,主将张臣,副将尤继先。

神机第一镇,可是朱翊钧的心头肉,阵容也是相当豪华。

主将,李如松。

副将,麻承恩。

参将,萧如薰。

督军,驸马都尉侯拱辰。

李如松,大明朝顶级勋二代,有能力,但为人也很狂。

为了压制李如松这股狂劲,朱翊钧也是特意挑选了有背景的人和他搭班子。

督军,驸马都尉侯拱辰,这是朱翊钧的妹夫。

副将麻承恩,那可是麻锦的儿子,麻贵的侄子。

东李西麻,麻家虽然没有爵位,可论起底蕴来,不比李家差。

参将萧如薰,延安卫人。

其祖父萧汉,官居都督佥事、凉州副总兵。

其父萧奎,官居都督同知、京营副将。

其妻乃是前兵部尚书杨兆的女儿。

萧家一门四子,老大萧如兰,老二萧如蕙,老三萧如芷,老四萧如薰。

这哥四个,历史上都官居都督,相当了得。尤其以萧如薰为最。

东李西麻,可是,西北的将门,虽不如这两家显赫,但论起底蕴来,一点也不差。尤其是榆林卫、延安卫这两个卫中的将领。

朱翊钧是煞费苦心的把这三家揉到一块。

而且,朱翊钧还将五位国公中除了黔国公以外的四位,包括世镇南京的魏国公,也塞到京营里了。

英国公在有明一朝,也并非世人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国公不止英国公一家,朝堂最重要的就是制衡,不可能让一家独大。

像初代英国公张辅,在宣德、正统两朝就被束之高阁,受重用的是成国公朱勇。

明末的英国公府之所以显得重要,是因为张维贤有两次从龙之功,所以英国公府在天启、崇祯两朝才格外受宠。

这一次朱翊钧将四位国公塞到京营,没有给他们具体官职,因为他们已经是国公了,不会再特别委以重任,不然很容易就封无可封。

朱翊钧便让他们提督京营训练。

成国公督五军营训练,定国公督神枢营训练,英国公辅神机营训练,魏国公辅续备兵训练。

协理京营戎政兵部左侍郎辛应乾,督后备兵训练。

辛应乾本来是跟着总督京营戎政的彰武伯杨炳一块上的辞呈,可他是新官上任,朱翊钧就让他继续留用。

辛应乾之前是山西巡抚,知兵。以他的能力和脾气,能知耻而后勇。

再一个,也可以鞭策那些勋贵。

要是勋贵们不中用,辛应乾作为文官,而且是受勋贵牵连,一世英名险些付之东流,他能骂死他们。

为了更好督促京营训练,朱翊钧还特意设置了军法官,专职负责整治那些偷奸耍滑之人。

军法官的人选,朱翊钧则是特意选择了向来漠视军纪的刘綎。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混沌不灭珠 碧蓝航线界限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大佬归来,假千金她不装了 穿越六零,带着妹妹去下乡 学院都市的阿宅 养只小人鱼 重生之鬼眼神算 蔺家小福宝 重生娱乐圈之名门盛婚 系统送我一见钟情 豪门殇Ⅰ前夫请签字! 宠妃 动漫之后宫之旅 美丽灵感 喜嫁权臣 狐妖之我的男人是忍者 生娑珞 
经典收藏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北宋大法官 新京喋血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明末军阀 
最近更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 大唐仵作笔记 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 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 侯门第一纨绔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 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 权香枭婿 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 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乱世:整活小砖家 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 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红楼之庶子风流 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 哈哈哈,大明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 星辰晚 - 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txt下载 - 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最新章节 - 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