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白话译文

易海行者

首页 >> 华严经白话译文 >> 华严经白话译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大明第一搅屎棍 军工科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乖乖老婆,别闹了 
华严经白话译文 易海行者 - 华严经白话译文全文阅读 - 华严经白话译文txt下载 - 华严经白话译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7章 《华严经》第三十七卷(白话译文)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三十七卷(白话译文)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

第六地

菩萨既闻诸胜行,其心欢喜雨妙华,(菩萨听闻了所有的胜行,内心充满欢喜,如同天降妙花一般,)

放净光明散宝珠,供养如来称善说。(放出清净的光明,撒下宝珠,供养如来,称赞其善妙的讲述。)

百千天众皆欣庆,共在空中散众宝,(成百上千的天界众生都感到欢庆,一起在空中撒下各种宝物,)

华鬘璎珞及幢幡,宝盖涂香咸供佛。(花环、项链、旗帜、宝伞、涂香等全都用来供养佛陀。)

自在天王并眷属,心生欢喜住空中,(自在天王及其随从,心中充满欢喜,停留在空中,)

散宝成云持供养,赞言:“佛子快宣说!”(撒下宝物形成云彩,手持供养,称赞说:“佛子请迅速宣讲!”)

无量天女空中住,共以乐音歌赞佛,(无量的天女在空中停留,用音乐之声歌颂佛陀,)

音中悉作如是言:“佛语能除烦恼病。(她们的声音中全都这样说:“佛的教诲能够除去烦恼的病痛。”)

法性本寂无诸相,犹如虚空不分别,(法的本性本来是寂静的,没有各种相貌,就像虚空一样不作分别,)

超诸取着绝言道,真实平等常清净。(超越了所有的执着和言说的道路,真实、平等、永远清净。)

若能通达诸法性,于有于无心不动。(如果能够理解所有法的本性,在有或无心都不会动摇。)

为欲救世勤修行,此佛口生真佛子。(为了救度世间而勤奋修行,这是佛口中所生的真正的佛子。)

不取众相而行施,本绝诸恶坚持戒,(不执着于各种相貌而行布施,从根本上杜绝所有恶行,坚守戒律,)

解法无害常堪忍,知法性离具精进,(理解法无伤害,恒常能够忍受,知道法的本性是脱离,具有精进,)

已尽烦恼入诸禅,善达性空分别法,(已经穷尽烦恼,进入各种禅定,善于了解自性的空,分辨法,)

具足智力能博济,灭除众恶称大士。”(具备充足的智慧力量能够广泛救度,消除众多恶行,被称为大士。)

如是妙音千万种,赞已默然瞻仰佛。(像这样美妙的声音有千万种,称赞之后静静地仰望佛陀。)

解脱月语金刚藏:“以何行相入后地?”(解脱月对金刚藏说:“以什么样的行为特征进入更高的地?”)

那时,金刚藏菩萨告诉解脱月菩萨:“佛子!菩萨摩诃萨已经具备了第五地,想进入第六地,应当观察十种平等的法。哪十种呢?就是:所有法无相,所以平等;无体,所以平等;无生,所以平等;无灭,所以平等;本来清净,所以平等;无戏论,所以平等;无取舍,所以平等;寂静,所以平等;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的月、如镜中的像、如焰、如化,所以平等;有和无不二,所以平等。菩萨这样观察所有法的自性清净,随顺不违背,得以进入第六地,得到明利随顺忍,尚未得到无生法忍。

“佛子!这位菩萨摩诃萨这样观察后,再次以大悲为首、大悲增上、大悲满足,观察世间的生灭,这样想:“世间的受生都是由于执着于我,如果离开了这种执着,就没有生的地方。”再次这样想:“凡夫无智慧,执着于我,常常寻求有或无,不正当地思考,产生虚妄的行为,走在错误的道路上;罪行、福行、不动行,积集增长,在各种行为中种下心的种子,有漏、有取,再次产生后有的生和老死。所谓:业是田地,识是种子,无明是黑暗的覆盖,爱是滋润的水,我慢是灌溉,见网增长,生出名色的芽,名色增长生出五根,五根相对生出触,触对生出受,受后希望生出爱,爱增长生出取,取增长生出有;有生后,在各种趣中生出五蕴的身,生,生后衰变为老,最终死亡。在老死时,生出各种热恼;因为热恼,忧愁、悲叹,各种苦难都聚集。由于这个因缘,集合没有集合者,任其自然地消失也没有消失者。”菩萨这样随顺观察缘起的相。佛子!这位菩萨摩诃萨再次这样想:“对于第一义谛不了解,所以称为无明,所造的业果是行,行依赖初心是识,与识共同生出四取蕴为名色,名色增长为六处,根、境、识三事和合是触,触共同生出有受,对于受的染着是爱,爱增长是取,取所起的有漏业为有,从业起蕴为生,蕴熟为老,蕴坏为死。”

“佛子!这里无明有两种业,一是使众生迷惑于所缘,二是与行作生起的因。行也有两种业,一是能生未来的报,二是与识作生起的因。识也有两种业,一是使诸有相续,二是与名色作生起的因。名色也有两种业,一是互相助成,二是与六处作生起的因。六处也有两种业,一是各取自己的境界,二是与触作生起的因。触也有两种业,一是能触所缘,二是与受作生起的因。受也有两种业,一是能领受爱憎等事,二是与爱作生起的因。爱也有两种业,一是染着可爱事,二是与取作生起的因。取也有两种业,一是使诸烦恼相续,二是与有作生起的因。有也有两种业,一是能令在其他趣中生,二是与生作生起的因。生也有两种业,一是能起诸蕴,二是与老作生起的因。老也有两种业,一是使诸根变异,二是与死作生起的因。死也有两种业,一是能坏诸行,二是不觉知故相续不绝。

“佛子!这里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由无明乃至生为缘,使行乃至老死不断,助成。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由无明乃至生不为缘,使诸行乃至老死断灭,不助成。佛子!这里无明、爱、取不断是烦恼道,行、有不断是业道,其余不断是苦道;前后际分别灭三道断,这样三道离开我、我所,只有生灭,如一束芦苇。再次,无明缘行,是观察过去;识乃至受,是观察现在;爱乃至有,是观察未来。在这之后,辗转相续。无明灭行灭,是等待断。再次,十二因缘称为三苦,这里无明、行乃至六处是行苦,触、受是苦苦,其余是坏苦;无明灭行灭,是三苦断。再次,无明缘行,无明因缘能生诸行;无明灭行灭,因为没有无明,诸行也没有,其余也是如此。还有无明缘行,是生系缚;无明灭行灭,是灭系缚。其余也是如此。还有无明缘行,是随顺无所有观;无明灭行灭,是随顺尽灭观。其余也是如此。

“佛子!菩萨摩诃萨这样十种逆顺观察诸缘起。所谓:有支相续,一心所摄,自业差别,不相舍离,三道不断,观察过去、现在、未来,三苦聚集,因缘生灭,生灭系缚,无所有、尽观: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这十种相观察诸缘起,知道无我、无人、无寿命、自性空、无作者、无受者,即时得到空解脱门现在前。观察所有有支都是自性灭,毕竟解脱,没有一点法相生,即时得到无相解脱门现在前。这样进入空、无相后,没有愿望,只有大悲为首,教化众生,即时得到无愿解脱门现在前。菩萨这样修三解脱门,离开彼、我想,离开作者、受者想,离开有、无想。

“佛子!这位菩萨摩诃萨大悲转增,精勤修习,为了未满菩提分法令圆满,这样想:“一切有为,有和合就转,无和合就不转;缘集就转,缘不集就不转。我这样知道有为法有许多过患,应当断这些和合的因缘;但为了成就众生的缘故,也不彻底灭所有的行。”佛子!菩萨这样观察有为有许多过恶,没有自性,不生不灭,而恒常生起大悲,不舍众生,即时得到般若波罗蜜现前,名为:无障碍智光明。成就这样智光明后,虽然修习菩提分因缘但不住有为中,虽然观察有为法自性寂灭但也不住寂灭中,因为菩提分法未圆满的缘故。

佛子啊!菩萨安住在这现前地,得以进入各种空的三昧,包括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义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实不分别空三昧、不舍离空三昧、离不离空三昧。这位菩萨以这十种空三昧为首,成千上万的空三昧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同样,以十种无相、十种无愿三昧为首,成千上万的无相、无愿三昧也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佛子啊!菩萨安住在这现前地,还要继续修习并满足不可破坏的心、坚定的心、纯净的心、深邃的心、不退转的心、不休息的心、广大的心、无边的心、求智的心、与方便智慧相应的心,所有这些都达到圆满。

佛子啊!菩萨以这十种心顺从佛菩提,不畏惧不同的理论,进入所有智慧之地,远离声闻和独觉的道路,趋向佛的智慧。所有烦恼和魔障都无法破坏,安住在菩萨的智慧光明中,在空、无相、无愿的法门中都善于修习,方便智慧永远相应,菩提分法常行不放弃。

佛子啊!菩萨安住在这现前地中,得到般若波罗蜜的修行提升,得到第三明利顺忍,因为对所有法的如实相随顺无违。

佛子啊!菩萨安住在这现前地后,因愿力,得以见到许多佛。所谓:见到数百佛,乃至见到数千亿那由他佛。全都以广大的心、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所有生活必需品都用来奉施,也用来供养所有僧众,以这些善根回向至无上正等正觉。在那些佛前,恭敬听法,听后受持,得到如实三昧智慧光明,随顺修行,忆持不忘。又得到诸佛的深奥法藏,经过百劫,经过千劫,乃至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有的善根变得更加明净。譬如真金,用琉璃宝不断地磨光,变得更加明净;这地的菩萨所有的善根也是如此,以方便智慧,随逐观察,变得更加明净,更加寂静,无人能掩盖。譬如月光,照在众生身上,使他们感到清凉,四种风轮无法破坏;这地的菩萨所有的善根也是如此,能熄灭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众生的烦恼烈焰,四种魔道无法破坏。这位菩萨,在十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做得较多;其他的也不是不修,只是随力随分。

佛子啊!这叫做简略讲述菩萨摩诃萨第六现前地。菩萨安住此地,多数成为善化天王,所作自在,所有声闻的问难都无法使他退却,能使众生消除我慢、深入理解缘起。布施、亲切的语言、有益的行为、共同的工作——像这样所有的作业,都不离开念佛,乃至不离开念具备一切种类、一切智慧的智慧。还这样想:“我应当在所有众生中成为领袖、成为胜者,乃至成为一切智慧的依止者。”这位菩萨如果勤奋精进,在一念之间,获得百千亿三昧,乃至示现百千亿菩萨作为眷属;如果以愿力自在示现,超过这个数目,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无法计数。

那时,金刚藏菩萨想要再次阐述其意义,便用颂诗说:

菩萨圆满五地已,观法无相亦无性,(菩萨已经圆满了第五地,观察法无相也无固定本性,)

无生无成本清净,无有戏论无取舍,(没有生起、没有固定本质,原本就是清净的,没有无谓的辩论和选择,)

体相寂灭如幻等,有无不二离分别,(法的本体和相貌都是寂灭的,如同幻象,存在与不存在不是二元对立,超越了分别,)

随顺法性如是观,此智得成入六地。(顺应法的本性这样观察,这样的智慧成就后进入第六地。)

明利顺忍智具足,观察世间生灭相,(明了、锐利、顺应、忍耐,智慧完整,观察世间的生灭现象,)

以痴闇力世间生,若灭痴闇世无有。(由于无知和愚痴的力量,世间得以产生;如果消除了无知和愚痴,世间便不存在。)

观诸因缘实义空,不坏假名和合用,(观察所有因缘的实质是空,不破坏假名的和合使用,)

无作无受无思念,诸行如云遍兴起。(没有造作、没有承受、没有思念,所有的行为像云一样到处升起。)

不知真谛名无明,所作思业愚痴果,(不了解真理称为无明,所作的思考和行为是愚痴的结果,)

识起共生是名色,如是乃至众苦聚。(意识的产生和共生称为名色,这样一直到所有苦难的聚集。)

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完全理解三界依赖心而存在,十二因缘也是如此,)

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灭者生死尽。(生死都是由心所创造,如果心灭了,生死也就终结了。)

无明所作有二种,缘中不了为行因,(无明的行为有两种,不了解因缘是行为的原因,)

如是乃至老终殁,从此苦生无有尽。(这样一直到老死,从此苦难的产生没有尽头。)

无明为缘不可断,彼缘若尽悉皆灭,(无明作为因缘是不可断的,如果那些因缘穷尽了,一切都会消失,)

愚痴爱取烦恼支,行有是业余皆苦。(愚痴、爱、取、烦恼是因缘的支柱,行为的存在和其他都是苦难。)

痴至六处是行苦,触受增长是苦苦,(愚痴到六根是行为的苦难,接触和感受的增长是苦难的苦难,)

所余有支是坏苦,若见无我三苦灭。(其余存在的因缘是破坏的苦难,如果看到无我,三种苦难就会消失。)

无明与行为过去,识至于受现在转,(无明和行为是过去的,意识到感受是现在的变化,)

爱取有生未来苦,观待若断边际尽。(爱、取、有、生是未来的苦难,如果等待被切断,边缘就会穷尽。)

无明为缘是生缚,于缘得离缚乃尽,(无明作为因缘是生命的束缚,从因缘中解脱束缚才会结束,)

从因生果离则断,观察于此知性空。(从原因生出果,离开就断,观察这个就知道本性是空的。)

随顺无明起诸有,若不随顺诸有断,(顺应无明产生所有的存在,如果不顺应,所有的存在就会断绝,)

此有彼有无亦然,十种思惟心离着。(这个存在,那个不存在,也是这样,十种思考让心离开执着。)

有支相续一心摄,自业不离及三道,(存在的因缘连续,一心包含,自己的业力不分离和三道,)

三际三苦因缘生,系缚起灭顺无尽。(三个时期、三种苦难由因缘产生,束缚、产生、消失顺应无尽。)

如是普观缘起行,无作无受无真实,(这样普遍观察因缘的行为,没有造作、没有承受、没有真实,)

如幻如梦如光影,亦如愚夫逐阳焰。(像幻象、像梦、像光影,也像愚蠢的人追逐阳光下的幻影。)

如是观察入于空,知缘性离得无相,(这样观察进入空性,知道因缘的本性离开得到无相,)

了其虚妄无所愿,唯除慈愍为众生。(了解其虚幻没有愿望,除了慈悲为了众生。)

大士修行解脱门,转益大悲求佛法,(大士修行解脱的门径,增加大悲求佛法,)

知诸有为和合作,志乐决定勤行道。(知道所有有为是合作的,志向和乐趣决定勤奋修行道路。)

空三昧门具百千,无相无愿亦复然,(空三昧的门有百千,无相无愿也是如此,)

般若顺忍皆增上,解脱智慧得成满。(般若智慧和顺应忍耐都增加,解脱智慧得以完整。)

复以深心多供佛,于佛教中修习道,(再次以深厚的心供养佛,在佛教中修习道路,)

得佛法藏增善根,如金琉璃所磨莹。(得到佛法的宝藏增加善根,像金子和琉璃被打磨得光亮。)

如月清凉被众物,四风来触无能坏;(像月亮清凉覆盖所有事物,四面风吹来接触也不能破坏;)

此地菩萨超魔道,亦息群生烦恼热。(这地的菩萨超越了魔道,也平息了众生的烦恼和热。)

此地多作善化王,化导众生除我慢,(这地的菩萨常作善于教化的王,引导众生除去自我傲慢,)

所作皆求一切智,悉已超胜声闻道。(所做的一切都寻求一切智慧,已经完全超越了声闻的道路。)

此地菩萨勤精进,获诸三昧百千亿,(这地的菩萨勤奋精进,获得各种三昧百千亿,)

亦见若干无量佛,譬如盛夏空中日。(也见到了无数无量的佛,比如盛夏空中的太阳。)

甚深微妙难见知,声闻独觉无能了,(非常深奥微妙难以看见和知道,声闻和独觉无法了解,)

如是菩萨第六地,我为佛子已宣说。(像这样的菩萨第六地,我为佛子已经宣说完毕。)

第七地

是时天众心欢喜,散宝成云在空住,(这时天界的众生心中欢喜,撒下宝物形成云彩在空中停留,)

普发种种妙音声,告于最胜清净者:(普遍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告诉最胜的清净者:)

“了达胜义智自在,成就功德百千亿,(了解胜义,智慧自在,成就功德百千亿,)

人中莲华无所着,为利群生演深行。”(人中的莲花无所执着,为了利益众生演绎深奥的行为。)

自在天王在空中,放大光明照佛身,(自在天王在空中,放出大光明照耀佛身,)

亦散最上妙香云,普供除忧烦恼者。(也撒下最上等的妙香云,普遍供养除去忧愁烦恼的人。)

尔时天众皆欢喜,悉发美音同赞述:(那时天界的众生都欢喜,全都发出美音一起称赞:)

“我等闻斯地功德,则为已获大善利。”(我们听闻这地的功德,就认为是已经获得了大善利。)

天女是时心庆悦,竞奏乐音千万种,(天女那时心中庆祝喜悦,竞相演奏千万种音乐,)

悉以如来神力故,音中共作如是言:(全都因为如来的神力,声音中一起这样说:)

“威仪寂静最无比,能调难调世应供,(威仪寂静无比,能够调伏难以调伏的世间,应当被供奉,)

已超一切诸世间,而行于世阐妙道。(已经超越了所有的世间,而在世间阐述妙道。)

虽现种种无量身,知身一一无所有,(虽然显现出种种无量的身体,知道身体一无所有,)

巧以言辞说诸法,不取文字音声相。(巧妙地用言辞讲述诸法,不执着于文字和声音的相貌。)

往诣百千诸国土,以诸上供供养佛,(前往百千个诸佛的国土,用各种上等供养供养佛,)

智慧自在无所着,不生于我佛国想。(智慧自在无所执着,不产生我佛国的想法。)

虽勤教化诸众生,而无彼己一切心;(虽然勤奋教化众生,却没有彼此和一切的心;)

虽已修成广大善,而于善法不生着。(虽然已经修成广大的善,却不对善法产生执着。)

以见一切诸世间,贪恚痴火常炽然,(因为看到所有世间,贪欲、愤怒、愚痴的火常在燃烧,)

于诸想念悉皆离,发起大悲精进力。”(在所有的想法中全都离开,发起大悲的精进力量。)

一切诸天及天女,种种供养称赞已,(所有天界和天女,种种供养称赞之后,)

悉共同时默然住,瞻仰人尊愿闻法。(全都在同一时间静静地停留,仰望尊敬的人,希望听到法。)

时解脱月复请言:“此诸大众心清净,(那时解脱月再次请求说:“这些大众的心已经清净,)

第七地中诸行相,唯愿佛子为宣说!”(第七地中的各种行为特征,只愿佛子为我们宣说!)

菩萨以这十种方便智慧发起殊胜的行,从第六地进入第七地;进入之后,这些行常常出现在前,称为:安住在第七远行地。

佛子!菩萨安住在这第七地后,进入了无量众生的世界,进入了无量诸佛教化众生的行业,进入了无量的世界网,进入了无量诸佛清净的国土,进入了无量种种差别的法,进入了无量诸佛显现的觉悟智慧,进入了无量的劫数,进入了无量诸佛对三世的觉悟,进入了无量众生差别的信念和理解,进入了无量诸佛展现的种种名色身,进入了无量众生的欲望和乐趣以及诸根的差别,进入了无量诸佛的语言和声音使众生欢喜,进入了无量众生的种种心行,进入了无量诸佛了知的广大智慧,进入了无量声闻乘的信念和理解,进入了无量诸佛讲述智慧之道使信念和理解,进入了无量辟支佛所成就的,进入了无量诸佛讲述甚深智慧之门使趣入,进入了无量诸菩萨的方便行,进入了无量诸佛所说的大乘集成事使菩萨得以进入。这位菩萨这样想:“这样无量的如来境界,即使在百千亿那由他劫中也无法得知,我应当以无功用、无分别的心成就圆满。”

佛子!这位菩萨以深奥的智慧这样观察,常常勤奋地修习方便智慧发起殊胜的道,安住不动,没有一念的休息或放弃;在行、住、坐、卧乃至睡梦中,从未暂时与障碍相应,永远不放弃这样的想法。这位菩萨在每一个念头中,都能充分具备十波罗蜜。为什么呢?每一个念头都以大悲为首,修行佛法,向着佛智。所有善根,为了求佛智,施与众生,这称为:檀那波罗蜜;能消灭所有烦恼的热,这称为:尸罗波罗蜜;以慈悲为首,不损害众生,这称为:羼提波罗蜜;寻求胜妙的善法,永不满足,这称为:毗梨耶波罗蜜;一切智道常现在前,从未散乱,这称为:禅那波罗蜜;能忍受诸法无生无灭,这称为:般若波罗蜜;能产生无量的智慧,这称为:方便波罗蜜;寻求上上胜智,这称为:愿波罗蜜;所有异论和魔众都无法破坏,这称为:力波罗蜜;如实了知一切法,这称为:智波罗蜜。佛子!这十波罗蜜,菩萨在每一个念头中都能充分具备;同样,四摄、四持、三十七品、三解脱门,简略地说甚至一切菩提分法,在每一个念头中都完全圆满。

那时,解脱月菩萨问金刚藏菩萨:“佛子!菩萨只在第七地中满足所有菩提分法,还是在所有地中也能满足?”

金刚藏菩萨说:“佛子!菩萨在十地中都能满足菩提分法,但第七地最为殊胜。为什么呢?这第七地的功用行满,得以进入智慧自在的行。佛子!菩萨在初地中,因为缘一切佛法的愿望,满足了菩提分法;在第二地中,因为离开污垢的心,第三地中,因为愿望转增长得到法的光明,第四地中,因为进入道,第五地中,因为随顺世间所作,第六地中,因为进入甚深法门,第七地中,因为发起所有佛法,也都满足了菩提分法。为什么呢?菩萨从初地到第七地,成就了智功用分。凭借这个力量,从第八地到第十地,无功用行都全部成就。佛子!譬如有两个世界,一个杂染,一个纯净,这两个中间很难通过,除非菩萨有大方便神通愿力。佛子!菩萨的诸地也是如此,有杂染行,有清净行,这两个中间很难通过,除非菩萨有大愿力方便智慧才能通过。”

解脱月菩萨问:“佛子!这第七地的菩萨,是染污的行为还是清净的行为?”

金刚藏菩萨回答说:“佛子!从初地到第七地,所修行的所有行为都已经舍弃了烦恼的业力,为了回向至无上菩提,已经部分得到了平等道,但还不能说已经超越了烦恼的行为。佛子!比如转轮圣王乘坐天象宝游历四天下,知道有贫穷困苦的人,但不被那些众生的苦难所染污,但还不能说已经超越了人的地位;如果他放弃了王的身份,生在梵世,乘坐天宫,见到千世界,游历千世界,展现梵天的光明威德,那时才能说已经超越了人的地位。佛子!菩萨也是如此,从初地到第七地,乘坐波罗蜜的交通工具在世间游历,知道所有世间的烦恼和过患,因为乘坐正道,不被烦恼的过失所染污,但还不能说已经超越了烦恼的行为;如果放弃了一切有功用的行为,从第七地进入第八地,乘坐菩萨的清净交通工具在世间游历,知道烦恼的过失不被所染污,那时才能说已经超越了烦恼的行为,因为已经完全超越了一切。佛子!这第七地的菩萨完全超越了贪婪等所有烦恼的众生,住在此地,不被称为有烦恼者,也不被称为无烦恼者。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烦恼没有显现,所以不被称为有;寻求如来智慧的心还没有满足,所以不被称为无。”

佛子!菩萨安住在此第七地,以深邃清净的心,成就身、语、意三种行为。所有不善的行为——如来所呵责的,都已经舍弃;所有善行——如来所称赞的,常常好好修行。世间所有的经典、技术,如五地中所说,都自然而然地实行,不需要特别的功用。这位菩萨在三千大千世界中是伟大的明师,除了如来和八地以上的其他菩萨,深邃的心和妙行没有人能比得上,所有的禅定、三昧、三摩钵底、神通解脱都能现在前。然而这是修成的,不是像八地那样自然得到的成就。此地的菩萨在每一个念头中都具备修习方便智慧和一切菩提分法,转而更加圆满。

佛子!菩萨安住在此地,进入诸如菩萨善观择三昧、善择义三昧、最胜慧三昧等,具有大智慧和神通的百千三昧,净化此地。这位菩萨得到这些三昧,善于治理和净化方便智慧,因为大悲的力量,超越了二乘的境界,得以观察智慧之地。佛子!菩萨安住在此地,善于净化无量的身、语、意行为,因为无相行,得到了无生法忍的光明。

解脱月菩萨问:“佛子!菩萨从初地以来所有的无量身、语、意行为,难道不超越二乘吗?”

金刚藏菩萨回答:“佛子!那些都已经超越了,但是只是以愿望寻求诸佛的法,不是以自己的智慧观察之力;现在第七地以自己的智慧之力,所有二乘都不能及。比如王子,生在王家,是王后所生,具备王者的相,出生后就超越了所有臣民,但那是依靠王的力量,不是自己的力量;如果身体长大,技艺都学成,那时就能以自己的力量超越一切。菩萨摩诃萨也是如此,初发心时,以志向寻求大法,超越了所有声闻、独觉;现在安住在此地,以自己的行为智慧之力,超越了所有二乘之上。”

佛子!菩萨安住在此第七地,得到了深远的远离无行、常行身、语、意行为,勤奋寻求上道而不放弃,所以菩萨虽然行走在实际中但不作证。

解脱月菩萨问:“佛子!菩萨从哪个地方来,能进入灭定?”

金刚藏菩萨回答:“佛子!菩萨从第六地来,能进入灭定。现在安住在此地,能念念进入,也能念念起来,但不作证。所以这位菩萨名为:成就了不可思议的身、语、意行为,行走在实际中但不作证。比如有人乘船入海,以善巧的力量不遭受水难;此地的菩萨也是如此,乘波罗蜜船行实际海,以愿力而不证灭。”

佛子!这位菩萨得到了这样的三昧智慧之力,以大方便,虽然显现生死,但恒常安住在涅盘;虽然有眷属围绕,但常乐于远离;虽然以愿力在三界中受生,但不被世间法所染;虽然常在寂灭中,以方便之力又重新炽燃,虽然不被烧;虽然随顺佛智,但示现进入声闻、辟支佛的境界;虽然得到佛境界的宝藏,但示现住在魔境界;虽然超越了魔道,但现行魔法;虽然示现同外道的行,但不舍佛法;虽然示现随顺一切世间,但常行一切出世间法;所有一切庄严之事,超越了所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及非人、帝释、梵王、四天王等所有者,但不舍离乐法的心。

佛子!菩萨成就了这样的智慧,安住在远行地,以愿力,得见许多佛。所谓:见到数百佛,乃至见到数百千亿那由他佛。在那些佛前,以广大的心、增胜的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所有生活必需品都用来奉施,也用来供养所有僧众,以这些善根回向至无上正等正觉。又在佛前恭敬听法,听后受持,获得如实三昧智慧光明,随顺修行。在诸佛前护持正法,常为如来所赞喜,所有二乘的问难都不能使他退却,利益众生,法忍清净。这样经过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有善根更加增胜。譬如真金,以众多妙宝间错装饰,更加增胜,倍增光明,其他装饰所不能及;菩萨安住在此第七地的所有善根也是如此,以方便智慧之力更加明净,不是二乘所能及。佛子!譬如日光,星月等光无法相比,阎浮提地所有的泥泞都能晒干;这远行地的菩萨也是如此,所有二乘无法相比,都能晒干一切众生的诸惑泥泞。这位菩萨,在十波罗蜜中,方便波罗蜜做得较多;其他的也不是不修,只是随力随分。

佛子!这叫做简略讲述菩萨摩诃萨第七远行地。菩萨安住此地,多数成为自在天王,善于为众生解说证智法,使他们得以证入。布施、亲切的语言、有益的行为、共同的工作──像这样所有的作业,都不离开念佛,乃至不离开念具备一切种类、一切智慧的智慧。还这样想:“我应当在所有众生中成为领袖、成为胜者,乃至成为一切智慧的依止者。”这位菩萨如果勤奋精进,在一念之间,获得百千亿那由他三昧,乃至示现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作为眷属;如果以菩萨的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超过这个数目,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无法计数。

金刚藏菩萨想要再次阐述这些意义,便用颂诗说:

第一义智三昧道,六地修行心满足,(对最高真理的理解与三昧的道路,第六地的修行让心得到满足,)

即时成就方便慧,菩萨以此入七地。(立刻成就了方便的智慧,菩萨凭此进入第七地。)

虽明三脱起慈悲,虽等如来勤供佛,(虽然明白三种解脱之道而生起慈悲,虽然与如来平等而勤奋供养佛,)

虽观于空集福德,菩萨以此升七地。(虽然观察空性同时积累福德,菩萨凭此提升到第七地。)

远离三界而庄严,灭除惑火而起焰,(远离欲界、色界、无色界进行庄严,灭除迷惑之火而燃起智慧之焰,)

知法无二勤作业,了刹皆空乐严土,(知道法无二性,勤奋地工作,了解佛刹都是空的,乐于装饰净土,)

解身不动具诸相,达声性离善开演,(理解身体不动而具备各种相貌,通达声音的本性,善于开示和讲解,)

入于一念事各别,智者以此升七地。(进入一念之间,各种事情各自不同,智者凭此提升到第七地。)

观察此法得明了,广为群迷兴利益,(观察这个法门,使之明了,为广大迷失的人带来利益,)

入众生界无有边,佛教化业亦无量。(进入众生的世界没有边界,佛陀的教化事业也是无量的。)

国土诸法与劫数,解欲心行悉能入,(国家的法则和劫数,了解欲望和心行都能进入,)

说三乘法亦无限,如是教化诸群生。(讲述三乘的法门也是无限的,这样教化所有众生。)

菩萨勤求最胜道,动息不舍方便慧,(菩萨勤奋寻求最胜的道路,行动和休息都不放弃方便的智慧,)

一一回向佛菩提,念念成就波罗蜜。(每一个念头都回向佛菩提,每一念都成就波罗蜜。)

发心回向是布施,灭惑为戒不害忍,(发起心来回向是布施,消除迷惑是戒律,不伤害是忍耐,)

求善无厌斯进策,于道不动即修禅,(寻求善法永不厌倦是进步的策略,在道上不动即是修禅,)

忍受无生名般若,回向方便希求愿,(忍受无生称为般若,回向方便希望实现愿望,)

无能摧力善了智,如是一切皆成满。(无人能摧毁的力量是善巧的智慧,像这样一切都得以完成。)

初地攀缘功德满,二地离垢三诤息,(第一地攀缘功德圆满,第二地离开污垢第三地争诤平息,)

四地入道五顺行,第六无生智光照,(第四地进入道第五地顺从行为,第六地无生智慧之光照见,)

七住菩提功德满,种种大愿皆具足,(第七地安住在菩提中功德圆满,各种大愿都完全具备,)

以是能令八地中,一切所作咸清净。(因此能使第八地中,一切所作都变得清净。)

此地难过智乃超,譬如世界二中间,(这地难以通过只有智慧才能超越,比如世界在两者之间,)

亦如圣王无染着,然未名为总超度。(也像圣王没有染污,但还没有被称为完全超度。)

若住第八智地中,尔乃逾于心境界,(如果安住在第八智慧之地中,就能超越心的境界,)

如梵观世超人位,如莲处水无染着。(像梵天观察世界超越人的位置,像莲花在水中没有染污。)

此地虽超诸惑众,不名有惑非无惑,(这地虽然超越了所有迷惑的众生,但不被称为有迷惑或没有迷惑,)

以无烦恼于中行,而求佛智心未足。(因为没有烦恼在其中行走,而寻求佛的智慧心还不够。)

世间所有众技艺,经书词论普明了,(世间所有的技艺,经书、词论普遍明了,)

禅定三昧及神通,如是修行悉成就。(禅定、三昧和神通,像这样的修行都得以成就。)

菩萨修成七住道,超过一切二乘行,(菩萨修成第七地的道,超越了所有的二乘行为,)

初地愿故此由智,譬如王子力具足。(因为第一地的愿望,所以这里通过智慧,比如王子力量充足。)

成就甚深仍进道,心心寂灭不取证;(成就非常深奥仍然继续道,心心寂灭不寻求证明;)

譬如乘船入海中,在水不为水所溺。(比如乘船进入海中,在水里不被水淹没。)

方便慧行功德具,一切世间无能了,(方便的智慧行为功德具备,一切世间无人能了解,)

供养多佛心益明,如以妙宝庄严金。(供养许多佛心更加明亮,如用妙宝装饰金子。)

此地菩萨智最明,如日舒光竭爱水,(这地的菩萨智慧最明亮,像太阳舒展光芒晒干水分,)

又作自在天中主,化导群生修正智。(又成为自在天中的主宰,引导众生修行正智。)

若以勇猛精勤力,获多三昧见多佛,(如果用勇猛精进的力量,获得多种三昧见到许多佛,)

百千亿数那由他,愿力自在复过是。(百千亿数目那由他,愿力自在还超过这些。)

此是菩萨远行地,方便智慧清净道,(这是菩萨远行之地,方便的智慧清净之道,)

一切世间天及人,声闻独觉无能知。(所有世间的天和人,声闻和独觉都无法知晓。)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wtw1974 山村情事 碧蓝航线界限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洛公子 傻驴驴驴驴驴驴驴驴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曼陀罗妖精 竹马他有自闭症 穿越三天即流放,大佬被迫造反了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游侠儿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 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 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 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 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 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 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 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 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 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 逍遥小王爷 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 殿下无双 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 
华严经白话译文 易海行者 - 华严经白话译文txt下载 - 华严经白话译文最新章节 - 华严经白话译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