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华章

青铜剑客

首页 >> 盛唐华章 >> 盛唐华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最强兵王 修罗武神 衣冠不南渡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回到大唐当军阀 靖难攻略 大清话事人 大唐之最强酒楼 1889远东枭雄 
盛唐华章 青铜剑客 - 盛唐华章全文阅读 - 盛唐华章txt下载 - 盛唐华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50章 有钱了就要造福百姓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现在也许不是大唐百姓最好的时代,但却是大唐朝廷最好过的一段日子。

“清佛行动”给朝廷带来了高达五千五百万贯的意外之财,让快要干涸的国库一下子变得充盈起来。

而且五千五百万贯还是各地政府自己截留了一部分资金之后的数字,当然这也是朝廷批准的事情,允许各地政府留下三成的资金当做“清佛专项资金”。

毕竟拆寺庙、推佛像、抄财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各地政府突然增加了一笔额外开支,总不能光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不是?

根据各地政府报上来的账面数字来看,全国一千五百多个郡县截留了大概一千六百多万的费用,平均每个地方一万多贯,这也让各地政府的小日子过得滋润起来。

年关到来,各郡县陆续派人把今年拖欠的赋税押解到了长安,位于长安西北角的国库门前车水马龙,前来缴纳赋税的车辆昼夜不断,将一车又一车的金银送进国库。

根据户部统计,自从进入腊月之后,国库入账的赋税已经超过一千六百万贯,占了全年赋税的百分之六十。

而今年全国各地的总赋税也已经交出了答卷,今年总收入两千七百万贯,比去年增长了四百万贯。

这个数字既与全国的战事逐渐平息有关,更得益于李瑛取消了宵禁政策。

自从李瑛在前年年底宣布废除宵禁政策之后,各地政府陆续跟进,使得全国各地的夜间经济蓬勃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业赋税。

要知道,在取消宵禁之前的那一年,大唐的赋税跌到了近百年来的最低峰值,全国总赋税只有一千四百万贯。

而在这一年之前的天宝元年,全国的总赋税为两千四百万贯,一下子暴跌了百分之六十。

当然,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内战,洛阳与长安两个朝廷并立,安史叛军控制了东部地区的半壁山河,许多地方政府左右摇摆,并没有按时缴纳赋税,或者拿不准应该把赋税交给谁?

在平定了洛阳政权之后,李瑛发动弘武改革,迅速加强对各地政府的掌控,取消宵禁制度,将去年的赋税总收入迅速拉升到两千三百万贯。

这个数字比起李隆基在位时期的天宝元年仅仅只是少了一百万贯,这还是在山东、江淮、江南等地区的赋税未能入账的情况下获得的收入。

到了今年,取消宵禁政策带来的商业税更加可观,使得全国赋税总收入攀升到两千七百万贯,已经超过了天宝元年的总收入。

太极殿上,户部尚书刘君雅举着笏板侃侃而谈,意气风发。

“除了各地政府将赋税陆续送进京城之外,我军攻克沧州之后,共缴获赃银三百多万贯,目前正由杜希望押解进京。

统计各项收入,目前国库的积蓄已经超过了七千万贯,为我大唐建国以来的最高记录。

臣有信心,让明年的全国赋税更上一层楼,突破三千万贯,争取早日超过开元十二年的唐史最高记录。”

“呵呵……好啊!”

李瑛捻着胡须,扫视脚下两百多名文武官员,感慨不已。

“朝廷有钱了,朕的日子好过了,你们的日子也好过了,朕很欣慰。”

“但朕认为,光朝廷的日子好过不算盛世,更应该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过。”

“经过这场持续了三年多的动乱,我大唐伤了不少元气,更有许多百姓遭受涂炭,尤其是河北、山东、江淮等地。

故此,朕决定明年在全国范围内减赋税、轻徭役,让百姓们的日子好过一些。”

“陛下圣明!”

李瑛话未说完,满朝文武便在颜杲卿、裴宽的带领下齐声称颂。

“好好好……”

等大臣们的颂扬声落下之后,李瑛继续说道,“太宗文皇帝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不能光让朝廷自己过上好日子,也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朕决定,明年在全国范围内减免三成的田税,让种地的百姓日子好过一些。

当然,商业税是由商贾缴纳,不予减免。”

户部尚书刘君雅举着笏板领旨:“臣谨遵圣谕!”

李瑛经过这段日子的深思熟虑,决定继续推进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改善民生。

“要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仅仅只是减免赋税还不够,还应该普及文化教育。

故此,朕决定从国库中拨出专项资金,在全国一千五百多个郡县中建设十万个以上的学堂,让穷人的孩子们免费读书。”

李瑛做过预算,一个学堂按照五十名学生计算,那么全国将会有超过五百万的青少年接受文化教育。

而建设这么一座学堂的投入大概在一百贯左右,在全国建设十万座学堂的总投入也不过才一千万贯。

“咱们朝廷现在有钱了,有了钱就应该拿出来给老百姓做事实,而不是像寺庙的和尚那样把它藏在库房里让他发霉!”

李瑛霍然起身,背负双手走下丹陛,在满朝文武之中穿梭,用昂扬顿挫的声音阐述自己的政治理念。

“目前国库中的积蓄已经超过了七千万贯,朕愿意拿出一千万贯来普及文化教育,让我们大唐的百姓读书识字。”

望着李瑛慷慨激昂的姿态,满朝文武无不肃然起敬,这是一个真心为百姓着想的皇帝,他并没有好大喜功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李瑛继续道:“当然,建设十万个学堂只是文化普及的第一步,后期还需要巨大的投入。

按照每个学堂三名老师计算,全国将会新增三十万名教书先生。

每个先生按照月薪一贯计算,那么朝廷每年将会在教育方面投入高达三百六十万的支出。

但为了提高全国老百姓的素质,让我们大唐国力强盛,朕愿意为此掏钱。”

顿了一顿,李瑛用开玩笑的语气道:“老百姓们有了文化,他们种的地将会收获更多的庄稼,他们可以从事更多的生意,可以发明前所未有的物品,还能让人口增多。

到那时,咱们大唐的赋税不就上来了吗,朝廷的投入不就获得了回报?

我们也可以把教育事业当做一项投资,一项需要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投资。”

对于皇帝的这个宏伟蓝图,在场的官员看不了那么长远,也不敢反对,纷纷送上赞颂。

“陛下心系万民,虽尧舜在世,亦不过如此!”

李瑛转身走回丹陛,在龙椅上落座。

“普及文化教育之事关系重大,必须由专职的部门负责,朕决定自即日起设立文教司,调贵州布政使杜甫回京担任此职。”

李瑛的目光落在中书令裴宽的身上,“散朝之后,中书省即刻发出调令,调杜甫进京出任文教司司丞,命张巡率领麾下兵马前往贵州出任布政使,并兼任贵州兵马大都督。”

中书令裴宽捧着笏板领旨:“臣遵旨!”

李瑛之所以调杜甫进京,一是他那悲天悯人的性格非常适合掌管全国的教育事业,第二个目的则是为平定南诏国做好铺垫。

杜甫有慈悲之心,但却没有用兵的才能,他执掌的贵州汉民一直与南诏摩擦不断,汉人总是吃亏,杜甫手段也不够强硬。

因此李瑛这才借着设立文教司的机会把杜甫调回长安,让手段强硬的张巡率领他麾下的两万人马从浙江东部地区开进贵州,给南诏人上上强度。

同时,李瑛又给裴宽下了一道命令,调安南都护崔颢进京另做任命,命目前在扬州练兵的夫蒙灵察带领两万人赶往交州,接替崔颢出任安南都护。

中国大地已经太平,李瑛作为一个棋手,必须不动声色的安排好棋子,才能出其不意的拔掉南诏人的爪牙,卧榻之侧岂容猛虎鼾睡,睡在大唐皇帝的塌前,那更是万万不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wtw1974 仙路九万万里 1976步步生莲 肥水不流外人田 后宫春春色 末世重生后,我获得了无限空间!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逼我下乡?科研军嫂搬空你全家 一代天骄 豪门前妻,总裁你好毒 逍遥人生 青山湿遍 半子 崇祯十五年 开局同学会上中奖两亿五千万 为什么一定要做出选择 暗里着迷(高干) 夜少心尖儿是满级大佬 万相之王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穿越之华夏崛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穿越陪都之谍战重生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 神话版三国 红楼群芳谱 食戟之冒牌小当家 大唐逍遥小神医 大明锤王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被追杀的我,被敌人推上了皇位 医妃惊天:王爷,求恩泽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生死主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唐代秘史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锦衣血诏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盛唐华章 青铜剑客 - 盛唐华章txt下载 - 盛唐华章最新章节 - 盛唐华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