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

龚尔思笑

首页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后,我成了省委书记的女婿 我真是大神医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好色小姨 荒村猎艳 极品神医闯都市 末世巨贾 竹马他哥一直撩我 都市流氓少爷 男神养成手札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 龚尔思笑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全文阅读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txt下载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7章 藏眼镜赢草遭蜂螫 破难题携手涉洪涛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村里从互助组变成了合作社,这对廖文刚一家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因为文刚的父亲和大哥都长期在外,母亲又眼睛大半失明,最大的中伟,也只十三岁。没有成立农业社之前,一家老小,都必须去劳动,请人搞生产。入了社,这一家根本没有劳动力,也就没有给他们安排生产劳动,只是分粮食时,要去过秤。多,就请人挑回来;少,就由中伟自己背回来。没有劳动力,就补倒差,每年一家人补两百多元钱。文刚父亲找的钱,补倒差绰绰有余。因此,文刚回家,不再割牛草了,只完成抬水、找柴这样的家务劳动就行了。文刚这一家人,特别拥护合作化运动。

白翼坤说:“毛主席能这样照看老弱就好。你,要好好学习,报答共产党,报答毛主席!”

廖文刚说:“我能做到,像岳飞那样,精忠报国。”

廖文刚有了时间,就经常到图书室借书。学校的图书室就在教室的左边,廖文刚成了借书的常客。这天,他借到了《吕梁英雄传》。一下课,就捧着书读起来。早晨,一到学校,廖文刚就拿出小说聚精会神看起来。陈学文问:“讲的什么事?好看吗?”廖文刚正看到“张老汉跳崖”一节,说:“好看,打日本鬼子的。真是英雄啊!”

这时,廖德煜过来说:“谭德芳有本更好看的。”廖文刚问:“是什么书?”廖德煜说:“水许”。夏翠仙笑道:“白字大王,那是《水浒》。”

廖文刚车转身来,见后面的谭德芳也埋着头,在津津有味地看。就走过去说:“我翻一下,好吗?”“去去去!”廖文刚趁他不防,伸手抓起书就跑。谭德芳站起来就追。廖德煜把他挡在一边。说:“同学之间,看本书算啥!”谭德芳说:“我也是借的,撕烂了,可没有地方买来赔!”廖文刚趁此机会,火速翻了翻,见书上还有图,有一个人在挥拳打老虎。还有些人长得挺胸叠肚、虎背熊腰。看了几行,不甚了然。就跑过去说:“还你,还你!”谭德芳把书翻开,说:“我都不大看得懂,不要说你!”

廖文刚说:“打乒乓,你是我的手下败将,不敢承认。未必你认得的字比我多?”谭德芳说:“当然,我读过私学。”廖文刚说:“我读的是公学,不假,但看的书也不少,未必就没有你认的字多。”陈学文说:“这好办,把《水浒》摆起,我来考你们每人10个字,看哪一个认得的多。”谭德芳说:“你考我们?你会认吗?”

夏翠仙说:“我们全班人当裁判。”夏翠仙,方方正正的脸,显得很机灵。可惜,她的眼睛瞎了一只,她说是她调皮,她的母亲用叉头扫帚打她,不小心,被斑竹枝刺伤了眼睛——全班人都在附和,可是,上课铃响了。

廖文刚回到家里,父亲廖紫云回家来了。廖文刚回家从来不看课本,也没有作业。他和二哥抬了水,找了柴,就捧起《吕梁英雄传》看,他父亲看见,问:“看的什么书,看得这么专心?”廖文刚说:“《吕梁英雄传》,写共产党组织老百姓打日本鬼子的故事。”廖紫云说:“给我看看。”廖文刚站起来,把书给了他父亲。廖紫云翻了翻,看了看,说:“这是耍书儿,以后不能看。”廖文刚说:“为什么不能看?读书人不看书,还叫读书人?”廖紫云说:“勤有功,戏无益,这是看起耍的书,耽误时间。”白翼坤听了说:“看起耍的书,也有大道理。《说岳全传》,哪朝哪代,考进士、举人,都不会考。你说有用没有用?”廖紫云说:“反正老三不能把时间花在这种书上!”

又过了些时候,廖文刚通过廖德煜,借到了一本《荡寇志》,廖文刚虽不全懂,但也能看出个大概。白翼坤看见,没有说他。他父亲看见了,就说:“小孩儿家,怎么能看这种书!”。第二天,等廖文刚早晨离家上学时,却找不到《荡寇志》。廖文刚断定是他父亲藏起来了。他父亲做事,要戴老花眼镜,廖文刚趁他父亲不注意,把眼镜藏到了床枕头下。

到了学校,谭德芳说:“还我的《荡寇志》,人家在催我了。”廖文刚说:“对不起,后天,我一定还你。”谭德芳说:“说话要算数!”廖文刚说:“我可从不耍赖。”

下午放学回来,廖文刚走到院子里,廖紫云就问:“老三,你把眼镜给我拿走了?”廖文刚说:“没有。想找眼镜,很容易,《荡寇志》里有个智多星吴用,料事如神。你把书给我,我找找吴用,就会算出你的眼镜在哪里。”

廖紫云说:“没有这么稀奇!”廖文刚说:“你不相信,就自己找好了。”

廖紫云想了想,起身进了屋,廖文刚尾随其后,见他爬上了猪圈上的小楼,拿了书下来,廖文刚赶忙退回院子里。廖紫云把《荡寇志》给了廖文刚:“你给我算。算不出来,看老子不揍你!”

廖文刚把书拿在手里,煞有介事地翻了翻,说:“眼镜找到了。”“在哪里?”廖文刚转身去屋里,拿出眼镜说:“伯伯,你看,灵不灵。”

“你这小鬼头,以后少看这些书!”廖紫云接过眼镜戴好说。

一个星期天,中伟和文刚、玉容又在一起割草,不过不是用来喂牛,而是专门割老草来晒干了作柴烧。一会儿,木娃儿、张子祥、张子云兄弟,廖文火、廖文元兄弟等几个小伙伴也来割草。

大家的草都割得差不多了,文刚说:“我们来打桩儿。”大家都说:“好,好!”

打桩儿是小孩子们割草时玩的一种游戏:每人割好一把草,放着当赌注,然后确定一个几米远的目标,比如树子,石头作为“桩”,各人把自己的镰刀甩出去,必须刀口要插进泥里,谁的刀离“桩”最近,谁就算赢,大家割的那把草,就归他了。

玉容说:“我的手最准,看我赢你们!”文刚说:“我的手也不赖,看我的本事!”玉容确定的“桩”,是一丛黄荆,大家弓着背,只听“唰唰”响,不到一分钟,大家就割好了一大把草,堆在一起,然后个个向着目标,飞出自己的镰刀。只见刀光闪闪,8把镰刀,都插在黄荆丛边,大家一看,玉容的最近。玉容笑盈盈地去抱草,还说:“怎样!手下败将们!”

然后又是大家割草飞刀,玩了几回,文刚的镰刀,竟然飞进了黄荆丛中,大家都喝起采来。廖文刚说着“这就叫将军殿后”,就兴冲冲地先去把赢的草按进背篓里,再去黄荆丛中取镰刀。谁知他刚把手伸进黄荆丛,就飞起一个大黄蜂,吓得廖文刚扭头就逃。跑的哪里逃得赢飞的,鼻子下的右嘴早给螫了一下,顿时红肿起来。廖文刚大叫:“大黄蜂,螫我了!”,玉容、中伟慌忙来看,大家都说:“快点回去,找奶来搽!”

中伟蹑手蹑脚地走到黄荆丛边,取下了文刚的镰刀。孩子们都背起背篓,送廖文刚回家。翼坤见这么多孩子进了屋,就说:“都请坐请坐!”

玉容说:“廖幺娘,文刚被蜂子螫了!快给他搽点奶。”文刚把草倒在地坝里,就朝妈妈怀里钻。翼坤正在给祥宁喂奶,说:“我看,我看看,呀,肿这么大了!怎么不小心点!很痛吧?”

文刚说:“痛。”翼坤就挤出奶来,朝文刚的嘴上搽。文刚给小伙伴们说:“谢谢你们了,都回去吧。”小伙伴们才背着草回去了。廖文刚的嘴肿了三天,才消了。

廖文刚眼看就要高小毕业了,要不要升学继续读书,成了家里人经常议论的话题。廖文刚的父亲廖紫云,不大留心这个问题,采取了随大流的态度;他的大哥文辉主张不必再读书,他的理由是:“家里缺劳动力,读了书,也没有什么用,现在当官的人,还不是跑田坎!当老师的,还没有我和伯伯找的钱多。”他的母亲白翼坤和二哥中伟及春晴、国忠都说“读得就要读,读不得才不读。”中伟、国忠还说:“书读得多,好给我们讲故事!”

一九五七年阴历四月十五的晚上,碧天如水,繁星满天,圆月真像一只白玉盘那样的晶莹。微风吹着,竹林沙沙响,院子格外凉爽。紫云、文辉都从外地做活回来了,大家吃过晚饭,就在院子里闲聊。文辉说:“老三马上就要高小毕业了,就回家和中伟种庄稼、抬水。十二岁了,能做些事了。”翼坤一听,厉声问道:“你怎么不在家种庄稼?”“我有本事呀!人家供销社董主任还说要把我们转成城镇人口,专门干这一行哩。”翼坤说:“你有本事,还不是老娘让你读了点书!老大的心肠好窄,你没有读多少书,老三就不可以多读些书?再说现在是合作化,老三这样大的人,队里也不会安排搞什么生产。为什么不读?我生老三的时候,梦见碗大一颗星星落在我的怀里,老三一定有出息!不读书怎么行!”文辉说:“老娘可是多心了。伯伯都要满六十了,妈也将近五十了,有能力供三弟读书吗?”白翼坤说:“我们都有手艺,怎么就没有能力供一个读书的?”

紫云说:“古话说‘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钱是不成问题的,要看老三自己行不行。”廖文刚说:“我当然行,算术,经常是第一;语文也不是第二。”廖紫云说:“这就好,老三,来,我考你一道题,你能做起,就继续读。”

廖文刚说:“那就请伯伯出题。”廖发祥一家,中伟们都抬着凳子坐在院子里凑热闹。紫云便说:“361除以多少等于多少?”

这种属于开平方的题,文刚才读到高小,还没有接触到此类知识,他便去灶房里找来几个木炭,趁着月光,伏在三合土坝子里边思考边划起来。中伟、春晴、国忠都围着文刚,要看个究竟。才一岁多点的祥宁,也摇摇晃晃地挤过过去看三哥在地上划。

廖文刚抬起头来,看月亮很圆,发着柔和的光,天上几乎没有云彩;晶莹而深邃。他望望天上的星星,又在地上画。文刚试过了,2、3、5,都除不尽,他突然想起,20乘以20,是400,361,比400小,只能在20以下去找这个除数,他刚写出个19,一算便成功了。“361除以19等于19,我算出来啦!”文刚高兴地说着,爬起来,抱着妈妈只顾跳。小弟兄们也都欢呼雀跃起来。这时的廖文刚,刚满了12岁。紫云说:“这么快?不错!老三应该继续读!”

院子里顿时一片赞叹声。大哥廖文辉还没有算出来,很不服气,说:“我再考你,365除以多少等于多少?”文刚笑着说:“除以5不就得73吗?”那“488除以多少等于多少?”“除以8得61,除以2得244,除以4得122。”

文辉还胡乱出了些题来考,因为文辉的数学知识本来就很有限,他能想出的题,都在文刚的知识范围内,所以,都被廖文刚很轻松地答起了。文辉这才发现老三还有些名堂。不过,他总认为读书没有用,现在,就是当干部,也只好一天到晚跑田坎,当一个老师,也只有二三十元钱一个月,再说,家里这么穷,主要劳动力又出去了,廖文刚还是在家务农为好。但廖文刚不再读书的意见被这一家的大多数人否定了。

一九五七年过了儿童节不久的一个夜晚,文刚被叮咚的响声惊醒,见妈妈正打着手电筒在往蚊帐顶上放瓷盆,差不多又有雨水溅到脸上。闪电把屋里照得通明,惊心动魄的雷,一个紧接一个,床都像在颤抖。中伟、春晴、国忠都醒了、一岁多的的幺弟祥宁正哇哇直哭。和妈妈睡一头的春晴把祥宁抱在怀里哄着:“么弟么弟,不哭不哭。”

这五个孩子都和妈妈挤在一张床上,为的是好听妈妈讲故事。这时,只听蚊帐顶上“的的嗒嗒”响个不停。地上的水花也溅到了床上。文刚马上起床提来水桶,接住漏下的雨水。那边的云霞嫂也醒了。翼坤问:“邱云霞,漏不漏?”云霞说:“像有水溅到床上,没找着哪里漏。”借着闪电的强光,文刚看见隔开云霞和他们房间的墙头有一股细筷子粗的水奔流而下,土墙淋软了可不得了。中伟、文刚立即抓起在门外崖畔接水的竹槽,抬过饭桌,加上一根凳子,翼坤用电筒照着,把竹槽斜伸到墙头,中伟提来粪桶,水“哗哗”地流到了桶里。

廖文刚看了看说,总不能老是用手把水槽扶住呀?”中伟说:“有什么办法?”文刚想了想说:“用绳子把下面的这一头,拴死在桶梁上。”“那,满了怎么倒出来?”“用瓢舀出去,这个桶就不动。”白翼坤立即找来一根细绳,把竹槽固定在水桶上了。文刚又拿着电筒把所有的墙头都看了一遍,把家里的桶、盆、锅、碗都用上了。

白翼坤说:“文刚、春晴明天还要读书,你们快上床睡。老二负责看桶桶、盆子,要满了就用瓢舀去倒进猪圈里,冲冲猪圈也好。”

中伟说:“好,单二哥镇守,你们睡。”单二哥,是《说唐》里面的英雄单雄信,廖中伟也是老二,经常以“单二哥”自况。虽然被子、席子都已经有些潮湿了,文刚几姊妹也管不了那些,缩进被窝里,在滴滴嗒嗒的雨声中,很快又进入了梦乡。

文刚一觉醒来,雷雨已经停了,但天还没有怎么亮,他知道妈妈和中伟二哥都耽搁了瞌睡,就不声不响地起床去煮饭。可是火柴已经湿了。无论如何都划不燃。翼坤听见,忙说:“抓一根火柴出来,放在心口上,等干了,在干的灰槽石头上擦。把灯准备好,先点灯,后生火。”文刚照着办了,果然有效。

这些地方,红苕半年粮,到了夏天,已经没有红苕了,早饭,就只能吃苞谷面糊。文刚按全家每人两碗计算,加了一大锅水。烧的,可没有木柴,只是些干玉米秆、干草之类,廖文刚就坐在灶门前,用手把草挽成小把,这要禁烧一些——一把一把地放进灶里。

等水开了,就一手抓起昨天和妈妈二哥一同磨好的玉米粉撒在水里,一手举锅铲搅拌,等觉得差不多了,又坐到灶门前烧火。

这时,火多半已经烧过了,就放进一把草,拿起吹火筒往未完全熄灭的灰里一吹,火又轰地一声燃起来了。这时的火可不能大,妈妈教过他,火大了要煳。只能微火,等到锅里响起了“卟哧卟哧”声,再加上三四把火,让余火烘起就行了。

廖文刚把自己吃的舀出来,把其余的用锅盖盖好,就一个人吃早饭。菜,家家都泡得有酸菜——多半是青菜秆或者白萝卜皮——夹上几块,喝几口面糊,吃一块酸菜。他吃完早饭,就在瓜瓢里把碗筷洗干净,放在桌子上,打着光脚板,背起书包就出了门。

文刚到屋门口一看,见白毛冲里满眼是山挂瀑布,田走黄龙;水声响成一片。一会儿钟同和张明珍、张华炳、张述荣、陈建明等五位同学过来了,他们中有四个是高小一年级的,都身背书包,高卷裤管,光着脚板,嘻嘻哈哈地踩着水花路走。因为雨下得大,下的时间并不很长,稀泥都被冲走了,路是硬的。文刚也照着他们的样子高抬着脚,重重地踏下去,故意踩得水花四溅。到了鸦鹊口,邱明宣也从三湾塘边过来了。邱明宣说:“昨晚上屋子漏惨了,我觉都没有怎么睡。”大家都说昨晚上屋子漏。廖文刚说:“看来我们都是屋漏又遭连夜雨,但这里说的是实景,不是比喻。”邱明宣说:“加上后面的话,不是脱了裤儿放屁——多此一举么?”廖文刚说:“‘屋漏还遭连夜雨’本来不是说雨,而是说倒霉人又遇见了倒霉事。”

他们七个人不停地谈天说地,走到了断桥河边,顿时都傻了眼:只见整个断桥河变成了一条奔蹿的黄色巨蟒,河比平时宽了许多,桥淹在了水里,只能看见一抹淡痕。

大家站在河边,看着杂草枯枝,从面前卷荡而过,七个男孩被杂着泥腥味的河风吹得头发散乱。“打道回府,今天就不上学算了。”有同学说。

廖文刚说:“那怎么行?又没有给老师请假。我和钟同、邱明宣马上要毕业了,耽误不得。”

这些孩子中,钟同水性最好,年龄也最大,他认真看了看河水,走上石桥,站到桥面上,往对面走,说:“水并不深”。他在桥上来回走了几步,只见水从他的脚面上喷刷而过。廖文刚大声说:“小心!小心!快过来!”钟同竟然一个人向河对岸走去。大家都吓得胆战心惊。直喊:“小心点!小心点!”钟同,走到对岸,又从水里走过河来。他说:“桥面的水很浅,只要胆子大,我们手牵着手,眼睛只看河对岸的山,不要看水,脚不要抬起来,从水里慢慢移过去,不会出问题的。”

廖文刚说:“我可害怕。”张明珍说:“我们干脆绕道走。”

钟同说:“没有别的路,这里的桥淹了,别处的桥也淹了,我来安排,不会有问题的。”钟同水性最好走第一,水性第二的邱明宣走最后。干鸭子张明珍第二,水性不怎么样的廖文刚第三,也能凫几把水的陈建明、张华炳、张述荣居第四、第五、第六。钟同说:“把手抓紧,脚踩稳了前面才移后面的脚。”

七个孩子都壮起胆子,由钟同领头,前面一个人伸出左手紧紧抓着后面一个人的右手,鱼贯上桥。脚下的水冲击着小腿,力虽不大,但声势吓人,激起的水珠打到了脸上,四周是轰轰的水声和呼呼的风声。文刚紧张得手都在发抖,他看了一眼河里,顿时觉得天旋地转,马上闭上了眼睛。钟同可能感觉出来了,大声喊:“眼睛看着对面那根大麻柳树!不要看河水!”大家都凝神屏息,移到了桥中间。

大家都感觉到,水深了,冲力更大了,涛声更响了。断桥河,只有四五十米宽,过了桥中间,水又浅了些,对岸的老麻柳树越来越近了。钟同第一个踏上了河岸,他扭身回头看着大家上岸。上了岸,廖文刚还吓得脸色发青,他说:“吓死我了。大家,要是倒在水里,往下飘,怎么办?”陈建明说:“我也很担心,最担心的是桥板被冲走了、桥板松了,往下垮!”张明珍说:“我最愁的,是,下午回,回去,我可没胆量再这样过河。”

钟同说:“天已经晴了,水自然会退的。”

真如钟同所料,下午他们再到河边时,水已经退到了桥下一尺多了。不过桥面上全是泥,但大多已经干了。

回到家里文刚给妈妈讲了他们早晨过河的事。翼坤大吃一惊说:“简直是胡闹!人冲走了怎么办?给老师讲了没有?”“没有”,文刚说,“我们那时可没有想那么多。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后怕。”翼坤说:“遇见这样的事,可以回来找大人,也可以不去上学。特殊情况,特别处理。不能死脑筋!淹死了,这一辈子就完了。你们这么小,值得吗!”

第二天上学的路上,文刚把他妈妈的话告诉了钟同。钟同说:“这种事,有把握就干,没有把握,就一定不能干。钟开贵也训了我,他说‘淹死了一个,你负得起责呀!’”廖文刚问:“你哥哥,好些了吗?”钟同说:“总是咳,没有好转。他每天在家里坚持看书,他说,病好了,还要读,还要考中学。”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我在大唐做战神 山村情事 魔艳武林后宫传 我有一柄摄魂幡 虚空塔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动漫之后宫之旅 触手可及的星星 霸道总裁毒宠美妻 快穿之男配上位记 别叫我恶魔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从红海开始崛起 末世了,恋爱系统才降临 重生后我带着小青梅白手起家 
经典收藏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魔艳武林后宫传 绝色神雕 后宫春春色 重生后,我成了省委书记的女婿 抗日之怒火兵魂 穿越大周 道长我放不下她怎么办?她克你! 四合院:我!开局揍了聋老太太 重生官场后,我先娶了省长爱女 都市无敌仙 娱乐:从蘑菇屋开始的人生 娱乐之我怼哭了全世界 特工传奇之巅峰荣耀 四合院:别劝了,在劝我就无敌了 四合院:开局五八年镇压全院 重生断绝关系,她们陆续重生回来 高武:我能合成万物 遮天之我成了李长青 一切从停职开始 
最近更新带女儿净身出户,每周一个新词条 重回70,开局收留小姨妈 修炼时代守护者 华娱2001:娱乐圈真好玩 天师刘凡尘 重生90年代,我靠巡山带着妹妹奔小康! 谍战不站队,孤狼搅动上海滩风云 躺成影帝,什么叫那札不舍得跟我分手? 开局成僵尸:躺回现代 我在异世界中修改规则 天降神物,我在末世狂追老板娘 中外对账,洋妞和我有婚约? 神豪返现后,女神们跪求我别停! 赌石异能 重生之娱乐圈大主宰 从边陲小镇的猎人,踏上武道之巅 四合院:我的老婆力拔山兮气盖世 天枢燃夜 狱龙九天 地摊女王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 龚尔思笑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txt下载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最新章节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