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

龚尔思笑

首页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艳海风波 寡嫂 大唐群芳录 绝品桃花命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我不是祁厅长,叫我祁书记 黑色豪门之我的王子老公(大结局) 竹马他哥一直撩我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 龚尔思笑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全文阅读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txt下载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5章 雨后竹林孩童乐 高小新生趣味多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二天,大雨过后,地里一踩一个窝,是不能下地的;草上溅满了稀泥,是不能给牛吃的,实在没有鲜草,就吃些干料,因此,草也不用割;拾柴禾,母亲又怕孩子们滑下山崖,也不让去。一早起来,中伟、文刚,就带上竹管水桶,到屋门外的崖下接水去了。他们清楚,一家人的吃水只能靠他俩抬。一下大雨,门口山崖的浸水,要持续半个多月,他们就不必到岩洞湾或玉容那边去抬水了。

吃了早饭,小伙伴们都到竹林里玩。下了大雨后的竹林,是中伟、文刚们的乐园。阳沟里的水已经不大了,但清花渌亮的,穿过竹林,像银铃滚动般地响着向冲里奔去。中伟说:“这么好的水,关起来,栽秧子。”文刚、春晴,八儿、木娃和闻声跑上来的玉容,就搬石块、抠泥巴,一会儿工夫,就造好了面筛儿大的一块田。他们又去扯些野草来,学着大人的样子,整齐地栽到里面。栽好后,玉容说:“这块田就分给贫农廖春晴了。我们再造。”不到一顿饭的工夫,竹林里便有了亮晃晃的一串梯田。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田,大家都在里面种草,像解放时贫农分到了田一样的高兴。

一会儿,他们的目光又转向了砍竹子后留下的竹桩,每个竹桩里都装满了清水,他们把小螺蛳壳,用小棍从中穿起,算是粪瓢,小心翼翼地从竹桩里把水舀出,学着大人,去浇他们的庄稼。“嗡”的一声,一个笋子虫从春晴的头顶飞过,文刚看见,伸手去抓,它早已飞上了高高的竹梢。笋子虫,学名竹蜂,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昆虫。中伟、文刚哪里能放过,就去抱着竹子摇,结果洒了一头的水;那笋子虫,开始一动也不动,过了一会儿,竟然一展翅,飞过竹林,飞过菜园,飞过房顶,飞到房子后面的竹林里去了,大家只得叹息。笋子虫没有捉住,却飞来了三只小蜻蜓,头比火柴头还小,身子比香签棍儿还细,却遍体通红,翅翼就像玻璃做的。孩子们都看得呆了。春晴拍着手要去捉。文刚不肯,说:“等它们飞,它们肯定是三姊妹。”三只红蜻蜓,在碧绿的竹叶间,飞飞停停,好像特意来陪孩子们玩似的。

这时中伟大声嚷起来:“看,好大的盘海!”一只伏在竹根下打盹的螃蟹,像是被惊醒了,伸着两个大钳子,正在不知所措,被中伟从背后轻轻抓住了。文刚说:“我们挖一个洞,喂起。”玉容说:“枉自说,它会挖洞跑的。”“跑不了的。”文刚立即动手在竹根下的斜坡上挖了一个大肚小口的洞,形状像一个小孩儿的肚兜,螃蟹放进去,还加了点水,然后找来一个石头,堵在门口。

竹林旁的大水坑,已经装满了水,几只小青蛙,正在里面嬉戏。里面的水,有丈多深,怕小的孩子跌下去了,中伟就把两岁的国忠抱去放在地里,大家欣赏着小青蛙在水里浮沉自如,随意来去。

大家正高兴得拍手,只听国忠嘴里嚷着“铁丘坟,铁丘坟”。“铁丘坟”,是《薛刚反唐》故事里,埋葬薛家被杀的三百多口人的大坟,国忠不知怎么记住了这三个字。文刚觉得国忠喊出这三个字有点奇怪,就赶过去一看,离国忠坐的地方只一尺左右的洞里,竟然有一条蛇,吐着触须,虎视眈眈地盯着国忠,国忠也盯着蛇。文刚吓得毛发直立,想去抱走国忠,又怕惹恼了蛇,趁机进攻。说时迟,那时快,文刚急忙抱起挡螃蟹的石块,紧走两步,“呼”的一声,堵住了蛇洞。他抱起国忠,才气喘吁吁地喊:“蛇!蛇!”“在哪里?”大家都奔了过来。“石头堵住了。”这些孩子可从没有人打过蛇。都胆怯地说:“怎么办?”

这个地方蛇很多,人都很怕蛇。万大嫂曾经打开柜子,见一条大蛇盘在柜子里,吓得病了几个月,所以当地有“见蛇不打三分罪”的说法。几个小孩儿都不敢打蛇,只得喊妈妈,妈妈眼睛不行,也不敢打蛇,就喊廖发祥,廖发祥一听,和廖青华出来操起一把锄头,勾开那块石头,那蛇盘成一堆,昂着头看着洞外。廖发祥一看说:“这是没有毒的蛇,还是母的,等它出小蛇咬老鼠。”说着,他还弯下腰去摸蛇头,说:“样子怕人,从不伤人的。”孩子们听了,都去逗蛇玩。

1955年的9月,廖文刚10岁半,进入了研经高级小学。

研经小学的校舍,本来是督军熊克武父母的墓庐,坐落在研经街斜对面的半山腰上,围墙蜿蜒,随山起伏;绿树如海,遮天蔽日;楼台亭阁,峥嵘嵯峨。文刚们进学校,走的是偏东北面的后门,门外是一个泥地篮球场,地面不很平顺,但却被光脚板踩得结实发亮。进门就是墓地,两座大墓尾朝后门,头朝研经街。墓地的周围是紫荆树,都不高,也没有多少叶子,但枝干都盘曲如虬龙,竟然没有树皮,溜光溜光的。而地面,都被无数的光脚板踩得铮亮。正对坟地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坝子,用石板铺成,十分的平整。这个坝子三面有梯坎,向东南下去是一个更大的三合土坝子,坝子的北边和南边边缘,各有一座木楼,北楼是主楼,一座宫殿式建筑,下宽上窄,檐牙高啄,雕梁画栋,轩峻巍峨;南楼则是普通的两层楼房:地板门窗都是木质的。这就是教学区。

两楼之间的这个大坝子,东边一棵梅子树,树杈形成了一个面盆大的圆洞,西边一个和廖文刚差不多高矮的大石鼎,原本是香炉。同学们就在这里打小皮球,每边五个人,一边投梅树杈,一边投石鼎。这里课前课后都有孩子们龙腾虎跃,欢声震天。这个坝子往东是一片梨树林,里面放有乒乓球台,夏天太阳大时就在里面开大会。再往南,挨围墙边就是教师伙食团了。

这个校园里,有几个地方特别好玩,一是坟地那个坝子再下一步石梯,就有一个圆形的坝子,中间一棵青杠树,长得枝叶如巨大的圆伞,刚好把这个圆坝子罩住,树下有不少鼓形石凳。树下站百把人,太阳晒不着,小雨淋不着。这里地势高,下面是一片水田。人一走到树下,只觉凉风习习,飒飒有声。这里可以远眺研经街及周围的螺髻群山。另一处就是正对主楼向南开的大校门,校门外是陡峭的山崖,沿崖畔凿壁而成的石梯路曲曲盘盘,路上路下都有森森树木,使人想起古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大门口一年四季都有扑面山风,站在这里,远山近树,历历在目,给人以飘飘欲仙的感觉。校园里还有各种花草树木,春天梨花如雪,夏天石榴似火,秋天菊花金黄,冬天梅花飘香。

9月1号这天,廖文刚和钟同(开田)和他的二哥钟开贵一同到研经小学报名入学。钟开贵比他的兄弟大两岁,在研经小学读六年级,他得了严重的哮喘病,一走路就呼呼地喘。说话的声音也很粗。成天咳喘。成绩不错,字写得漂亮。钟开贵一路介绍学校的情况,并说:“要努力,不要调皮。”钟同和廖文刚都很敬佩这位兄长,答应着,并问些学校的规矩。到了学校,钟开贵说:“先看分班名单。”教学楼下面,墙上贴着白纸,用毛笔写着新生的名字。在分班的名单上,廖文刚和钟同都找到了自己的名字。钟同在甲班,廖文刚在乙班。廖文刚见这个班上的名单中,只有一个邱明宣是认识的人,就给钟同说:“放学时,要等我,我们4个人一路走。”

廖文刚报了名,上楼梯时,遇见了一个身材壮实,个子比他高出一头的圆脸膛的同学,他问:“你在乙班?”廖文刚答:“是。”“叫什么名字?哪里来的?”廖文刚边上楼边回答,并问:“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我叫陈学文,是燕子的。”两人摆着龙门阵进了教室,坐在前面第一排。

上第一节课时,班主任进来了,三十不到,中等个子,长得黑瘦,他并没有作自我介绍,就编座位。他对陈学文说:“你这么高的,坐后面。”老师把个子高的都调到后面去了,然后发书发本子,讲校纪校规,念了每一个同学的学号。他说:“在自己的书上、本子上写好名字和学号。要记住,经常要用。”

下课后,老师走了,廖文刚问:“哪个知道老师叫什么名字?”“叫夏懋林。”廖文刚回头一看,答话的这位女生坐在中间,长得丰满壮实,面目端庄。但右眼有问题,似乎是粉的,看不见黑眼珠。她走到黑板旁,用粉笔写下了“夏懋林”三个字。廖文刚问:“你怎么知道?”后面的一个高个子女生说:“夏老师,是他的哥哥。她叫夏翠仙。”夏翠仙回头指着高个子女生说:“她叫王淑贤。”这时,一个头大身壮的男生说:“我们都互相介绍一下,我叫陈松林。”大胆的,都在作自我介绍:“我叫董伯才”,“我叫但明清”,“我叫廖克雄”。\"我叫刘里先。\"同学们介绍一个,廖文刚就回过头去看一眼,记住他们的特征。廖文刚问他的同桌:“你叫什么名字?也介绍一下吧。”这位同桌,和廖文刚一样,显得有些奶气。他并不答话,只是把自己的作业拿出来,指了指。廖文刚一看,是“纪富祥”三个字。同学们还没有介绍完,第二堂课又开始了。

进来的是一位女老师,显得年轻活泼。她说:“同学们好!我叫魏碧霞。教算术。”她在黑板上,用粉笔端端正正写下了她的名字。魏老师上课,声音清脆,条理清楚。同学们学得很轻松。刚一下课,陈学文就走到廖文刚面前说:“走,出去逛。”廖文刚站起来,和陈学文手拉着手,一同下楼。他们上了厕所,又到如伞盖般的大青杠树下,眺望研经街和舞凤山。这时,有两个孩子一同来了,廖文刚认识,其中的一个是乙班的叫沈光武,这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穿得也完全一样,廖文刚也认不清哪一个是沈光武。廖文刚问:“沈光武,你们是两弟兄?”其中的一个答道:“他是我的兄弟沈光文。”这时,钟同和另一个同学一路走过来了。廖文刚说:“钟同,你认认,哪一个是沈光文?”钟同把两人端详了一阵说:“两个都是!真认不出来!”钟同说,“我认不出来,但是他们的家,我知道,就在断桥河上边的周寺沟靠大河井的那一边。”

廖文刚惊奇地说:“那,我们的家好近啊。我的家就在周寺沟旁边的石包山上。”沈光武说:“我们在研经小学读的初小。”陈学文问廖文刚:“这两位同学是谁?”廖文刚说:“他是我的好朋友钟同,我们一同在断桥小学读书。”钟同指着和他一路的同学说:“他叫王绍全,是庙子井的。”廖文刚看王绍全,和自己一般高,圆脸盘,大眼睛,显得秀气聪慧。虽然是九月,天气还热,孩子们都穿着蓝布单衣,打着赤脚。一阵山风吹来,觉得特别凉爽。孩子们正在夸赞好风,上课铃响了。满校园的儿童都像蓝色的潮水向教室涌去。

下午是班会课。夏老师叫少先队员一定要戴上红领巾。断桥小学还没有建立少先队,廖文刚不知道红领巾是什么东西,他见有差不多一半的同学拿出红领巾,戴在了胸前,就举手问:“老师,在哪里买的,我也要。”夏老师说:“你要表现好,写了申请,批准了,才发给。”然后夏老师宣布了临时班委的名单,并叫这些同学,都站起来。班长是陈松林,长得身壮头大,显得很成熟。学习委员是夏翠仙,她站起来,对大家笑笑。干部还有但明清、王淑珍。过了几天,少先队又进行了选举,陈松林是大队委员,臂上戴了一个方方的白布牌,里面有三道红杠子。中队长是刘里先,臂上也有一个白布牌子,里面有两道红红的杠子。廖文刚很羡慕他们,巴不得就加入少先队,戴上红领巾。

班会课上,班主任夏老师说:“我们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能迟到。上午,九点上课。中午,十二点放学。下午两点半上课。家近的,可以回家吃午饭,家远的,中午就要自带干粮。”

这两年的时间里,中午时,远道的学生,就在教室里吃自己带的东西。吃红苕的季节,大多带的是烧红薯,麦收季节,多数带的是麦粑。廖文刚带的麦粑,是所谓“烙死皮”,就是头天晚上,把磨好的麦面和好,放在有热气的灶上,让它发酵。第二天早晨,做成一指厚的圆饼,先在辣锅里把两面烤一烤,然后放在锅边上,在锅底放一点水,盖上锅盖,蒸一会儿,味道香而微酸,非常可口。苞谷成熟后,大多带的是苞谷粑。嫩苞谷粑,都是用桑叶包着蒸的,清香甘甜;也有带饭团的,就是把米饭捏成圆圆的一块,然后放在灶里用微火烤,饭团的表面是黄的,吃起来,有一股香味。还有带豌豆粑的,则是用桐籽叶包着烧的。还有的同学,就用碗装着米饭。大部分同学是不带菜的。这个地方的人,大多是红薯半年粮,瓜菜半年粮。带饭的人少,带各种粑的多。也有家庭特别困难的,什么也不带。中午就出去到处走走,或者喝一碗开水。

这一年和廖文刚同路的同学只有钟开贵、钟同两弟兄和邱明宣。这四个人经常是结伴而行。钟开贵,矮胖圆脸,弟弟钟同,长脸高个,比他哥哥还壮实,显得精悍。邱明宣,瓜子脸,比文刚稍高。廖文刚个子矮小匀称,娃娃脸,大眼睛,显得机敏。四个农家孩子,穿得都差不多:手工纺线手工织的老毛蓝布衣裳,裤子都短而宽大,便于下地干农活,除了冬天,大都是光脚板。因为长期的磨练,他们的脚上都有很厚的老茧,可以在任何山野道路狂奔乱窜而不必担心脚会被刺伤磨破。

四个孩子早晨去的时候,因为怕迟到,大家都背着书包,只顾埋头赶路,只有遇见恶狗才会扔几个泥块;碰见熟人,打一声招呼。回来的路上,可就有各种有趣的活动了:夏天一般都是在断桥河里洗澡,打水仗,抓鱼,或者就是文刚和钟同骑在断桥河的桥上下象棋。游泳,钟同是师傅;下棋,廖文刚是师傅。钟开贵因为身体不好,大家洗澡,他就看衣服;钟同和文刚下棋,他就看小人书。有时,四个人一人一本连环画,边看边走。看见有螃蟹洞,他们就会摘下麻柳叶,放到洞口,如果里面有,它自己就会逃出来,被逮个正着。有时又各持一个弹弓打树枝,比手准,见着鸟儿也经常瞄准开火,可从来就没有打到过。他们还掏鸟窝,捉蝉儿,逮笋子虫,互相高谈阔论、追逐疯玩、评论老师,讲听来的所知的奇闻逸事。走到藕叶塘边,又常常比赛打水漂,看谁的石子在水上飘得远。这藕叶塘,夏天开满荷花;荷叶碧绿,荷香淡雅。荷花红艳,片片嫩红如小孩的脸。塘里还有一种植物,人称“鸡脑壳”,叶子是波浪形的,浮在水面,以秆为圆心,形成一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圆,花茎高出水面一两尺,花娇艳无比。孩子们从这里过,都要驻足欣赏片刻。

廖文刚来到这个学校,就听见了一个恐怖的故事,据说,有人看见,主楼的楼梯间,有一个颈上缠蛇的雪白的女人,人们看见她像雪人一样地从头顶开始慢慢融化了。所以,如果来得太早了,同学们一般不敢一个人上楼去。

文刚在这个学校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课外活动。学校规定,下午上完两节课,就搞课外活动,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参加各种小组,有故事组、乒乓组、象棋组,音乐组、图画组等等。对这些内容,廖文刚很喜欢,但学校把学生分成远道生和非远道生两类,远道生就不参加。钟同两弟兄、邱明宣都是远道生,文刚却不是。这样的结果,文刚就要面临一个人走完这么远的路的现实问题。且不要说,一路上要经过好些有狗的人家,单是乱坟坝,就特别的叫人害怕。文刚当时只有十岁半,个子矮小和五六岁的孩子差不多。到了课外活动的时候,文刚背起书包就跟着远道生走了。在路上,钟同说:“明天老师要刮你的胡子哩!”“刮胡子”,是当时的流行语,就是挨批评的意思。廖文刚说:“我胡子都没有,再怎么‘刮’,我也要和你们一路走。我怕狗,可不怕老师。”

第二天班主任夏老师就找到廖文刚说:“多参加些活动,是好事,你为什么逃跑?”声音虽不很严厉,文刚还是心中惴惴不安。他闷了两分钟不开腔。夏老师,二十七八岁,中等个子。夏老师说,“今天就参加了活动才回去。”廖文刚说:“不。”“为什么?”“我一个人走,怕狗。”他捞起小腿给老师看,“三个疤,狗咬的,我要和钟同一路走。”夏老师看了未置可否,文刚还是把自己列入了远道生的行列。

一天,到了学校,还没有上课,廖文刚就和钟同向打乒乓的队伍里挨去。学校只有三个乒乓台,喜欢打乒乓的男女孩子们就排成两排,用打擂的办法,打六个球,谁输谁就下,后面一个接着上。文刚一看,是本班的谭德芳坐江山。他是研经街上人,长得肥头大耳,是本校乒坛高手。轮着文刚上了,谭德芳根本没有把这个只比乒乓台高不了多少的小家伙放在眼里。廖文刚还在断桥小学时就和钟同在书桌上打,把黑板抬下来安起打,用一根长凳子作界,蹲在地下打。廖文刚因为个子矮,用的是近台快攻的“杀杀板”,谭德芳已经先输了六个球却不下去。反而喊廖文刚“下下下!”廖文刚说:“你输了,自己走。”谭德芳却说:“我输了?你问问大家,你能打赢我吗?”“我已经赢了你!”“哪个证明?你们说,他这么小能打赢我吗?”这种打法,既没有裁判,观众也并不十分留心,多数人都凭想当然说:“廖文刚打不赢。”廖文刚说:“那就重打,大家给我数着。”“不许赖,下下下!”

大家都以为是廖文刚在耍赖。廖文刚说:“我清楚谁在耍赖。谭德芳下!”一个小女孩说:“我数着的,廖文刚赢了。”“你胡说!”“你才胡说!”小女孩也不示弱。廖文刚看这小女孩,显得瘦弱,只有七八岁的样子。估计是低年级的。就说:“谢谢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夏碧仙,你们班夏翠仙,是我的姐姐。”正在争执不下,上课铃响了。廖文刚说:“找好裁判,中午我们来看是谁在耍赖!”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wtw1974 玄鉴仙族 新现代逍遥录 美女的兵王保镖 东汉末年枭雄志 美食之末世求生 苟王,我的师兄太低调了 
经典收藏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艳海风波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洛公子 魔艳武林后宫传 都市花语 遍地尤物 都市极乐后后宫 绝色神雕 动漫之后宫之旅 逍遥人生 仙剑御香录 后宫春春色 重生51年:隐居深山建立超级家 1979:一袋米换个媳妇 重回78 田园共妻火辣辣 我是全能大明星 灵气复苏:开局获得黑影兵团 重生断绝关系,她们陆续重生回来 
最近更新带女儿净身出户,每周一个新词条 功德反馈修为?我狂捐百亿善款! 重回70,开局收留小姨妈 相亲对象大三岁,是你啊,老师 修炼时代守护者 重生后,前妻看着我成就完美人生 重生78:开局从拯救厂花开始 女帝师妹轻点卷,再卷我就飞升了! 娱乐圈:大佬的欢乐逆袭 重生76:决不当女知青的接盘侠 离婚后,才知我是真龙 未婚妻出轨后,我和冰山女总裁领证了 东京全员恶女?抱歉,我专治恶人 只因我写萝莉小说,变成可爱小萝莉 华娱2001:娱乐圈真好玩 大叔的歪歪之路 天师刘凡尘 南台岛的蓝奇的新书 重生小山村带着丽姐去结婚 武功尽失,只能去当魔法师了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 龚尔思笑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txt下载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最新章节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