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拜朱重八为义父

六窍俱通

首页 >> 大明:开局拜朱重八为义父 >> 大明:开局拜朱重八为义父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大明国师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大夏第一宠妃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神谕 
大明:开局拜朱重八为义父 六窍俱通 - 大明:开局拜朱重八为义父全文阅读 - 大明:开局拜朱重八为义父txt下载 - 大明:开局拜朱重八为义父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6章 丞相之位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元璋听了朱林说的事情之后,端起的茶杯久久不能放下,手指用力将茶杯死死箍住青筋抱起。

之前他想的太简单了,以为废除丞相,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情,但是废除丞相之后留出的权力空白又要交给谁,交给他自己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对于政务的处理,朱元璋可谓是炉火纯青,但日后的皇帝又该如何呢?

丞相不是一个职位,而是承载相权的工具,相权是皇帝和朝廷的支撑,当皇帝强硬,朝廷蒸蒸日上的时候,自然丞相就会变得很鸡肋。当朝廷开始走下坡路,皇帝变老了,精力不足的时候,丞相便是中流砥柱。

朱林的话让朱元璋废除丞相的意志产生了动摇,但是朱元璋心有不甘,他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权利,这个权利趋近于极限。

“可是如今的丞相权力太大,丞相贪赃枉法导致民不聊生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种情况又该如何解决呢?”

“我的建议是多设立几个丞相,让丞相的权力分摊在几个人的身上,如果遇到了问题,他们可以商议出一个最简单的方案,然后汇报给您,直接定夺。”

“奏折太过冗长,您阅读起来太费时间,不如让丞相代为阅读进行总结,同时进行批复,您只用审查批复的结果就是了。”

“原来只有左丞相和右丞相这两个丞相,让他们二人形成制约,不如将丞相增加到五人,总体给他们的权利是不变的,但是五人需要均分和竞争,同时为皇上服务。”

“他们群策群力,相互监督,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给出的办法肯定会更全面,而且处理的事情会更多。”

“嗯,你的办法还算可以,暂且一试,至于废除丞相制度的事情,那就暂时搁置吧。”

“儿臣建议设立内阁,内阁之中选取政务处理的最为熟练的官员担任内阁丞相,以后大量的奏章直接送往那个让内阁进行审批,然后将结果报给您,让您进行定夺。”

“当然了,他们只能处理民生或者是普通的事情,如果涉及到军事或者重要的事还需要太子和您亲自查看。”

“每天送来的奏章要进行统计和分类,防止有人压下奏章,以权谋私。”

“进入内阁的人,要有不同势力的代表,以此来让他们相互牵制。比如说淮西的勋贵或者普通的文官。”

“年龄差距最好大一点,因为年轻人的眼界和老人的眼界不同,让他们的思想不断产生碰撞和摩擦,才能更有效的精进办事效率。”

“你讲的未必不是一个好方法,极大的削弱丞相的决策权,将决策权留给皇帝,将他们的建议权放大,如此削弱了丞相的职权的同时,还能为皇帝分担政务,是一个好办法。”

“胡惟庸倒台之后朋党一定不少,会留下很多的权利空白,让吏部小心的甄选人手,不要再发生结党营私的事情。”

“之前不是我们从翰林院中下放了很多的饱学的儒生?他们被下放到地方之后,各显其能,治理州县,有的自然才能出众,但是也有的那是空有其表。”

“我觉得可以将地方上的官员快速的调到到中央,来弥补这些空下来的位置,避免朝廷的运行出现问题。”

“好,这件事交给你大哥去办。”

“明白。”

朱元璋之所以让朱标去办,这是为了给朱标培养日后的班底,如果这些人都是朱标选拔上去的,日后便是太子门生,等朱元璋和朱标的权利完成过渡之后,朝廷之中便都是自己人了,而没人敢反对。

说白了,这是朱元璋默许让朱标培养自己势力的一种方式。

“父皇还有一件事得继续办。”

“什么事?”

“修建运河的事,虽然说这次山西修建运河搞得民怨沸腾,但是这个运河已经修了三五百里,如果放弃的话,恐怕之前的活也就白干了,不如让朝廷出钱,让那些还没有散去的民夫将运河修完,日后也能让山西的经济发展的更加迅速。”

“最重要的是,山西大同有不少的煤矿,而我研究的蒸汽机必须需要煤来作为驱动的燃料,修建运河之后,也有利于我大明工业的发展。”

“可以,将这道命令传下去,重新进行地段的选择,重新派出税部的官员进行山西当地的物价管控,户部出钱,将运河修建完。”朱元璋知道也了解到了科技的力量,对于天工局的科技发展那是全力支持的。”

“既然要组建内阁,其中要设立五位丞相,你觉得如今的朝廷之中,哪五个人能担当如此的重任呢?”

“李善长和刘伯温可以,但是二人的年纪已经大了,恐怕难以担当重任,吏部尚书陈礼可以,勋贵可以选一个…再说了,我们第一次组建内阁。”

“具体的选拔章程还没有确定下来,可以先不把五人选满,留下几个空位观察一下百官的态度,看看他们有谁的政绩突出,可以破格升迁,给他们一个希望,他们才有奋斗的动力。”

“你小子还谨慎起来了,懂得避嫌,没有推举一个自己的人。”朱元璋问。

“内阁是朝廷的公器,怎么能看成自己的囊中之物呢?我手下的人重在实业,而不是处理这些朝廷上的政务,所谓术业有专攻就是这个道理。”

“万户痴迷火器,朱武和李进资历过浅,刘诚虽然自理足够也很听话,但是他底子不干净容易被人诟病,李昱诩就不用多说,他的一百条建议,估计父皇您一条都不敢采纳,剩下的人都是擅长打仗的人,留在内阁反而限制了他们。”

“所以让父皇您来了选择最好。”

“我看你小子猜到内阁是一个多事之地,不想让自己的人被牵连进去,如果那些人出了事,你要费劲捞人,也可能把火烧到自己的身上,你是想自己图个清净吧。”朱元璋直接点破朱林的心思。

朱林尴尬的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但是我还有一点比较担忧。”

“父皇请讲。”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那些权臣自然也不可能沦为皇权的傀儡,如果内阁里的几个人相互勾结,使内阁固化变成一家之物,又该如何?”

“那就设立任期,五年一任进行轮换,最多不能连任超过两届。”

“不错,就按你说的办…先放出消息去看看有哪些人按耐不住,想要横插一脚。”

“是。”

洪武十三年九月,胡惟庸案落下了帷幕,好在朱林从中劝谏,毛骧和锦衣卫也有所收敛,还没有让这个案件的影响扩大动荡全国。

但是胡惟庸确实结党营私,有不少人和他违法乱纪,几番调查之下诛杀流放了三千人,胡惟庸诛三族,本人更是被剥皮实草弃尸荒野。

虽然被诛杀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和原本历史的胡惟庸案长达十年,死亡三万人,比起来已经是难得的可贵了。

朱标奉朱元璋的命令从各地选拔人才,一个叫方孝孺的人崭露头角进入了吏部成为吏部主事。

同时朝廷放出了组建内阁的消息,将原本的两个丞相扩充到五人,朝堂大小事务,除了军事以及金匣密奏的奏报之外,必须要先经过内阁的审理,内阁给出方案之后,才能上呈到皇上的面前进行审批。

当朝廷这道政令传出的时候,无数的官员异常的兴奋,丞相的人数变多了,那么代表他们进入内阁走向权力中心的可能也变大了。

虽然丞相失去了决断的权力但是不用承担决断的风险了,最重要的是丞相的位置空出来了。

原本的左丞相是李善长,右丞相是徐达,徐大以自己伤病为缘由,将右丞相之位让给了汪广洋,汪广洋被抄家灭族之后,右丞相之位便空了下来。

最后胡惟庸大权在握一人兼任左右丞相,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风头无两的胡惟庸瞬间跌入谷底万劫不复。

虽然权力的巅峰充满着危机,所谓爬的越高摔的越重,但是终究没有人能拒绝权力的诱惑,他们会视死如归的向上攀爬。

韩国公府。

“兄长,没想到胡惟庸如此的胆大妄为,背着您做了这么多的事,如今他死了,也是自取灭亡。”李存义感到一阵后怕,好在自己和胡惟庸做的见不得人的肮脏事情,没有被抖落出去,要不然李家也会被拉下水。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日后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朝廷组建内阁要选五位丞相共同处理政务,朝堂之上,资历和能力能超过兄长的没有一个人,皇上说不定会重新启用您。”

“我觉得可能性不大,皇上不可能让我再掌权了,不过我可以让李祺试一试。”

“原本以为胡惟庸是一个可造之材,没想到他还是少了几分的沉稳,本来想着让他接任我的位置,日后我们李家的权势依旧是如日中天,没想到他死无葬身之地了,如今,只能重新将希望放到李祺的身上。”

“存义,不能向皇上建议你进入内阁,希望你不要怨我。”

“大哥说的是哪里话?我这人几斤几两自己清楚的很。无勇无谋,能够坐上工部侍郎的位置,那还是承蒙了您的恩泽,如果我能帮助李祺,肯定全力支持他,毕竟家族的荣耀才是最重要的。”

“可惜胡惟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害的我之前的筹谋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如今只能卖一卖这个老脸,希望皇上还能给我这个面子。”

“大哥放心好了,您毕竟是大明开国的第一功臣,皇上就算不念及你的功劳,也会念及您的苦劳的。”

“但愿吧。”

“那个里面一共有五个位置,除了我们想争,还有谁想争?汉王殿下会不会也来插一脚?”李存义问。

“不会,汉王殿下最知进退,他虽然经济和军事很强,但是几乎不怎么碰政治,所以这次那个他不但不会争取,甚至皇上想给他,他也会主动拒绝。”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一定会放进去。太子的亲信。”

“大哥明示。”

“圣心难测呀,具体是谁我也猜不清楚,皇上越来越不相信我们,我仔细看了一下朝廷的通知,虽然极大多数的折子全部交由内阁处理,但是他们的权力放小了,变成了一个只能建议的虚职。”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毕竟是巨大的殊荣啊。”

“刘伯温会不会也进入其中。”

“皇上应该会让刘伯温进,但是太子和汉王不会同意,如今刘伯温的年龄大了,他的两个儿子又没有继承刘伯温一半的智慧和能力,所以刘伯温也不会进入内阁。”

“本来想培养一个代言人,没想到大号练废了,只能重新练小号,就让李祺去吧,我找一个时间也要见一下皇上。”

经过了各方势力的博弈,内阁的五个人选总算是敲定了。

首相徐达、其次是吕本、李祺、陈礼,第五个名额没有选,理由是没有合适的人选,看百官的表现,谁的工作出色,能力出众,对皇上忠心,才有可能进入。

进去的这四个人中,其中吕本和徐达是太子党。他们的女儿全部嫁给了朱标。

李祺是淮西,陈礼则是没有站队,只是做好自己的吏部尚书,忠心于皇上,为皇上负责。

之前胡惟庸,汪广洋都拉拢过他,可惜人家不理他们。

这个制度确立了之后,大明又开始有条不紊的运行起来。

时光飞逝,转眼已经是洪武十五年。

“王爷,过年的大好日子,您怎么看起来闷闷不乐的样?”临安公主问。

“今年有大事要发生,我实在是高兴不起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或许现在的生活太好,我怕失去,所以担心那件事情的发生。”

“一切都有我们陪伴着你,放心好了。”

“我明白。”

五日之后,洪武十五年朝会第一次的召开,朱元璋的一句话直接给朝堂上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激起了千层浪。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遍地尤物 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偷心龙爪手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艳海风波 极品老师 春浓花娇芙蓉帐 春色田野 明星潜规则之皇 和竹马睡了以后 踏天境 极品后妈 逍遥人生 重生七零嫁给全村第一硬汉 重生后,阴鸷王爷逼我哄他 我有马甲千千万 重生九零幸福时光 天驱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我的美利坚 诸天皇帝聊天群 救岳飞建强宋 穿越之华夏崛起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大唐皇太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医妃惊天:王爷,求恩泽 三国之殖民海外 我的明朝我的王 穿越医女嫁贤夫 大明才子风云录 
最近更新诸天:开局到达苍云岭 女帝宠臣?不,我乃国家柱石 三国S2逆天重来 人在乱世当世子,娘子却是大剑仙 绝世小书儒 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 鬼明 千羽谱:夜医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三国:和貂蝉喝酒 李二身死长孙皇后让我做皇帝 回到大汉打天下 兴晋 穿越三国之与妻行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万界抗魔录 
大明:开局拜朱重八为义父 六窍俱通 - 大明:开局拜朱重八为义父txt下载 - 大明:开局拜朱重八为义父最新章节 - 大明:开局拜朱重八为义父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