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西唐居士

首页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嫡女惊华:倾世小魔妃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三国第一狠人 重生项羽一统天下 后妈的女友gl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西唐居士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全文阅读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txt下载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7章 李冶(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广陵的繁花似锦之中,李冶的才情与“风流艳事”如同璀璨的明珠,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她的诗篇如同清风拂面,又如涓涓细流,深深地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她的名字如同广陵的烟花三月,名扬四海,引来了无数的赞誉与倾慕。

然而,这一切的平静与美好,在一个春日的黄昏被打破了。当时,李冶正独自坐在庭院中,欣赏着满园的春色,品味着新泡的香茗。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宁静,一位宫廷的使者手持圣旨,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她的面前。

使者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展开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广陵才女李冶,才情出众,诗词超群,朕甚欣赏。特召你进京入宫,与朕共赏诗词,为皇室撰写诗词。望你速速准备,择日启程。”

李冶听完使者的宣读,心中一阵惊惶。她明白这意味着她必须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离开她的亲人和朋友,去往一个未知的京城。她的心中充满了犹豫与不舍,但她也明白这是皇命难违,她只能应命北上。

她站起身来,向使者行了一礼,低声说道:“臣女领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冶开始忙碌地准备进京的事宜。她的心中充满了感慨与不舍,但她也期待着能在京城中展现自己的才华,为皇室撰写诗词。她知道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她必须做好准备。

在李冶离开广陵,踏上前往皇宫的旅途的前一天晚上,她特意邀请了数位故友来到自家的庭院中,打算与他们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这些故友都是她多年来的知己,与她共同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此刻齐聚一堂,无疑是给李冶此行增添了不少温暖与力量。

月光如水洒在庭院中,银色的光芒为整个庭院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微风拂过,带来了阵阵花香,让人心旷神怡。李冶身穿一袭素白的衣裳,端坐在庭院中的石桌旁,她的面容虽然略显憔悴,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随着夜幕的降临,故友们陆续到来。他们纷纷上前与李冶拥抱问候,表达着对她的不舍与祝福。一时间,庭院中充满了欢声笑语,仿佛回到了往日的欢乐时光。

李冶端起酒杯,站起身来,向众人敬酒道:“感谢各位多年来的陪伴与支持,明日我将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前往京城。未知前路如何,但愿我们能保持联系,期待有朝一日能再次相聚。”

一位故友感慨地说道:“李冶,你一直是我们心中的才女,相信你在京城中定能大放异彩。我们一定会时刻关注你的动态,期待你早日归来。”

另一位故友则打趣道:“是啊,到时候你可别忘了我们这些老朋友啊,否则我们可是会生气的。”

李冶闻言不禁笑了起来,她深知这些故友对她的关心与期待。她端起酒杯,与众人碰杯,然后一饮而尽。接着,她转身走到石桌旁,拿起笔来,在宣纸上写下了那首《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一诗:

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

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

弛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

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漫相逢。

写完诗后,李冶放下笔,转身看向众人,眼中满是感慨。她轻声说道:“此去京城,路途遥远,吉凶未卜。但我深知,无论身在何处,友情永远是我心中最珍贵的财富。愿我们都能珍惜这份情谊,期待未来的重逢。”

众人闻言都陷入了沉思,他们知道李冶此去京城将面临着许多未知的挑战和机遇。但他们也相信李冶的才华与智慧一定能在京城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他们纷纷走到李冶身边,与她紧紧拥抱,祝愿她前程似锦、一帆风顺。

这一刻,庭院中的欢声笑语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深深的思念与不舍。但他们都明白,离别只是暂时的,未来的重逢将更加美好。

随着夜色渐深,故友们陆续离去。李冶站在庭院中,目送着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她知道,这一夜将成为她心中永远的回忆。她轻轻抚摸着手中的诗稿,深吸一口清新的夜风,然后转身走进了屋内。

第二天清晨,李冶早早地起床,整理好行囊,准备踏上前往京城的旅途。她回头看了一眼熟悉的庭院,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期待。她知道,此去京城将是一次全新的开始,她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但她也深知,无论前路如何艰辛,她都会坚持下去,为了自己的梦想和故友们的期望而努力拼搏。

就这样,李冶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心中充满了坚定与勇气。她知道,未来的路上还有许多未知等待着她去探索,但她也相信,只要心中有梦想、有友情相伴,她就能够勇往直前、无畏无惧。

进京的途中,李冶的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和一丝忐忑。她不断回想着自己多年来的创作历程,那些深夜的思索、那些挥洒的墨香,都成为了她前行的动力。她想象着在皇宫中与文人墨客们交流诗词、切磋技艺的场景,内心充满了期待。

然而,她也清楚自己的才情和“风流艳事”早已传遍了四海,这让她在欣喜之余也难免有些担忧。她担心自己的过去会成为宫廷中的话题,影响她在皇宫中的地位和声誉。因此,她决定在进京后保持低调谦逊的态度,用自己的才华和勤奋来赢得皇室和文人们的尊重。

终于,在历经数日的跋涉后,李冶抵达了繁华的京城。她看着巍峨的宫墙、富丽堂皇的宫殿,心中既充满了敬畏也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自己的新生活即将在这里开始她将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来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此时的李冶,已不再是那个青春洋溢的少女,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她的风韵依旧犹存。尽管已年近五十,但她的眼神中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她的身姿依然挺拔优雅,仿佛岁月的沉淀更加凸显了她的魅力。

在皇宫中,李冶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唐玄宗对她赞赏有加,刚一进宫,便迫不及待地召见了她。

唐玄宗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地审视着下方的李冶。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期待和好奇,想要一睹这位才女的风采。而李冶则站在大殿中央,微微低着头,恭敬地等待着唐玄宗的询问。

唐玄宗开口了,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李冶,朕听闻你才华横溢,诗词歌赋无所不精,特召你前来一见。”

李冶闻言,心中一阵激动。她知道,这是自己展现才华的机会,也是自己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刻。她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恭敬地回答道:“陛下过奖了,臣女只是略知一二,不敢称才。”

唐玄宗听了李冶的回答,不禁微微一笑。他欣赏李冶的谦逊和自知之明,这让他更加期待她的表现。他继续问道:“那么,你可有佳作愿与朕分享一二?”

李冶点了点头,她早有准备。她轻声吟咏起自己的诗作,声音婉转而悠扬。她的诗词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让人听了不禁心生共鸣。

唐玄宗听得如痴如醉,他仿佛看到了李冶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她的才华和情感。他不禁赞叹道:“评者谓上比班姬则不足,下比韩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媪。”

李冶听了唐玄宗的夸赞,心中一阵激动。她知道,自己的才华得到了认可,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她深深地鞠了一躬,感激地说道:“谢陛下夸奖,臣女定当继续努力,不负陛下厚望。”

唐玄宗看着李冶,眼中闪烁着欣赏和期待的光芒。他知道,这位才女将会成为皇宫中的一股清流,为他的宫廷生活带来无限的惊喜和乐趣。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冶成为了皇宫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她的才华和美貌得到了众多文人墨客的追捧和赞叹。他们纷纷与她交流诗词、切磋技艺,共同探讨文学的奥妙。

然而,尽管李冶在皇宫中得到了认可和尊重,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追求。她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她渴望的是自由和梦想。因此,在宫中尽管衣食无忧,但她总是觉得有些束缚和不自在。

一天,李冶在御花园中散步时,遇到了唐玄宗。唐玄宗看着李冶,眼中充满了欣赏和关切。他问道:“李冶,你在宫中过得可好?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朕为你安排的?”

李冶微微一笑,回答道:“陛下,臣女在宫中过得尚可,只是……”她顿了一下,似乎在犹豫着要不要说出自己的想法。

唐玄宗看出了李冶的犹豫,他鼓励道:“但说无妨,朕自会为你做主。”

李冶深吸了一口气,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陛下,臣女感激您的厚爱,但臣女心中始终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能够自由自在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自由。”

唐玄宗听了李冶的话,沉默了片刻。他知道,李冶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和理想的人,他不能因为她的美貌和才华就限制她的自由和发展。于是,他说道:“李冶,你的愿望朕明白了。朕会尽力满足你的要求,让你能够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自由。”

李冶听了唐玄宗的话,心中一阵激动。她知道,自己的愿望得到了唐玄宗的支持和理解。她深深地鞠了一躬,感激地说道:“谢陛下成全,臣女定当不负陛下厚望。”

从那天起,李冶在皇宫中的生活变得更加自由和充实。她继续创作着优秀的诗词作品,与文人墨客交流思想和文化。她的才华和影响力也逐渐传到了朝廷之外,成为了京城中流传的佳话。

然而,李冶从来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尽管在皇宫中衣食无忧,享受着荣华富贵,但她总觉得这并不是她真正想要的生活。她渴望的是自由,是那种能够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才华和情感的生活。

一天,李冶在御花园中散步时,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宫女。宫女好奇地打量着她,试探着问道:“李冶大人,您在宫中过得可好吗?”

李冶微微一笑,回答道:“好与不好,皆在人心。我在这宫中虽衣食无忧,但总觉得有些束缚。”

宫女闻言,不禁有些惊讶:“束缚?您可是皇宫中的贵人啊,怎么还会觉得束缚呢?”

李冶叹了口气,说道:“束缚并不在于身份地位,而在于心灵。我希望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才华和情感,而不是被宫中的规矩和礼教所束缚。”

宫女听了李冶的话,似乎有些触动。她低头思索了片刻,然后抬头说道:“李冶大人,您的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也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自由,不想被这宫中的规矩所束缚。”

李冶看着宫女年轻而坚定的脸庞,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共鸣。她明白,在这个皇宫中,有许多人都和她一样,渴望着自由和梦想。但她也知道,要实现这些梦想并非易事。她轻轻拍了拍宫女的肩膀,鼓励道:“年轻人,有梦想就要勇敢去追寻。不要被眼前的束缚所困住,相信自己,勇敢地去追求吧。”

宫女感激地看着李冶,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知道,李冶的话给了她很大的启发和勇气。她也决定要像李冶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自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冶开始更加努力地创作诗词作品。她用她的才华和情感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渴望和追求。她的诗词作品在皇宫中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誉。她的名字也成为了京城中流传的佳话,成为了一代才女的象征。

李冶的才华和影响力逐渐传到了朝廷之外。许多人对她的才华和勇气表示敬佩和钦佩。她的名字成为了京城中流传的佳话,成为了一代才女的象征。她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的女性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自由。

然而,尽管李冶在皇宫中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她心中却始终无法割舍对广陵的思念与眷恋。每当夜深人静时,她总会想起那片熟悉的土地和那些亲如家人的朋友们。她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与惆怅,但她也明白自己必须坚强面对现实,继续前行。

于是,李冶在皇宫中继续创作着诗词作品用她的才华和情感来表达内心的思念与眷恋。她的诗词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让人们感受到了她的深情与执着。她的故事也继续在京城中传颂成为了后人研究和探讨的对象。

数年之后,唐朝发生了震惊朝野的“泾原兵变”。那年十月,五千泾原兵奉命到前线去讨伐淄青节度使李希烈叛军。他们冒着凄风冷雨,一路跋涉,终于抵达了长安。然而,朝廷却没有给他们足够的犒军,这让军中士兵感到非常不满。他们已经在战场上拼命搏杀,却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心中的怨气越来越深。

终于,士兵们的不满情绪爆发了,他们发生了哗变,围攻了朝廷。唐德宗李适仓皇之间,只得弃京逃往奉天。他带走了一些忠臣和后妃,但是大部分的朝臣和百姓都被遗弃在了长安。

泾原兵冲入了长安,他们大肆掠夺,城中一片混乱。许多百姓被杀害,许多房屋被烧毁,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唐德宗李适在奉天得知了长安的惨状,心中非常悲痛。他后悔自己没有及时处理好士兵的不满情绪,导致了这场灾难的发生。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统治已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泾原兵在长安拥立了一个名叫朱泚的人为皇帝,建立了新的政权。朱泚是一个残忍的人,他对唐朝的官员和百姓进行了残酷的迫害,许多人被杀害或流放。京城大乱,当时唐德宗匆促外逃,后宫佳丽都来不及带走,李冶当然也留在其中。

朱泚篡位称帝,皇宫内虽然歌舞升平,但士人群体对他的统治并不认同。在朝堂上,武将们或许因为种种原因而选择支持他,但在士人的心目中,朱泚仍是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帝王。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朱泚急需一种方法来为自己正名,以赢得士人的心。

朱泚深知文人墨客的影响力,他们的一句话往往能够左右舆论的走向。因此,他决定利用这一点来提升自己的声望。在得知被俘的后宫人员中有一位着名的女诗人李冶时,朱泚眼睛一亮,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李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词和独特的见解在士人群体中享有盛誉,她的每一首诗都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如果能够让李冶为自己写几首赞美诗,那么无疑会大大提升自己的形象,赢得更多士人的支持。

于是,朱泚派人将李冶从俘虏中单独带出来,安排在一座幽静的宫殿中。这座宫殿虽然简朴,但又不失雅致,显然是为了迎接李冶这位文化名人而特意准备的。宫殿内摆放着一些名贵的古董和书画,彰显出朱泚对文化的重视和尊重。

当李冶被带到宫殿时,朱泚亲自出面迎接。他满脸堆笑,语气谦和地说道:“久闻李冶女士诗才横溢,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朕有意请女士为我写几首赞美诗,以彰显我朝的文治武功。不知女士意下如何?”

李冶看着眼前的朱泚,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自己的性命掌握在这个野心家的手中,不得不屈服于他的淫威。但她也明白,作为一个文人,自己的笔墨有着巨大的力量,绝不能轻易为虎作伥。于是,她谨慎地回答道:“陛下厚爱,臣女感激不尽。但臣女自幼受家父教诲,须以诚信为本,以真实为贵。若要为陛下写诗,必须先了解陛下的为人和政绩。只有这样,臣女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诗篇。”

朱泚听了李冶的话,心中虽然有些不悦,但他也明白不能操之过急。于是,他命人为李冶准备了丰盛的宴席,又亲自陪同她游览了皇宫内的园林和藏书阁。在游览的过程中,朱泚不断向李冶介绍自己的政绩和治国理念,希望能够赢得她的认同。

李冶一边听着朱泚的讲述,一边仔细观察着他的神态和举止。她发现朱泚虽然野心勃勃,但在治理国家和安抚百姓方面确实有一定的成就。这让她陷入了矛盾之中:一方面,她不想为朱泚这样的野心家歌功颂德;另一方面,她又不想因为拒绝而招致杀身之祸。

最终,李冶决定写两首赞美诗给朱泚。她知道自己的笔墨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必须慎重对待。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她终于写出了两首既不失真实又充满赞美的诗篇。在诗中,她巧妙地运用了隐喻和象征手法,既表达了对朱泚政绩的肯定,又暗含了对他的讽刺和警示。

朱泚拿到李冶写的诗后,喜出望外。他反复吟诵着这两首诗,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感慨。这两首诗不仅文采斐然,而且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李冶的笔下得到了升华,看到了自己的形象在李冶的诗中得到了永生。

于是,朱泚命人将这两首诗刻在石碑上,立于宫殿之前,供人瞻仰。他要让所有的人都看到这两首诗,都知道他朱泚的伟大和不凡。他要让这两首诗成为他的勋章,成为他的纪念碑。

宫殿之前,石碑高耸。上面刻着李冶的两首诗,字体端庄,笔触流畅。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珍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每一句诗都像是一把利剑,斩断着敌人的咽喉。宫殿之前,人们驻足观看。他们惊叹于李冶的才华,也惊叹于朱泚的气魄。他们感受到了朱泚的雄心壮志,也感受到了朱泚的豪情万丈。他们对朱泚充满了敬佩和畏惧,也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与此同时,朱泚派人将李冶从俘虏中单独带出来,特地安排在一座幽静的宫殿中。这座宫殿虽然简朴,但又不失雅致,显然是为了让李冶写出更多赞美朱泚的诗词。李冶走进宫殿,看到了一张古琴,一张书桌,一叠纸,一支笔。他知道这是朱泚给他的任务,也是朱泚给他的机会。他没有犹豫,没有反抗,只是默默地坐下来,开始了他的创作。他的手指轻轻地拨动着琴弦,发出了悠扬的声音。他的思绪随着音乐飘荡,他的情感随着诗词流淌。她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赞美朱泚的诗词,他用他的才华和智慧,为朱泚赢得了更多的人心和声誉。

第二年,春风吹拂长安城,万物复苏。历经了朱泚的暴政,长安城的居民们终于盼来了唐朝军队的收复。名将李晟带领着英勇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终于将长安城重新夺回,将朱泚诛杀,迎回了流亡在外的唐德宗。整个长安城沉浸在一片喜悦和欢庆之中,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欢呼雀跃,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然而,在这欢乐的氛围中,有一个人却陷入了深深的厄运之中,她就是李冶。

李冶作为一位才女,她的名字在整个唐朝都是赫赫有名的。她自幼聪慧,擅长诗文,曾经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被誉为“女中诗豪”。然而,她的命运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长安收复后,她曾经为朱泚写过赞美诗的事情被揭露出来,成为了她生命中无法摆脱的阴影。

当唐德宗回到长安,听到了李冶为朱泚写过赞美诗的事情,大为震怒。他认为李冶背叛了唐朝,是一个不忠不义的人。于是,他下令将李冶逮捕,打入大牢。李冶在狱中受尽了折磨,却始终不肯认罪。她认为自己并没有背叛唐朝,只是为了求生而不得已为之。

德宗皇帝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他认为李冶背叛了他,为贼人写诗,这是对他的极大侮辱。竟然还不认罪,于是,德宗皇帝下令将李冶抓来亲自问罪。

在皇宫的大殿上,德宗皇帝端坐在龙椅上,面色铁青。李冶被带到了大殿上,她穿着一袭素白的衣裳,面容憔悴,但却依然保持着那份从容和淡定。

德宗皇帝怒视着李冶,质问道:“李冶,你为何要为贼人朱泚写诗?你的气节哪去了?”

李冶抬头看着德宗皇帝,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陛下,臣女在朱泚僭位之时,身处敌营,处境艰难。臣女曾尝试以诗歌抒发内心的愤怒和不满,但无奈笔墨有限,无法完全表达臣女对陛下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臣女之所以写下那些诗句,并非是为了赞美朱泚,而是希望能够借此传递出臣女内心的声音。臣女从未背叛过陛下,也从未背叛过自己的气节。”

德宗皇帝听完李冶的解释,眉头紧皱。他并不完全相信李冶的话,但他也知道,在那种特殊的境遇下,一个弱女子能够保持气节已属不易。然而,他心中的怒火并未完全平息,他仍然对李冶充满了愤怒和失望。

“李冶,你可知严巨川?”德宗皇帝突然问道。

李冶一愣,随即点头道:“臣女知道,严巨川是唐朝的一位忠臣,他在朱泚僭位时曾作诗抒发自己的愤怒之情。”

德宗皇帝点了点头,继续道:“他曾在诗中写道:‘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你为何不学他?为何要以诗歌为贼人涂脂抹粉?”

李冶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道:“陛下,臣女并非不想学严巨川,但臣女所处的环境与他不同。臣女在敌营之中,一言一行都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监视。臣女只能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希望能够借此传递出对陛下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臣女的诗歌并非为了赞美朱泚,而是为了传递自己的信念和情感。”

德宗皇帝听着李冶的解释,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下来。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愤怒和失望或许有些过于偏激了。他重新审视着李冶,这个年过半百的弱女子,在那种特殊的境遇下,依然能够保持气节和信念,这份坚韧和毅力确实值得敬佩。

然而,德宗皇帝仍然无法完全释怀。他认为李冶的行为毕竟是对他的背叛,这让他无法轻易原谅她。于是,他下令将李冶打入死囚牢房,等待她的将是残酷的极刑。

李冶被带走时,她没有流泪也没有哀求,只是用那双坚定的眼睛看着德宗皇帝,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无辜和坚定。她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大殿的门口,留下的只有德宗皇帝深深的叹息和无尽的思考。

不久之后,李冶被处以极刑,被乱棍打死。她的生命就这样在残酷的现实中消逝了,享年五十四岁。一代才女从此香消玉殒,她的诗歌和才华也随之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临刑前,李冶写下了一首悲愤欲绝的诗歌:“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这首诗歌表达了李冶对唐德宗的不满和对自己命运的悲愤。她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辜的女子,却被唐德宗无情地处死。她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爱情和婚姻的向往,也表达了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留恋。然而,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死亡,因为她不愿意向唐德宗屈服,也不愿意背叛自己的信仰和良心。

李冶的死,让整个长安城都陷入了悲痛之中。人们纷纷为她惋惜,为她祈祷。她的诗歌也被人们广为传颂,成为了唐代文学的经典之作。然而,她的名字却永远被铭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了一个无法抹去的污点。

然而,尽管李冶的生命已经消逝,但她的诗歌和才华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她的诗歌成为了后人研究和传颂的对象,她的才华和坚韧不屈的精神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敬仰的榜样。她以生命为代价,扞卫了文人的尊严和独立精神,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符号。

在后来的岁月里,人们时常会想起李冶的身影和她那坚定的眼神。她的故事也成为了人们口中传颂的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为自由和尊严而战斗。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带着空间穿七零,赚钱搞事样样行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末世重生后,我获得了无限空间! 玄幻:杀猪百万头,我无敌世间 开局变身美少女,诡异竟是我自己 凌天诛神录 华夏容不下他了把他丢到国外去 追你时你不在意,我订婚你哭什么 傻驴驴驴驴驴驴驴驴 仙路九万万里 剑道第一魔 特摄:我,贪欲者,欲望成神! 港片:开局穿越洪兴大头 惊!高考三百分,被国家队特招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男欢女爱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都市之魔主重生 洛公子 wtw1974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被追杀的我,被敌人推上了皇位 宅男的冒险生活 
最近更新穿越之帝临九天 喂!当乞丐去啊? 老曹给的太多了,只能帮他打天下 穿越三国?不慌,我先拐走关二爷 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 私生子玩女帝养成,你认真的? 功高盖主被猜忌?我转投敌营 史前部落生存记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九千岁:从伺候娘娘开始权倾朝野! 夫君,你是监国,不是暴徒啊 一品弃子 待君琢玉 兕子与人形凶兽的相遇和冒险 梦幻旅游者 江花玉面 三国:固化忠诚度,江山美人我都要 穿越东汉:少帝的未卜棋局 本想辅佐始皇,被迫成为匈奴单于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西唐居士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txt下载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最新章节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