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途雕弓落

拾遗一丁

首页 >> 尘途雕弓落 >> 尘途雕弓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辛亥英雄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衣冠不南渡 回到大唐当军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亮剑:开局成为汉奸,反手端掉鬼子司令部 色泪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神圣罗马帝国 
尘途雕弓落 拾遗一丁 - 尘途雕弓落全文阅读 - 尘途雕弓落txt下载 - 尘途雕弓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67章 人间何处有仙方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承守真只是俯身执礼,他那高大的身姿迎合的只是眼前羸弱却让人倾慕的长者,鹿中殊徐徐说道,

“以仁三次外放,如今依旧在西北忙碌,幼璋也是要外放出去的,只有从之,我是不放心他到地方的,他不比你们昆仲,他若是到了地方,只怕伤了锐气,”

话到这里,他又是摇了摇头,

“这话当面不能提,咱们汝阴人都是执拗性子,我劝不住他,更劝不住你,只是有些话还是说道当面,所谓‘能容于物,物亦容矣。’”

似乎看出承守真对于这句话不以为意,鹿中殊也不恼怒,反而言辞切切的继续说道,

“我明白你的心思,若是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依旧能做到矢志不移,那时节老夫九泉之下也该为汝浮一大白!”

“相公!”

“惟仁,即使没有令兄这层关照,即便今科才俊指不胜屈,然以汝之才华也是脱颖而出,所谓瑚琏之器,霞明玉映也,”

“学生不敢当。”

“你以为我是夸赞于你?”

鹿中殊又是摇头,

“天子将你科名放在了第四,我没有为你争辩,便是从这篇策论看到了士以仁的影子,虽然汝之胸怀不如以仁广博,但是激扬志向却不逊于他,可正因为如此,我更要你从根本处历练出来!”

更是语重心长的说,

“有些路我们要先走,才轮到你们年轻人走,切莫急躁!”

承守真却不知该说什么了,却又听到鹿中殊浅吟起来,

“天兕颓尘,丹溪缠宇,高偎醉看残阳沮。玉杯独落妙真乡,重重低曀吞玄府。岚骤瀮绵,?微瀌聚,天长不禁迢迢路。乔松缥碧引风波,何曾留得游人住!”

这首《踏莎行》承守真是知晓的,那还是鹿中殊在应天府时所作,只是对比昔日的地方流离,今朝正是这位相公花团锦簇之时,却不知为何唱吟如此一曲郁郁之作,

“新朋故友都不在身边喽,孑然京华中何等寂寞,惟仁,虽然多情如病,只是无情悲苦,肃雍执中,你我徐徐偕行吧!”

话到这里,宗淑呼吸都放缓如龟息一般,只因惟公一席话言及的乃是其自身,当着外人面,将自己如此剖开来仔细说明,这是要作甚么呢?换做枭雄若是听得这些话的不是观宇里的木泥塑木雕,只怕他也将倾听者化作泥胎了。

宗淑此刻如芒在背,只怕发出任何声息便牵连出甚么麻烦来,只是书斋中只有他们两个,彼此大眼瞪小眼,又哪里由得他缩起来呢。

“那日与鹿中相公一别,再见面时已经是庆康年间,明元年间,相公也是浮沉几落,其间也只是托兄长赠了某一首七律,那是明元二年,元献公罢参政,以礼部尚书出任南京留守,旋改西京留守,以监军之任,统辖西北军事,那时节正是士学士与横幼璋、毕相公在西北定边扬武时候,”

惟公又轻吟起来,

“端月炎天例未开,春台微径自徘徊。蕴隆冀幸斑斑雨,蒲剑难当犷犷犲。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西人或去泛丹水,一卷风流万选才。”

“这首诗引用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足见元献公对于此句的喜爱,写给我长兄乃是无可厚非,信中名言还送给了元献公的旧部,一代儒将云亢,这也是应有之意,却不知为何还专门提到了某。那时节,某还在乡里任职,待调任入京为官时,才明白了元献公的用意!”

话说到这里,以宗淑对于这场谈话的了解,惟公又该转移话题了,果然,这场随堂考总是来的这么不经意,

“如你们所见,元献公何等人物?”

“宽和君子,温润大夫,当时伯乐,当世虢叔!”

惟公挒了一眼宗淑,似乎不满意宗淑的敷衍,于是抛出来了一番与众不同的观点来,

“昔日元献公初仕,典庶政,吏民颇畏其悁急!而公性刚简,奉养清俭,刚正不阿,清除当地弊政,”

宗淑不接话,心里却是腹诽,这般一番描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您老自吹自擂呢,惟公则对他说道,

“如何,莫非以为老夫这是狐假鸱张?”

宗淑腹诽归腹诽,闻听此言,急忙起身深躬致礼,

“折煞小人,不才如何作此妄念,只是若非惟公娓娓道来,如何晓得元献公这等蕴藉夷澹人物,却也有这般刚介率直一面,”

“你们只以为元献公是个吟咏‘散插黄花两佩萸,粉饘蓬饵酹觞初。清歌咽后云生袂,妙舞翻时雪满裾’的,元献公虽擅长西昆体,却也不拘泥文字,便是古体文章,那也是信手拈来。虽然阳从之尝指摘于此,但是大凡我辈,皆以师从元献公与有荣焉!”

“学生铭记于心,不敢或忘!”

“哦,那你便按着顺序,将某提到的几首诗词默诵来听听!”

果然,这题目说来就来,只是惟公也是看人下方,作为道门弟子,宗放的嫡子,若是这等小道上便折戟,实在也是个提不上台面的夯货了。

至于宗淑也是长舒一口气,这道入门题目在他面前确实不算难题,但是他的心却放不下,心知后面的题目绝不会简单了。

起手背诵的乃是梅圣臣,结尾的便是鹿中殊,即便是承守真引用的一句半句,宗淑也都补全了,这里其实都是基本功,但是考验的就是宗淑关于所有谈话内容的全面掌握能力。或许对于旁人这是一种考验,但是作为登云阁阁老宗放的嫡子,这等基础法门势必是要娴熟的,毕竟无论是资深的探子还是位列朝班的循宦,都是其中老手。

毕竟没有仔细琢磨,任谁都不能即刻断定各类内容其中孰轻孰重,往往只言片语里,才包含着精妙的意思,即便以率直着称的承守真,若是真个心口如一,肝胆相照,如今也无缘坐在宗淑对面了。因此,宗淑也明白承守真此举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在考察自己是否已经具备了为承守真所认可的基层官员的能力。

显然,从惟公的神情来看,对于自己的表现还是颇为满意的。

“世人都以为元献公已经少了当年心性,缠绵于锦绣繁华之中,却忘了以先帝之圣慧,为何用元献公为枢相,若无元献公二次拜相,庆康年间,我等又如何能倡议新政呢!”

惟公似乎看出了宗淑的困惑,对他说道,

“莫非你以为杜相公做了首相,才能为新政遮风挡雨吗?可记得那移桥案时,我辖下祥符县令姓字名谁?”

“姓名杜衍者,莫非此杜衍与正献公有什么瓜葛?”

“此人乃是正献公的族子,但是自幼长在正献公身边。”

“原来如此!”

“你想明白了?”

“学生有所感,怪不得移桥案中不见元献公身影,只怕正是这移桥案才引出来进奏院案,然后便是元相公拜相不过百日便遭逢了个零落山丘下场。”

“看来某让你襄理军中司法倒是妥帖,只是那时节某便示警诸公,”

宗淑从旁言语道,

“却不想有人会错意,竟招致阳掌诰的弹劾!”

“哼,”

惟公心胸在开阔,依旧对此耿耿于怀,

“只说元献公掌握西府,其实便是源自于元献公留守西京,并掌握西北军事,”

惟公所言的,便是为当时推崇的西北军事革新,只是世人不知晓的乃是鹿中殊积极推动此事,毕竟其中多项改革措施,非这位曾为帝师,又拜过相,便是到了地方也是京辅留守的擘臣,至于人脉与人望,也是罕有所能及者,故而此次军事革新中的三项核心制度不仅在西北得以全面落实,也在庆康新政中成为大肇全面的军事改革,其中许多制度即便是慈圣称制之后,也并未废止,直到今日依旧发挥着积极作用。

鹿中殊首先便是撤销了军队中的内臣监军一职,将军队的指挥权交还将帅,将帅权威得到进一步巩固,从而使军队的战斗力显着提升。如今即便是毗邻京畿的丹南路,承守真为帅臣,朝廷也只能以内臣与武官搭班,以走马承受之职司监督之,而这种监督并无临机处置之权,也不过是直奏弹劾罢了,徒有监军之表,全无监军之实。

其次,则是在西北边地与山区大量地招募和训练弓手,用弓手义勇作为主力作战单位的补充,而不必经由枢府行文三衙,另行从京城调动禁军补充,如此大大提高了军队补充速度,同时因为行伍皆是本乡本土出身,更能积极保疆守土,更兼熟识地理气候,作战事半而功倍。于是,于战区就近募兵成为边防禁军主要补充方式,如今西北、东北沿着昆仑山一线,核心战力形成了京城禁军为核心,当地弓手为补充,乡兵义勇为递补的稳定军事制度,不只是兵力充足,战斗力也能持之以恒,较之内地及南方兵势不可同日而语。比如宗端扬名天下便是倚靠东陆本地征募的斥候骑兵,这些骑手的战力已经不是上四军骑兵所能比拟的了。

将勇兵雄若无军资保障,也是镜花水月罢了,因此在士悦建议下,在横玮、毕士元等人支持下,鹿中殊奏请动用京兆府行宫及别苑中积贮的财物发卖民间,以此补充地方军费不足,并对于积欠朝廷的地方款项进行追讨。这些军资的使用也不再分配到每个军城府县自行调配,而是由都部署与路帅司进行统筹调配,更是细分为战备、军饷、转运等专项支出,专项资金不得交叉调用,盈亏都必须统筹在都部署与帅司处置。如此朝廷不必担心地方擅权,地方不必提防武将扰攘,武将也不必担心边防战备不足,可谓一举数得。只是这项制度毕竟削弱了路司以下地方文臣的职权,也等于是绕过了中枢三司使与枢密府,因此如今只是徒有其表的制度,唯一尚存的便是战时若是设置都部署,则都部署可以有辖下军资征调权而已。

承守真说的是详略得当,宗淑听的是弭耳受教,偶尔一老一少还能交流一两句,固然宗淑许多观点不过是拾其父的牙慧,但是偶有自己的见解,倒也让承守真十分受用。

“世人只知晓元献公携手士学士,二人从任职地方乃至秉政中枢都是一力倡导兴学,从京畿至府县,必有官学,有官学必设教授,凡教授,必是济世经学与朴素文章,庆康兴学之盛足矣使大肇傲立于四隅之中。”

宗淑感慨道,

“却不想元献公文武之道兼济,只是武略之才不能为天下人知,实在可惜!”

“你这痴儿,为政者岂着意于区区虚名乎?”

“惟公,学生不才,只是学生并不在意浮财,若是浮名也不在意,不如待在山中安心做个修真之人,何必苦苦凡尘走一遭?”

宗淑也是凑趣调侃自己,却又说道,

“诸国中唯我大肇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太祖刻石立誓不许苛待文臣。如今我等位列左班便是逍遥客,可文臣若是没了名利这等桎梏,此等人出来做官,又如何能束缚的住呢?此等人若是尸餐素位,庸碌的只怕是我大肇的国运了!”

惟公未曾料到此子竟有如此一番论辩,倒也并非强词夺理之言,倒是一时怔住了。好一会儿,才悻悻言道,

“我等侵淫岁月,倒不如你这孺子想的透彻,怪不得以仁公信中曾言,‘君子误国’,所谓恺悌君子,却是多有不通世故之辈,遥想当年,跻身我辈之中,也不乏清虚之士,如今看来,这些人学问都浮在皮囊,内里倒还真是得了大晟清玄之辈的真传!”

承守真犹自忿忿难抑,宗淑也是没想到自己直抒胸怀,竟然与惟公不谋而合,正觉得庆幸时,又被承守真一句话惊得差点跳起脚来,

“没想到你这个年纪倒有不凡见识,过几日便与我一起去拜见以仁公,那时子庚相公也会走一趟,到时候莫要失了胆色!”

宗淑急忙站起身来,身子甚至有些抑制不住的颤抖,他并非是紧张与畏惧,而是难以自抑的激动。当世文士如过江之鲫,又有几人有善缘得以拜见其中一二呢!

即便他身为宗放之子,得以拜入承守真幕府中也算是相得益彰,但是能拜晤几乎是传说中的人物,那是何等的荣幸,说实话,在宗淑心里,拜不拜见子庚节都在其次,此时此刻一颗心都只记挂着士悦,士学士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我的钢铁萌心:以德皇之名 修神外传仙界篇 穿越大周 肥水不流外人田 绝品桃花命 美女的兵王保镖 动漫之后宫之旅 琥珀之剑 都市偷心龙爪手 赤心巡天 从红海开始崛起 数据散修 魔女的箱庭笔记 末世了,恋爱系统才降临 风水之王 这个反派有点良心,但是不多!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大唐逍遥小神医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 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 国舅凶猛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 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 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 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中国古代名人传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纨绔世子的一生 
尘途雕弓落 拾遗一丁 - 尘途雕弓落txt下载 - 尘途雕弓落最新章节 - 尘途雕弓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