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途雕弓落

拾遗一丁

首页 >> 尘途雕弓落 >> 尘途雕弓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 大明第一搅屎棍 军工科技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暄和皇贵妃传 
尘途雕弓落 拾遗一丁 - 尘途雕弓落全文阅读 - 尘途雕弓落txt下载 - 尘途雕弓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8章 长宇泬漻云岚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咱们走横过嶂,没想到今日打了滑,折在你们这些花驴子手里,任杀任剐,早日送爷爷升仙!”

这头目知道他们这些人做了多大的孽下来,索性横下一条心,所谓死鸭子嘴硬便是如此。

“呸,装甚得山贼草寇,哪座山上不开眼的短脚鬼作劫杀官佐的灭门生意?不怕法场上面千刀万剐把你里里外外算个清楚?莫在这里放刁,只须说些实在话,爷爷舒舒服服伺候你们这伙鸟人上路!”

智全宝平常接触的耍奸弄滑的蟊贼不在少数,早看出此人不严不实,且色厉内荏的面目,激斗半晌这厮身上都没沾血,就知道不是寻常山贼。

若是山贼草寇,这些作强人的,若是头目不率身在前,岂能指望喽啰们卖命?若是草寇只看几个做强的死在当场,只怕早就闪乎了,岂能搏命至此,可见这伙人分明是领命前来,不达目的不罢休,否则回去也是个死字。

果然智全宝一句话唬住了此人,底下人更是没了方才打打杀杀的胆色,有几个听得个抄家绝户还要千刀万剐的,已经抖动如筛了。

点到即止。

这中年官人并未继续说话,而是他身边那青年文士接过了话头。

“且放下利器束手就擒,咱们就能好好说话,明白来说,得了谁的令来刺杀承公,哪个先出首,吾也能许他个刺配军监的从轻发落!”

不同于几个贼人的浑浑噩噩,诸人闻言先是一怔,更觉心惊,若非如此局面,诸人只怕都会聚在下首见礼。

此时,方便说话的只能是霄春臣,而此刻这硕大胖子也十分拘谨起来,真若是那人,莫说自己,便是家父与眼前这位对比,也是萤火之渺哪敢与皓月争辉,也小心翼翼上前向这文士讨问,

“还没请教兄台尊姓大名,更不敢冒犯这位尊长名讳,还望兄台敬告。”

只看这文士唇红齿清,面容消瘦依旧神采奕奕,浓眉细目,天庭清亮毫无峻厉神态,身长七尺,身形挺拔,身量合洽,身姿儒雅,真个是个温润人物,若非三绺清须,分明还是个弱冠年华的谦谦学子。

等这文士通报了姓名,众人皆心里暗道果然是此公!

而宗三郎更是心内诧异,但是面皮上未露出异样神色,他这时早已认出这几个人便是那日跟丢了的往蓼谷县的那一行人,如此身份为何行事如此诡异?而从蓼谷县这一路来,饶是他们有智全宝抄了近路,也是差点误了大事,而这几个人必然是一早就奔着这里来的!

先说这文士,此人复姓公良,名吉符,字嘉言,乃是在任的启封府法曹参军事,掌握诸案事及断刑。昔日此人少年登科及第得拜京南大城推官,任满返京待考,彼时承龙图坐衙启封府权知府事,此人便递名刺拜见承公自荐,二人言论经义,再针砭政治,而结为好友。

待庆康新政罢,寻宣宗崩慈圣临朝称制,承龙图因直谏而外放远监,时公良吉符丁忧守制届满回朝,自请追随承龙图远谪边地,如今承龙图于端睦城离任还京,当然是不忘莫逆之交,将公良吉符也举荐到了东京,而多年地方磨勘,往昔率真青年已经成长为干官练臣,深得上官信重。

公良先生既是科场前辈也是京畿朝官,几人哪敢托大,各自见礼。

而这位容貌伟岸,身长丰颐,黧面长髯的中年人,无须公良吉符赘言,只怕当今天下,四方邦国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便是宣宗朝,‘四真’之一。

大肇当时有四名臣闻达于天下,大綦朝堂称之为“四真”,乃是子庚节真宰相、士悦真学士、承守真真中丞、宗放真先生也。

三郎、六郎与一众清虚宗门人更是恭敬有加,毕竟是与宗门师长齐名人物,难免有亲近之意,更是与有荣焉之感。

世人皆称之为“承青天”、“承龙图”,而此公本名似乎都成了能震慑宵小妖孽的神名,轻易无人提起,若说此公乃是京南汝阴人士,汝水上古名承水,而承姓便是因聚居于此而以为姓,名守真,字惟仁。

父亲曾任地方军判官,也算不得官宦世家,不过是柴门寒士出身。承守真,自幼聪颖,过目不忘,卷不释手,而得学富五车之学识,下笔成文,成就璧坐玑驰之文章,文章立论高深奇丽,旁征博引,颇有移风易俗之志。及束发,便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接触民生,深入蓬门之户体察民情,颇以箪食为习而知民间疾苦。年十八,乃随父亲入京,以文章结识诸贤达,然后在京读书及弱冠乃登科,只因殿试时文有讽太宗北伐之事,而与状元失之交臂。

及第后,因父母年迈,因请于家乡附近就职,因此改授汝南军节度判官,一年任满又放弃京试入馆阁机会,转调故乡临县知县。翌年,父亡,再二年母丧,自父亲亡故,承守真便丁艰返乡,于墓旁结草庐守制,不离不弃六载,兄弟姐妹及父老皆劝慰之,后因兄弟姊妹众多,则留居耕读并资助族亲父老,直至宣宗明元六年,才赴京听选,时便有宰辅、贤达以其恬淡名利、遵纪守道向天子举荐,而承守真却以天子不可开侥幸提拔之风气为由而婉拒荐举,而继续辗转地方任职。

然后庆康元年,年满三十岁,才入京任殿中丞。经御史中丞也是天子潜邸时的老师鹿中殊举荐,同年年底便被任命为监察御史里行,正月旋任监察御史。

在监察御史任上乃是以治乱平政为己任。

庆康二年,因东丹犯边,而北境发生军士哗变事,则任缘边按察使出使东丹,不只圆满完成使命,归朝乃上奏《三事》,

其一,以山北沿边将帅未甚得人,特乞精选,其三关尤不可轻授。太宗朝以骁将秋崇志守之,崇志为国尽忠而殁,其后继之以文臣儒帅,若边鄙无事,则堪用自保,凡东丹番贼掠边,则临阵无壮武虓勇帅臣,筹谋阙运筹帷幄良士。如今之事,不止于帅司无状,也因转运、按察诸司攻讦无度,而至物议喧然,历年多矣。北虏因而小觑中夏,骄横凌于我邦,抢掠欺至吾民,以今观之,衅端已兆,庙堂之上,所宜窥之未萌,而为国家锐意而远虑也。今天下不患乏人,患在不用。用人之道,不必分文武之异,限髙卑之差,在其人如何耳,必当考以应敌制胜之略,询以安边御众之宜,观辞气之瑰奇,举动之方重者,擢而用之,则取人之要,无大于此。

其二,北虏自先朝请盟之后边鄙无事垂二十年。臣访闻契丹官吏薄于俸给,人民窘于衣食,故自将相而下,以及族帐,各萌南牧之心。所未欲者,特其主耳,亦非甲兵用度之未足,种落上下之未和,其力固有余也。然其贪而好利,忍而好杀,强则骄傲,弱则卑顺,率北方之天性也。故自古圣王以禽兽畜之,来则驱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此制逺人之常道,然无代不为中国之患。议者或谓四夷乃支体之疾,夫支体之疾亦根于心腹矣,苟支体未宁,则心腹安得无患!愿陛下深鉴于此,慎无忽焉。又虑陛下左右或言事者,有以北虏无事,以安圣意,谓彼君臣乐我和好,盟誓甚固,万不负德,窃恐有误于陛下也。《兵法》曰:‘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也;无恃其不攻,恃吾之不可攻也。’彼必有潜谋构隙之志,尤不可不深虑也。臣窃知沿边诸将未甚得人,皆售进市恩,结援固宠,不讲方略,不训士卒,抚驭无术,劳逸不均,以致边备未完,边廪未实,一旦急用,必先事而败。且崑朔地方千余里,别郡数十,与北虏界连接,深入之患,甚可虞也。而郡无善将,营无胜兵,卒有来如疾电,去如脱兎,缓急之际,曷以御之?臣毎念至此,寒生毛骨。况观今来事势,乃必然之兆。

其三,臣闻戎狄为中国之患,其来久矣。以古揆今,未有恃盟好。舍武备,而不为后患者。国家逾二十年,沿边卒骄将堕,粮匮器朽,主兵者非绮纨少年,即罢职老校,隠蔽欺诞,趣过目前,但持张皇引惹之说,训练有名无实,得不熟虑乎?臣昨奉命出境,北虏国中情伪颇甚谙悉。自创云中城作西京以来,不辍添置营寨,招集军马,兵粮积聚不少,但以西讨为名,其意殊不可测。缘云中城至靖塞城,在从靖塞城至金凤城,城壁相望,只数十里,地絶坦平,此大肇自失山后五镇此路,尤难控扼,万一侵轶,则崑朔深可忧也。不可信其虚声,弛其实备。兼闻靖塞城以北,累年来蕃戸深入南界,侵占地土,居止耕田甚多。盖边臣畏懦,不能画时禁止。今若不令固守疆界,必恐日加滋蔓,窥伺边隙,寖成大害。况边上将帅尤在得人。昔太祖经营四方,选勇干忠实者,分控边陲。今则不然,莅事未几,即从迁徙,又何暇于训练备御乎?虽命两府重臣往逐路宣抚措置,更望陛下频召执政大臣与总兵将帅,乞叮咛训谕,俾图议谋策,选求将帅,精练卒伍,广为积聚,以大警备之。不然,则惧贻陛下之深忧也!臣欲乞今后应沿边要冲之处,专委执政大臣精选素习边事之人,以为守将。如得其人,责以实效,虽有微累,不令非次移替,所贵军民安其政令,缓急不至败事。

也正因为此奏,才为日后参政士悦学士任用秋延肇奠定基础,如今山北三关秋帅岿然不动,压制东丹十载,已经是庆康新政难得留下来的成果。

只是秋帅又如何能兼顾两千里北疆防御?如今山北东面有着秋帅及其子弟与叔父带领的宗家子弟,还有许多海东、山北志士如砥柱般扎根于此,而他们的身后已经无复昔日三百里绵亘的厚重防线,那些驻泊禁军与义勇、土兵已经裁汰迁转十不存一,壕沟拥塞、池淀干涸、堡砦废弃、栅墙损毁,真若北虏入寇只怕是一马平川及此!

而现今之局面不正与承龙图十余年前的见解一般吗?若有庆康二三贤臣直柄朝政,哪里有北虏窥伺中夏的机会!每念到此处,父亲也不免怨愤,三郎如今面陈贤者,如何不念及于此。

庆康三年,承守真再向宣宗条陈《七事》,建言应当“明听纳,辨朋党,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说”,又奏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因其所言恳切,且合情合理,切中时弊,与士学士所作《答手诏条陈十事》照相辉映,皆为朝廷采纳,传为佳话。

庆康三年,正是在士悦、子庚节、阳攸、承守真等一众英才贤俊的进言下,宣宗才下定决心倡导新政。

新政首要便在地方,而东京则是京畿枢纽,天下中枢。东京城若能为新政表率,四方将因以成事,以为楷模。

而东京多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素以难以治理着称,因此宣宗任命承守真以右司郎中,权知启封府事,非要请出今世法圣皋陶,祭出人间铁面獬豸来与这万千魑魅魍魉斗上一斗。

敢于任事的承守真,到任之后则必以朝廷法令行止为念,执法严峻,不徇私情,先是疏浚京师航道,借此机会,沿着运河及御河将沿途贵戚侵占河道所筑园榭皆毁之,由此不仅使航运畅通,还缓解了京城涨水之患。尤其是三次弹劾贵妃眷属以及太后母族,威名震动都下。而其人严峻刚正、忠诚厚实,即便旧党贵宦厌憎,也是无法作难。

承守真久在地方,乃是进士出身中罕有通晓司法刑名之术的行家,且秉公执法,清正廉明。所谓疑案悬案其实大多与官宦豪门、巨贾乡绅盘综错节,只是这类案子若是遇上承守真,绝无侥幸之理。东京内外,皇畿辅县积弊要案皆为之一清,因此事发而披刑的豪强何止千百,京辅政治于是清明。

继而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宣宗身体渐恙难愈,承守真因进言立太子事而恼了官家,俄而以权御史中丞职领转运使、提点刑狱考课院。同年,再因连弹三任三司使阻碍新政,而为人攻讦以弄权擅政罢御史中丞而左迁天章阁待制,后得兼知谏院。

随着宣宗病重,太后开始代为理政,旧党贵戚皆阿附太后驾前。不久进奏院案发,因进奏院《傲歌》案新政一众大臣及骨干被攻讦为“以国家爵禄为私惠,胶固朋党”而罢,士学士自请外放,群僚皆远窜边地。承守真也是因此外放于温海西路为知端睦城监事(端州,维伯瓦伦蒂亚) 。这两年官家日益年长,太后年事日高,因此官家也是渐渐开始理政,首要的就是逐步召还新政诸臣。

天圣五年起外放之人,陆续还朝,先是任京留守、经略安抚招讨使西的子庚相公回朝,任职兵部,兼三司使,天圣七年迁参知政事,今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居亚相之任。

天圣八年年初,边听父亲提及阳攸等人也都允许回京居住,未曾想年中便等来了承守真的归来。当然,无论是慈圣还是官家召还子庚相公的说法,是因庆康年间曾力劝宣宗立今上为太子。而阳攸、承守真也是昔日劝谏建立太子之人。当年的一片公心,在官家眼里就是忠诚信赖之臣,因此承守真也是重返东京,以翰林学士身份兼龙图阁直学士、再一次权知启封府事。

宦海沉浮,多少人已经是随波逐流沦为碌碌苟且之辈,然而人间总有顽玉,污泥秽土难掩华彩,剖心刳肠还是初衷。承守真还是那个承守真,依旧是刚直不阿敢于任事,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倒﹐有酆都承老。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wtw1974 新现代逍遥录 美女的兵王保镖 东汉末年枭雄志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萧阳叶云舒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大唐游侠儿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唐人的餐桌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极品皇太子 
最近更新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 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 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 军统财神爷 李淳风 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 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 东方神话集 大宋河山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三国之杨家天下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 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 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 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 
尘途雕弓落 拾遗一丁 - 尘途雕弓落txt下载 - 尘途雕弓落最新章节 - 尘途雕弓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