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晋府录天下兴亡

蓟城太守

首页 >> 宋晋府录天下兴亡 >> 宋晋府录天下兴亡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大明第一搅屎棍 三国:从徐州县令开始争霸天下 军工科技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清话事人 乖乖老婆,别闹了 
宋晋府录天下兴亡 蓟城太守 - 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全文阅读 - 宋晋府录天下兴亡txt下载 - 宋晋府录天下兴亡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章 静而动 正而奇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建兴四年六月,晋愍帝遣赵廉持节杖,拜刘琨为司空,都督冀幽二州诸军事,刘琨不受司空。对赵廉说道:“余距长安千里之远,虚职无用。何求其职,愿为晋室操劳,只受都督一职。”石勒命孔苌前去与段文鸯邵续对峙,夔安南下抵御曹嶷,支雄前去进攻幽州王彦和段匹磾。

此时拓跋猗卢平定叛乱,次子拓跋比延平乱献策有功。拓跋猗卢命拓跋比延承代王爵位命其为太子,又命长子拓跋六修前居新平城,废黜拓跋六修之母。

拓跋六修之母可足浑氏对拓跋六修哭泣说道:“我虽无功,却也无过,如今不与我商谈,汝父王擅自废立,其不是欺我年不过卅三岁,汝今已近廿岁,当为母进言也。”

拓跋六修身穿鲜卑服,前来责问其父拓跋猗卢:“父王将我远遣于前,现又何故罢面母后?”

拓跋猗卢说道:“雏胡?此何言也?孤乃代王,汝与汝母。孤想废之时则废,思立之时而立?何故再问?顺将汝座骑交由拓跋比延。”

此时拓跋比延进殿,听闻二人争吵,于换中原衣着,入殿拜谒拓跋猗卢,与拓跋六修相撞,赶忙行礼。对代王说道:“父王,儿臣有言,兄长之骑,老迈不堪,不如将父王之骑而赏,以显太子之尊。”

拓跋六修对拓跋比延说道:“我骑可日行五百里,虽不比赤兔,却也为一良骑也。”

拓跋猗卢于是说道:“既如此,何不将汝骑让与太子?”

拓跋六修说道:“悍骑之勇,非孺子可驭。更况拓跋比延近年饱读中夏经书,久不骑驹,何以驭此骑也?”

拓跋比延用晋语说道:“人有难,不得良马,劣马久驭,不知良马,汝怎知不能驭也?”

拓跋六修无言以对,只是说道:“我若将此骑赠汝,定不为拓跋氏也。”拓跋猗卢大怒说道:“何出此言,为一马骑,而如此这般?”拓跋六修说:“虽是马骑,却已意明!今后,汝与我便不为父子相称!”完离殿而去。拓跋猗卢将自己坐骑赐与拓跋比延并说道:“我时日无多,汝兄弟不和,何以御刘聪,石勒,汝继代王切记,为晋室操劳。”

拓跋比延得代王座骑后,用代王亲侍伴随左右。穿代王服饰,前去拓跋六修营帐,拓跋六修自归后一日未眠,感到心中有愧,于是打算决定亲自前去谢罪。此时帐外舍人言:“代王前来。”拓跋六修急忙正冠,出营拜见,言道:“儿有罪,向爹求罚。”拓跋比延和随行人听闻后大笑。拓跋六修抬头一看,原来座上之人乃拓跋比延,拓跋六修大怒拔刀而刺。众人纷纷逃散。

拓跋比延骑马至殿中,正遇箕澹与拓跋猗卢商讨进讨石勒事宜,拓跋比延待到二人商讨完后,进殿说道:“拓跋六修持剑而刺我,恐此时已起甲兵。”周围亲侍也附和说道:“六修持剑而刺,我等及时躲避,方才避死。”拓跋猗卢于是命宣使召见拓跋六修,拓跋六修不去,斩宣使。拓跋猗卢哭着说道:“事已至此,骨肉相残?”,命卫雄率军两百讨伐拓跋六修,告知卫雄擒获其人即可,拓跋六修得知卫雄前来,于是率右贤王全部四千人猛攻卫雄,卫雄被杀。拓跋猗卢得知率军三千前去,命箕澹领护军将军保护拓跋比延。拓跋猗卢对箕澹说道:“此遇不测,汝当携众归于刘越石,刘越石乃孤兄弟也。”又召左贤王拓跋普根,带左贤王军前来攻拓跋六修。

拓跋六修,一路猛攻,拓跋猗卢抵挡不及,部下兰特将平民之服给予拓跋猗卢,自己换上拓跋猗卢衣物与拓跋六修相战,拓跋六修见到“拓跋猗卢”骑马来回奔走,于是射出六箭,皆中。走近看到落马之人,乃兰特也。非拓跋猗卢,于是命部众搜寻拓跋猗卢,坐骑不支,倒地不起,旁路有流民,拓跋猗卢急忙穿百姓之装,混入流民队伍,流民皆晋人也,束发漏臂,唯独拓跋猗卢没有束发。领头流帅问到:“汝从何处而来?”拓跋猗卢说道:“乐盛。”流帅说:“乐盛,汝乃鲜卑人?”拓跋猗卢说:“正是。”拓跋猗卢问到:“汝等何出去也?”流帅看了眼流民队伍说:“去有生之地?”拓跋猗卢问道:“何谓有生之地?”流帅说道:“民有食,内无乱,乃有生之地也。”此时前路来一鲜卑妇人百姓,看到拓跋猗卢。说道:“代王?”周围人皆看拓跋猗卢说道:“此乃代王拓跋猗卢?”众人惊呼,拓跋六修骑兵到看到这里混乱不堪,唯独看到群人中间围一胡人。定睛一看正是拓跋猗卢,于是吹鸣。拓跋六修听到后率军前来,命军队冲杀,晋朝流民,鲜卑百姓,拓跋猗卢无一幸免,皆被杀。

拓跋六修进攻乐盛,城内慌忙抵挡,拓跋普根率军而至,进攻拓跋六修,拓跋比延和箕澹二人出城而攻。拓跋六修两面受攻,不敌被杀,众人得知拓跋猗卢惨死,为其哭丧立碑,由拓跋比延继承代王位,拓跋比延欲用中夏守丧之礼为拓跋猗卢戴孝三年。于是箕澹安定拓跋内部后,携民众三万人,牛百头,马千匹前来归附刘越石,刘琨得知众人前来归附,命全军将士以素服吊唁相迎。

刘越石对箕澹说道:“我兄今亡于内,我为弟竟不知此事。”

箕澹哭着说道:“代王,临前之愿便是,携归晋之民前来归附,今也算得偿所愿。”

刘琨收留箕澹于并州。

石勒得知拓跋猗卢被害,于是命石虎北攻刘琨,乐平太守韩据慌忙抵挡,石虎大败。石勒得知后,命石虎前去剿灭孙纬,石勒亲领军三万猛攻乐广。

刘琨于是将箕澹带来的三万人中善武斗者编为一军,名曰阳曲军。

箕澹说道:“此虽晋人,却耕于漠荒,久不知法,难以号令。现今因乘拓跋部内乱,进而驻守,与代王拓跋比延共同抵御石勒。闭关守险,务农炼兵,以仁义而服化鲜卑之人,然后用其人以御石勒。”

刘琨气愤说道:“拓跋部正失明主,幼主守丧,此时而再图,汝岂不知渔池鱼尽,岂有鱼可再出也?且坐视韩据败亡,于我何益?”

于是命箕澹带两万阳曲步军为前锋,刘琨自领后军一万,留八千并州军守城。前攻石勒,石勒得知后问计于张宾。

张宾言:“胡将军有何谋划?”

石勒说道:“右侯,我若有谋,何求计于右侯也?”

张宾看着并州图虞说道:“伏兵上艾,敌军乃步卒也,待敌军过,杀而直出,且箕澹其人并无兵识,我大军一至,破之必矣。”

石勒听从,伏兵一万骑于上艾,箕澹行军至上艾,不命斥候探查继续行军,这时石勒骑兵杀出。

石勒喊道:“箕澹号令不齐,而我锋锐有加,此战必克也!”说完全军冲杀而下,蹄声震如雷鸣。有一小将宾颜听到有马蹄声,告知箕澹。

箕澹说道:“此处戎狄相杂,马群相踏,声而巨振,不足为虑。”

宾颜大怒说道:“此处有敌伏兵,当备甲阵。”

箕澹不听,说道:“敌困于乐平,怎会绕路而袭?汝要多见兵法,方有无忧。”

石勒亲自带军而攻,直至一里之程,箕澹看到后急命布阵,士卒未经战阵,不听箕澹号令,多有弃甲而遁,宾颜苦苦支撑命五百卒保护箕澹突围,箕澹突围而出号旗丢失。两万阳曲军悉数被杀,宾颜仅率三十人被围。

石勒说道:“降者赏百银。”三十人中十人献降。

石勒又说:“降者二十金”六人出降。

石勒说:“降者为郎官。”又十人出降,仅剩四人。

石勒说道:“降者赐爵。”三人出降,唯宾颜一人不降。

石勒说道:“汝不肯降乎?”

宾颜说道:“我何故而降?”

石勒说:“两万之军,败逃为空,汝一人又有何作为?”

宾颜笑道:“败以至此,死亦足矣!”于是命人缢杀宾颜。

箕澹仓皇而退,退到刘琨军前十里处,刘琨哨骑来报,哨骑报:“有五百甲士往此而来,军无号旗。”刘琨命军士备战,列阵迎敌。夜中,箕澹哭哭啼啼,说道:“有负刘越石,败军至此。”军中之士个个毫无斗志,行进迟缓不堪。箕澹看到前面有甲兵列阵,心神惶恐,却又看到刘越石将旗,于是亲自起马上前问道:“刘使君?”刘琨听闻站鼓台夜中看不清来人回到:“是,汝何人?”箕澹:“箕世雅。”刘琨亲自出阵,看到箕澹一身破败不堪说道:“世雅,何至于此?”箕澹将来龙去脉告知刘琨,刘琨看到箕澹身后五百士卒也都一身狼狈。

淡淡说道:“天欲亡我,贼虏何时可破矣?”命长史李弘前去段匹磾处求援。

刘琨对长史李弘说道:“并州若亡,则大事定矣,你此前去定要求得而归,晋室危难在即,不可令有他图。”

李弘言:“今忠义之人独我一人耳,使君尽可放心,我此前去必有所获。”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碧蓝航线界限 wtw1974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穿越大周 新现代逍遥录 动漫之后宫之旅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曼陀罗妖精 美女的兵王保镖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穿越陪都之谍战重生 抗日之铁血战将 唐人的餐桌 代号惊蛰 何寄锦书来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穿越五代末年 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 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 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 我家床底通大明 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 历史直播:给老祖直播挖坟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彪悍世子 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 穿越成王者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 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 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 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 逍遥小王爷 
宋晋府录天下兴亡 蓟城太守 - 宋晋府录天下兴亡txt下载 - 宋晋府录天下兴亡最新章节 - 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