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首页 >> 刀尖上的大唐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红楼群芳谱 大明国师 入错新房嫁对人 流氓帝师 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章 北巡与西征(四)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幽州。

子城。

尽管辽王与枢密使如今都不在城中,但是上元节还是得吃一场盛宴。只不过是由留守幽州的郑守义牵头,捧着李太公这老头一起组织。

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一年前,李大郎还在河北大地上驰骋,到而今,北国却已换了天地日月。

李太公明显情绪不佳,吃几杯葡萄酿就离席,只郑大帅陪着众文武嬉闹。

饮宴,放花灯。

游龙戏凤,一夜欢娱。

从军二十三年,位至一镇节帅,还有更进一步的希望,郑守义心情是相当舒畅。就在年前,河东那边来信,韩进通、朱友谦先后反正,连隰州刺史都不请自来,主动回头是岸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郑大帅就不免多吃了几杯。

一觉醒来,发现十分眼熟,好像之前住过。

仔细想想,记起就是那年陪着大李放孔明灯的那一年,也是吃醉了在此。

对,那年该是天佑四年。那夜里他陪着大李在城头赏灯观景,李老三疯疯癫癫说疯话,可恨他郑某人也吃大了,乱糟糟什么也记不起来。

又是一夜软玉温香,郑守义都有点不想下榻。

咬着牙爬起,如今这头毛短,也是省事,裹个黑头巾就得。

洗漱完毕,郑守义就准备回家。

刚出门,就听到有人叽叽喳喳,还有马蹄砸在地砖上的“哒哒”声,然后有个女声十分耳熟。老屠子心念一动,转过假山枯草,就见一美妇人正领着牵着一匹枣红马,身边几个孩子也都各自牵着马匹行走。

那女子瞧见这边人影闪动,也就来看,正与老屠子目光相撞。

看得分明,但见那女子杏眼琼鼻,柳眉弯长,眼眸妩媚顾盼生情,一身劲装,衬得腰肢纤细,一双长直的秀腿尤其夺目,这不就是萨仁那么。

萨仁那今已三十许岁,以时下的标准,称一声老身也都够格。不过,这位王妃天生丽质,嫁过来后养尊处优,岁月仿佛从未经过。落在老屠子眼里,仍觉着是那么美得不可方物。

哦,应该说是更美了。

多了成熟的神韵,如一颗红透的果子,看着都能觉出甜味儿来。

突然自觉失态,老屠子忙一把擦了唇角的涎水,叉手道:“王妃。”

那王妃仰头一笑,驱步近前,将缰绳交给儿子牵了,向郑守义也是一叉手道:“多年不见,郑帅风采更胜往昔喽。”语音悦耳,敲得老屠子一颗心脏扑嗵嗵乱跳。也就是他天生脸黑,倒叫人看不出他脸红来。

郑守义立刻从一个老司机变成了愣头青,有些手足无措,不知该向哪里安放。磕磕绊绊道:“啊啊。岂敢。哦。”真的很想抽自己两巴掌。

倒是王妃落落大方,道:“阿兄与郑帅提过吧,原想请郑帅教导岩儿。不巧郑帅常年在外,岩儿幼小,总是不得机缘。”说着,将边上一个为她牵马的少年让前一步。

这孩子生得六尺三四高矮,虎背蜂腰,一身暗花素布圆领袍,大略有李崇文的四五分神韵。细处又有萨仁那的一些风采,果然是个好苗子。

萨仁那目不斜视地仰首看着郑守义的双目,道:“郑帅,岩儿今年一十有七了。这些年,也请了先生教授文学,我也带他习些武艺。可惜我是女子,总教不好。不知郑帅当年之约,还是否作数?”

“作……作,作数。”萨仁那这秋波一送、小风一吹,老屠子早就把大李当年的吩咐忘到爪哇国去了。老小子拿了架子道,“不过,若要做我徒弟,需来军中。这子城我不好总来,事情也多。

再者,于此宫墙之内能学个屁本事。男子汉大丈夫,还要驰骋于天地之间,搏杀于疆场之上。”

萨仁那笑容不改,道:“和该如此。我闻郑帅家中子侄多在军中历练,已是栋梁之材。岩儿随我在此间,却蹉跎了许多岁月。

又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也是欲让岩儿走出这宫墙,去看看天大地大。有朝一日,也能如他父亲般顶天立地,做个伟丈夫。”

他二人来言答语,边上伴随的宫女、中官只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真是一个字都不想听见。

郑大帅却看不到这些人的为难,只想在美人面前把人设立住,吊起了文,道:“这有何难?方今乱世,正是英雄辈出之时。”

萨仁那一侧身,又让出一个孩子,较长子李岩有些瘦小,道:“这是默儿,今年十四,也不小了。一事不劳二主,可否也请郑帅费心教导。”说着,表情就有些羞涩,有些惭愧,看得老黑心里直心疼,那肯说个不字?

得他应了,王妃甚是欢喜,将俩小子推在面前道:“还不速速见过师父?”

两个孩子明显都有些懵,弄不清楚这是什么状况。但是母命难违,扭扭捏捏向郑守义要叉手行礼,却被王妃斥道:“跪下。”

俩嘎小子一呆,互相望一望,咬着牙跪地给老郑磕了头才起来。

萨仁那在头上摸了一把,取下一只玉簪子,双手捧到郑守义面前,道:“今日匆忙,未及备礼,这簪子郑帅权且收下。”

老屠子晕晕乎乎地探手接了。

拿起簪子的一瞬,不巧指尖碰到了芊芊玉手,黑爷险些一抖就把簪子捏碎。握在手里,力大了怕碎,力小了怕摔,别提有多纠结。

王妃道:“既已拜了师,你等就随师父去吧。”萨仁那分别抚摸着两个儿子的脸颊,像是在触碰世间至宝,恋恋不舍。末了,道一声:“去吧,到了军中,随师父用心历练,做个大英雄。”

言罢,捉了郑守义的一只黑手,将两个儿子的手亲自放到他的掌中。萨仁那退后一步,目光在郑守义和两个儿子身上停留了片刻,再次向郑守义叉手一礼,躬身道:“有劳郑兄了。”

……

领着两个拖油瓶,老黑是直到出了子城才慢慢回过味来。

这女子今天就是等自己呢。若非不好太过分,只怕行囊都得包上马背了吧。但是,这两个小子看着又不像与萨仁那有串通。

血里火里这么多年,郑二爷自信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倒是不难猜。

当初大李警告他不要掺和李家的事,就是怕他老黑搞事。但对于萨仁那来说,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有所成就。这点道理没什么难想。只是萨仁那有句话老黑有点不明白,跟大李一样顶天立地,几个意思?

想让李岩做辽王么?

虽然不能忍受李洵骑在自己头上拉屎,但是,要他真对这小崽子动手,郑老二自忖下不去这黑心,也没有这个实力。

真要动手,那也得是李老三上。

总之他老黑是万万不能沾上这个血,否则翌日泉下见了大李怎么交代?

回头看看这两个愣小子,郑守义道:“李岩,李默是吧。”

俩小子是真的很迷茫,怎么过了个上元节,就被老娘丢出来了?本来不是说在宫里跑回儿马的么?

倒是李岩大概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不再似刚才那样不知好歹,躬身答曰:“是。”说着拍了弟弟一掌,也让他答了。

郑守义道:“正有新兵操练,我不管你是谁,到军中就得按规矩办,晓得么?”这两个小子怎么安顿,老屠子一时没有想好。直接带在身边肯定不行,干脆先扔下去一段日子再说吧。

反正最近也没有大战,出不了危险。

二人答曰:“晓得。”

郑守义就带了他二人回家,准备歇一夜,就先送营中让小屠子操练他们。

队伍在年前人就募满了。因为临近年根,干脆只让新兵蛋子们在营里适应一下起居,正式操准备过了上元节在开始,这哥俩来了正好跟个全套。

至于练完以后么,老屠子决定先不着急决定。

这事儿,他得好好捋捋。

竟是谁也不说,自己闷头苦思去了。

……

辽东城。

新年大联欢,已经持续了整整一个多月。

辽王已经多少年没有出现在山北了。自打得知今年辽王要来,各部胡儿们都憋着劲儿献殷勤。早在十月,就已经纷纷赶到辽东城左近,连蹭水草带等人。

李三郎十一月中旬出发,路上走了一个月,十二月中旬一到达,都不等点大火堆,新年大联欢直接就进入高潮,然后再也没下来。

尽管火把是李洵点的,但是胡儿们眼神都好,知道正主是谁。

当年李老三跟郑老二大破契丹十万兵,立下一个个京观的时候,谁知道李洵在哪儿呀。

李老三也不待在城里,就在城下立了金帐,摆下筵宴。

用厚羊皮铺满大帐,显得洁白如雪,踩脏了就换一批。换下的羊皮就地分赐诸胡。结果唐军将士不干了,说凭什么我们没份儿。

于是李老三干脆就设了赌赛,各种马术、箭术,各种举石锁跑圈,跟军中运动会一样,每天都让汉子们玩到过瘾,赢了就以羊皮赏赐。

当然,只给羊皮就说不过去了,李老三率先加了彩头,各部酋豪跟上,也未必是多贵重,主要挣得一张脸面。

气氛是很欢乐,但是气味嘛,就很感人了。

新一代辽王李洵被帐内的气息熏得直翻白眼。这并非是他娇生惯养,事实上,这些年在军中,他什么苦没吃过,实在是他心里对这胡儿瞧不上眼。

至于为什么,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者没有理由,或者,因为三叔?但他自己记得明白,阿爷当年也是这样与胡儿同乐,而从那时起,他李洵似乎就不太喜欢跟胡儿们相处。

没来由。

大帐内,李三郎拉着张德说话,道:“原来说,戍边两三年一期,后来各种变故,下面军士两年三年还能轮转,你这一呆这么些年,实在是过意不去。

此来,我也想问问你有什么想法。

不着急,先听我说几个事儿再答复我。”

这次回归山北,张德汲取了教训,当然,也因为迭剌部都滚蛋了。

总之,大战不怕,小战不断。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论是辽南那些不大顺服的城寨,还是草原蕃部,但凡有点怨言的,张大帅就亲自登门,了解一下唐军到底哪里做的不好,哪里还要改进。

数年下来,还真是平平静静,屁事没有。

耶律滑哥回来的也很及时,为平衡奚人起到了重要作用。

两蕃两蕃,最刺头的耶律部跑了,剩下的契丹人一地鸡毛,奚王父子狠受了几波福利。奚人渐渐就有了做大的趋势。好在阿保机走时狠踹了他一脚,耶律滑哥后来又跑回来,有效地平衡了山北的局势。

总体形势不错。

李枢密准备募一批山北子弟南下,张德就打算把扫剌的铁骑军让他带走,顺便再从奚人部落抽一批义从军。

保定军这次也回来,可以进一步平衡山北的局势。

至于汉儿么,张德建议不要动。好不容易移民过来,咋没咋地呢又带回塞内打仗,多少有点没事找事。

正因为这次干得还行,张德心境比较平和,静静听着李三分说。

李枢密遥遥与诸酋豪共饮一碗,又应付了几个过来敬酒亲靴子的好同志,才道:“河中、西昭义都投过来了,朱友谦,韩进通,皆可以移镇。

拓跋仁福苟延残喘,夏、绥、银、宥四州,真打也就打下来。朱家如今可顾不上那边。我已将麟州折家迁走,道路已经扫平。

你若有愿意,可让郑二给你打下手,拿下夏绥给你。

承嗣跟我说,在义武待得憋屈,跑不开,想回塞外待几年。杨师厚这厮你也知道,如今魏博等于是又独立了。朱梁在黄河以北,这就算是塌了一大半。只要咱不招惹他,估计魏博也不会主动招惹咱。

麻杆打狼两头怕,他老杨还得防着朱家呢。

不过呢,这厮是个人物。他在魏博,咱想打过去不容易。估计还要等待时机,你若去了义武,可能没什么仗打。

这边我准备设个辽东节度使,治所么,柳城、燕城或者辽东城,还没想好。我是倾向于在辽东城。如果你愿意入塞,想去哪里你说。

若你想在山北,那这个首任辽东节度使,就是你了。”

实话说,对于李三郎接位这件事,张德是有点想法的。

兄终弟及,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

而且李洵也快三十了,在军中十几年,不是个毛头小子,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这些年,李洵的表现张德是看在眼里。作战英勇,亦能为人。

并且他是李大的嫡长子,由他接位,张德不觉着李洵就做不了这个大帅。

可是事发当时他远在山北,他无能为力,他什么也不能做。

他不能亲手毁了兄弟们的事业。

作为卢龙的武夫,他太清楚,只要他有所动作,会引起多大的风波。

哪怕李三郎拿下了义昌,逼退了梁军,张德仍然不觉着李洵就不行。

但是这次大会盟一开,张德却很庆幸是李三,而不是李洵。

拆解豹骑军,将老三都的豹骑军拆解到只有二千人。初闻此事,张德恨不能肋插双翼飞到幽州,去质问李三郎到底想干什么。可是,当他看到豹骑军在李洵手里,居然变成了只有汉儿的豹骑军,张德更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李洵与胡儿们格格不入,他看得出来,胡儿们也感受得到。

张德这才知道,原来李洵的心里还有这么一道坎。

对胡儿另眼相看,大有人在,但是,作为卢龙之主,却万万不能如此。

豹军不只有汉儿,卢龙也不只有汉儿,甚至再说远一点,大唐,从来不仅仅是汉儿的大唐,从立国,大唐就是汉胡一家的。

要做这个大帅,就必须有容纳汉胡的心胸。

这个大帅,他既是大唐的节度使,也是草原的大可汗。

不能理解这个道理,他就做不了这个大帅。

李洵把一个只有二千人的豹骑军,搞得不见一个胡儿,谁瞎么?

李洵,确实做不了这个大帅。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遍地尤物 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偷心龙爪手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艳海风波 极品老师 春浓花娇芙蓉帐 春色田野 明星潜规则之皇 和竹马睡了以后 踏天境 极品后妈 都市极乐后后宫 洛公子 天生好命!军婚后绿茶美人被夫训 我在蘑菇屋只是想摆烂来着 我刷美女短视频,古人全看呆了 重生后,阴鸷王爷逼我哄他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我的美利坚 诸天皇帝聊天群 救岳飞建强宋 穿越之华夏崛起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大唐皇太子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诡三国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唐人的餐桌 三国之殖民海外 
最近更新意外穿越?竟统一三国! 混在大唐的工科生 科幻天庭,大秦我包揽金榜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愚园梦魇 一边阳光一边乌云 明末:乱世崛起 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 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 大唐极品帝婿 诸天:开局到达苍云岭 女帝宠臣?不,我乃国家柱石 三国S2逆天重来 人在乱世当世子,娘子却是大剑仙 绝世小书儒 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九州恃风雷 霸业天子 这县衙深藏不露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