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首页 >> 刀尖上的大唐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流氓帝师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远征欧洲 穿越从开荒开始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章 回幽州(六)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却说大李进去军议,郑二继续在门前扫听。可惜昨夜闹得一宿,大头兵们也都累了,一个个精神萎靡,也没甚好说,无非是畅想着回了幽州潇洒。对于即将开始的军事行动,人人都很兴奋,词里行间,处处充斥着美好的遐想。待李崇文回转,传下刘仁恭将令,各队头赶紧回营整顿兵马,准备三日后出城。

刘大帅正式军令下达,城中上下欢腾,军士们自发组织起来,欢送刘雁郎、刘守光出城,场面之热烈欢腾,足可融化冰雪。老刘说话算话,每人发下四匹绢的赏赐,承诺幽州之行,所得财货皆归军将,士气更加高涨,送走了前军出城,杀才们欢欢喜喜回营打背包,准备胜利大游行。

刘三哥过来有些为难,道:“窖里有些财货怎办?”

军士本欲将个人财物全都打包带走,李三却传下军令,豹子都只许携行军资,财货一律不带。弟兄们辛苦三年,人走了,钱不带,这是什么操作?二哥也有些为难,纠结片刻,道:“有军令,先放窖里吧。你去说说明白,事成回来再取。”

豹都今有一千多人,全是骑兵李大也养不起,遂分前、中、后三营。前营、中营是两个骑营,各有三百骑,张德领着中营,前营则是李崇文亲统。后营五百人,由秦光弼管理,只有百骑,剩下四百都是骑马步军,战技差异先放一边,在装备上的主要区别是只配两匹驮马,或者骡子、橐驼充数,都是代步驮物,没有战马配给。另有二百多辎重辅兵编做一营,都是李三郎的地盘。此外还有百多斥候、传骑,亦由李崇文一把抓了。

大李本想让郑二带领这些骑马步兵,因他这个硬件比较特殊,良驹难寻,当骑兵着实难过,怎奈郑哥死活不干,升官都不干。大李一怒之下,让他给秦哥打杂,如今是秦副将手下两个骑兵队中的一支。

如此,上上下下一千四五百人,统共三四千匹战马、驮畜,其中战兵满满当当一千一百,妥妥的安边三大王牌主力之一。另外两个,一是刘雁郎部,一是刘守光部。单无敌么,那是刘仁恭的亲军,精锐也是精锐,但不能这么算。

三日后,豹子都浩浩荡荡出城,跟随刘将军东归。

与来时不同,此次大李负责殿后,押运辎重,这事情就比较多。不过搬运辎重另有辅兵、夫子出力,豹子都只管护送安全。郑二边走边向秦副将请教:“李全忠闹事时俺还小,据说杀伤不少。今次怎么跟玩闹一样?匡威手下数万精锐,这说散便散了?”秦光弼也有点纳闷,道:“是啊。”他也以为大小都会做下一场,居然兵不血刃。

出发不久,前面传来消息,说是居庸关无人看守,刘雁郎、刘守光已占关沟。

居庸关,又称军都关,主要地形就是一条夹在两山间、南北走向二三十里的关沟,正好卡在幽州通往山后草原的要路上。与后世不同,国朝的风格是对外积极进取。盛时,向西打到瀚海即中亚咸海,甚至一度在伊朗搞了个波斯都督府。北部草原,虽然控制力有点动荡,但是总体来说大唐的稳定控制线一直在阴山以北,整个漠南草原都在怀抱之中,后世鄂尔多斯、呼和浩特这些蒙古王爷的马场,都是大唐钳制草原的大后方,根据地。

若说国朝的国防政策是什么风格,那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如果不打,只是因为打不动而非不想打。这股子悍勇,是刻在大唐武夫骨子里的。比如,哪怕是被刘仁恭称为草包父子的李全忠、李匡威,都从来没想过要困守居庸关。跟河东搞风搞雨,就直接占了安边作为西进基地,同时还不耽误边上妫州常去草原打秋风,东北防线也在后世赤峰一带。

近三百年基本都是压着胡儿打。

因此,千年后鼎鼎有名的居庸关,在而今只是个二线小关卡,没有雄伟的关城,只是日常驻扎了百十个戍卒,作用也非守关,而是负责从往来商贾身上刮钱。眼下显得重要,仅仅因为这是军都陉的东南口,出了关沟就是坦途,跑马一日可达蓟城。若被人堵在这里出不去,刘窟头的大事可能要废。

得知前路畅通,军心又振。居庸关都没堵,看来此次定能成功。

又行数日,豹都与辎重抵达居庸关时,刘仁恭已歇足两日。他专门要求大军同日入关,八千儿郎,要走出感觉,走出气势。刘仁恭已拜访了高家兄弟,对于蔚州军的合理要求,高思继深表同情,大军路过,怀戎不但紧守城门绝不添乱,还送了一波粮肉劳军,上演一幕军民鱼水情的感人画面。

山谷中,蔚州军联营十数里,灯火通明,从天空望下,浑似一条蜿蜒的火龙。军士们尽道前线顺利,胜利在握,笑声阵阵。

军中人人皆欢喜,李三郎却有点忧虑,跟大李蘑菇道:“大兄,气氛不对啊。”李崇文这些日行军也有些疲乏,早早裹在被带里烤火,听弟弟又来乌鸦嘴,笑问:“哪里不对?”

李三道:“军心涣散。到了城下,若李匡筹发兵来攻,如何是好?”

李崇文闻言,身子挺一挺,笑道:“什么?”看向弟弟似是看个稀奇动物,道,“你呀,不懂军中规矩。尤其在河朔三镇,似这等新帅上任,皆要安抚部众。李匡筹区区一万兵,我镇方圆千里,哪里够用?只有安抚了高帅、刘帅这些外镇军,稳住各州县兵、戍兵,他才坐得稳帅位。我等只求回镇,合情合理,你看高帅没来为难吧。

你道这是刘窟头自己闹?都看着呢。这就是给全镇打个样。看看这厮是真不懂,还是不讲规矩。若他不懂,待我军到了蓟城,自然有人与他分明白。若这厮确实不讲规矩,那便是自绝于全镇,得不偿失。他那点人,能看好幽州就不错了,其余诸州总要有人镇守,给谁不是给,何必呢。

将来咱家事业大了,若有幸能治一镇,亦要如此安抚各部。别人不说,秦郎、张郎,嗯,郑郎,承嗣,这些皆要有所交代。此刻匡威还在成德,匡筹更不敢造次。若他不讲规矩,咱弟兄将匡威再抬回来,他死不死?我军此次本就不为打仗,问问都是亲戚,打什么。”

李崇武道:“但李匡筹已经坏了规矩。前面即不发粮又不调换,连个说法都没有,见都不见刘守文。”李大道:“不发粮是他没粮。青黄不接,只占个幽州,哪有粮给安边。不发兵是没兵,所以我军回来了嘛。届时他温言抚慰,安顿好地方也就是了。幽州之外他本也拿不住,我等奉他为主,彼此两便。”

李崇武仍摇头道:“大兄,一叶落而知秋,见微知着。李匡筹能驱逐兄长,是为不义。承诺调换我军回镇,却出尔反尔,这是无信。哪怕无粮无兵,亦可主动让我军撤回镇内,昌平,檀州,随便往哪里安置,哪怕野地扎营也是个说法。他不闻不问,要么这厮不讲规矩,要么这厮不懂规矩。不论如何,大兄你那套规矩想要束缚这货,只怕无用。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小心驶得万年船呐,大兄。”

李崇文是典型的藩镇武夫,与李三想法有些不同。但是李老三把不信不义都搬出来了,咳,如今的大帅,有几个讲信义的。也罢,弟弟有着赤子之心,做哥哥的必须鼓励。而且,小心驶得万年船这话倒是不错,万一李匡筹是个奇葩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

“你小子。”李崇文点了弟弟额头一把,“我说来时你让全军不带财货,便是防匡筹这手吧。”李三郎道:“若事成,财货随时能取。万一不谐,也走得快。”

“你不大看好这次?”李大很是奇怪,弟弟对这次兵谏始终态度消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次犯了兵家大忌。成是侥幸,不成是必然。”

李崇文想想也对。若全军戒备,匡筹见无隙可乘,事情反倒能成。似这般嘻嘻哈哈,万一人家下黑手,还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打算起身,却被李三郎拉住:“大兄何往?”

李大理所当然地说:“我去给刘帅提个醒。”弟弟却没无意松手,李崇文道,“你还有话说?”却见李三目光闪烁,道:“大兄。刘窟头并非明主,咱也不能久居人下吧。”

定定地看着这个刚才还满口信义的弟弟,大李缓缓躺回睡袋,道:“你说。”

李崇武在大哥耳畔道:“除非刘帅坐了节度使,咱们能水涨船高,否则这次就算回镇,与我何益?不如……李大抬手止住弟弟后面的话,示意他出去看看。等李三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大李再次深深地看了弟弟片刻,倒头睡去。

……

幽州城里,鸡飞狗跳。

刘仁恭大军盘踞居庸关的消息传来,惊得李匡筹蹦起三尺高。大哥李匡威在成德混的风生水起,听说王镕都快管他叫爹了,万一哪天跑回来可咋整。镇中各州、各军态度暧昧,城中数万回来的军士也无从安放,李匡筹是夜夜难眠,生怕哪天一睁眼,哦不,就怕夜里一闭眼就再也睁不开了。

刘窟头这又来干什么?来夺江山么?

刚刚听说,李匡筹甚至都生了撒腿跑路的念头。只有一万部下可信,这都是多年来跟随自己征战的老弟兄。但是看住城里的几万杀才就要牵扯许多人手,哪有精力应付刘窟头哇。据说也有过万大军,还是跟独眼龙周旋了三年的精锐,想想都觉着脑仁疼。

一将道:“大帅。刘将军戍守安边三载,也该回来。派人给他去个信儿,问问这厮想去哪里,让他自取。左右一时我等也顾不上。”

“是啊。如此,其他各州也都放心。”

这话真是戳了李匡筹的肺管子,心窝子。迄今为止,除了孤零零一个幽州城,整个卢龙镇谁也不听他的。李留后的脸有点黑,但杀才们浑然不觉。一将还来伤口上撒盐,道:“据闻妫州城门紧闭,这是看着呢。”说到一半忙把嘴捂,妫州的事你怎么这么清楚,想干什么?挨了李匡筹一记灵魂的凝视,低下头去。

还有不知死的换了思路,说:“大帅。我看营、平各州,即远且没甚要紧。刘窟头对付胡儿很有一手,让他去看草原正好。那边没有户口,钱粮都看镇中拨给,还怕他翻天?安置这厮去吧,当无话说。”

“营州?那还有么,还有啥?平州?唉,我说,别你我在此瞎猜,遣人当面问问这厮怎样。未知人家自有想法呢。皆是一家人,好好谈嘛,真闹起来,难道让外镇看笑话?”这把盐撒得也是真准。

忽有一将又想到什么,大腿猛拍,道:“要么让这厮去,去瀛、莫看着匡威去?”成功转移了矛盾方向。边上一将击节叫好,道:“哎,妙,妙哉。早说这厮与匡威不和,所以给他丢去安边吃土,咱给他挪南边去。狗咬狗,哈哈。”

一下打开了思路的丘八们纷纷附和。“对对对。当初便是匡威卸了他兵权丢去景城,去安边也不是啥好所在,正是一对冤家。这厮不是能打洞么,正好去成德挖墙角。善哉,善哉!”

别看都是李匡筹的老部下,但武夫们有自己的逻辑。刘仁恭守蔚州,跟高家镇妫州可是不同。妫州山川怀抱,有屯田有人口,那就是高家的地盘。蔚州那是什么鸟地方,面上说是外镇军,其实是戍兵。按大唐军制,守边塞的戍兵一期三年。甭管喜不喜欢这厮,人家刘仁恭在蔚州兢兢业业,李匡威几次西出都伺候地妥妥当当,哪怕没救下赫连铎,一把火烧独眼龙的连营也不白给。吃三年砂子了,是该回来。卢龙不比内地,是边塞,这规矩坏了,以后谁还肯去守边?为什么方镇的军队比朝廷有战斗力,不就因为方镇比朝廷讲规矩么。

这众武夫都是憨批,口径一致,居然认真研究起怎么安顿刘仁恭,完全跑偏了方向。李二心中大骂这些混蛋,却只能默默无言,末了借口天晚,让这帮蠢货赶紧滚蛋,自己坐在堂中发呆。有点后悔,不该搞这把,节度使真不是人干的。有点想哭的冲动。

赵珽去而复返,道一声:“主公。”

李匡筹疲惫地示意赵珽坐下,忍不住道:“彼辈无识啊。”

赵珽如何不知他的心思,明知故问道:“可是为刘仁恭之事。”

“刘仁恭引兵来,我便安抚他。那别个来,是否也要如此?彼独眼龙乎?朱全忠乎?李茂贞乎?”李匡筹这话说了一半,后面还有半句“某是李唐圣人乎”好歹没说出口。其实挺贴切,如今的强藩,动不动就带兵去京师向天子请罪,然后天子屁也不敢放一个。李匡筹岂能在卢龙开此恶例,那以后还能好么。

赵珽心说,早劝你好好安顿刘窟头,人家要求也不过分,又不发粮又管人死活,能不闹你么。如今骑虎难下了吧。可恨他就在李匡筹的船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能昧着良心给他擦屁股。在李匡筹耳边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果然说得李匡筹欢颜,道:“我得赵公,如……嗯……

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快穿】欢迎来到手撕白莲炼狱 女帝痛哭,她杀死了自己最爱的人 我的钢铁萌心:以德皇之名 这宿主能处,让他宠炮灰,他真宠 伏天鼎 综影视穿越 特摄:我,贪欲者,欲望成神! 玄幻:杀猪百万头,我无敌世间 凡人策 毕业前,清纯校花为我怀了龙凤胎 搬空全球穿七零,科研军嫂有点颠 傻驴驴驴驴驴驴驴驴 大航海时代:中华美食横扫欧洲 重生何雨柱离开四合院 关东山,黑刀客 我跟极品娘把缺德奶奶嫁出去了 游戏:从蜥蜴到啃噬神明之巨龙 洪荒:开局夺舍殷洪得造化乾坤图 斗罗:我,唐三他妹,开挂了 乾坤葫芦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游侠儿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红色脊梁 我有一个特种兵系统 
最近更新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明末之我若为王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学名张好古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红颜劫:乱世情殇 家父吕奉先 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大晋霸主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