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红楼末年

陕甘总督

首页 >> 重生于红楼末年 >> 重生于红楼末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世子的侯门悍妻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回到大唐当军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东汉末年烽火路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非洲创业实录 奋斗在五代幽州 
重生于红楼末年 陕甘总督 - 重生于红楼末年全文阅读 - 重生于红楼末年txt下载 - 重生于红楼末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26章 平定西北(四)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早在许多年前,冯紫英跟随周进,参与开发紫檀堡时,奉命筹建千紫纺织厂,生产一些奇装异服,赚得盆满钵满。

也真是因为如此,即便后来紫檀堡大爆炸,千紫纺织厂毁于一旦,但冯家人参与纺织行业的热情,却并没有消退,反而日见高涨。

随着冯紫英南下松江,当时的神武将军府便先后在明州、姑苏、湖州、金陵等地,营建了数家纺织厂,以此作为家族产业的拓展方向。

这么多年下来,冯家人在南方纺织行业中,逐渐站稳了脚跟,仅金陵纺织厂便有员工上千人,年产值约有上百万两银子,产品畅销海内外。

冯家人从这个行业中,得到了足够多的甜头,自然不肯轻易退出去了。

但这对冯唐、冯紫英父子俩的仕途,却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冯唐倒也罢了。他本来就年纪大了,再做一届议政院议政大臣,差不多也就到了回家养老的时候了。

议政院议政大臣虽然风光,但却也不是那么好当的,遇到有争议的议案,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有,无论冯唐怎样表态,都有可能得罪一部分人。

冯唐便想着,尽早退下来也行,金陵新民朝廷不同于以往任何朝代,他这个顽固老官僚,还真有一点儿不太适应啊。

但冯紫英却有些不同了。他是周进旧友,又具有经商、理财能力,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有可能是未来的内阁首辅人选之一。

然而,树大招风,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因此,在冯紫英调任回京的问题上,冯家人暗中运作了许多回,但却总是半途而废,没有一次成功过。

除了冯紫英没有功名在身这个不足之处,他最大的硬伤,还是冯家人在江南一带,有着好几家规模颇大的纺织厂,不符合金陵新民朝廷所坚持的“官商分离”的基本原则。

当然,考虑到大周朝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执行这一条禁令,但主政官员在其任职所在地,不能有任何工矿商贸产业,却是毫无争议的了。

若是有主政官员不体面,便有新闻媒介帮助该官员体面,那些新闻狗仔的鼻子比狗还灵,只要报道出来,各级监察部门便会闻风而动,哪个官员敢这么大胆?

回到冯紫英的人事动议上来,你冯紫英若是返回江南任职,无论是出任南直隶行省总督,或是担任内阁大臣,会不会对冯家人的纺织厂大开方便之门,进行利益输送,这谁又说得清楚呢?

这些年来,冯紫英不是没有调整任职的机会。至少有南直隶行省总督、商务部大臣两个显耀职位,曾经差一点儿就落在了冯紫英头上,但因为冯家人在江南一带纺织行业的多处布局,让他的人事动议受到多方抵制,从而与这些职位擦肩而过。

冯紫英想到这一点,不禁有些欲哭无泪。

好在冯唐萌生退意之后,对于冯紫英的仕途便更为看重起来,他已经着手考虑将冯家人在江南一带纺织行业中退出,只是一直找不到人接盘。

西北劝降特使韩奇在这个时候找上门来,希望冯家人的各家纺织厂,从袁绵侯、李过之两部人马中,招收一批士卒做事,自然是讨了一个没趣。

这一天,冬日的阳光慵懒地洒在三晋行省巡抚衙门的庭院里,斑驳的树影在地上摇曳。冯紫英正坐在书房中,手中把玩着一只精美的茶盏,目光却透过窗户,望向远方,似在思索着什么。

此时,管家匆匆走进来,神色有些紧张:“老爷,西北劝降特使韩奇韩大人来访,说是有要事相商。”

冯紫英微微皱了皱眉,韩奇这个时候来,所为何事?他放下茶盏,整理了一下衣衫,说道:“请韩大人到花厅一叙。”

不多时,韩奇在管家的引领下走进了花厅。韩奇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眼神中透着一股精明与犀利。他见到冯紫英,连忙拱手行礼:“冯大人,许久不见,别来无恙啊!”

冯紫英微笑着还礼:“韩大人客气了,今日光临寒舍,想必是有什么要紧事吧?”

韩奇也不客套,开门见山地说道:“冯大人,实不相瞒,我今日前来,是想和您商议一件关乎两家利益的大事。”

冯紫英心中一动,脸上却不动声色,示意韩奇坐下说话。韩奇坐下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说道:“冯大人,如今袁绵侯、李过之两部人马面临着士卒安置的难题。我寻思着,冯家人的纺织厂规模庞大,若是能从这两部人马中招收一批士卒做事,既能解决士卒的生计问题,又能为冯家人的纺织厂增添劳动力,可谓一举两得啊。”

冯紫英一听,心中便明白了韩奇的来意。他微微摇头,说道:“韩大人,您的想法固然是好,但却不太现实啊。您也知道,我冯家正想着从江南一带的纺织行业中退出,以便为我的仕途扫清障碍。在这个时候,我又怎么可能扩大生产,广招人手呢?”

韩奇微微一怔,似乎没有想到冯紫英会拒绝得如此干脆。他沉吟片刻,说道:“冯大人,您为何要退出江南的纺织行业呢?这可是冯家的一大产业啊。”

冯紫英苦笑着说道:“韩大人就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了,大周朝推行官商分离制度,我冯家在江南的纺织厂,已经成为我仕途上的一大阻碍。若是不能妥善解决,我这辈子都别想调任金陵了。”

韩奇听了,心中暗自思忖。他知道,金陵乃是大周朝的首善之地,若是冯紫英能调任金陵,必定会在朝堂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而他自己,虽然因为妹妹韩雪是周进宠妃,外甥周登又被封为王爵,在朝堂上也有一定的地位,但与冯紫英相比,还是稍逊一筹。若是能帮助冯紫英解决这个难题,说不定能与他结成同盟,共同对抗其他势力。

想到这里,韩奇说道:“冯大人,我倒是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冯紫英眼中闪过一丝好奇,说道:“韩大人但说无妨。”

韩奇清了清嗓子,说道:“冯大人,您既然想从江南的纺织行业中退出,又面临着无人接盘的困境,何不将纺织厂搬迁到其他地方呢?”

冯紫英微微一愣,说道:“搬迁?搬到哪里去呢?”

韩奇目光坚定地说道:“陕、豫、晋、鄂等省,尤其是三晋行省,更要重金布局。”

冯紫英心中一动,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但他还是有些疑惑,说道:“韩大人,为何要搬到这些地方呢?”

韩奇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说道:“冯大人,您想想,陕、晋、豫、鄂等省地处内陆,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而且,这些地方的纺织业相对落后,市场潜力巨大。若是您能将纺织厂搬迁到这些地方,不仅可以避开官商分离制度的限制,还能开拓新的市场,获取更大的利益。”

冯紫英听了,心中暗自点头。韩奇说得确实有道理,但他还是有些担心,说道:“韩大人,搬迁纺织厂可不是一件小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在这些地方重新布局,也需要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韩奇转过身来,看着冯紫英,说道:“冯大人,我知道搬迁纺织厂会面临很多困难,但这也是解决您目前困境的唯一办法。您若是担心资金和人力的问题,我可以帮忙协调。至于在当地的布局,您在这些地方也有着诸多产业布局,想必也有一定的人脉和资源,只要用心经营,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冯紫英沉思良久,心中在权衡着利弊。他知道,韩奇的这个建议虽然冒险,但若是成功,不仅可以解决他仕途上的阻碍,还能为冯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若是失败,不仅会让冯家损失惨重,还会影响他的仕途。

韩奇见冯紫英有些犹豫,继续说道:“冯大人,您再想想,您在陕、晋、豫、鄂等省有了产业布局,便不能在这些行省任职。那您除了调任金陵,还能前往哪里做官呢?这可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啊。”

冯紫英听了,心中豁然开朗。他兴奋地一拍大腿,说道:“妙啊!韩大人,您的这个建议真是让我茅塞顿开。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我还需要和家人商议一下。”

韩奇微笑着说道:“那是自然,冯大人不妨写信给家里,让家人好好考虑一下。我相信,这对您和冯家来说,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江南春日清晨,雾气还未完全散去,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在冯家大宅的青石板路上。冯家的家主冯唐,身着一袭素色长衫,坐在正厅的太师椅上,眉头微蹙,手里摩挲着一块温润的玉佩,眼神中透着几分忧虑。

近日,关于纺织厂搬迁一事,一直让他心烦意乱。儿子冯紫英写信来说坚决要搬,他二弟冯肃却反对搬迁,让他这位冯氏家主左右为难。

“家主,二老爷来了。”管家的声音打破了厅中的寂静。冯唐抬起头,看到弟弟冯肃匆匆走进来。“大哥,这纺织厂搬迁的事儿,咱们可得好好合计合计。现在外面的形势不明朗,贸然搬迁,怕是会损失惨重啊。”冯肃一脸焦急地说道。

冯肃没有官职在身,主要执掌家族产业,也难怪他对此事会如此上心。

冯唐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又何尝不知?这些纺织厂是咱们冯家的根基,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咱们家族财富的重要来源。可如今,想找个合适的接盘人都难,也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通报声:“议政院议政大臣韩大人到!”冯唐和冯肃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诧异。两人连忙起身,迎出门去。

韩老三身着一身黑色官服,气宇轩昂,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见到冯唐和冯肃,他微微拱手,说道:“冯大人,冯员外,冒昧来访,还望勿怪。”

冯唐连忙还礼,将韩老三迎进正厅。宾主落座后,韩老三也不绕弯子,直接切入正题:“冯大人,今日我来,是为了冯家纺织厂搬迁一事。”

冯唐心中一凛,脸上却不动声色,说道:“韩大人,这纺织厂搬迁之事,我们冯家一直犹豫不决。如今这局面,实在是让人难以抉择啊。”

韩老三轻轻一笑,说道:“冯大人,您心中的顾虑我自然明白。不过,您有没有想过,为何这么长时间,都找不到合适的接盘人?”

冯唐心中一动,隐隐觉得韩老三话中有话,便问道:“还请韩大人明示。”

韩老三微微向前倾身,目光炯炯地说道:“冯老,据我所知,这背后有人在暗中使绊子,不想让您顺利转让纺织厂。他们的目的,就是想让冯家人在仕途上陷入困境,从而削弱冯家在江南的影响力。”

冯唐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一直觉得纺织厂转让一事太过蹊跷,如今听韩老三这么一说,心中的疑虑得到了证实。“韩大人,您可有证据?”

韩老三摇了摇头,说道:“证据暂时没有,但此事八九不离十。冯大人,您现在已经到了断尾求生的时候了。如果继续犹豫不决,不仅纺织厂的问题解决不了,还可能会影响到冯家的未来。”

冯唐陷入了沉思,韩老三的话如同重锤一般,敲在他的心上。他想起了远在三晋行省担任巡抚的儿子冯紫英,若是冯家因为纺织厂转让的问题陷入困境,冯紫英想要重返中枢,争夺内阁首辅之位,就会变得更加艰难。

“韩大人,您今日来,不只是为了告诉我这些吧?”冯唐抬起头,目光紧紧地盯着韩老三。

韩老三笑了笑,说道:“冯大人果然睿智。我今日来,是希望冯家能够同意搬迁纺织厂。只要冯家配合,我保证,冯家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受到太大的损失。而且,我也是议政院议政大臣,在朝中也有些份量。若是冯家与我们韩家相互支持,日后必定能为冯家的关系网增添更多的助力。”

冯唐心中暗自思量,韩家在朝中的势力确实不容小觑。若是能与韩家达成合作,对冯家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而且,韩奇作为西北劝降特使,他父亲此次前来,必定是有备而来。如果能够通过这次合作,解决纺织厂转让的问题,同时为冯紫英的未来铺路,那也算是一举两得。

“好,韩大人,既然您都这么说了,那我冯家就同意搬迁纺织厂。”冯唐咬了咬牙,做出了决定。

韩老三闻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冯大人果然豪爽。有了冯家的支持,袁绵侯、李过之两部人马的遣散问题,就有希望得到解决了。”

原来,袁绵侯和李过之两部人马在西北的战事结束后,一直面临着遣散的难题。这些人若是安置不好,很可能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韩老三此次前来,就是希望借助冯家纺织厂的力量,为这两部人马提供一些就业机会。

在韩老三、韩奇的协调下,袁绵侯、李过之两部将近两千人进入冯家名下的诸多产业,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剩下的数千人,也在原任北直隶行省总督张诗卿的安排下,被收编为安西新军,跟随张诗卿前往金城,为安西王周宁就藩金城打前站。

随着西北局势的逐渐稳定,韩奇作为劝降特使的使命也宣告结束。他将前往春城,出任云贵总督,为镇南王周登就藩春城铺路。而在这个过程中,冯紫英在三晋行省出力不少,为平定西北做出了很多贡献。

然而,让冯紫英有些意外的是,他并没有能够如愿调入金陵任职,而是被任命为两广总督,前往羊城赴任。

得知这个消息后,冯紫英心中虽然有些失落,但很快便调整了心态。

他深知,按制,总督一级官员可以直接升任内阁首辅,而巡抚一级官员最多只能升任内阁大臣,这其中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此次前往羊城担任两广总督,虽然远离了权力中心金陵,但却为他争夺内阁首辅之位提供了一个更有利的平台,也算是差强人意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碧蓝航线界限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洛公子 绝色神雕 穿越大周 遍地尤物 极品后妈 【斩天剑】 动漫之后宫之旅 和竹马睡了以后 王爷的心尖宠妃 我在异世封神 狂撩无嗣男主后,娇媚宿主顶不住 仙灵图谱 霸道总裁毒宠美妻 好色小姨 我在长白山赶山狩猎 逆世谋妃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大唐皇太子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明末朱重八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生死主 
最近更新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中国古代名人传 凉州布衣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宋歌声声慢 大唐钓鱼人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九霄魂录 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 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 纨绔世子的一生 烛影迷局 皇子无双 大明伪君子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以捕快之名 权征 从军赋 
重生于红楼末年 陕甘总督 - 重生于红楼末年txt下载 - 重生于红楼末年最新章节 - 重生于红楼末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