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盛世录

蓝溪水

首页 >> 千秋盛世录 >> 千秋盛世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世子的侯门悍妻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回到大唐当军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在下崇祯 大清话事人 大夏第一宠妃 暄和皇贵妃传 非洲创业实录 
千秋盛世录 蓝溪水 - 千秋盛世录全文阅读 - 千秋盛世录txt下载 - 千秋盛世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2章 不同桃李混芳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延兴元年十一月,百水城被攻占的三个月后,如意在维正的建议下取道商丘郡进入京畿。

按照地图,如意此刻离天京城不过百里,若是骑马,一日便到了,但是这一百里确是最难打的,敌人就在九重城的龙椅上。

梁王盘踞天京,声称只从桓祖之权,桓祖驾崩,尊姜王为帝,拒朝如意。姜王李穆虽不与梁王一道,却年轻不擅争辩,一气之下解了虎符,清者自清;如意害怕先前姜王之事重演,亦不敢轻易露态。另一边的鹿元也送来了长子鹿麟,换了如意一半的中央军,奉如意的令收复秦国去了。

十一月的那天大雪,祭拜天地后的如意站在白雪堆砌的山上远眺,天京在一个他看不见的地方静静伫立着;天京城外的一个无名小山岗上,是他母亲沉睡的地方,而在更远的地方,是林修能正带兵埋伏天京通往梁国的路。

维正坐在黑魆魆的审讯室里,等着审讯一个新抓的细作。

如意眺完匆匆赶来,这意味着维正不需要再等了——可以开始了。

如意和书颜不同,书颜不爱亲自审讯,但是如意愿意——献恭和书颜的死让他格外重视细作,唯恐漏了重要的东西。

如意脱去龙袍,换了一件毫无坠饰的青布长衫,佯装是维正的小厮,端着纸笔便进去了。

维正见到了如意方不动声色地开始,他坐在桃木黑椅上,漫不经心地把玩着腰间的玉佩穗子,身后的如意曾经也是这样被审讯过的。

“我不对你用刑。只要你把知道的都说出来。”

这是个硬骨头。同旁人不一样,甚么都不肯说,若是书颜便是大刑伺候了。

维正不一样。

“燕然城,云阳县,”维正慢条斯理道,“帽儿胡同那里原有两间破房,近日却翻了新。那妇人并两个孩子,是你甚么人?”

“我不杀他们。”维正道,“只是,那翻新的银子来路不明,所以要细问一句。”

那细作身子抖了起来,却还是不肯透露分毫。

“又有人告诉我,前几日有人念了旧情,又送了银子来,还意图让那妇人迁地,择一新处做家,更是为那两个孩子找了个师父学一门手艺。”

如意在黑暗里挑眉。

“但这人被我扣下了,那新修的房子也正好试了试新做的震天雷。”

“如今那破地方也被燕然城主派人守着,若是再来个有情人,别想着走出燕然地界了。”维正端详着对面的恐惧,冷笑道,“可怜了那妇人,不知又要受多少苦,那两个孩子在这种偏见里不知能不能长到成年。”

对面开始诚惶诚恐起来,维正不言语,只待长久的寂寥后,方道,“说吧。”

审讯室里幽暗瘆人;雪后的日头是惨白惨白的,映着雪景明亮异常,照得如意的眼睛有点不适应。

这里楼台小巧,雪落檐间,雀踏枝桠,后头是一座好看的小院子,云石叠翠,一带清流。缘来这是霍家在商丘的宅子,暂做如意行军的驻点。

一个欢快的身影跑跳着过来。

她扎着双挂髻,红花袄,绿长裙,脖子上挂着长命锁,腰间缀着银铃铛;女孩有着她母亲的眸子和父亲的面庞。

念理蹦蹦跳跳地走在前头,将后头的赖妈妈甩得老远。

“念儿怎么来了?!”如意见了念理,扫净阴霾笑道。

“来找皇爷爷!”念理挥着手中的红梅道,“麟哥哥上学去了!”

“念儿方才看了一出戏!”念理爬上来勾着如意的脖子道,“想同皇爷爷讲!”

“说说。”如意道,他抱着念理朝书房走去。

“叫,太,平,令。”

“《太平令》?这是个甚么戏?”

“这说的是有个将军,姓苟,叫苟将军。”

“狗将军?!”

“是!苟将军!是个征战沙场的大英雄,战无不胜!他有个如花似玉的夫人,还有个可爱的女儿,却不想有个仇家记恨他。那仇家趁他外出征战时通敌害了他,他差点儿就死在战场上,家人们也被满门抄斩了。苟将军悲痛欲绝,好在他素日爱人,手下的将士都愿意追随他,便跟着他造反,杀了那糊涂皇帝和仇家。新皇帝是个明白人,下了那仇家的狱,苟将军才能沉冤得学,官复原职。”

如意被念理快活的样子感染,丝毫不在意“糊涂皇帝”,饶有兴致从狗和苟中遨游出来后又暗暗可惜道,“沉冤得雪固然好,只是那家人都没了,这苟将军孤家寡人岂不是很可怜?”

“才没有呢!”念理笑道,“缘来这苟将军爱施恩惠,先年被救的一个人后来做了大官,出事的时候偷偷把他妻女护了下来,一直藏着,只等着有朝一日让苟将军一家三口团聚!”

“哦?!这么说来竟是出好戏!”

“正是呢!”

世人都爱看好戏,只喜欢好人个个都圆满,坏人个个妻离子散,死无全尸。

如意暗想:但是人的好坏,哪里只有好坏区分?

桓祖传位自己,是好是坏?辟土封疆,是好是坏?与匈人和谈,是好是坏?

菀青呢?

母亲呢?

菀青帝姬曾说过她没有害死皇帝,但是谋反是事实。

如意想问念理,她的母亲书颜究竟是怎样的人,但是啊,三岁的念理又能记得甚么?

他们二人像往常一样,如意在案上批折,念理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画画,这天她用朱笔画着红梅。

淇水三月汛期,需要修堤;前线的战士久战,需要犒赏;以利诱之,以威慑之,以名敬之。

如意偷偷瞥了一眼念理,批下朱御:内栗千石,拜爵一级。

“皇上,前线的人回来了。”冬茉上前换茶禀告道。

如意听出异样,不觉心惊,他让冬茉带下念理,便立刻宣了进来。

一番礼节后,来报的监军道:“燕王被梁王俘虏,倒戈了。”

——

即便日夜兼程跑了几天,即便午夜才到达了天京城,梁世子李昭还是第一时刻到了九重城未央宫乾华殿的东暖阁——一路上他都是骑马的——空旷无比的九重城只有头顶的白鹭和脚下踏踏的马蹄声。

这里是梁王李显?如今的起居室,也曾经是兴帝的书房。

李昭有点意外,但似乎又在情理之中,他沉吟一声,进殿跪接父王更衣。这一幕如同是小时候,刚学会走路的他跪在殿中,等祖父兴帝起床,背后是钻门的风声——李昭在开蒙读书前的日子都是跟着兴帝的。

“我缘以为你要过几日才到,怎么那么急?怎么又突然从梁城过来?我让你好好守着梁城,接济庄王。”梁王在睡梦中被叫醒,心中不悦,闷闷道。

李昭丝毫不困,行了大礼而后道,“长久以来儿子一直能听见些风言风语,本是不信的,但如今愈演愈烈,庄王又言辞无礼,行踪不真,所以来问一个结果。”

李昭说完抬起头,梁王已经听了大概,亦知道他所谓何事,又气儿子弃城而来,但转念一想自己儿子向来知事明理,敢这样必是有了十分之九的疑惑,那自己不便瞒下去了,便接下了李昭的目光,声音低沉,道,“一路上风风雨雨,那你有结果么?”

李昭惊愕父亲的爽快,默然片刻后方道,“儿臣听说,林修能被抓了。”

“是他埋伏了我们。”梁王嗤笑道,“毛没长齐,不知天高地厚。”

林修能本欲切断天京到梁国的路,又要接庄王的应,却不想埋伏错了山头,又因雪踪被疑,终被放哨的梁军发现,不费吹灰地拿下,带来的燕军也是死伤大半。

李昭心中一沉,答案此刻已经昭然若揭了。

是啊,早该想到啊,不然梁国为甚么会有本该送往燕国的米粮和厚实的冬衣?

“父王,桓祖曾下旨过,梁王镇天京,暂持大局…如今北方已定,皇上已经收复秦国意欲南下……父王,我们回梁国吧。”李昭潸然跪泣道。

梁王听闻心中一动,却默默不语,半晌,方道,“你既然知道我抓了林修能了,父王也便不再瞒你了。昭儿,你是我独子,又从小是兴帝教养长大的,我一直认为兴帝给予了你厚望,特别是当年太子战死百越后…却不想,兴帝还是选了李承景那个草包。但是,皇爷爷不给你的,父王给你。”

“父王,这是谋反。”李昭道,“大周宗法,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那李如意是怎么站上去的?”梁王冷笑道,“今天若是桓祖拥兵在天京城外,我便立刻出城跪拜接驾!可惜,只是李如意,他母亲干过甚么你不会不记得了吧?当年你我被召进京是因为谁驾崩了?!延兴?!延谁的兴?!父皇被那妖妃害死,他好意思叫延兴?!真不怕大周的列祖列宗向他索命?!”

“母后怀我时梦到凤凰栖落梧桐,都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所以父王和皇爷爷才会给予我厚望…皇爷爷更是把我养在宫中,亲自教养,此等恩殊,儿臣不敢忘!”李昭拜泣道,“正是因为皇爷爷的教养,儿臣自幼立志忠君爱国,从来没有甚么非分之想!儿臣是跪在忠魂殿里头长大的!”

忠魂殿是梁王宫西北角的一座宫殿,历史比梁王宫的年岁还要长,里头供着的都是当年反抗西夏的先人。小时候每当李昭淘气,梁王后都会让李昭在忠魂殿里头跪一夜。

“你母亲,也对你寄予厚望。”梁王道,“你母亲临死前,我答应过她,绝不埋没你的凌云。”

“皇爷爷曾夸过我,‘少年凌云万丈才’。但是,”李昭抬头道,“父王,‘凌云万丈才’就是做皇帝吗?”

“难道不是吗?”梁王讥笑道,“做了皇帝才能统御九州,为人所不能为之事。”

“做一个忠良的贤臣照例可以效力九州,”李昭道,“此刻天下已经大定,若继续惹出纷争,只怕祸及李氏大周!”

“少拿祖宗来压我,”梁王愤懑道,“这个皇帝你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

疯了,父王疯了。

一切都错了。

李昭只觉脚下一软,天倾地陷,又见自己劝说不过,父亲又拂袖而去,只得沉闷起身,一个人走在空旷的九重城里。

他的童年是在九重城度过的,对于九重城,他并不陌生。他清楚地知道哪条路可以通向东宫;哪间屋子的檐廊下挂满了宫铃;景山哪处流着可以酿酒的清冽;明湖哪畔的荷花底下生长着最肥嫩的莲藕。

李昭昏昏沉沉的,一路向前方走去,走累了方觉自己竟然到了寿皇殿。殿外被百越人砍杀的痕迹还没来得及清理,殿内虽点着烛火,却是暗沉沉的,李昭推开门抬脚便进去了,殿外的梁军见是李昭不敢阻止,悄悄派了人去禀了梁王。

满殿的先祖绣像已经不见踪影,只有殿中央的神台因为过于笨重而被百越丢弃,一同被看不上的还有神台上的牌位。神台上供了香果和金银稞子,一旁挂了一张画像——是兴帝的画像。

显然这是梁王下令挂的。

“皇爷爷,你告诉我,要怎么做?”李昭跪在爷爷的画像前,仿佛自己回到了小时候,自己跪在忠魂殿里。

“世子。”

“谁在那里?”李昭回头应道,声音似有若无,又有几分熟悉。

“是我。”

韩世忠的脸出现在阴影里,李昭辨认道,“韩先生?”

“世子肯叫我一声韩先生,说明世子还认我。”韩世忠道,他曾做过一段时间李昭的老师,后来在一次兴帝的见面后被罢黜了,从此隐居梁王幕后,只做幕僚。

“弟子与先生虽道不同,”李昭不藏轻鄙,道,“但该有的尊重还是有的。”

“这么晚了,世子来寿皇殿做甚么?”

李昭心中忽而一明,道,“我父王刚召见过你吧?让你来说服我?”

“王爷说,若是世子不忍心,他来做这个乱臣贼子,您只需等着登基就行。”

李昭冷笑,道,“我来看看皇爷爷,来看看满殿的先祖,来告诉他们九州发生了甚么事。梁王宫的忠魂殿,先生也拜过吧?”

忠魂殿里头的人都是李昭从小崇慕的。

“每次我跪完忠魂殿后父王都会告诉我说‘忠’是第一要字,可他自己最后确实不忠的,真是可笑!贼臣司马昭诛篡曹魏,终不敢以忠治天下,晋祚绵长却内乱不止!”李昭仰天大笑道,笑声在殿中久久回荡。

“唐太宗玄武之变,杀太子制皇帝,开贞观盛世;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终创立大宋天下。”韩世忠毫不相让道。

李昭冷笑,道,“皇爷爷远见,罢黜你做我的师父,怕是皇爷爷早就参透了你的狼子野心。他怕你带累我,但他一定不会想到,你竟然能引他儿子入歧。”

“微子启去殷入周,项伯叛楚归汉,他们都畏天知命,故受茅土之庆。”韩世忠拱手道。

李昭毫不示弱咄咄逼人道,“微子启以帝兄之尊做宋国国君,执行臣礼;项伯赐姓忘祖,身死国除。此二人实在不知有何德能要我效仿?”

李昭说罢拔剑欲杀韩世忠,韩世忠虽不懂武,却也立刻闪去了后头,殿外的两个梁军听见动静便立刻进来了。

“世子知道林修能倒戈了吗?”韩世忠躲在两人身后,问道,他的笑意深藏心中,不易觉察。

李昭的剑停在半空中。

“他为甚么,要倒戈?”李昭心中疑惑,问道,“要站在父王这里?”

“我方才说了,畏天知命。”韩世忠道,“林修能年少不经世,如今醒悟了,知道要顺天意行命数,便站在了对的这里。”说罢拂袖转身,仰天大笑而去。

九重城不是这样的。

李昭踩在九重城特有的白玉阶上,脚下一步一声,折返往复,寂静无比,仿佛方圆百里内只有自己一个人。

难道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吗?

李昭暗暗想着,他打了一个战栗,又拍了自己一巴掌,仿佛这样可以把自己拍醒,当他醒来,父王还是那个忠诚的父王,自己也还是忠魂殿前站着的男孩。

几声惊破长空的叫声惊醒了李昭,缘是头顶的鹭鸟;却叫得那般惨烈,和童年印象里的叫声一点都不一样。李昭还记得,小时候的自己会用皇爷爷赏赐的景泰蓝小碗来喂食。

被鹭鸟惊醒后的李昭向守夜的梁军打听了两句,摘下了自己的玉扳指给他们,而后朝着一个方向走,最后进了一座废弃的宫殿。

说是废弃却也不见得,墙上的红色还挺新的,顶上的琉璃黄瓦倒是缺了好些,窗上的玻璃也破了几块——许是宫殿太过偏远,与寿皇殿一样免遭了几番洗劫。

李昭望着破宇败殿不禁怒火中烧,却也看见殿里头有光,外头也有兵在看守。

看来就是这里了。

“里头是谁?”李昭走近,发觉看守的竟然是自己在军中的熟人,佯装不知问道。

“缘来是世子,许久不见了。”那熟人作过揖后道,“是林将军。”

“林将军?”

“世子有所不知,是燕国的林修能,投降了,王爷便封他做了将军。”

“他是燕王。”李昭冷笑道,“不做王,做梁国的臣?”

“这小的就不懂了,小的只奉命行事。王爷说了,不让任何人探望林将军。”

“我想见见他。”李昭说,“我是梁世子,未来的梁王,父王的旨,不会里头有我吧?”

“怎么会?梁世子想见自然是能见的。”那熟人笑道。

李昭微微一笑,又摘下了一枚玉佩,然后进了殿。

这殿已经许久没人打理了,院子里草木颓败,残枝断石,一片枯景;只有主殿亮着光,李昭便径直推了门进去。

地上散落着许多纸,上头描着地图,有燕国的,有天京的,还有各郡县的,还有一些上面有着歪歪扭扭的字,李昭辨认了许久方认出这是西夏文,又想起来林修能仿佛有一半是西夏人。

那这个林修能该是高颧骨,火红头发,绿色眼睛的——羌关关外的西夏人都是这样子的,李昭有幸出过关,同他们一起喝过酒。

“谁?”顶着一头棕色头发的身影问道,他气势不足,带着些许颤颤巍巍。

这竟然是统领千乘万骑的燕王。

“是我,梁世子李昭。”李昭掀开珠帘,明眸正声道。

“是,是您。”林修能道。

李昭上下打量着这个不久前倒向自己父亲阵营的男人,都说他前半生只是私生子,在军中受尽凌辱,直到献恭登基后不忍看燕脉绝嗣便封他做了燕王,但是如此看来——一个低人一等的异乡人要想统领燕国的百万大军确实有些困难。

更别说——

他深陷的绿色眼眸和古铜色的皮肤无时不刻在说着他的身份,李昭在他的脸上找不到任何燕王李思慎的影子。

“您?”李昭重复道,“你认识我?”

“不,不认识。”林修能退后道。

不对劲。

李昭暗自腹诽,面前此人躲躲闪闪,不像是能做王服众的人。李昭捡起桌案上的宣纸,和门前看见的一样,皆是地图和西夏文。

“这是你画的?”

李昭正欲问道,却见桌上的宣纸上拓印着一枚玉佩,玉佩上有些西夏文。忽然那宣纸被风轻轻吹落,一件熟悉的物件出现在了李昭的面前。

是一把镶嵌着鸽血红的匕首。

“是你的吗?”李昭不动声色地拿起,漫不经心地把玩道。

“是。”林修能道,“我们燕国都会随身带着防身的。”

李昭摩挲着匕首灿灿的刃,上头有一条无法磨灭的刀痕;他无奈地冷笑,许久后方道,“你不是林修能。”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上错花轿嫁病弱权臣,被宠冠京城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吞天塔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山村情事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满级大佬在年代文里躺赢 女配拒绝当炮灰 狂野的乱世,不羁的江湖 宿主今天又不做人了 我家宿主有盛世妖颜 破道狂兵 绝世武神凤凰涅盘1234567 慕先生每天都想复婚 蓝钰茗烟 不会修炼的狂人 大明世祖 时空旅行家 艳海风波 红楼梦日记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大唐皇太子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明末朱重八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生死主 
最近更新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 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 我执天下 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 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逍遥紫衣侯 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 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 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 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 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千秋盛世录 蓝溪水 - 千秋盛世录txt下载 - 千秋盛世录最新章节 - 千秋盛世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