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开工厂

无语的命运

首页 >> 回到明朝开工厂 >> 回到明朝开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朱门贤妻 拂袖红妆gl 满唐华彩 东汉末年烽火路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回到明朝开工厂 无语的命运 - 回到明朝开工厂全文阅读 - 回到明朝开工厂txt下载 - 回到明朝开工厂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0章 三山街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红袖添香夜读书!

但凡是个男人,或多或少的都曾幻想过这一幕。

香炉中檀香和着女儿家的体香,似乎这是只存在于古人的某种特殊的享受。

可来到万历六年之后,施奕文总算是知道了原因。

这是个没有电灯的时代,晚上看书时,只能就着油灯昏暗的光线。

最为恼人的不是油灯昏暗的光线,也不是灯里冒出来的黑烟,而是不时的总需要挑灯芯。正是这些琐事,会让人不由分离。

古人说什么红袖添香,其实不过只是出于实用,至少有人在一旁挑灯芯,既然省得灯灭,也省得分心。

在经历了几次夜读之后,即便是闲来无事,施奕文也少在昏暗的油灯下体会古人读书写作的辛苦。

如果不是因为太惹眼,恐怕他早就从超市里拿个小台灯出来了。毕竟,晚上实在太过无聊,除了看书之外,就没有别的乐趣了。

在这个没有网络的时代,看书是施奕文唯一的用来排遣无聊生涯的方法,除了空间内图书馆里的书,便他同样还喜欢买书。

只有身处这个时代,才会知道明朝的出版业有多么的发达,明代是古代出版史上最为活跃,最为繁荣的时期,出版商峰起,书坊林立。单就是在三山街一带,书坊不下百家,每家都出版各种图书,至于书籍的内容涉猎面极广,从经诗子集到农工百科以至朝廷律法,可谓是应有尽有。

闲来无事的时候,施奕文总喜欢到三山街的书坊淘书,不过只是几个月的功夫,从三山街买来的书籍,就塞满了几间的屋子,那些从地面一直延伸到房顶的书柜是施奕文按照后世的样式做的,样式很简单,香樟木书柜甚至没有上漆,这种森头最能防止蠹虫蛀蚀书籍。

之所以会淘书,除了打发时间自己看之外,施奕文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可能的多收藏一些书,这个念头或许是因为在他心中一直无法释怀满清通过修《四库全书》,对华夏文明的摧毁,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大量珍贵的史料遭到篡改或销毁,不得不称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浩劫。

让许多“人”为之赞叹的《四库全书》修成之后,华夏五千年文明,只剩下了3462种图书,除此之外,再无其它……

或许,正是因为对这一“伟业”的了解,才让施奕文心里一直存有想要收藏书籍的念头,毕竟,书是文明的传承。

“哎呀,施公子,您今个可是来巧了……”

前脚刚进“世德楼”(1),楼里的孙掌柜就连忙迎了过去,在三山街现如今,没有几位不认识施奕文的,毕竟,像他这样见书既买,不问门类的人可真没有几个。

“哟,孙掌柜,又有什么好书?”

施奕文好奇道。

“好书,而且还不止一本。”

话的功夫,孙掌柜便引着施奕文到了书架边,指着书架上的书册说道。

“施公子,这是前阵子,我们东家刚通过同乡的关系,从文渊阁抄来的十二册书,全南京可是独一份。”

“哦,文渊阁抄来的,那我可得好好瞧瞧。”

一听是文渊阁抄来的书,施奕文顿时有了兴趣,文渊阁是大明官府藏书所在,按照正统六年《文渊阁书目》记载,共收书七千多种,多是宋元以来的精美图书。对于大明朝的出版商来说,文渊阁藏书,就是他们的出版宝藏。毕竟全大明所有的书坊面临的情况都差不多,印书不愁销路,就是缺书稿,尤其是好稿子。

大明的书坊无所不印,什么经史子集、什么医书农书,什么道藏佛典,至于时人诗文乃至科考文章精选,更必印书册,每年刊行数量巨大。但是在缺书稿的情况下,书商就把盯上了藏书众多的文渊阁,虽然那里不对百姓开放,可有钱能使鬼推磨,书商们自然有办法。

京官清贫,书商有钱,于是高价请官员代抄,再加以刊印,早就形成了一个完全的产业链。

“都是图经部的?”

接过书一看,施奕文不禁有些失望,文渊阁藏书一共分成圣制部、典制部、经部、吏部、子部、集部、总集部、类书部、金石部图经部、乐律部、字学部、理学部,奏疏部、传记部、技艺部、志乘部、杂部十八部。图经部只是其中一部。

“没有技艺部的书吗?”

“公子,文渊藏书十八部,最受欢迎的也就那么几部,不少都太偏了些,要是公子有兴趣的话,下次小老儿和东家说一声,让人抄上一份,不过价钱……”

“价钱好说!”

闻言,施奕文笑道。

“把这几部书给送到家里去,以后要是有这样书,直接送过去就行了。”

说话时,施奕文又随手翻了手边的书,是一本小说,一直以来,他对小说并没有什么兴趣,一看名字,

哟,挺熟的,穿越之前看过……“电影”。

“《灯草和尚传》。”

“施公子,……”

瞧见施奕文手中的书,孙掌柜的神情稍显尴尬。

“卖古书不如卖时文,印时文不如印小说”,这世间说到底,也是俗人多些。”

孙掌柜的解释让施奕文笑了笑,瞧着书坊中摆着的书,其中不少都是类似的小说。

“这样的小说,很好卖吗?”

“公子,你瞧这书坊……”

手指着上下三层的书坊,孙掌柜倒也直接。

“世德楼上下三层,每年印书不下百种数十万册,其中九成都是各种小说,老百姓喜欢看,至于时文,也就是像公子这样的人物才会看不是……”

孙掌柜的话,让施奕文好奇道。

“数十万册!居然印这么多?有那么多人看吗?”

“公子,瞧您说的?这天下又有几人不看小说?”

突然,施奕文想到了家中几个小丫环,她们似乎也看小说,而且也能看得懂,这……不对,不是说古代的识字率很底吗?

可……识字率底的话,为什么会各种通俗小说的畅销?

看小说的前提,是要识字,如果百姓都不识字的话,小说卖给谁?小说畅销的前提,是大多数人都识字,才能看得懂。

解放前那会,虽然有这个“大家”,那个“大家”,看似牛气冲天,可实际上他们的小说发行量才多少?真正小说畅销的时代,不还是改开后80-90年代,动辄几百万套,至于盗版更是几倍于正版,小说之所以畅销流行,是什么?不还是因为建国后几十的教育,老百姓上过学,读过书,才能看懂小说啊!

突然间,置身于书坊之中,施奕文想到了另一件事,想到了为什么元朝也好、清明也罢,都是以戏曲、话本(说书)流传于世,因为百姓普遍不识字,自然的戏曲,说书自然也随之兴盛起来。因为百姓不识字儿,所以也就大都只能听听戏听听评书了。至于小说……百姓不识字儿谁看啊?

环视着周围的书架,还有摊架上的一本本小说,突然施奕文意识到这些小说,在一定程度不也是明代文化繁荣的象征吗?

“孙掌柜,咱们楼里有多少小说,一样送一本到我那,以后有新小说的话,一样送过去!”

(1)明代书坊往往以**楼为名,如世德楼、万卷楼都是当时三山街的书坊坊名。不要误会。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快穿】欢迎来到手撕白莲炼狱 穿成假千金,真千金对我嘎嘎狂宠 快穿:病美人仙君又拿白月光剧本 无尽破限,我在高武天道酬勤 特摄:我,贪欲者,欲望成神! 开局便有念能力 背剑之人 剑道第一魔 异能闺蜜有空间 报告三爷,夫人又去打架了 仙路九万万里 天崩开局,我和系统玩儿命求生 NBA:我打球真的只是兴趣 火影:我带着转生眼穿越了 艳海风波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伴你 我在异世封神 皇朝争霸!开局八百影密卫 玄幻:我有一块命运选择面板! 满级女团大佬穿成糊咖带飞全公司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谍海风雷 抗日之暴力军团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敌谍一生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诡三国 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唐奇谭 何寄锦书来 大汉兵王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重生大明1635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娇小玲珑的芈瑶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带着战神回明末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 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沉默的战神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时空乱叙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回到明朝开工厂 无语的命运 - 回到明朝开工厂txt下载 - 回到明朝开工厂最新章节 - 回到明朝开工厂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