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姓姓姓姓徐

首页 >>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国师 辛亥英雄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军工科技 拂袖红妆gl 大秦痴呆太子开局斩赵高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三国第一狠人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佣兵禁地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姓姓姓姓徐 -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全文阅读 -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txt下载 -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49章 要颁布推恩令?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原本按照回门的习俗,新娘子回娘家,是要在娘家留宿的。

可是朱楩刚登基为帝,还有一大堆事要处理,自然只能事出从急。

于是到了中午的时候,金銮驾就回宫了。

还不等朱楩入宫,门前就有人等在了那里。

朱桢一脸生无可恋的看着朱楩,也不说话。

朱楩吓了一跳,忙问道:“六哥,你这是怎么了?难道还有人敢欺负朕的兄弟?谁?是谁如此放肆?你说,只要不是咱爹,谁都不好使。”

朱桢叹了口气:“还不是你嘛。”

好家伙,他把自己弄到监国的位置,然后自己带着美娇娘跑出去了。

朱桢也知道今日是皇后与两位贵妃回门的日子。

可是你真就撒手不管啦?

“我的陛下,你现在是皇上,很多事还没处理呢。别的暂且不论,早朝的时候就忘记提醒你了。如今你已经登基为帝,是不是该改个年号了?”朱桢提醒道。

历朝历代,在新皇登基以后,首先都要考虑年号的问题。

比如朱元璋开国之后,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所以也可以称呼他为洪武大帝。

再比如朱棣的永乐。

如今朱楩登基为帝,自然也要有自己的年号。

而且在有了年号以后,一般都会以年号为帝号。

所以他之前自封为明太宗,活着的时候就自己给自己上谥号,根本就是胡闹。

没有这么干的。

包括李世民,你在他活着的时候,当着他的面喊他是唐太宗试试。

试试就逝世。

太宗那是庙号,是死后上的。

哪有活人喊死后名字的。

“还有老十一跟老十六,已经按照伱的吩咐,全面接手大明邸报,并且改为大明官报。如今正在加紧印刷第一批,关于你登基为帝的消息,争取在这个月内传遍全国,好叫天下人知晓这件事。”

“所以你的年号也要尽快想好,然后一起发出去。”

朱桢跟着朱楩一起进入皇宫。

前面提到过,皇宫不止是皇帝睡觉的地方,那么大,睡得过来吗?

在开朝会的大殿之外,入宫门以后就是六部办公的地方,连五军都督府也在其列。

朱楩听着朱桢的汇报,心里也在思考这些事,同时不无感慨道:“六哥,果然咱的眼光独到,你就是监国的这块料。”

“少来,”朱桢翻着白眼,此时哪还有之前的知己的感想,他哪里想到会这么累啊。

如今没有中书省和宰相制度,按理说大小事务全都由皇帝一手管理和决定。

结果朱楩让他当监国,可不就大小事务全都丢给他了。

朱楩是没建立所谓的内阁制度,可是他让朱桢监国,简直不怀好意。

金銮驾上的徐妙锦三女对视了一眼,这才真切的感受到,原来当皇帝真的不是什么轻松的事,竟然如此繁忙。

她们这才了解,朱楩平时说的话不是虚的,如果可以,他真不想当皇帝,而是更想纵马天涯。

可惜没办法,除了他有机会改写大明被覆灭的历史,不让中华大地再次惨遭外族屠戮洗劫,那就只能让他带领大明强盛起来了。

“妹子,阿邱,欣儿,你们先回后宫吧,等晚上我再回去陪你们,”朱楩跟老婆们打了个招呼,也有些歉意,今日明明是她们回门的日子,而且大婚才第二天,他都没有时间陪她们。

三女却很体谅朱楩。

“毕竟你现在可是一国之君,而且终于可以大展宏图你心中的远大抱负,怎可儿女情长?而且我们会在后宫一直等你,又不会跑掉。”

于是朱楩就被朱桢给拉走了。

等朱楩来到以前朱元璋办公的偏殿时,就看到朱元璋正在那里批阅着奏章。

朱楩鼻子一酸。

老头子真的是励精图治日理万机,哪怕卸下重担当太上皇了,仍然不肯懈怠。

“爹,”朱楩喊了一声走了过去。

朱元璋回过头,对朱楩笑了一下,然后又皱眉对朱桢斥道:“你批阅的都是什么东西?”

原来这里的许多奏章,都是朱桢先批阅了一番送过来的,本来是交给朱楩检阅一番就派发下去了,此时却被朱元璋看了一遍。

朱楩好奇的拿过一本看了起来。

只见上面没什么大事,只是简单汇报了一下当地情况,以及说明了当地已经在筹备今年农耕的事宜了。

然后朱桢的批示写着:“知道了。”

“没什么问题啊,”朱楩说着拿起下一道奏章。

这道奏章写着,要在今年六月奉上当地特产的水果。

而朱桢的批示是:“现在距离六月还早,到时候再说。”

朱楩无语了,这才二月初十,不对,是二月十一,你就考虑好六月的事了?要不要六月再说啊?

“这都是什么群魔乱舞?”朱楩怒了,今后难道他就要和这么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打交道?

他才想起,之前他就已经见识过朱元璋批阅奏章了,可不就是这些大事小情混杂在一起的状况。

为何他要让朱桢当监国?就是要刷掉一批这种东西啊。

你以为这是在网上谈恋爱呢?

我特么是皇帝,不是卖茶小姑娘,你调戏朕呢?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说道:“这是地方官员的一片孝心,同时也在试探朝廷的态度。如若冷待,必寒了人心。而且他们送不送,朕收不收,都不打紧。可若是一次不要,今后就再无旧例,朝廷威严何在?他们需要对朝廷一直保持敬畏之心。”

这就是帝王心术?

朱楩无语了,说道:“爹,咱们的想法不同,世界上还有更多的事要做,如果这些人实在是无事可做,那就不要做了。今后咱可是打算年年开科举,尽取天下能人异士的。”

“爹,你不是说过,儿子我要以一代人完成几代人的事业吗?那就让全天下有才之人来一起完成那不可能完成的伟业好了。”

“这些阿谀奉承,没事闲的就把屁乱放的奏章,让他们今后少发,朕更希望看到他们描绘当地风土人情,以及百姓生活条件。有问题让他们提,有建议让他们说。别说废话,别做昏事。否则咱不介意把天下官员全换一批。”

朱元璋眼皮子直跳,这小子平时就够浑的,如今当了皇帝,就要更加无法无天了吗?

还年年开科举?亏你说的出来,就不怕冗官的情况大肆发生吗?

冗官就是指官员数量远远超过朝廷所需,导致出现了很多无事可做,但是却还领着俸禄的闲散人员过多的情况。

而且想要开掉这些人却又千难万难。

尤其是宋朝,最为夸张。

比如唐朝每次开科举时,每届都只是取进士三、四十人。

宋朝则是动辄四、五百人。

据说在某一年,更是取士总计竟达一万七千三百人。

还有唐太宗时,曾将中央政府官员从两千多减至六百三十四人,而宋仁宗时代,中央内外属官就已超过一万七千人,要知道北宋所辖疆域仅为唐疆域的二分之一啊。

这也是宋朝官场十分腐败,效率很低的原因,同时也是宋朝给人积弱积贫印象的最大原因。

同时也从侧面反应了一件事,那就是网上说大明王朝是被皇室宗亲子弟吃垮的,这是完全没道理的。

宋朝那么多官员都吃不垮宋朝,最后宋朝是被外族覆灭的。

至于明朝,首先要考虑明朝中后期受到自然环境小冰河时代影响,导致产量降低的原因。

其次是江南富裕但是却不增税,反而还要减税的因素。

富人哭穷让穷人买单,这在哪里都是没道理的。

所以朱楩竟然说什么要年年开科举,已经让朱元璋扭头要去找鞋底子了。

可朱楩还不以为意,对朱桢说道:“六哥,你起草一份文书,等到午朝的时候上奏给我。”

朱桢挑挑眉,谨慎的问道:“内容是什么?”

他可不想背黑锅,哪怕是个火坑,你也得让我知道这坑里有什么不是。

“推恩令,”朱楩缓缓说出一个词汇。

朱桢倒吸一口凉气。

朱元璋也愣住了。

推恩令,乃是汉朝推行的政策。

简单来说就是,由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政策。

在汉朝制订的郡县制的基础上,要求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

汉朝的宗亲王室和明朝藩王不同,郡县制是指藩国的藩王,有治理地方的权力,说白了就是周朝天子分封诸侯天下的制度延续。

在汉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事件,于是提出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到了汉武帝时,主父偃也提出实行推恩令。

于是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也正是因为汉朝的推恩令,导致了汉室宗亲过了几代人以后,譬如那刘备刘玄德,竟然落魄到要去买草鞋度日的程度。

结果朱楩竟然也要推行推恩令?

“你这是唯恐天下不乱啊,”朱元璋怒道。

你之前在早朝大殿上,是怎么许诺的?

说好了不削藩,结果转头就搞推恩令是吧?

朱楩笑了:“爹,你慌什么,我还没提改籍制度呢。这些户籍永固的问题,实在是太坑了。必须得改。尤其是军户籍,咱要为所有军户籍消籍。”

“你真是反了天了,咱还没死呢,”朱元璋一拍桌子,指着朱楩:“老六,把他给我按那,今天我非得好好抽你一顿。”

朱桢摇着头,不进反退,说道:“你们一位是太上皇,一位是新皇。我就是小小一个监国,你们当我不存在就好。”

开玩笑,欺君之罪,他可不想掺和。

“爹,我知道你急,但是你先别急,”朱楩安抚道。

朱元璋冷笑连连:“你最好说人话,不然你就脱裤子吧。”

朱楩耸耸肩,竟真的一把拽掉了头顶的通天冠,以及脱掉了身上的龙袍。

朱元璋吓了一跳,这是要撂挑子不干了?

当然不是。

朱楩撇撇嘴:“累死我了,好看是好看,但是却华而不实。”

“你少阴阳怪气,”朱元璋哪还听不出来他的冷嘲热讽。

朱楩叹了口气,只好说道:“放心,说是推恩令,当然不是真正的推恩令。首先,这只是抛砖引玉罢了。咱当然不会削藩,更不会动那些王公贵族。但是今后随着大明朝不断开疆裂土,那些功臣怎么封赏?”

“别忘了,马上就有五十万大军班师回朝了。还有冯胜、傅友德等一众将领要封赏呢。”

“好家伙,这是给咱们大明打天下,还是给他们自己打天下啊?我封的过来吗我?”

朱元璋心里一动,最近忙着朱楩的婚事与登基大典,差点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是啊,去年的那些功劳要多大有多大,而今,轮到论功行赏时,就要多为难有多为难了。

比如郭英,原本就是武定侯的他,这一次怕不是足以升为国公了。

还有耿炳文为长兴侯,也足以封公。

还有平安、盛庸与宋晟等人。

更不用说西域战场上的一挂大将与几十万大军呢。

去年的连番大战,可以说打得漂亮。

但是如今总要考虑如何论功行赏吧?

“咱大明王朝,绝不会出现异姓王的存在。除非是死了,可以追赠。但是活着的异姓王?呵呵,”朱楩冷笑一声。

在这一点上,朱楩是绝对遵循老头子的想法的。

可如此一来,该怎么让功臣得到满意的封赏呢?

“仔细说说你的推恩令吧,”朱元璋叹了口气,同时也开始好奇起来,朱楩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朱楩这才娓娓道来:“随着咱们大明继续开疆裂土,以及随着大明王朝千秋万代。可想而知,今后还会继续封爵,以后会冒出越来越多的贵族阶级,甚至是崛起许多世家。”

“然而如今咱们大明的制度,全都是世袭罔替。我的爹啊,你也不想想你封了多少公爵、侯爵、伯爵。现有的这些爵位一直世袭罔替就不说了,今后再继续封赏下去,都要比咱们家子孙的王爵还多了。”

“必须得改。首先爵位要恢复五爵制度。即:公、侯、伯、子、男。”

五大贵族爵位,乃是从周朝就有的贵族阶级制度,可不是西方有的。

“有了五个贵族阶级,就可以慢慢封赏了。”

朱楩露出一抹坏笑。

朱元璋册封的,最低也是伯爵。

可朱楩却很腹黑,一旦最低等级添加了子爵和男爵,那可操作性就大多了。

你想想,如果当初刘伯温不是伯爵,而是男爵。

那么又有多少侯爵只能是个子爵?

恐怕徐达和汤和都得先当个侯爵,然后再慢慢去熬到公爵。

“除此之外,袭爵还要降级。我说了推恩令只是抛砖引玉,真正目的,是要杜绝世袭罔替的情况存在。公爵袭爵要降为侯爵。侯爵降为伯爵。伯爵降为子爵。子爵降为男爵。男爵的话。暂时可以为最低爵位,袭爵不降。男爵就可以世袭罔替了。”

恐怕十万男爵,还不如一个侯爵。

所以朱楩难得大方一次,把男爵作为最后底线,降到男爵就可以不降了。

朱元璋目光复杂的看着朱楩,世人都说他朱重八小气,可自己的儿子,才是棋高一筹啊。

跟他比,自己都是心胸广阔了。

你当个人吧。

其实朱楩还是参考了清朝的制度,清朝只有八家铁帽子王,其他王爵也都是世袭递降的。

只不过清朝的世袭递降,那也是有极限的,譬如说亲王降级几次之后,在降到某个级别时,就不会再降级了。

可朱楩的降级制度,那可是一撸到底,直到降到底了才不降了,因为再降就没了。

朱桢心里暗骂一声,你就是猪扒皮是吧?

“当然了,咱们自家子孙的王爵不在此列。王爵自当是世袭罔替的,这也是我答应兄弟们的,我朱十八绝不削藩,”朱楩给朱桢使了个眼色,咱们兄弟是一伙的。

朱元璋在一旁看着,心说那我走?合着我不是你们兄弟的爹,我是大冤种是吧?

不过朱桢开始陷入沉思,一边想一边缓缓点头,说道:“陛下所言甚是。不光即将到来的论功行赏恐怕规模将要堪比咱爹当初的开国大典(指大明建国啊,别误会,我很怕)。将来恐怕还要继续封赏。”

“但是如果满朝都是王公贵族,国家和百姓可吃不消啊。”

朱楩点点头,接着说道:“这又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土地也是有限的。长此以往下去,随着世家林立,地主兼并,迟早百姓手中的地都会被强取豪夺。恐怕到最后连朝廷都无地可用。这国家到底是谁的国家?”

“还有商人,如今商税太低,农税反而过重。说什么士农工商,其实农才是被压迫最狠的啊。商税该涨。同时商人地位也得提升。”

“还有工人,儒家把工事比作奇淫巧技,可咱正是靠着几百门火炮,一路横扫西域乃至蒙古草原的。”

“连孔子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技必须要发展。不光是武器,还有其他各方各面。譬如说水利。自古以来,水事一直是难题。难道不是工部一直负责治理河道问题?”

“可是在如今,这些都是贱籍,而且一旦入了贱籍,永世不得超生。商籍、工籍、乐籍、军户籍,好似天生低人一等。”

“长此以往下去,绝对会成为隐患。所以必须得改。”

朱楩绕了一大圈,可是这些事又是紧密相连的。

就连朱元璋都陷入了沉思。

自己当初的那些政策,难道都是错的吗?

其实也不是,只是时局不同,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嘛。

治理国家的政策,绝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该符合时局进行调整。

(本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碧蓝航线界限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肥水不流外人田 新现代逍遥录 曼陀罗妖精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快穿系统之女配上位记 军少大人,体力好 春棠欲醉 不装了,霍总每天都想复婚 拒嫁豪门,首富小叔哄着我结婚 贵族 青山湿遍 穿越三天即流放,大佬被迫造反了 都市偷心龙爪手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诡三国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唐奇谭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 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 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 乱世边军一小卒 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 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 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 逍遥小王爷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 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 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 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 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 阿姐,我中举了!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 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姓姓姓姓徐 -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txt下载 -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最新章节 -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