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姓姓姓姓徐

首页 >>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大明第一搅屎棍 军工科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乖乖老婆,别闹了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姓姓姓姓徐 -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全文阅读 -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txt下载 -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41章 欲戴其冠必受其重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不可啊,陛下。”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太孙殿下自从立为储君,一直兢兢业业无有过错,怎可轻易废储更立?”

“此乃国之根本,会动摇国家根基的啊。”

随着朱元璋说出要立朱楩为储,一时之间,大殿内响起无数呼声。

那些大臣一个个满脸悲情,仿佛已经看到大明国灭了一般。

连齐泰几人的脸上都重新露出光彩,好似得到了支持。

而以朱楩为首的一群诸王们,却站在一旁冷眼旁观。

这要是他们再一起抱着胳膊,怕不是一群黑社会?

如今诸王全都聚集簇拥在朱楩身边与身后,一副以他马首是瞻的架势。

偏偏那些大臣却还没有眼力见,竟然都没看出来吗?

现如今,不但陛下独宠滇王,连诸王也认可滇王。

此乃大势所趋。

再加上朱楩如今名扬天下的名望,和一直以来爱民如子,在各地的美誉。

他自己的藩地云南就不说了,江南也有好几块地区被系统划入他的名下,甚至包括西安、宁夏等地,尤其是被他打下的地盘。

朱楩只诛首恶,善待百姓,还放了那么多降军回去。

两军交战,在战场上互相厮杀自然是理所当然没什么好说的。

可他事后善待俘虏,以及不忘派人去做思想工作。

天知道朱楩如今振臂一呼能起兵多少。

哪怕不说这个,等那几十万大军凯旋而归班师回朝,你再看看朱楩如今的势力?

就连朱允炆此时都主动站了出来,说道:“启禀皇爷爷,允炆之前犯了痴傻,于年前私自做主,驱使齐泰等人私自调派一支卫所兵力,想要趁十八叔回京入城之际设伏围杀。”

“十八叔,侄儿鬼迷心窍,竟敢谋害叔叔,而且您还是咱们大明的亲王,更是大明最大的功臣。还请十八叔责罚。”

朱允炆主动陈述了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没有逃避责任。

其实他如果不主动站出来,齐泰这些人是绝对不会把他供出来的。

可以看出朱允炆还算颇有担当。

不过更多的,还是朱楩的诚意打动了朱允炆。

朱楩当时对朱允炆说,哪怕看在大哥的面子上,我也不可能伤害你啊。

朱楩还不止一次跟他说,咱们才是一家人,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以后离那些无用的儒生远点。

是啊,他们是一家人。

本来朱楩已经拿住了所有的道理,他完全可以随意的处置朱允炆。

毕竟朱允炆输了,成者王侯败者寇,不出手则已,既然出手了,又输了,那么就会失去一切。

可朱楩竟然真的轻易的放过他了,把那件事当做没发生一样,事后不但没有追究,连那场家宴上,也只是一语带过提了一嘴罢了。

朱允炆深深的看着朱楩,双手抱拳行了一礼,说道:“侄儿以前太过狂妄,没少得罪叔叔,还望十八叔不要跟侄儿计较。”

朱楩笑了,很是欣慰,说道:“那是自然,你是我侄子,是咱老朱家的子孙,咱们这些叔叔帮你还来不及,谁若是敢欺负你,有咱们这些叔叔在,定不轻饶。”

其他藩王们,尤其是老三、老四、老五这三个亲叔叔,也都对朱允炆露出善意的微笑。

看到这一幕的朱元璋,在龙椅上也感到老怀甚慰。

毕竟都是他的子孙,唯有他最不想看到血脉后裔骨肉相残。

然而自古以来,最是无情帝王家,毕竟龙椅只有一张,难免会发生争储夺嫡的情况。

而这种争斗,最为残酷,输家将会失去一切。

可这一次,朱允炆主动站出来认输了,加上朱楩不忍加害大哥朱标的孩子,所以才能平稳过渡。

朱允炆又转过身对朱元璋说道:“皇爷爷,孙儿不适合储君之位,不论是带兵打仗的能力,还是治理国家的手段,文治武功,方方面面都不如十八叔。而且十八叔自从就藩以后,就开始为了戍边保国而接连征战。”

“定边之战、讨伐刀干猛、严惩胡渊、北胜府作乱,还有维摩十一寨与那广南酋侬贞佑。等等等等。这还只是云南。更不用说过去两年,十八叔两度出征塞外草原,还收复了藏地,平定了东察合台汗国与帖木儿帝国。”

别人还不知道新疆西域的消息,可他们家族内部自然早已知晓,恐怕不出一个月,西域的捷报消息就要传过来了。

朱允炆不禁感叹道:“天不生我十八叔,大明万古如长夜。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个不是不世奇功?如今汇聚到一人身上,简直是千古之功,千秋之功啊。”

此时朱允炆再没有半点不服或者羡慕嫉妒,更多的是深感佩服。

别说是他,换做任何一个人,都完成不了如此伟业。

因为最关键的是,朱楩不止是打下了这些地方,后面跟上的改土归流政策,是要把这些地盘的民心尽收下来,让他们对大明有归属感。

简单一句话就是,只要你当大明百姓大明子民,就有地种,有饭吃,有牲口可以放,不用再当任何人的奴隶了,你们就是你们自己。

跟着大明,就能过好日子。

谁还想去当别人的奴隶?

其实这已经不止是所谓的改土归流那么简单,其实还加入了解放思想。

还有朱楩也是真心实意展现诚意的,明军对百姓的秋毫无犯,就是最好的证明,明军不会对他们烧杀掳掠,哪怕他们是战败方,也不会欺辱他们。

这跟常年遭受蒙古贵族压榨迫害经历比起来,高下立判。

所以朱楩能那么容易轻松的收复了蒙古草原,其实也可以理解,他可是借用了后世思想的啊。

哪怕是再愚钝的百姓,也知道谁是对他们好的。

而朱允炆更是化身朱楩的舔狗追随者,毫不保留的称赞着朱楩的那些功绩。

最后他更是说道:“孙儿身为太孙,却做着勾心斗角的阴谋。而十八叔才是真正为了大明而奋战,不顾自身安危,亲临战场身先士卒浴血杀敌的功臣。皇爷爷,咱们要的可是大明风华千秋万代,咱们要的乃是大明江山永固。如今既然十八叔更适合做储君,您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

满朝官员都傻眼了。

不是,太孙殿下,我们是您的人啊,您怎么跟滇王站到一起去了?伱是哪伙的?

哪伙的?

朱允炆冷笑,心说,我是站在大明这一边的,只要大明更好,我就满足了。

现在他终于明白,自己和十八叔的差距有多大。

自己认为藩王太多,乃是国家负担,今后必成隐患,于是想着等自己有朝一日登基坐殿,第一件事就是削藩。

可十八叔却认为,世界那么大,只靠朝廷与皇帝怎么可能掌握的过来,只靠他一个人又怎么打得过来。

所以他把藩王视作国之利器,要带着所有兄弟一起打天下,打下更大的天下。

到时候把藩王全都分封出去当国王,你们也去当皇帝去,反正都是朱家子孙,到时候整个世界都是咱们老朱家的。

这不好吗?

今后就算爆发了世界大战,结果特么竟然是老朱家的内战,可还行?

真是想想就激动呢。

朱允炆此时再无半点芥蒂,反而目光灼灼的看着朱元璋,头一次感到如此轻松和坦然。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所有人都以为他朱允炆深受皇爷爷的喜爱。

可只有朱允炆自己知道,他深深的惧怕着皇爷爷,甚至不敢流露出内心深处的真面目。

其实朱允炆更想像现在这样,把心里话跟皇爷爷说出来,他也不想那样城府极深,整日戴着另一幅面具。

可是在这以前,藩王们不是他的叔叔,而是他的威胁。

所有人都在告诉他,你的叔叔们今后会威胁到你的位置,他们可能会造反,会推翻你,甚至是杀了你。

朱允炆很怕,一直都在这样的环境下,紧绷的神经已经快到极限。

然而等到今日过去,朱允炆就无需再怕什么了。

因为现在有十八叔为首的叔叔们作为他坚实的后盾,这不比那些不可靠的大臣更有安全感?

这才对嘛,这才是一家人啊。

“允炆,你终于长大了,”朱元璋欣慰的点点头,又看向那些朝臣。

群臣已经傻眼了,已经迷茫不知所措了。

连太孙朱允炆都带头跳反了,他们还怎么坚持立场?

总不能说滇王不配,不如让我们来当储君吧?

又不可能去推立晋王朱棡,晋王的名声一向不好,比秦王朱樉的名声好一些,却不多。

立晋王,就还不如立燕王了。

忽然,有人出声说道:“启禀陛下,您曾经说过‘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而且燕王殿下也有带兵之能,治国安邦之事也不在话下。不若立燕王如何?殿下更是孝慈高皇后(马皇后)嫡子,也是懿文皇太子(朱标)胞弟,正合适。”

“不妥,若立燕王,置晋王于何地?”刘三吾当场跳了出来,当初就是他破坏了朱棣的好事,否则还真有可能是朱棣为储君了。

此时刘三吾仍然坚持己见:“如果立燕王,与立滇王有何区别?相对来说,滇王殿下岂不是更加英明神武?”

“合着,老子成了你们手中的利器,用来伤害咱的弟弟们了?”朱棡面色阴沉似水,冷冷的看向刘三吾和之前那人。

他哪里听不出来,什么置自己于何地,这只是一个借口罢了,用自己来封死了弟弟们的路。

只要自己一日不死,要么立自己,要么旁人就再无机会。

开玩笑,以为自己好欺负吗?

“是啊三哥,这些朝臣,口里说着忠君仁义,可嘴里却肆意点评咱们这些王爷,又哪里来的半点谦卑?天地君亲师?你们读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朱棣也不干了,脸色冰冷的,直接破口大骂。

难怪父皇和老十八总骂你们是狗东西。

你们还真狗啊。

说别人的时候,就要求别人仁孝礼义信。

可到了你们自己身上呢?就在那里大放厥词夸夸其谈。

朱元璋也面色不善的,以目光警告了一番朝臣。

他哪里不知道,这些家伙还不死心,想要负隅顽抗。

难道他们还以为能阻止不成?

“楩儿,不如你也说说你的想法?”朱元璋看向朱楩,见他一直跟没事人一样,有些不高兴。

你以为咱们是在给谁冲锋陷阵啊?

朱楩见全场目光都聚焦到自己身上了,抓抓脑袋,指指齐泰等人,说道:“我想说,难道不该先判他们的罪行吗?”

对呀,差点把齐泰等人给忘记了。

朱元璋这才回过神来,然后就一脸不耐烦的挥挥手:“拉下去拉下去,等到明日午时,开刀问斩。竟然敢私自调兵,并且意图谋害亲王。长此以往下去,岂不是敢造反了?”

其实刺王杀驾本就属于造反了。

“夷三族。”

朱元璋杀气人来,从不犹豫,既然有人想伤害他的儿子,自然是要株连全族的。

不过不是九族,而是三族。

一时之间,朝堂内一片萧瑟。

而齐泰等人,倒是有了那么点骨气,竟然没有半点服软讨饶,而是沉默着,垂着头被大内禁卫带走了。

只是在路过朱楩等诸王面前时,齐泰抬起头,仍然忍不住说道:“我们没错。一旦废储立嫡立长制度,国将不国。而你将是大明的千古罪人。”

“笑死,”朱楩冷笑道:“自古以来,哪有一个超过千年的王朝?几千年的历史还不能说明,立嫡立长制度就是个废物?立嫡立长不立贤的话,反正只要我是嫡子就可以躺平等着继承一切,后世子孙如此懈怠下去,出几个不肖子孙的废物还不是很正常的?”

“我看你们也算是对允炆忠心耿耿,索性再跟你们说一句。你们不会以为,本王要对自己的大侄子动手吧?你们不会以为,允炆以后就没有机会当皇帝了吧?”

“如果本王说,本王登基之后,直接废储立嫡立长制度,今后只立贤能。本王要选储君的时候,不是从自己的孩子中,而是从所有宗族世子,乃至所有下一代孩子都可以参加竞选呢?”

“本王要把所有宗族的孩子放到一起养,让他们一起成长,血浓于水。最后由所有宗族和他们自己推举出最优秀的人为皇帝。其他人回家继承王爵。”

“以感情为基础,连接皇室血脉,使藩王巩固皇权。这不比重用你们这些外臣好的多?”

至少到了明末,绝不会出现李自成造反时,朝廷无兵可用、无钱可使、无粮可吃的地步。

想那崇祯帝该无比后悔吧?临死之前,身边只剩下最后一个太监,一个太监却比那文武百官还要忠心。

不得不说这很讽刺,因为崇祯就是被东林党所蛊惑,以为那魏忠贤是大奸臣,杀了他大明就崛起了。

结果魏忠贤一死,大明竟然特么亡了。

可还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欲戴其冠必受其重。”

“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

朱楩抬起头,看向朱元璋,声音在大殿内响彻,传递到每个人的耳中:“如果不想当千古一帝的明君,如果没有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觉悟,那还当个屁的皇帝,当个逍遥王不好吗?”

“皇帝不是权能与胡作非为的象征,皇帝更是责任,肩负一国百姓幸福与国家昌盛的使命。若是没有这份觉悟,那就不要当皇帝,以免累国累民。”

“君王死社稷。”

此话一出,如雷震耳。

无数人都不可思议,甚至是不敢置信的看着朱楩。

因为他的想法太超前了。

这可是封建时代,你却说皇帝不能胡作非为?说皇帝不是权力的象征?竟然说皇帝反而要肩负使百姓幸福的使命?

哪怕李世民经常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挂在嘴边,也没有如此觉悟啊。

刘三吾浑身巨颤,激动不已,更是双手抱拳深施一礼:“滇王大才,吾所不及也。”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段话出自‘荀子·王制篇’,原文可见‘荀子.哀公’,更是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

荀子乃是战国后期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而且典例更是出自孔子,孔子在儒家地位自不必多说。

虽然朱楩没有说出这句话的原文,可那一句君王死社稷,足以让儒生由衷折服。

尤其是刘三吾这种谦谦君子,更是差点要五体投地的大拜。

永远不要小瞧皇权在古代封建时代的地位,有一句话叫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不论如何,只要君王要你死,你必须得死。

天地君亲师,君可是只排在天与地之后的。

这里面可没有提到‘人’,天地君亲师里面,是没有百姓的。

无关的百姓的死活,干我屁事?

而朱楩却认为,当了皇帝不是为了享受,更不是为了胡作非为的,要当就当千古明君,做一番大事业。

如果想要享受,那就去当逍遥王,一样可以逍遥快活。

但是就别来祸害国家和百姓了。

朱楩更是再接再厉的,说道:“而且为了防止在位的皇帝犯了昏庸,防止汉武帝那种前半生英明,后半生昏庸的事发生。还可以设置藩王弹劾制度,唯有宗亲藩王可以节制皇帝,防止皇帝昏庸无道。还是那句话,不是当皇帝的那块料,就别当。”

“就算是本王,你们还真以为我要当一辈子的皇帝啊?开玩笑,等本王完成自己的目标,我才不当皇帝,全年无休的干活,九九六?那特么是零零七好吧。”

朱楩又不是没见识过朱元璋整日批阅奏折和处理国政的样子。

哪怕是现在想到今后可能要过的那样的日子,都一个头两个大了。

所以朱楩一脸坦诚的看向所有人,尤其是朱允炆:“大侄子,等叔叔当了皇帝,也许很快就让你继续当储君了。”

朱允炆一脸漆黑,叔,别这样,你就是想抓个壮丁帮你公干是吧?

而朱元璋更是心里一动,看向朱楩,你不想当一辈子皇帝?

那是不是得早点让你继位啊?

万一你当了一年就跑了,到时候我都死了,谁还管得了你?

这国家还要不要了?

“滇王,你说的可是真的?”方孝孺死死望着朱楩,也觉得不可思议,自古以来,谁是以这种想法看待皇位的?哪一个不贪权恋势?

朱楩冷笑道:“是真是假,你们是看不到了,但是如今这满朝官员可以作证,日后史官也会记录下来。本王必定要开创一个千古未有的盛世,可惜与你们无关了。”

这是他的自信,若不能做到,这个皇帝不当也罢。

(本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wtw1974 山村情事 碧蓝航线界限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洛公子 新现代逍遥录 最强狂兵 曼陀罗妖精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游侠儿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 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 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 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 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 在澳洲建国1796 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 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 马超重生大宋朝 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 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 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乱世边军一小卒 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 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 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 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姓姓姓姓徐 -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txt下载 -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最新章节 -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