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帝业

君子于役

首页 >> 战国帝业 >> 战国帝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大明第一搅屎棍 拂袖红妆gl 大唐:开局迎娶长乐公主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满唐华彩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乖乖老婆,别闹了 
战国帝业 君子于役 - 战国帝业全文阅读 - 战国帝业txt下载 - 战国帝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86章 融会贯通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辩论进行到高潮之时,不知谁把话题引到了各国之法度上,而七国之中,最另类的秦国自然成为众人争论的焦点。

申阳开口道:“听闻李斯韩非二位先生曾跟随荀子前往秦国游历,不知二位先生对秦国的见闻如何?”

李斯韩非二人相互交换一个眼神后,李斯开口道:“昔曰先师入秦国,曾有言‘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

不比周,不朋党,偶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上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

李斯说完了以后,孙哲面露喜色,而其余人皆是面色一沉。

而李斯这段话的大义是:秦国的百姓质朴淳厚,音乐不淫荡卑污,服装不轻薄妖艳,百姓害怕官吏而顺从管理;官吏严肃认真,谦恭节俭,忠诚守信而不粗疏草率;士大夫出自己的家门,就进公家的衙门,走出公家的衙门,就回到自己的家里,没有私下的事务;不互相勾结,不拉党结派,明智通达而廉洁奉公;君主处理决定各种政事从无遗留,因此安闲得好像没有什么需要治理似的,这是只有古代圣王才会出现的情况。所以秦国四代都有胜利的战果,并不是侥幸,而是有其必然性的。所以说:自身安逸却治理得好,政令简要却详尽,政事不繁杂却有成效,这是政治的最高境界。秦国就类似这样了。

公羊?不服气的说道:“李斯先生,在下记得荀子似乎也说过‘虽然则有其諰矣。兼是数具者而尽有之,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是何也?则其殆无儒邪。故曰: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在下所言不差吧?”

这段话的大意是:秦国并非完美无缺,仍有它的忧患。虽然秦国居然许多的优点,但是用上古圣王的标准来衡量,仍然相差得很远,因为秦国没有儒者。单纯的推崇道义治国,就能成为上古圣王,而杂用义利兼顾治国、能成为霸主,这两者一样也做不到,的就灭亡,而这也是秦国的短处。

因为秦国是以法家学说治国,也是公认的天下诸国当中法家思想治国的代表,而儒家和法家一直势成水火,因此赞扬秦国实际上就是在赞扬法家,而这相当于从侧面贬低儒家学说不如法家。公羊?作为公羊学派的传人,当然不能忍受法家要比儒家更强。但李斯的话是引用了他的老师荀子,而荀子又是公认的儒家至圣,公羊?实在无法反驳荀子说的不对,只能将后面的话放出来以此来驳斥李斯的观点。

荀子进入秦国,大约是20年前的秦昭襄王时代,当时的秦国就已经是天下第一强国。但尽管如此,关东六国普遍认为秦国野蛮、无礼,天下诸多流派皆鄙视秦国。但随着荀子入秦,这一切都发生改变,荀子对秦国的评价,极大改变了各国学子对秦国的看法,越来越多的大贤主动前往秦国游历。

所有亲自到过秦国的大贤,无一例外地对秦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然而即便如此,在六国各大学派,大部分的贤人依旧鄙视秦国,鄙视秦法。

公羊?说完了以后,韩非紧跟着站了起来,道:“先生,据在下所知,当初武安君入秦,设置学室制度,如今的秦国也有不少儒家弟子。因此老师的这一番话,放到现在,其实已经过时了。”

韩非说完了以后,公羊?也哑口无言了,田秀搞出学室制度的事情天下皆知,更何况他本人就在这儿坐着,自己总不能硬说秦国没有儒生吧?

此时,公羊?又将目光看向田秀,道:“武安君,您曾经在秦国待过很长一段时间,不知您对秦国之影响如何呢?”

这个问题一出,在场的众人纷纷把目光看向田秀。赵王也饶有兴趣的看着田秀,想听听他怎么说。

田秀想了想说道:“我认为荀子所说不错,秦国确实是他说的那个样子,而现在的秦国也确实改变了很多。”

这几句话说完之后,孙哲的脸色已经快飘起来了,他趁机说道:“荀子以及武安君在秦国的所见,足以证明我法家的优越性,因此,若是六国想要强大,就必须要任用我法家,以法治治国。”作为一个法家弟子,孙哲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在赵王面前推崇法家的机会。

他刚说完,田秀又紧接着说道:“虽然法压的确使得秦国脱胎换骨焕然一新,但正如同我先前所说过的。严苛的法令不能使百姓心悦诚服,秦国的百姓并不是忠于君王,只是忠于律法。尽管秦国设立的学室,重用儒生弟子,但是这依旧无法改变秦国是以法立国的事实。若干年后,秦国严苛的法律,会导致他的百姓背弃秦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家思想将变得越来越不适合秦国这个国家。”

李斯反驳道:“您说的不对,秦国已经有了儒家弟子,等到这些人成长起来以后,他们会成为秦国的新鲜血液,难道这些人不足以拯救秦国吗?”

田秀摇头道:“正是因为这些新鲜血液,会导致秦国更加迅速的失败。秦国的强大,就是立足于法家,依靠严苛的法令来治理国家百姓,但是现在有了儒家弟子,这就好比一棵大树,根基被人斩断,就算枝叶依旧能够茂盛,但用不了多久,大树就会因为根基的改变而枯萎。秦国的人民追随秦王只是畏惧于秦法,现在被儒家弟子开智,人民不再愚昧,请问秦王的统治还能够长久吗?”

这一番话说完以后,公羊?已经是面露喜色,忍不住拍手叫好。就连赵王也投了一个赞许的目光。

孙凭不服气的说道:“武安君,请问既然儒家这么厉害,那为什么秦国在任用了儒家之后?反而会加速崩坏呢?”

田秀道:“我并没有说秦国任用了儒家就会崩坏,只是因为秦国的制度不适合使用儒家。如果一定要使用儒家思想,就必须先废除法家的严苛法令。但如果这么做了,百姓就会站出来反抗官府,秦国立即就会崩溃。”

始皇帝统一天下之后,并不是没有意识到法家已经不再适合秦国。但是秦始皇不敢改变法家治国的思想,因为就像田秀说的,当时的百姓是因为畏惧秦法才会忠于秦国,一旦秦皇贸然改制,极有可能会加速秦国的崩溃。

秦国就好比是一栋大楼,在盖楼的时候,根基就有问题,所以当大楼建成以后,他时刻摇摇欲坠,而这栋大楼又无人可以挽救。想挽救大楼就必先把大楼推倒重新打好地基,但楼都倒了,重新打好地基又有什么意义呢?

公羊?拍着手站起来说道:“武安君说的实在太好了,法家之法虽然能使国家意识强盛,但绝非良久之策。唯有尊我儒家思想,推行仁政以礼治国,才是治国的根本之道。想当初周公为何能够被尊为圣人?还不是因为他推崇我儒家学说。由此可见,以礼治国远胜于以法治国。”

每一次这种聚会,其他各学派的学者之间,虽然有争辩,但还能和和气气,但只要是有儒家和法家弟子同时参加,双方就一定会针锋相对,非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儒家和法家之间几乎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双方不争出个所以然,是绝不会罢休的。

而面对场上的儒法争执,其余各家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李斯、韩非二人则是非常尴尬。他们的老师是儒家至圣,但他们俩都是推崇法家思想的,现在儒法相争,他们无论上去帮谁,都会被另一方攻诘欺师灭祖。既然如此倒不如保持中立,看他们两方相争。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上官文君站了起来,轻咳一声道:“诸位莫要争吵,儒法两家之说均有其道理。”她环视四周,继续说道,“儒家提倡以礼治国,强调道德教化;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注重严刑峻法。二者若能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岂不妙哉?”

上官文君的一席话令众人陷入沉思。儒家的公羊?略作思考后,回应道:“文君小姐所言甚是,法治虽能立竿见影,却难以触及人心;而礼治虽能滋养人性,却见效缓慢。若能将二者结合,或许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李斯见状,也表示赞同:“道家的无为而治也有其独到之处。在法治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无为而治的理念,或许能让国家更加安定繁荣。”

场上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各派学者开始探讨如何融合各家之长。这场辩论也让大家认识到,百家争鸣并非要分出胜负,而是为了寻找治国理政的更佳之道。

此时,孙哲站出来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在赵国试行此法,将各家学说融会贯通,看看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

赵王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但很快恢复了平静,他深知实施这样的改革并非易事。

他缓缓说道:“此事事关重大,需要从长计议。不过今日诸位的讨论令寡人受益匪浅,寡人会认真考虑你们的建议。”

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学说争论不休,各家都认为只有自己的学说才能够终结乱世拯救黎民。但是想要将诸子百家的学说真正引用到治理国家上,其实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都要根据国家的情况因地制宜。并不是法家在秦国推行的很好就能够在赵国试用。

会议结束了以后,各家诸子纷纷离去,场上就只剩下了上官灿父女、田秀夫妻,以及赵王父子。

赵王先把目光看向上官灿:“上官先生,您认为当今最强大的国家是谁呢?”

上官灿沉默良久以后说道:“当今天下,如果只论地盘的话,最强者当为楚国。但如果只论武力,最强者依旧为秦国。若论起双方综合之实力,还是秦国更胜一筹。”

赵王不甘心的说道:“难道您认为寡人的国家不如秦国和楚国吗?”

上官灿摇了摇头:“赵国无论是国家的体量,人口,还是军队财力,方方面面都不如秦楚两国。”

太子偃闻言,道:“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我们赵国还能在战场上无往不利呢?”

上官灿捋着胡子呵呵笑道:“赵国之所以能在战场上无往不利,是因为大王任用了正确的人,使用了正确的策略。这并不是说明赵国已经比秦楚两国更强。”

这话就是在暗示赵王,赵国跟秦楚两国的差距还很大,之所以之前赵国能那么强,是因为赵王手下的能人多,并不是说赵国已经比秦国跟楚国更厉害了,一旦等到赵国的这些人才耗尽,赵国是绝对不如秦楚两国的。

赵王没在跟上官灿继续争论这个问题,而是转而问道:“您认为寡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上官灿回答道:“您可以任用平原君、武安君、信陵君这样的贤才,足以见得您是一个懂得用人的明君,可是您只会用人,却并不懂得识人。”

“请先生指教。”赵王谦虚的请教道。

上官灿继续说道:“您所任用的除了武安君外,其余大部分人都是已经成名的人才,他们实际上并不是被您发现有才华的,只是您发现了他们的名声。”

这话引的赵王不高兴了:“您的意思是寡人只会根据名声来任用大臣吗?”

眼看赵王似乎发怒了,上官文君及时的打断了两人:“大王,我听说邯郸的景色非常不错,不知能否容小女和父亲多留几日,领略一下邯郸的风光呢?”

赵王笑着说道:“文君小姐既然愿意,寡人当然乐意至极。赵国上下所有地方,只要文君小姐想去,尽可自行前往,绝不会有人阻拦。您和上官先生的所有花销,都会有寡人来承担。”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wtw1974 山村情事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碧蓝航线界限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曼陀罗妖精 修仙狂徒 修神外传仙界篇 狂撩无嗣男主后,娇媚宿主顶不住 余生为你着迷 东汉末年枭雄志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明1617 唐人的餐桌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 汉官 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 星汉西流夜未央 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 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 大隋:二世浮沉 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 大明!风起土木堡 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 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 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 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 殿下无双 嚣张小侯爷 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 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 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战国帝业 君子于役 - 战国帝业txt下载 - 战国帝业最新章节 - 战国帝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