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首页 >> 靖难攻略 >> 靖难攻略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之偷香窃玉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重生之征战岁月 逍遥小贵婿 大国军舰 大夏第一宠妃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摊牌了我是假太监 重生之魏帝曹髦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 靖难攻略全文阅读 - 靖难攻略txt下载 - 靖难攻略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40章 环球航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是日后蒸汽机船和蒸汽机车的模型,您看看就是这样……”

站在太学的课题所内,朱棣与朱瞻壑兴致勃勃的打量着一个空旷的屋子。

屋子内有课题模型,也有课题内容,它的面积并不大,但却存放着大小上百种课题。

这些课题从农业到工业,几乎涵盖了朱棣他们所想象到的所有方面。

从简单的土化肥到尿素、再到磷肥和钾肥,仅仅是关于农业的一连串课题,一旦步步攻克,很有可能会让大明粮食亩产增长三成以上。

以大明当下的环境和土地情况,在耕地面积不增长的前提下,六亿五千余万亩耕地最多能养活一亿三千万人左右。

如果粮食亩产增加三成,那当下的耕地能多养活四千万人。

这还只是当下的耕地情况,如果以清朝关内和民国时期东北、交趾的耕地情况相加,那大明在这个低温期可以开垦的耕地不会低于二十亿亩,能养活四亿人口,而增长三成就是能多养活一亿多人。

粮食是大明的根本,也是大明日后控制大部分藩属国最好的手段。

“这个拖拉机,真能像你说的,一年能开垦几十亩荒地?”

站在模型面前,朱棣拿起了一台拖拉机的模型,而这台模型的造型与后世二战时期的大部分拖拉机相似。

虽然朱高煦可以走蒸汽机拖拉机的路子,但他并没有见过蒸汽拖拉机,而且蒸汽动力需要燃料和水,对农民来说十分不方便。

因此,他没有留下蒸汽拖拉机的课题,而是直接留下了内燃机和内燃拖拉机的课题。

“如果能弄出来,那肯定能开垦几十亩甚至上百亩荒地,不过以朝廷的技术,现在还达不到标准。”

朱高煦没有妄自尊大,内燃机的许多技术标准都不是现如今大明可以达到的,他们连最基本的蒸汽机热效率都没能弄明白,让他们去研究内燃机,就好像让后世研究空天航母一样。

虽然时代不同,但科技受限的基础材料、理论知识都大致相同。

内燃机所需要的钢铁质量大明可以达到,但达到不代表可以批量生产。

明军的火炮之所以没有专门开设弹道学,选择让炮兵自己摸索,还不就是因为火炮标准不一致,每门火炮都有细微的不一样,每门火炮的弹道也会随之不一样。

火炮如此,更别说火枪和内燃机了。

“这些许多课题与模型,都是为了几十上百年后准备的,现在我们只要能利用好蒸汽机,就能让大明国力达到古今巅峰了。”

朱高煦将朱棣手中的拖拉机模型放在桌上,随后带着朱棣走走看看。

其实课题所内的大部分课题,都只是朱高煦个人“异想天开”大概形容,亦或者弄出相应外貌的模型罢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学子来说,尽管他们已经学习了小学和中学十年教育课程,但飞机、火车、轮船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无疑都是天方夜谭。

如果不是蒸汽火车研究成功,估计他们会对自己所学陷入深深怀疑。

蒸汽火车的成功是重要的一步,他确立了太学研究院的自信心,也让朱棣、朱高煦、朱瞻壑他们这三代当下和未来的君王看到了科学的无尽可能。

对于一个君王来说,火车的作用可以是军事,也可以是民生,甚至可以是用于皇帝出巡、游玩所用,它的优点放在那里,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

尤其是对于朱瞻壑这种从出生到如今,几乎没有离开过应天府的人来说,它的吸引力无疑是致命的。

父子爷孙三人在太学闲逛了一个时辰,最后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这里。

蒸汽机的出现,已经让朱棣意识到了日后的战争恐怕会彻底改变。

当下战争的手段,朱棣已经看见过了,火车可以取代曾经上千里的漫长补给人力,有了它,明军甚至可以征服贫瘠的西域,可以随时从中原抽调十数万兵马前往四方平定叛乱。

蒸汽轮船更不用多说,它能大大缩短船只的航行时间,帮助大明统治南洋。

另外,朱棣还看到了战车,虽然朱高煦说那不太可能在他们父子俩生前研究出来,可朱棣很清楚,内燃机战车和坦克,无非就是当下战车的升级版。

现在的战车可以用来防御火炮,需要人力推动,兵卒躲在后面。

那等到日后战车可以自己动起来,那兵卒一样可以躲在后面,用战车来抵挡炮弹。

想到这些,坐在大辂之内的朱棣不免感叹:“有了这些东西,日后的儿孙肯定能超越你我。”

朱棣说的是他和朱高煦,朱高煦听后笑了笑,没有反驳。

朱瞻壑倒是鬼灵精怪的,似乎第一次因为自己的年纪而窃喜。

刚才在课题所里他已经听自家父亲说了,课题所内许多东西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研发出来。

上百年自己等不到,可几十年却没问题。

他在中学生物课上早就学习过人类寿命和基因的简篇,如果书上写的是真的,那只要自己没有什么疾病,说不定就能活到皇祖的年纪。

七十一岁,这对于谁来说都是高寿了。

即便自己活不到七十一,活到六十几,也能见证大明日后日新月异的变迁。

想到这里,朱瞻壑都已经遐想到日后自己乘坐轮船火车前往天南地北巡游的画面了。

爷爷和父亲还在,自己还得装孙子装儿子,等他们走了,自己就是最大。

朱瞻壑在心底窃喜,十二岁的他还不知道生离死别有多么难受,也不知道自己肩头的担子有多重。

对于皇位,他只有一个大概的概念,只看到了权力,没看到责任。

相较于他,朱棣和朱高煦则是关注大辂之外的情况。

由于江宁、上元中学的开办,太学已经停止招募小学毕业学子,因此虽然太学外城还有数万学子,可他们或许就是太学最后几批学子。

等他们毕业之后,太学才会不分内外城,成为一个专心研究的地方。

“他们毕业后就是中学的教习对吧,现在数量有多少?”

朱棣询问朱高煦,朱高煦也看着说道:“在校三万六千四百余人,只有四届,每年毕业人数不等,今年是六千七百余人。”

“他们毕业后,会被派往青州、北京、山西、西安、成都担任中学教习。”

“朝廷暂时的规划是每省、都司各一所中学,直隶两所。”

“根据新政推行情况,中学需求情况设置中学。”

“上述所说的这几个省,基本在未来一到两年内会有大批学子毕业,对于中学都有需求。”

“以太学之中的这三万六千四百学子毕业九成半成为教习来说,他们对应的就是大约三十余万中学生,而且很有可能招生不满。”

中学并非强制性,所以需要没有大局意识的白身之家不太可能继续选择供养学子,朱高煦更不准备强制十年教育。

在他看来,小学五年强制教育已经足够,再往上不是他不想,而是大明负担不起那么大教育压力。

当下的教育经费已经达到一千二百余万贯,占据大明总支出的三分之一。

这是一个临界点,因为有太多平民没有读过书,因此一开始招募学生的压力肯定大。

朱高煦暂停对江西推行新政,也是准备多等一年。

他多等一年,辽东和山东、四川这些地方的入学学子就会毕业,后续的生源没有一开始的多,教习就会空闲较多。

这些空下来的教育资源就可以调往江西,从而减少教育支出。

当下大明在册的教习数量是四十二万余人,学子数量是六百余万人。

这还是没有在江西、浙江、湖广、福建、两广和云南推行新政的结果。

这几个省份人口加在一起,合计三千四百余万,最少有四百万学子,需要二十余万教习。

大明无法再招募那么多教习,所以只能推迟各省新政速度。

在当下的教育基本盘中,两京七省今年毕业学子数量是九十万左右,明年则是一百二十余万。

再往后逐年增高,最高一年是一百三十六万。

相对应的入学则是比较平稳,每年大概也就是在五十万左右,所需的教习维持在两万人就足够。

随着他们毕业,基本盘多余的教习也从今年的两万余人,到明年的三万余人,一点点的增加。

等第一批学子毕业,两京七省学子数量基本在三百万,教习维持在二十万就足够。

那剩下的二十二万教习,会在过后五年时间里,一批批被调到江西、浙江、福建等省份。

以朱高煦的估计,再熬七年,教育最困难阶段就会过去,届时教育经费就可以下降到千万贯以下,然后随着人口逐渐增加而增加支出。

不过相对应的,人口的逐渐增加,也代表着朝廷的税收不断增长。

为了把新政搞好,朱高煦在未来几年时间里,除了会对广西、云南的土司用兵外,便不会再对其它地方用兵。

老头北上这一战已经击垮瓦剌部,没有个十年他们休养不过来。

十年后的大明才是一个举世无双,威压四夷的大明。

畅想未来,朱高煦的心情也从压抑走向轻松,而他们乘坐的大辂也驶向了宫城……

“咕…咕咕……”

几乎在同一时间,当朱高煦他们趁着午后返回宫城时,大洋彼岸的郑和却疲惫的走进了石屋之中。

坐在床上,他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聚会欢呼声,也能依稀看到远处的篝火。

这里是东国的都城,而郑和白天刚刚结束了对东王阿荼的册封。

王任说的没错,这片大陆的几个文明国家确实很好说话,在见识了郑和所率的舰队及兵马后,阿荼答应对大明称臣纳贡,同时与朝廷进行朝贡贸易。

脚步声响起,郑和看去,果然看到了先后走进石屋的杨展与王任。

他们走进来后坐下,并将门合上,门口则是由没喝酒的明军将士守卫。

“那个阿荼也只是畏惧朝廷实力,你们留守东洲,不得不防。”

见他们坐下,郑和也对王任开口交代起来,王任也点了点头:

“我今天和他们翻译了称臣纳贡的事情时,我看他们表情不对,如果不是您带来的军队,估计他们也不会轻易答应。”

王任说罢,沉默寡言的杨展这才开口道:“东洲宣慰司驻扎的兵马不能少,等陈瑄他们到来,我与陈瑄他们乘船走东洋返回朝廷,和殿下建议一下。”

“最少要驻扎两个卫才能维持朝廷在东洲和北洲的威慑力,少一个都不行。”

杨展的话赢得了郑和、王任的认可,同时郑和也将目光重新投在王任身上。

“东国已经解决,北国(阿兹特克)按照你说的人口那么少,应该也容易解决,现在不容易解决的是南边的南国(印加)。”

“你确定南国有黄金?”郑和把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询问出来,而王任不假思索的点头:

“肯定有,他们那里黄金饰品很多,淘金手段粗糙,如果没有大量黄金,不可能生产出那么多黄金饰品。”

“另外,我按照殿下给的矿图寻找了白银矿,发现南国境内确实有白银矿,而且很容易开采。”

“只可惜隔着大明洋,无法带足够多的人前来当地开采,加上不能和南国发生冲突,因此只能依靠南国的力量来开采银矿。”

由于南国武力孱弱,王任满脑子都是入侵南国的想法,但郑和却知道这很困难。

“最好不要!”郑和交代道:“当下朝廷的重心在西南和南洋,无法分心东洲。”

“况且东洲距离朝廷太远,难以控制,即便培养势力也极易割据。”

“还是按照殿下所说的,利用三国力量,在三国疆域内开采金银铜矿,解决国内钱荒问题。”

“南国手段粗糙不要紧,他们数百万人,而且对我们的商品都感兴趣,这就足够了。”

在郑和看来,大明距离东洲和北洲着实太远,而且这些地方不像南洋从两宋开始就有汉人南下。

大明在南洋起码有十几万汉人作为基本盘,但在东洲却什么都没有。

南洋对大明来说近在咫尺,可过去七八年时间里,大明才在原本十几万汉人的基础上,提升到了不足五十万汉人数量,更别提距离是南洋数倍的东洲和北洲了。

况且,随着新政推行,国内经济逐渐稳定,就连南洋、交趾的人口迁徙都开始困难起来,每年正常迁徙的人口数量不断下降,只能依靠推行新政,迁徙犯事富户来巩固海外土地。

这样的环境下,想要在东洲和北洲站稳脚跟实在是太难了。

如此想着,郑和揉了揉眉心:“好了,接下来几天我们先和东国的各个城邦进行贸易,结束后再前往北国,然后南下前往南国。”

“对了越国公……”郑和看向杨展,表情带着歉意:

“前往南国由我和王任就足够,东洲城需要你驻扎来接应下东洋舰队。”

“交给我。”杨展话不多的点头应下,曾经那个叽叽喳喳的大教场少年郎,早就“死”在了靖难之前。

瞧着他应下,郑和也渐渐放心下来。

不多时,众人散去,翌日清晨开始组织起来贸易,在东国国都外搭建了一个贸易市场。

由于航行距离太远,红糖等不易保存的商品早就被郑和贩卖了,能运送到东洲的,主要就是瓷器和成衣。

对于东洲三国,朱高煦给出的比较明确,为了让当地人接受大明文化,因此对他们是不出售布匹,而是只出售大明的华贵成衣。

当地比较热,那就出售清凉的衣物,总之要让他们穿上汉人的衣服,用上汉人的商品,潜移默化的文化改变对方。

不得不说,瓷器和成衣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毕竟历史上欧洲人凭着自己穿过的粗布麻衣都能和当地城邦部落交换商品,没理由更漂亮、更舒服的大明成衣不行。

除了瓷器和成衣,一些铁制品的农具、兵器也受到了欢迎。

对于贸易,郑和只收取黄金白银,以及大明所需的作物种子,还有橡胶、金鸡纳树皮等货品。

时间一点点过去,半个月时间里,东国的许多黄金与白银都被郑和赚走,但郑和也用橡胶和金鸡纳树皮贸易还回去一些。

这样来来往往,最后东国人认为郑和他们蠢笨,一些树皮都能换取美丽得体的衣服,郑和则是假装没有赚钱。

当然,贵族们也不是傻子,自家肉眼可见减少的黄金掩饰不了,但郑和说他没赚,众人也不能干嘛,毕竟他身后还站着五千名甲胄鲜明的军士。

见识过了王任等数百人的勇猛后,阿荼他们清楚知道这五千人代表什么,那是能摧毁东国的力量。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享受商品,抱怨黄金逝去。

好在郑和他们也不只是做买卖,他们在当地指挥东国人修建了许多水利设施,并将那些花费大力气从中东运来的耕牛送给了阿荼。

在赠送时,他们还展现了大明的农具,让耕牛犁开了土地,教导了他们如何灌溉、种植作物。

不得不说,王任帮他们寻找的新国都还可以,最少可以种植小麦。

郑和对他们的帮助,他们也看在眼里,渐渐地对成为大明藩属国也不那么抗拒了。

通过王任的翻译,郑和还承诺,如果当地遭受饥荒,那只要他们开口,大明一定会想办法带来粮食,尽力解决他们的问题。

当然,这种话不过是客套话罢了,郑和并不觉得自己可以带着上百万石粮食渡过大明洋,将粮食运到东洲。

不过粮食虽然不行,可副食品却可以。

东国的新国都距离大明洋只有不到一百里,只需要开辟一条驿道,就可以尽量向大明洋发展。

以大明的捕捞手段,如果东国真的发生饥荒,那东洲宣慰司完全可以调用船只来捕鱼,一艘船就能解决数万人的副食问题。

除此之外,花生所产的油也将解决大部分问题,只要东国的谷物没有全部死绝,那大明能帮助东国的手段还真不少。

如果东国谷物死绝,那估计大明也自顾不暇了,毕竟气候是全球性的。

在这些承诺下,阿荼也渐渐与郑和走近,开始主动学习官话,方便日后向大明求助。

他们这么做并不奇怪,毕竟前任联盟才灭亡了几十年,而且原因就是饥荒。

只要大明能帮助东国渡过饥荒,那东国靠近大明就是利大于弊。

正因阿荼开明,因此双方关系急剧上升。

与此同时,王任也和杨展抽空出使了北国,对于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北国来说,五千明军不是他们能招惹的存在,他们自然也接受了大明的条件,接受北国这个称呼,同时称臣纳贡,开展贸易。

时间一点点流逝,很快就从四月转向七月,而这期间郑和也因为长时间没能等到陈瑄,率先一步率领四千明军和王任南下南国。

在他们走后半个多月,杨展常常往返于东洲城和东国都。

眼看着下东洋舰队久久没有出现,杨展不免担心舰队是否在海上遭遇了飓风。

好在他的担心是多余的,随着时间来到七月十七,当东洲城的钟声作响,还在睡梦中的杨展便立马起身,穿着中衣就跑向了城头。

东洲城已经被杨展带领一千多人不断加固,此刻的它有了几分城池的模样。

杨展跑出院子,在街上看到了奔跑向城头的将士们。

他也没有耽搁,率先跑上了丈高的城墙上,从一名将领手中抢过望远镜,向海平面看了过去。

“你……”

被抢的将领刚想骂,瞧见是自家国公,立马闭上了嘴。

杨展没有注意这些,只是在海上搜寻了片刻,便瞧见了远方的几艘船只。

“娘地,等了三个多月,总算等到你了!”

望着渐渐驶来的几艘船只,杨展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清楚这是东洋舰队的先锋船只。

它们既然出现,那就代表陈瑄离这里不远了。

他们的出现,也代表着这次下东西洋任务完成了一半。

“撞钟,让他们快些!”

留下这句话,杨展便高兴的走下了城墙,准备回去换好衣服,安静等着陈瑄他们到来。

他现在已经可以想到,等陈瑄上岸时老泪纵横的画面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都市极乐后后宫 遍地尤物 雍雍雁鸣 剑仙出山闯江湖 末世了,恋爱系统才降临 极品后妈 虚空塔 民间风水师笔记 都市偷心龙爪手 总裁的私有宝贝 绝色小姨的诱惑 双修魔尊,我以阴阳证帝位 肥水不流外人田 和竹马睡了以后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黑龙新传 诡秘世界第二部宿命之环无错字精校版 花非花,雾非雾 负债百万后,我在年代开工厂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我的谍战岁月 救岳飞建强宋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唐奇谭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大明锤王 夫子很闲 网游之代练传说 极品皇太子 宅男的冒险生活 旷世神魔 混在皇宫当侍卫 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 
最近更新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 女帝今天要抢亲 西北风云传 隋唐之吾为枪绝 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 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 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 耶稣基督后期教之传奇 三国:开局投董卓完成先帝遗愿 国家的明天更比今天好! 绝世高手是怎么炼成的 春秋五霸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三国:我和贾诩祸害曹操 天幕:开局盘点大兵团作战 随波逐游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 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 我的桃花朵朵红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 靖难攻略txt下载 - 靖难攻略最新章节 - 靖难攻略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