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叫天

首页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大唐做战神 流氓帝师 最强终极兵王 军工科技 大秦痴呆太子开局斩赵高 开局穿越寡妇村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佣兵禁地 超时空史记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叫天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全文阅读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txt下载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3章 底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85章底牌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好久,从后半夜就开始烧起来的船只,已经烧得差不多了。

既然船都烧掉了,那谁还会管这水门这里。

李自成从大胜关撤走,朝廷官军尾随直追,杀声震天,更是吸引大胜关里的大顺军注意。

甚至可以说,此时的他们,其实是有些六神无主的。到底是守在这里,还是也跟着走?

阎应元就是通过观察,发现大胜关上的贼军,全都是彷徨,不知所措那样,便知道军无战心,机会难得。

这大胜关在之前是贼军的核心地区,所有上岸之后的营寨,都是围绕大胜关驻扎。占据这里,对于贼军的军心士气的打击是绝对大的。

军令下了之后,阎应元立刻挑出顾三麻子的手下五十人,原南京水师官军两百三十五人,总计不到三百人,然后,他最先跳上码头,身先士卒杀向大胜关。

这点人数,说真的,确实有点少。一般情况下,肯定是会怕的。

但是,身为主将的阎应元冲在最前面,并且他平时和手下称兄道弟,亲和力很强。

江湖汉子,最是讲义气,顾三麻子的人,便都没有犹豫了。而原南京水师的军卒,更多一些军纪,主将说了退缩不前者斩,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就这么的,一行将近三百人便向大胜关发起了进攻。

好在大顺军军卒都没关注水门这里,阎应元压根没有受到什么阻拦就冲到了城下。然后,他便立刻喝道:“飞爪上,射手随我一起掩护。”

顾三麻子的人,都是海盗出身,平时在船上就经常爬上爬下,对于攀爬来说,就是一把好手来的。

听到阎应元的话,便立刻往城头上抛出飞爪,动作飞快地往城头上攀爬。

非常意外,城头上的大顺军竟然没有发现。

阎应元一见,当即决断,立刻抢了一个飞爪,第一批爬上城头。

等到城垛处时,阎应元便借助趴住城垛的力量往上一纵,成为最前面几个落到城头的朝廷官军。

他在翻越城垛时快速扫视城头上,终于明白,为什么贼军没有反应了。

因为城头上的贼军全都在关墙的另外一侧,都在看陆地上的交战。

于是,他立刻吩咐上了城头的手下结阵,先让更多的袍泽上城头。

等城头上有了五十来人时,终于有大顺军的军卒不小心看到后面,看到他们了。

傻眼之下大喊,惊动了更多的人。

有的大顺军军卒下意识地想要逃跑,但是也有大顺军的军官立刻大声吆喝着想要组织反击。

阎应元一听,毫不犹豫地对已经上了城头的手下将领陶国祚以及李大忠等人说道:“刀盾长枪结阵出击,弓箭手射杀敢战之敌,上!”

听到他的军令,李大忠领着刀盾手立刻组成一道人墙,就沿着城头往贼军那边攻去,而陶国祚则领着长枪手紧跟在刀盾手之后,大声喊着口令,几排人起步攻击姿态前进。

至于阎应元自己,发挥他神射的长处,瞅着对面正在喊着组织人手反击的贼军头目,毫不犹豫地一箭箭射去。

当然了,大顺军的军卒这边,也有射箭放火铳回击的。

弓箭还行,盾牌兵在前,能挡下箭支免伤,但是火铳的威力就大了,打在木制盾牌上,往往就是一个孔,穿透而过,伤到后面的军卒。

阎应元一见,立刻重点先射杀那些手持火铳的贼军军卒。此时,弓箭射速的优势又体现了出来。

就见他几乎是连逐箭一般,连续射出箭支,让那些火铳手根本来不及放第二枪就倒下了。

大顺军城头上的军卒,原本就以为外围的战事人心惶惶,然后又看到城头上源源不断地冒出朝廷官军,那几个朝廷弓箭手还一下射翻了好些个在组织抵抗的军官以及火铳手,心生恐惧之下,便节节败退,压根挡不住这支朝廷官军的进攻。

忽然,就听到阎应元一声大吼道:“降者免死!”

有个大顺军军官听到他的喊话,知道这是个神箭手,便躲在他手下后面,大声喊道:“投降个屁,都给我顶住,否则老子军法……啊……”

结果他的话还没喊完,就被阎应元瞅见,哪怕隔了好多人,却也被阎应元远距离一箭,箭支穿过人群缝隙,准确命中率这个军官,发出了一声惨叫,便再没有了声音。

其他几个军官还想继续抵抗的,也被阎应元一箭一个,不是受伤,就是当场射死。有不少人的距离,其实还是有点远的。

阎应元远超他人的神射,就犹如后世的狙击手一样,一个人都能掌控战场,让所有对面的大顺军军卒都是胆战心惊,就怕自己被这个神箭手给射了。

陶国祚等人看到对面贼军的惊慌表情,便趁机大喊道:“降者免死!”

城头上的大顺军军卒,忍受不了朝廷官军的步步紧逼的压迫,特别是城外那朝廷官军的喊杀声,更是震耳欲聋,终于,有人抛了兵刃蹲地上投降了。

这种情况下,只要有人投降,便会带动其他人跟着投降。那些坚决或者犹豫还要不要投降的,便被阎应元毫不犹豫地用弓箭点名。

城头上,城墙下,其实大顺军军卒有很多,但是,军无士气,看到有同伴投降了,谁还抵抗

原本在大胜关中的大顺军老兵,都随着李自成撤退了。剩下少数有抵抗意志的,在众多人心惶惶的大顺军军卒中非常醒目,又被阎应元的神射一一点名射杀。剩下这些,便不足为虑了。

于是,阎应元的手下立刻控制了城头,所有大顺军军卒,都收缴了兵器赶在城下。城头上,升起了朝廷的旗帜以及阎应元的帅旗。

在大胜关附近的大顺军军卒看到了,都是发一声喊,纷纷逃走。

直到这时候,阎应元才感觉手臂疼痛,却是射箭射多了!

陶国祚都是一脸敬佩地说道:“大帅真是厉害,一口气射光了四壶箭,这世上怕没几个人有这个臂力!”

阎应元听到这话,立刻想起了他在武英殿上拉得那把弓,于是,他便立刻摇摇头说道:“我只是一般而已,陛下才是真的厉害!”

说完之后,他便快步走向里侧关墙,向喊杀声震天的地方看去。

陶国祚听到他的话,却认为是他谦虚,这时候还能拍皇帝马屁,不过这种事情是不能说破的,便跟着他,一起去看主战场那边去了。

就见南京城方向那边,被朝廷官军踏破的营地中,贼军大都散乱不成军,失去了建制。还有一支朝廷军队所到之处,贼军纷纷投降。

不过更多的贼军,却是四散而开,他们既不想加入战斗,也不想成为俘虏,看看从南京城出来的那支朝廷官军,又看看正在厮杀的战场,只是在观望着。

阎应元一看就知道,这些都是墙头草,就想看看,最终是朝廷官军赢还是贼军赢,然后才做出抉择?

只是这么扫视了一眼,他就立刻看向此时战场的中心,离大胜关偏西南三里远的地方。那里的喊杀声,惊天动地,那里的厮杀,最是激烈!

朝廷官军这边,分成了数支人马,犹如一支支箭,射向同一个目标,就是那标记着“李”字旗号的所在。

也有数支贼军正在拼命拦截,从那“李”字旗号的后面,源源不断地拥到前面,挡住朝廷官军的进攻。

在“李”字旗号附近,拦截朝廷官军的贼军身后,还有一处战局。但是阎应元这边看过去,却发现好像是贼军在内斗?

他正想着呢,陶国祚就疑惑地问道:“大帅,贼军怎么自己打起来了?”

很显然,他也注意到了这个特别的情况。

阎应元对于战局的判断,能判断出可以拿下大胜关,让他非常佩服,因此,在想不通战局的第一时间,他就问了。

阎应元听了,看着战场上的动静说道:“该是反正的贼军在拖着李贼,不让他能走脱。”

说着话呢,他其实心中很是有点担心。

此时的战场上,就是矛和盾的战斗。

到底是朝廷官军的矛更锐利,能戳穿贼军的盾,杀到那“李”字旗下,擒杀贼王,从而一举奠定胜局;还是说,贼军的盾,能挡住朝廷官军的矛,从而给贼首组织反击的机会,来一个反败为胜?

到底哪方更厉害?短时间内,就连阎应元也判断不出来。

贼军的优势,在于人多,但是乱;

朝廷官军的优势,在于精锐,士气如虹,但是各部已经厮杀多时,明显无法再做到势如破竹了。

不过这种情况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这个时候贼军要还挡不住的话,那就真的是要兵败如山倒了。

自然也听说过,贼军有所谓的老营,一共好像是分为五营,皆是贼军中的精锐。这时候能挡住朝廷大军兵锋的,估计也就只有这些贼军中的精锐了!

想着这个,阎应元连忙去看皇帝所在。

就见朝廷官军的帅旗,在几支朝廷官军的中间。那几支朝廷官军既进攻贼军,同时也把中军护卫在内。要是被贼军挡下攻势的话,接下来怕是贼军反过来进攻朝廷官军的中军了。

想着这个,阎应元觉得不能等了,必须要做点什么,否则等到主战场上胜负一分,那一切就都晚了。

想着这个,他立刻转头四顾,忽然之间,他心中有主意。

于是,他立刻传令,让其他还在水门码头那边的手下全都上城墙,然后他又看向陶国祚喝问道:“还能战否?”

陶国祚听了一愣,看到阎应元盯着他,稍微犹豫了一下,然后才大声回答道:“大帅能战,属下亦能战!”

“好!”阎应元听了,立刻赞了一声,然后转身走回内侧城墙,看着城下蹲在那里无所事事的俘虏,大概有一千多人的样子。

或许是看到他出现了,所有的俘虏先后都看向他。

他们都能认出来,这个是朝廷官军中的神射手,一箭一个,不管躲哪都逃不过他的神箭,非常厉害的人物。

他们正在想着呢,就听阎应元开口大声喊道:“我是朝廷南京水师统领阎应元,本是江阴典史,蒙陛下越级提拔,唯以此身精忠报国,护国为民,马革裹尸……”

听到他的喊话,俘虏们都有些惊讶。

他们没想到,这么神勇的一个人,原来以前只是一个江阴典史而已。不过与此同时,阎应元的表现,也是让他们非常敬佩的。

他们好奇阎应元要说什么,便都一个个竖着耳朵听着。

阎应元缓缓扫视这些俘虏,同时继续大声喊道:“……陛下乃千古仁君,只要是江南百姓,都能知道陛下领军救护扬州府百姓的事情,还有南京城的百姓,也多亏陛下才能活下来。还有太原百姓,京畿之地的百姓,皆知陛下仁义。此战平定贼乱,天下便能太平!”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着眼前的这些俘虏,厉声问道:“你们是要背负贼名,人见人厌;还是他日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听到这话,所有的俘虏都是震惊了。一时之间,他搞不清楚这个朝廷水师统领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们不都是投降了么,难不成这样都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对于华夏百姓来说,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是任何人都想要的。可是,要做到这个,真的很难!

他们疑惑着时,就听阎应元又大声喝道:“如今还在厮杀,我给你们一个机会。只要谁和我一起杀贼,为天下太平出一份力,事后你们便不是贼军,不是俘虏,而是义士,我定然也为们在战报上请功,够你们在即将到来的太平日子里活得堂堂正正,立下功劳的,甚至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机会只有一次,做是不做?”

这些大顺军俘虏听到他的话,都不由得露出了向往。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只是想过平凡日子而已。一将功成万骨枯,能有几个人最终能成为那一将?

特别是这些大顺军俘虏来说,他们不是大顺军的精锐,每天做的,其实就是混日子,在这乱世之中有一口饭吃。

天下已经乱了二十来年了,人心思定,不只是这些俘虏,还包括天下万民,都渴望太平日子的到来。

皇帝好不好,他们多少有些听说,而朱明王朝,又都是正统,几百年了,深入人心。如果能在一个好皇帝治下过着太平日子,这几乎是绝大部分人做梦都想做到的事情。

而如今,在阎应元的描述之下,这样的日子,马上就要来到了。

如果说,之后天下太平能回家了,那以什么样的身份回家,自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都不用选,所有人都知道该怎么选更好!

有关皇帝的传闻,这都过去了一年多了,哪怕李自成等大顺军上层人物都严禁军中讨论,可多少总有听说一些的。再说了,眼前这位朝廷水师统领也言辞凿凿,提到了扬州府、太原、京畿之地等等,要是说谎,很容易戳穿的。

好皇帝,天下太平,以后怎么过日子,如此种种,一下灌输到这些俘虏的脑海中,自然有一些人会很容易做出抉择。

就在阎应元说完之后一会的功夫,就见到有俘虏站起来,仰着头,看着城头上的阎应元大声回答道:“做,我做!”

有人带头,其他人便更容易选了,纷纷站了起来喊道:“做!”

越来越多的人站起来,也让更多犹豫的人不再犹豫,到了后来,只有少数一些人还蹲在那,有些惊慌失措地看着,却也没有站起来。

阎应元却没有婆婆妈妈去管这些人,而是大声喝道:“好,你们只管跟在我身后厮杀,为天下太平而战!为光宗耀祖而战!”

喊完之后,他便立刻吩咐道:“发兵器,随我出战!”

陶国祚听到这个命令,却是犹豫了,连忙提醒道:“大帅,万一他们……”

他的话没说完,阎应元就知道他的意思,怕他们这些俘虏又会反复。可是,阎应元更知道,战场上更需要增援。胜负决定国朝气运,影响极大。

就算是冒着风险,也定然是要为朝廷这边能胜增添多一份筹码才行。

因此,他立刻打断了陶国祚的话道:“别无选择,立刻发兵器,你领着你的部下在最后,我和李大忠在前面,就这么定了。”

不管是冲锋,还是俘虏可能的反复,冲在前面的人是最危险的。

这个最危险的位置,阎应元没有命令别人来做,而是自己做了。

这个情况让陶国祚觉得惭愧,便立刻用坚定地语气说道:“李大忠领的是刀盾兵,冲锋陷阵,当以长枪为锋,末将随大帅一起杀敌!”

阎应元没有婆婆妈妈,只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如此,我们兄弟并肩为战!”

陶国祚听了,用力点头:“并肩为战!”

………………

主战场上,厮杀的双方,都在拼命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其中,有一方便先支持不住了。

厮杀中,马进忠一身是血地退下,找到同样退下在喘息的惠登相喊道:“顶不住了,李自成身边全是他老营的人,我们再这么打下去,有可能被他给灭了!”

惠登相看着手下已经开始败退,便转头看向他,同样喊道:“那怎么说?”

战场上的厮杀声震天,想不喊根本就听不清。

马进忠用手一指,喊道:“反向杀,汇合朝廷官军再打。”

惠登相听了,立刻转头向东面看去。

他们两人合兵一处厮杀,在他们和朝廷官军之间,还有李自成的人马,是袁宗第所部,也都是精锐,正在抵挡朝廷官军的进攻。不过明显看出,虽然是暂时挡住,但也是节节后退中。

如果这时候加强东边的攻势,和朝廷官军前后夹击的力度加大,确实更有可能击溃袁宗第所部的。

不过,他又转头往西看去,看向李自成那边。

如果说,他们不缠住李自成的话,就有可能被李自成脱离战局,可以调动兵马的机会了。如果那样,就算击溃了袁宗第所部,可能战局的进展,依旧是难以说胜算在那边?

除非击溃了袁宗第所部之后,依旧能快速跟进,咬住李自成这边,那朝廷的胜算就更强一点。

他还在想着呢,就听一个手下跑过来说道:“大哥,兄弟们顶不住了!”

惠登相一听,转头看去,就见李自成那边不知道何时出现了几队弓箭手,正往他们这边密集射箭,不少手下都中箭倒地,战线明显往后退了!

惠登相一见之下,当即咬牙对马进忠喊道:“好,我来顶住,你赶紧打通和朝廷官军的通道!”

此时的两人,都没想到这一战竟然打得如此辛苦,有点要不小心就全军覆没的危险。

那李自成也是真得拼了,把他的老营全都压上来了。

这样的战法,以前可是没有过的。作为和李自成一起造反过的两个人,对此是相当清楚。

不过回过头来想想,李自成把所有老本都押上,似乎也不是那么难理解。毕竟连皇帝都领军冲出来了,这一战要是胜的话,就可以在南京登基称帝了。

有一点,却是惠登相和马进忠也不知道的,那就是李自成这边也非常难受。

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并且越打越强,就是因为他能把主力保留下来,吃败仗损失的都是杂兵。

老营的兵,都是挑选出来的精锐,装备也是最好的。

不过在去年年中的时候,昌平一战,损失了好多老兵。因此,他手下的老营,建制完整的就是袁宗第他们这些没有跟随他攻打京师的这批了。

可如今,袁宗第等人,都已经领着老营的精锐顶上去了,如此才挡住了朝廷军队的进攻。不得不说,李自成认为的非明国皇帝嫡系的这支军队精锐程度,是远超他们意料的。

此时,惠登相和马进忠的作战重心一变,李自成这边便立刻感觉到了。

宋献策连忙向李自成建议道:“殿下,赶紧撤到安全地带,重整其他军队投入反攻,大局可定也!”

牛金星听了,也是连忙劝谏道:“对啊,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更何况是殿下。自身安全了,就算输了我们也有重来的机会!”

一听他的话,李自成的态度变得坚决起来,当即说道:“退什么退?我再一动,牵一发而动全身,指不定又会坏事!给我打,狠狠地收拾这些叛贼,敢捅老子的刀!”

说着话时,他转头看向大胜关。

如果还在大胜关的话,哪怕大胜关的关墙矮了一些,好歹也是有城墙的。只要能当下朝廷官军的攻势,就是轮到他这边反攻的时候。

如今想想,该是还在大胜关更好一些的。

一边想着,一边看去时,他忽然发现,大胜关竟然已经被朝廷官军占领,并且大胜关那里,有一伙人往他这边冲过来,举着的,是朝廷官军的旗号。

李自成又转头看向战场上,看到刘芳亮,白旺等人又领军增援袁宗第所部,不由得顿时精神一振。

其他都是小事,就这主战场上,谁胜谁负,才是决定生死的。

于是,他便立刻喊道:“全都给孤压过去,压垮这两个叛徒,杀明国皇帝者封王!”

这个军令传下,顿时让惠登相和马进忠的压力一下加大,迫使马进忠不得不又把兵力重心调回来抵挡李自成的反攻了。

而朝廷官军这边,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确实是有道理的。

之前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确实杀得一帆风顺,但是杀过了大胜关之后,贼军的抵抗明显变强了很多。当面的贼军,不管是精壮程度,还是护甲装备,又或者是军械火器之类的,明显提高了几个档次。冲锋的势头,就慢慢地缓下来,伤亡也开始增多。

崇祯皇帝自然是在观战的,看到这一幕之后,他也立刻明白,如果不能打破这种僵局的话,朝廷官军这边反而要陷入被动了。

于是,当他看到当面的大顺军又来了增援时,便毫不犹豫地转头对身边焦急等待的龙威营统领陈永福说道:“帮各军打开缺口,从高杰开始!”

陈永福听到皇帝终于下旨,立刻抱拳回奏道:“末将遵旨!”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龙威营的设立,就在于啃最硬的骨头,如今,是时候让所有人都看看龙威营了!

心中如此想着,陈永福当即转头向后,看着自己麾下的五百将士,当即一声吼道:“出战!”

“吼!”

五百将士早就等急了,此时一听,立刻齐声大吼,当即下马,跟在陈永福的身后,冲向袁宗第帅旗所在。

因为这边朝廷官军的总兵是高杰,在徐州接受整编之后,手下换了大半,比起他在徐州损失的兵力来说,更为精锐,甚至可以说,这支精锐是他从造反开始带兵中最为精锐的一支军队。

本来的话,他以为有这样一支军队,都能所向无敌了。

结果没想到,杀到袁宗第这里时,他发现袁宗第所部的精锐,不管是护甲还是军械都不输于他麾下这支军队,原本势如破竹的攻势顿时就受挫了。

哪怕他杀红了眼,亲自上阵,却也只能缓步推进,而不再像之前那样势如破竹。

“梆梆梆……”

“……”

“杀啊……”

弓弦声,火铳声,喊杀声,全都交织在一起,每时每刻,都有人倒下,但是站着的人,依旧是在厮杀。

高杰的亲卫,都伤亡了一半左右,可就是杀不穿当面之敌。就感觉好像是陷入了泥潭里一样,敌人的攻势反而越来越紧。

这不,杀光了眼前一批贼军,竟然又看到一批贼军拥了上来。

这些贼军和之前的贼军不同,全是手握一丈多长的长枪,紧密排列在以前,真得做到了所谓长枪如林。高杰这边猛然间遇到这种枪林,根本没法招架,被迫后退。

贼军这边,这还没完,就见在长枪阵的后面,又出现了一排排的火铳手,在长枪兵蹲下的时候便往明军这边开枪射击。

“……”

只是一下子,明军这边就死伤了一批。就连高杰的亲卫,为了掩护他而挡在他前面的,也伤亡了几个。

高杰一见之下,顿时大吼道:“火铳手在哪,弓箭兵在哪?”

听到他的喊声,一个亲卫连忙提醒道:“大帅,我们带的丹药不多,火铳手都改用刀枪杀敌了。”

一听这话,高杰顿时一惊,一股凉气从尾椎骨升起。

没有远程武器还击,这仗还怎么打?

一时之间,他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出城前为了抢第一,弹药都带少了。

当然,这也他从来没打过烈度这么高的战事有关。

正当他有点慌了的时候,就见一排弓箭越过了他们,把他们前面的贼军长枪兵射得人仰马翻,一下便倒了一大片。

这一见之下,高杰不由得惊喜交加。

他惊喜的是,这些长枪兵都穿着皮甲或者棉甲,一般的弓箭不一定能破甲的。可眼前所见,这些长枪兵竟然被射翻了一大片,由此可见,这肯定是硬弓射出的重箭,才能有这个威力。

连忙转头看去,高杰就看到,陈永福领着他的龙威营手下,正在急速射箭,那一阵又一阵的箭雨,把他当面的贼军,长枪兵连同火铳兵全都射翻了一大片,贼军的阵脚大乱。

“好一个龙威营!”高杰大喜,当即大喊一声,便又带领手下重新扑了上去,趁着龙威营打开的缺口向前厮杀。

高杰这边的局势是最危急的,但是不代表其他总兵那边没有遇到问题。

事实上,反而是全面都受到了大顺军的强烈阻击,只是每支军队面临的阻力大小而已。

陈永福在帮高杰破开缺口之后,便立刻领着五百龙威营杀向其他各路总兵那。

一时之间,强弓劲弩,箭支呼啸,正在厮杀中的贼军几乎都挡不住龙威营的箭支覆盖。就算是火铳手,射程都没有龙威营的硬弓远,而只有挨打的份。

不得不说,组建这样一支特种部队,在关键时刻用出来,用在刀刃上的时候,效果非常明显。

得益于龙威营的破阵之威,几支朝廷官军终于又开始推进,甚至高杰这边,已经打穿了袁宗第所部,和惠登相以及马进忠所部汇合了。

于是,两边立刻向李自成帅旗所在发起攻势。其他几支朝廷军队,同样也不例外,向李自成帅旗这边突进。他们可都是记得的,只要抓到或者杀了李自成,那是要封侯的!

一时之间,朝廷官军重新振作了起来,攻势推进又开始加快。甚至因为攻击的是同一个目标,已经有好几支朝廷军队汇合在了一起,队伍更显壮大。

几乎是肉眼可见,局势一下便大为改观,战争胜利的天平,向朝廷官军这边倾斜了。

李自成这边没想到局势突然之间变得这么快,顿时都是大惊。

他已经把老本都压上来了,这一仗,他是输不起的。

于是,就见他几乎是用吼的声音大声喊道:“李过呢,一只虎在哪里?给老子杀!他娘的,刘宗敏的骑军还没到么?”

李自成边上的宋献策听了,连忙用手指着,迫不及待地说道:“上了,上了!”

李自成闻声看去,就见李过领着五六百重甲步兵赶到战场了。

被明国皇帝领兵突袭,让李自成这边很是措手不及。火炮基本没用,就连这个重甲步兵,都是来不及用上。因为重甲步兵不是自己像穿普通衣裳一样就能穿上的。必须有辅兵帮助,穿个半天才能穿上。

也亏了一开始的混乱,并没有把盔甲弄丢。但是等李过领着重甲步军穿戴好赶来时,差点就赶不上了。

所幸还有时间,他都没来得及去和李自成招呼,便领着这个重甲步兵冲向了战场上双方交锋的所在。

高杰汇合了马进忠和惠登相所部之后,得到生力军的补充,比其他几支朝廷官军杀得更深入。

正当他在窃喜,甚至在想着,是不是能捞到封爵的机会了时,就发现他面前的对手变了。

在阳光之下反射着眼睛的铁甲,是那么的引人注目!

这些铁甲步兵一样是手握长枪,重新结成枪阵,往朝廷官军这边捅过来,无人能敌。

普通刀枪难以近身,弓箭火器又难以破甲,一时之间,高杰等人,被这些铁甲重步兵逼得连连后退。

朝廷官军这边,刚刚起来的势头,又一下被压制了下来。

与此同时,就见一支骑军队伍也绕到了朝廷官军身后发起了进攻。

也亏了这里是江南了,虽然是在野地里,可土地松软,无法像北方一样承受重甲铁骑的冲击。要不然,此时这支大顺军的骑军是重甲铁骑的话,就会非常难以应付的。

可就算只是轻骑而已,也是够朝廷官军头疼的了。

这种绕过进攻,正是李自成所部的拿手好戏。

孙传庭最终输掉的一战,就是李自成领兵节节败退,引诱孙传庭把战线拉长之后,刘宗敏便率领骑兵绕后,一下截断了孙传庭所部的粮草,导致其溃败。

此时,战术是大同小异。

朝廷官军这边,能战之士都在兵锋线上,在队伍的后面,都是前面厮杀力竭以及受伤的将士,此时并没有多少战力的。这被刘宗敏所部骑军冲杀的话,怕是没法抵挡的。

战场上的胜负局势,真得是瞬息万变。

不过崇祯皇帝却是不慌,立刻又把龙威营派到了前方战场,另外,也向金振孙下旨,让他领御前直属标营骑军迎战刘宗敏所部。

至此,崇祯皇帝手中的预备队便全部派出去了。如今他的身边,就只有三百多的锦衣卫校尉和方正化了。

龙威营这边,陈永福带着神箭手,依旧用硬弓强弩破敌。

只是这一次,龙威营的重箭效果就小了不少。就见不少箭支射中这些铁甲长枪兵,却无法破甲。或者说,虽然破甲了,但是箭支挂在铁甲上,可那铁甲兵却能继续行动,显然并没有伤到他。

陈永福一见便知道,这些铁甲兵怕是和建虏的白甲兵一样,不只是穿一层铁甲而已。

于是,他当机立断,对身后待命的一百多重甲兵道:“上,为大军破阵!”

当初陈永福上奏崇祯皇帝要组建的这个龙威营,就是大部分是能开硬弓的神箭手,然后小部分是军中力气最大的,挑选出来组建成重甲兵。

先是有神箭手射开敌阵的一个缺口,然后再由重甲兵从这个缺口杀进去,从而破阵。这便是当初他给崇祯皇帝描述的龙威营。

此时,随着龙威营的重甲兵也投入了战斗,又在陈永福等神射手的辅助之下,杀入了李过所部的重甲步兵之中,一下便挡住了朝廷官军节节后退的趋势,战场上,重新陷入了僵持。

而在后方,刘宗敏所部骑军大概有三千,而金振孙所部骑军只有一千多骑,从数量来说,确实少多了。

可是,这支骑军却根本无所畏惧,就像大明开国骑军一样,三十骑就敢向蒙元的一千多骑军发起冲锋,他们向三千贼骑冲去,在外人看来,似乎这支骑军士气更为高昂,好像坚信能胜一般。

在对冲撞击中,确实也是贼骑落马的更多。不过这两支骑军要分出胜负,一时半会也不可能。谁胜谁负,还要对战过几回才能知晓。

崇祯皇帝扫视整个战场,他发现,从大胜关那边冲下来的人,该是阎应元带着的水师,不过他好像是卷动了越来越多的大顺军军卒,成为了他的一部分,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往战场这边过来。

不过要等到他增援过来,还需要不少时间。

四下里更多的,还是大顺军的军卒。

这便是兵力的优势所在了!

崇祯皇帝转头看向前方僵持所在,知道僵持有利于李自成,必须要越快打破这种僵持越好,于是,他转头看向方正化说道:“取朕兵器来!”

很可惜,月票没满千,还是看得人少了,我努力码字,看能不能有更多人看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混沌不灭珠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捉诡十八年,我进入了惊悚游戏 绝色神雕 肥水不流外人田 新现代逍遥录 乡村大凶器 修仙狂徒 非我倾城:王爷要休妃 最强狂兵 四神集团2·老婆,跟我回家 我在异世封神 贵族 洪荒夺美记 萧阳叶云舒 仙灵图谱 我真是大神医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新京喋血 抗日之中国战神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死不了我也很绝望啊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 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 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 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 马超重生大宋朝 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 乱世边军一小卒 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 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 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星汉西流夜未央 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 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叫天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txt下载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最新章节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