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庖丁解梦

首页 >>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我在大唐做战神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王妃你是魔鬼吗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佣兵禁地 暄和皇贵妃传 摊牌了我是假太监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庖丁解梦 -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全文阅读 -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txt下载 -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5章 文官领兵的坏处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前文说贾瑞隐射的是东林党派出来抢夺兵权的文官,王熙凤掌握着荣国府的兵权,贾瑞梦想得到王熙凤,隐射的就是东林党想得到兵权。

文中初次写贾瑞见王熙凤是在第十一回:

凤姐儿带领跟来的婆子丫头并宁府的媳妇婆子们,从里头绕进园子的便门来。【蒙侧批:偏不独行,用此等反克文字。】

凤姐儿正自看园中景致,一步步行来赞赏。猛然从假山石后走过一个人来,向前对凤姐儿说道:“请嫂子安。”

要分清楚的是,贾瑞说这些话的时候是当着媳妇婆子们的面说的,而不是电视剧里只有两人。

更有后面这段:

贾瑞道:“也是合该我与嫂子有缘。我方才偷出了席,在这个清净地方略散一散,不想就遇见嫂子也从这里来。这不是有缘么?”【蒙侧批:重点“有缘”二字,方是笔力。】

一面说着,一面拿眼睛不住的觑着凤姐儿。

也难怪电视剧里要把下人都去了,如果按原着里这么拍,常人一定接受不了。

现在读者大多也按常理以为是就这两个人了,所以说读者常常掉入作者的陷阱里呢!也难怪正照风月鉴者如此多,正面故事也是太精彩了,读着读着就被代入进去了。

正面这样不合理,所以后面有蒙侧批打掩护:

【蒙侧批:别者必将遇贾瑞的事声张一番,以表情节。此文偏若无事,一则可以见熙凤非凡,一则可以见熙凤包含广大。】

其实批者完全多虑了,众多《红楼梦》的读者自然会过滤不合理的情节的。

当然这里说的可以见熙凤包含广大,是指王熙凤隐射的范围广大,任何实掌兵权的都在他的隐射范围。

但是我们还是不要忘了看背面,通过前文知道此处贾瑞隐射的是新任辽东经略袁应泰,他到了辽东,先去见王熙凤这些领兵大将,就像贾瑞一样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话,他真正的心思,却是大家手里的兵权。

所以这件事情,一定是要当着众人的面说的,作者为了背面的事实,有时也不顾正面的不合理了,这种情况在书中有很多。

王熙凤们多聪明啊!作者说了:王熙凤见他这个光景,如何不猜透个八九分呢!

然后便是一面假意答应,一面就给袁应泰设了个相思局。原文里是这样骗他的:

凤姐儿说道:“你快入席去罢,仔细他们拿住罚你酒。”

原型里大概就是:

“请经略大人先回辽阳坐镇,大人位高权重,辽阳重镇不能没有大人您呐!我们自当安排好一切交接事务。”

哄走了袁应泰,他们转眼就骂人,原文写道:

见他去远了,心里暗忖道:“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里有这样禽兽的人呢!【蒙侧批:大英雄气概。作者以此命凤,其有为耶?】他如果如此,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

那王熙凤们是如何解决贾瑞的呢?我们看一下辽阳之战:

辽阳城有熊廷弼经营的高城深池,他没有选择凭城固守,而是调集城内候世禄部、李秉诚部、梁仲善部、姜弼部、朱万良部和参将周世禄部所有机动战兵出城列阵野战。

一开始还像模像样的打了一阵,后来就是“虎威军”临阵脱逃,接着西门火药不知道什么原因被意外点燃,城上引起连环爆炸,守城川兵大多被炸死,敌台、窝铺、城楼也被大火焚烧,不久后火势又蔓延到城内房屋,一发不可收拾。

就这样,袁应泰只做了两天的美梦,就丢了辽阳,自己也自杀了。

到后来贾瑞就死了,文中又给贾瑞复活了,因为又来了一个“贾瑞”,王化贞。

为了提醒读者,这里写了一个情节,尤氏拿了戏单让凤姐点戏,凤姐儿立起身来答应了一声,方接过戏单,从头一看,点了一出《还魂》。

就是在提醒读者,下面这出戏里,有还魂的戏码。至于和同时唱的《双官诰》等具体是个什么样的隐喻,后文再详解。

这第二个贾瑞也是妄想实控军队,多次招兵,还请求朝廷给他六万兵,打算出击建功,先看原文写:

过了几个月,凤姐问有什么事?旺儿媳妇和她说:

再有瑞大爷使人来打听【蒙侧批:正。】奶奶在家没有,【蒙侧批:没他。】他要来请安说话。”

凤姐儿听了,哼了一声,说道:“这畜生合该作死,看他来了怎么样!”

平儿因问道:“这瑞大爷是因什么只管来?”凤姐儿遂将九月里宁府园子里遇见他的光景,他说的话,都告诉了平儿。

平儿说道:“癞蛤蟆想天鹅肉吃,没人伦的混帐东西,起这个念头,叫他不得好死!”

话说凤姐正与平儿说话,只见有人回说:“瑞大爷来了。”

凤姐急命:【庚辰侧批:立意追命。】“快请进来。”

贾瑞见往里让,心中喜出望外,急忙进来,见了凤姐,满面陪笑,【庚辰侧批:如蛇。】

为什么脂批这里说贾瑞如蛇呢?应该不是指表面象蛇,而是说背面他的心大如蛇,人心不足蛇吞象,

连连问好。凤姐与他虚情假意一番。

凤姐笑道:“象你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呢,十个里也挑不出一个来。”【庚辰眉批:勿作正面看为幸。畸笏。蒙侧批:游鱼虽有入瓮之志,无钩不能上岸;一上钩来,欲去亦不可得。】

贾瑞听了,喜的抓耳挠腮,又道:“嫂子天天也闷的很?”

凤姐道:“正是呢,只盼个人来说话解解闷儿。”

贾瑞笑道:“我倒天天闲着,天天过来替嫂子解解闲闷可好不好?”

凤姐笑道:“你哄我呢,你那里肯往我这里来?”

贾瑞道:“我嫂子跟前,若有一点谎话,天打雷劈!只因素人闻得人说,嫂子是个利害人,在你跟前一点也错不得,所以唬住了我。如今见嫂子最是个有说有笑极疼人的,【庚辰双行夹批:奇妙!】我怎么不来,——死了也愿意!”【庚辰侧批:这倒不假。】

凤姐笑道:“果然你是个明白人,比贾蓉两个强远了。我看他那样清秀,只当他们心里明白,谁知竟是两个糊涂虫,【庚辰侧批:反文着眼。】一点不知人心。”

这一段应是隐射王化贞策反汉奸李永芳一事,李永芳假意答应他会作为内应,实际却策反了他视为“心腹”的孙得功,王化贞果然上当。

后来广宁之战,王化贞没等到李永芳的临阵倒戈,反倒是麾下的孙得功,祖大寿等将领把他卖给后金,战场上一边大呼“败了!败了!”一边就自己跑了。

从贾瑞的2次领兵,我们除了看到这些搞教育的文官不擅长军事指挥外,更应该看到本质上的原因。

首先就是以文制武,天然的就会有文武之间的矛盾,文官想抓本属于武将的兵权,武将本能地就会对抗,文武内斗争权导致战时不能一致对外,总是因为不能团结而战败。

像这样的例子贯穿整个明末,后来的傅宗龙,杨文岳,丁启睿,汪乔年,孙传庭,杨嗣昌,史可法等这些文官总督巡抚,都是同样的死法。

第二点就是文官打起仗来,到了拼命的时刻,是真的不如武将。虽然明末领兵的文官中不乏有些打仗不错的,也号称名将,但是吹嘘的成分比较多,离真正的名将差的远呢!

第三个,从他们分不清王熙凤在糊弄他们这件事来看,文官没有名将的那种敏锐的战场嗅觉,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能象真正的武将一样,与将士们打成一片。

由于明末的文官本身文人士大夫阶级,天然的就与下面的丘八有距离感,士兵粗鲁无礼,他们自觉高雅。士兵在前面吃灰,他们则在后面享受,还必须摆足了官威,甚至贪污腐败,克扣军饷,这就更加拉开了与一线的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战场的感知能力是严重不足的。

举个例子,有一次朱棣北征蒙古的时候,意外遭遇蒙古骑兵,就在一个文官不知所措的时候,朱棣已经领着三千骑兵冲出去好几里了。

再比如己巳之变的时候,皇太极领着数万骑兵从袁崇焕负责的蓟辽防区突入关内的时候,他都不知道有这回事。

再比如明末最能打的文官将领洪承畴,在松锦大战中,就被皇太极偷了后勤粮草基地。

等后文具体看了他们打仗的细节,就会发现,在决胜时刻,不管是普通的官员,还是像袁崇焕,卢象升,洪承畴这样的所谓“名将”,都会犯致命的错误。

所谓兵者诡道也,搞教育出生的他们,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同样是对阵清军,泥腿子出生的李定国,刘文秀就比他们的战绩辉煌的多。

这就是后来贾宝玉论文死谏、武死战里说的:他们当文官时,只知道一味死谏,当武将时,只知道死战,自己死了倒是一了百了,置于国家何地?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混沌不灭珠 碧蓝航线界限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大佬归来,假千金她不装了 穿越六零,带着妹妹去下乡 学院都市的阿宅 养只小人鱼 重生之鬼眼神算 蔺家小福宝 重生娱乐圈之名门盛婚 系统送我一见钟情 豪门殇Ⅰ前夫请签字! 宠妃 动漫之后宫之旅 美丽灵感 喜嫁权臣 狐妖之我的男人是忍者 生娑珞 
经典收藏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北宋大法官 新京喋血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明末军阀 
最近更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 大唐仵作笔记 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 侯门第一纨绔 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 红楼之庶子风流 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 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 大舜西游记 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 左传游记 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 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 那年那景那些人 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 大禹逍遥王爷 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 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 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 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庖丁解梦 -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txt下载 -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最新章节 -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