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魂之一统山河

一夫1950

首页 >> 贞观魂之一统山河 >> 贞观魂之一统山河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第一搅屎棍 亮剑:让你驻防,你却团灭鬼子 衣冠不南渡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第一狠人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贞观魂之一统山河 一夫1950 - 贞观魂之一统山河全文阅读 - 贞观魂之一统山河txt下载 - 贞观魂之一统山河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十回 李药师巧布连环局 王世充强夺皇帝位(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秦王正忙着调兵遣将之际,王世充已率领六万大军将唐朝的获嘉城围得水泄不通了。

自破了李密后,王世充便没有停止过密谋篡位。但他和几位心腹之人心里明白,真要篡位,最好是再立些功劳树立威信。他们更清楚,最能提高王世充威信的就是战胜唐朝。虽然不能给唐朝毁灭性打击,但哪怕攻下唐的一城一地也好。因为如今唐朝风头早已盖过中原群雄,天下士民似乎已经把李渊当作了真龙天子。所以,不对唐军打两个胜仗、压压大唐的气势,王世充篡位自立之举就难以服众。可上一次出兵谷州,不仅没有讨得半分便宜,还让秦琼等三员虎将逃归了大唐,这让王世充丢尽了颜面,所以王世充发誓要再次发兵攻取谷州。经过一段养精蓄锐之后,王世充再次聚集六万大军来攻谷州。只是谷州守将盛彦师坚守不出,王世充指挥军队连续攻城二十余日,始终无法攻陷城池。正无奈之际,后方却有人来报:罗士信率兵攻打慈涧,李神通也派李厚德、李世积各率兵马分别从获嘉和黎阳侵犯边境。王世充便召集心腹商议道:“今攻城不下,唐军又来侵边。当如之奈何?”

段达与云定兴都建议道:“李神通庸才也,罗士信虽勇,麾下将士不多,皆不足为惧。殿下只管攻城便是。”

杜淹却道:“唐军侵边,确是癣疥之灾,不足为惧。然则谷州城池坚固,盛彦师善守城。若一味强攻,杀伤必众。不如乘此机会,声言回东都御敌。盛彦师知我撤军,必率众来追。我正好伏兵破之。”

王世充大喜:“此计正合我意。”

于是,传令大将李君羡、田留安率兵五千在离城三十里处设伏。唐军如果来追,尽管放过,只待其逃回,再出兵拦截。又令单雄信率兵一万在离城五十里处设伏。敌军来时,先放其通过,然后再出兵从后面掩杀敌军。又令陈智略率兵一万断后,唐军追来时,可且战且退,待单雄信杀出时,便可回军合击唐军。

次日辰时,六万大军拔寨都起,离开谷州。盛彦师得知敌军退去,对众将道:“敌军无故退去,必是国内有变。我当乘其军心慌乱之际,追击敌军,必有所获。”

于是整顿军马,且不急于出兵,眼看敌军已经远去,方才点齐一万精兵,追踪而去。追到离城约五十里处时,果见一支敌军正匆匆行进,盛彦师一声令下,唐军便呐喊着杀上前去。

前面这支队伍,正是陈智略所率领的断后隋军,见唐军果然追来,陈智略立即返身迎敌,且战且退。盛彦师率军追杀不到数里,便听得身后号炮连声,单雄信率军杀到。盛彦师情知中计,急下令撤军。混乱之际,单雄信已杀到近前,舞马矟直取盛彦师。盛彦师身边十员偏将急上前护卫,盛彦师乘机夺路逃去。单雄信见状,将手中马矟乱舞,早有四五位偏将被挑落马下,余者吓得催马便逃。单雄信不去管这些人,催马再次杀向盛彦师。盛彦师惧怕单雄信骁勇,只顾逃走。不料单雄信胯下雪彪马奔驰如飞,转眼赶来。盛彦师无奈,只得转身与单雄信厮杀。二人战了一二十合,盛彦师已觉气力不加,幸得身边偏将相助,方才不至于狼狈。恰在这时,陈智略又纵马杀到,加入战团。众人一场混战,盛彦师身边偏将先后阵亡,他本人登时陷入险境。眼见在劫难逃,忽见面前隋军一阵大乱,纷纷四散奔逃。乱军中杀出两员大将,一位二十四五年纪,身高体健,面目如画,手舞双锤,冲在最前面,正是李君羡;一位三十上下年级,手舞单刀,紧随其后,乃是田留安。原来这二人本来都是杨广禁卫中的虎将,号称万人敌。只因宇文化及弑杀了杨广,只得在其胁迫之下,一同来到中原。宇文化及覆灭,他们没有投靠窦建德,而是来东都投奔了杨侗。王世充见他二人骁勇,便将二人连同麾下一同招入郑王府。只是李、田二将来到东都后,发现王世充野心勃勃,早晚必然篡位,便有了离去之心。而其麾下将士也多是杨广身边的骁果,大多家在关中,各个思乡情切,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此时兵临唐境,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二人商议,不如顺从众将士之意,临阵倒戈,救出盛彦师当作归唐的晋见礼。又与麾下将士相商,众人无不赞同,便率军赶来救助盛彦师。

李、田二将杀到近前,正巧盛彦师形势万分危急。李君羡唯恐营救不及,立即手起一箭,正中陈智略左肩,登时翻身落马。单雄信大吃一惊,定睛看时,李君羡已杀到面前,单雄信勃然大怒:“狗贼,怎敢背主忘恩?”

李君羡道:“王世充乃卑鄙小人,包藏祸心,早晚必弑主篡位。我等乃顶天立地的英雄,岂能与逆贼同流合污!”

说罢,舞双锤直取单雄信。二人战不三合,田留安也加入战团,盛彦师见状也返身杀回。单雄信力敌三将,全然不惧。四人战了七八十合,不分胜负。恰在此时,谷州城中又有一支军马前来接应。单雄信见敌军来了援军,便不再追杀,率军返回。途中恰遇王世充率军赶到,得知李、田二将临阵倒戈,王世充恨得咬牙切齿:“狗贼安敢如此!”

杜淹扼腕叹息道:“本以为此战可全歼唐军,生擒盛彦师,然后乘胜进取谷州。不料让此二贼坏了大事。”又转向王世充道:“既然如此,不如就势且回。”

王世充道:“果然是人算不如天算。”

只好回师东都。李神通、罗士信得知王世充已回到东都,便也撤军而回了。王世充便又独招杜淹商议:“此番出兵虽大破唐军,却未能破得谷州,又反了李、田二将,只怕仍不能威服众人。该如何是好?”

杜淹沉吟了好一阵未开口发话。其实,他心里明白,这两次进军谷州,连连痛失虎将,足见王世充人心未附,此时尚不宜篡位称帝。但他又明知王世充早已急不可耐,此时出言相劝,恐怕会失宠于王世充。故此过了好一阵,他终于发话道:“谷州城池坚固,兵精将勇,破之不易。今获嘉孤悬一隅,兵微将弱,若以大将攻之,必能成功。”

王世充喜道:“此计甚妙。”

便令单雄信率兵一万,攻打获嘉。

获嘉本是一座县城,城池不大,也不算富庶,但处于四战之地,周边群雄并起,强者得之足以为征讨四方的立足点,但弱者得之却很难坚守。而当时群雄大多并无经营四方之志,他们攻城略地不过是为了占领地盘,掠夺财富,至于获嘉这样的城镇,他们并不太感兴趣。这里本曾属王世充管辖,但当地豪杰李厚德却乘天下动乱,占据了获嘉,并归顺了唐朝。唐朝便遣使封李厚德为涉州刺史,实则不过是挂名而已。

得知王世充派军来攻获嘉,李厚德便立即招来三位兄弟商议对策。原来李厚德所以能占据获嘉,正是因为他本人和三位兄弟各个武艺高强,号称李家四虎,故此四方豪杰,多次来侵获嘉,都被四兄弟击退。四兄弟到齐,李厚德开口道:“王世充一万军马来攻获嘉,我等如何迎敌?”

二弟李育德道:“哥哥勿忧,量他一万人马,何足道哉!待其来到城下,小弟我便率军出城杀他个片甲不留。”

三弟李培德道:“二哥不可轻敌,我闻此番率军来攻者,乃当年瓦岗军虎将单雄信。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我等当从长计议。”

四弟李从德闻言,大不以为然:“三哥怎的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量他单雄信不过是浪得虚名而已。我兄弟四人占据获嘉一年有余,不知有多少虎将、金刚死于我等之手。”

李育德道:“这些人皆是江湖群盗,如何比得了单雄信。依我之见,不如闭城坚守。敌军攻城不下,必当退去。”

李厚德道:“守城需粮草充足,今城内粮草不足,如何久守。不如敌军到时,乘其远来疲敝,杀出城去,必能破敌。”

培德、从德立即道:“大哥所言极是!”

李厚德道:“明日从德可率兵五百,伏于城旁。待单雄信率军到时,我等倾城而出。从德若见两军交锋,便可杀出。两下合击,必能大破隋军。”

次日,单雄信果然率军开到城下。四兄弟依计而行,李从德率兵伏于城旁,三位兄长率兵出城与隋军对阵。只见单雄信出阵叫骂:“贼将快快出来受死!”

三弟培德大怒,挺枪来战。二人战了七八个回合,单雄信手起矟落,将李培德挑于马下。李厚德与李育德见状大怒,一同摆兵刃来战单雄信。战不二三十合,李从德已从旁杀出,直闯隋阵,只见他大刀落处,人马披靡,隋阵顿时大乱。单雄信见势不妙,忙撇下李氏兄弟,返身来战李从德。二人战不三合,李厚德与李育德又纵马赶来,将单雄信困在核心。单雄信对阵三将,将手中马矟舞得风雨不透。四人战了七八十合,单雄信忽然卖个破绽,诱使李从德一刀砍来,自己却闪身躲过,乘势将手中马矟横扫,将李从德头颅扫去半边,一头撞倒马下。李厚德与李育德见四弟又阵亡,恨得咬碎钢牙,一齐上前与单雄信拼命。三人又战了二三十合,单雄信又一矟将李厚德挑落马下。李育德见了,不由得两眼冒血,高声喊道:“恶贼,我与你拼个死活!”

舞刀舍命来战单雄信。二人又斗了四五合,单雄信忽然抖手一矟,洞穿李育德胸膛,可怜李氏四兄弟一世英雄,今日竟一同死在单雄信之手。唐军见四员主将一时都死,顿时大乱。单雄信乘势挥军杀散唐军,夺占了获嘉,凯旋东都洛阳。王世充得到捷报,立即传令露布辖区,声称大败唐军,收复获嘉。满朝文武纷纷入贺,他的一批心腹乘势上表劝进。兵部尚书云定兴道:“大王破李密、定群寇,今又大败唐军而取获嘉,实乃功盖天下。今天下分崩,主上柔弱,不足以定祸乱。殿下盛德巍巍,真乃万民之主也。何不请皇上禅位于大王以使天下早归一统,百姓再享太平,以顺天心民意。”

王世充闻言,故作大惊之状:“尚书何出此言?小王岂敢克当!”

这时,只见段达又道:“殿下此言差矣!岂不闻‘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有德者当居之。’殿下有匡扶社稷之功,德胜古今,泽被万姓,真济世之主也。且近来吉兆频现,祥瑞日至。洛阳百姓掘地出石,上有代隋者,郑也。郑,殿下封国名也。近郊民户捕鸟,颈上有布,上书‘王氏当得天下。’足见天心民意,在于殿下,殿下违之不祥。”

王世充又故作为难道:“虽然天心民意如此,但孤家既为隋臣,当忠于社稷,岂可为此等事乎!”

话音未落,忽见一人挺身而出:“殿下所言极是。君臣犹父子,当休戚与共,岂可家方有难,子便生代父之心。殿下忠义,不从小人之言,真有周公、霍光之德也。”

众人看时,只见此人四十六七年纪,身高七尺有余,剑眉朗目,一身正气。正是兵曹参军戴胄。原来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为人刚正,才略过人,闻名远近。只因家世不甚显赫,故此仕途不顺,至今难以腾达。今见王世充等竟有篡位图谋,一时义愤,出面反对。王世充不想竟有人如此不知趣,但又不好发怒,只得故作赞同道:“参军所言,正合我意。只是天意难违……”

戴胄马上道:“所谓吉兆,不过小人希图侥幸之赏而故弄玄虚耳。殿下明察秋毫,岂可为其所蒙蔽!”

王世充闻言,不由得心内火起,盯住戴胄片刻,道:“此事容日后再议。”

三天后,便加封戴胄为郑州长史,令其与侄儿王道本同镇虎牢关,然后又召集众人商议禅让之事。众人都明知王世充的心意,谁还肯阻拦,纷纷表示禅让是顺乎天心,合乎民意,只有裴仁基父子一言不发。王世充看在眼里,待众人散去,便与杜淹商议道:“我观裴仁基父子,似有异议。若不除之,恐留后患。”

杜淹道:“依臣观之,朝中反对禅位者,何止裴氏父子。若不杀一儆百,恐大事难成。不如如此如此……”

王世充闻言,两眼渐渐放出令人恐怖的凶光。

次日,王世充在郑王府大宴文武百官,朝中要员一时都到。裴氏父子也受到邀请,裴仁基与裴行俨商议道:“老贼今日聚众设宴,必议禅位之事。我若赞成此事,则一生名节尽失;若不赞成,则必遭族灭。今日之祸,必不能免。不如令你姨娘携行俭暗中离开东都,以保我裴氏一脉香火。”

原来裴仁基有一妻一妾,妻子便是裴行俨的母亲,妾是两年前娶入家门的甄氏,生有一子,名行俭,如今才不满一岁。裴仁基料知自己与行俨目标太大,难以逃出东都,故此想只让甄氏与裴行俭出逃,以使裴氏不至于绝了门户。裴行俨觉得父亲所言不错,便道:“父亲所言虽是,只是姨娘一介女流,小弟又不满周岁,让他们投奔何处去。”

裴行俨道:“为父熟思久矣,今日可托付者,唯秦叔宝也。且以为父推断,当今群雄,得天下着必李唐也。近闻听罗士信就在陕州,可令你姨娘携行俨悄悄投往陕州,再求士信将二人送往长安投叔宝。”

行俨道:“叔宝为人,必不负父亲所托。如今老贼尚不知我之意,应即刻送姨娘脱离险境,否则迟矣!”

于是,裴仁基暗中令甄氏多带金银盘缠,声称到庙里烧香还愿,仅带两个心腹家人,轻装离开家门,却暗中逃出城去了。当日,裴氏父子一同来到郑王府赴宴,本以为王世充一定会在酒宴之间提及禅让之事,父子俩也打定主意要坚决反对。却不料王世充根本未提这件事,只是与众人“尽欢”而散,裴氏父子不觉心中纳闷。归来后,裴仁基忽觉心口巨痛,这才猛然醒悟:王世充一定是给自己下了毒。裴夫人不知缘由,只是见丈夫疼痛难忍,忙要命人去请医生。裴仁基却摇手道:“夫人不必多此一举,我父子死后,你不可声张,只管悄悄装殓发送便好。”

便令人取出一身新衣穿了,忽觉嗓内一甜,一口鲜血喷出,紧接着,又是第二口,第三口……直吓得裴夫人啼哭不止。这时,忽又有丫鬟慌慌张张的地跑来,口不择言道:“夫人,大公子不好了。”

裴夫人闻言,不由得眼前一黑,晕死过去了。众人连忙七手八脚,好一阵才唤醒夫人。再看裴仁基父子,早已绝气身亡了。这裴夫人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她听了裴仁基的临终遗嘱,又见他父子二人同时身亡,心里早明白了八九分。当日并不声张,直到次日下午,王世充派侄儿王琬以拜访之名来探听虚实,方知裴氏父子已死。王世充得知消息,立即亲自前来探视,并令人帮助裴家料理丧事。原来,杜淹之计正是让王世充在酒宴之间给裴氏父子下毒,害死二人。那么,王世充在酒宴期间公然害死裴氏父子,难道不怕别人怀疑吗?其实,王世充这样做,正是为了杀鸡吓猴,让那些反对禅让者闭嘴。况且在满朝文武中,唯一让王世充有所忌惮的也只有这父子二人,今二人一死,他还有何顾忌?可既然如此,王世充又为何在裴氏父子死后,惺惺作态,表示关爱呢?这正是王世充与杜淹的狡诈之处。一切的一切,都让它在似有若无之间。要让众人无不清楚是王世充害死了裴氏父子,这就足以令反对禅让者破胆闭嘴。但同时又要让众人找不到真凭实据,因而不敢指责王世充。这就是王世充想要的效果。

在为裴氏父子处理丧事的过程中,王世充的心腹们终于发现甄氏与裴行俭已经逃离裴府,忙告知了王世充。王世充闻讯,登时眼露凶光:“断不可令裴氏一门有男子留在世上,立即派人暗中寻访,找到后格杀勿论。但切莫走漏消息。”

于是派人四处寻访甄氏,但此时甄氏却早已安然投往陕州,被罗士信送往长安秦叔宝处了。这也是天佑大唐,因为后来这位小行俭竟成为一代名将,在唐高宗后期力挽狂澜,连破东西突厥,使大唐转危为安,稳定了天下共主的宝座。这是后话,此处不提。

却说王世充见裴氏父子已死,愈发肆无忌惮。便令王府长史韦节、杨续请来孔子后裔孔颖达为自己造禅代仪仗,又令人将三朝元老苏威请出并列于群臣之首,暗中令他与群臣屡次上表劝进,倡言禅让之事。王世充一再假惺惺地推让后,便命云定兴、段达等十余位大臣及心腹爱将张绩、董濬率百余武士入内殿为自己强求禅代。皇泰主杨侗得知众人来意,不由得大怒,厉声道:“天下者,高祖之天下也,我无权禅让他人。若大隋国运未终,卿等不可轻出此言;若天命已改,何烦禅代?卿等或世受隋恩,或官居显位,今无端妄发此言,岂不欺心乎!”

众人闻言,一时又愧又怕,不觉额头渗出冷汗。张绩见情势不对,忙迈步上前,厉声喝道:“今海内未宁,需立长君以安天下。此乃天心民意,何须多言!今陛下无需留在此地,当随臣至含凉殿居住。”

说罢,阔步上前,拉起杨侗便走。此时杨侗身边卫士早换成了王世充的人,宫内太监谁敢多言?只能眼睁睁看着张绩等人拉着杨侗前往含凉殿。自此,杨侗便被幽禁于含凉殿内。段达等便假借杨侗之名写成禅代诏书,王世充则一连三次上表推辞,其实都不过是做戏而已,杨侗根本就不知道这一切。当该走的程序都走完之后,王世充便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帝宝座。建国号为郑,定都洛阳,改元开明。这一天正是唐武德二年四月丁未日。随后,王世充又封长子王玄应为太子,其他兄弟子侄一律加封王爵。又封苏威为太师,段达为司徒,云定兴为太尉,杜淹为中书侍郎,张绩为右骁卫将军,其余人等一律加官进爵。

王世充篡位登基的消息很快传遍天下。洛阳周边虽有不少郡县迫于形势而主动上表归降,但也有更多的郡县却不肯臣服于王世充,有的降了唐朝,有的降了窦建德。窦建德得知王世充篡位称帝,便当众破口大骂,立即撕毁了与王世充的盟约。从此自称夏王,定都于铭州,修建万春宫以自居。出入仿照天子仪仗,下书称诏,并声称要联合唐朝讨伐篡位逆贼。王世充闻讯大惊,急找来杜淹商议。杜淹便道:“此乃必然之事,陛下不必忧心。臣有二计计,可使我大郑有泰山之安。”

不知杜淹有何妙计,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wtw1974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新现代逍遥录 曼陀罗妖精 猎天争锋 苍海皓云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敌谍一生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大明锤王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完颜阿骨打传 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 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 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 我去明末救义士 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纨绔世子觉醒 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 大唐储君 请摄政王赴死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 大梁逍遥王爷 明风再起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 
贞观魂之一统山河 一夫1950 - 贞观魂之一统山河txt下载 - 贞观魂之一统山河最新章节 - 贞观魂之一统山河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