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首页 >> 盛唐挽歌 >> 盛唐挽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大秦痴呆太子开局斩赵高 开局穿越寡妇村 三国第一狠人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开局上谏被杖毙?二命上朝先服毒 重生之魏帝曹髦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 盛唐挽歌全文阅读 - 盛唐挽歌txt下载 - 盛唐挽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6章 什么叫公平?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朝会制度,是用以彰显国力强威,皇权至高无上,展示隆重礼仪为主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颇具特色。

商议大事本身,反倒是其次,往往只是走走过场。

而唐代是朝会制度(又叫朝贺)的集大成时期,其仪式制度已经相当完备。

《大唐开元礼》及《通典》均将大朝会划分为嘉礼,属于五礼中的嘉礼部分。

唐代的朝贺包括:元旦朝贺、冬至朝贺、千秋节诞辰朝贺以及五月朔朝贺一共五个。

不过,基哥口中的“朝会”,只是俗称,并不是大唐的正式朝会,或者说朝贺。

而是皇帝本人会出席,在大明宫紫宸殿内举行的朝堂高官会议,算是“私会”。

没法子,大唐的朝会都是不办公的,纯粹的庆典。基哥哪怕想在朝会上搞事情,朝会流程也不允许。

开元时期大唐中枢的运转模式,跟前朝,甚至跟太宗时期相比,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普通事务由议政堂处理,左相右相都在那边办公,汇聚了中书门下的精华。大事就报给皇帝,走完一系列流程后再以政令的形式颁布。

小事议政堂内部就处理了,就这些李林甫等人的日常。

当有事需要商议处置的时候,一般是在宰相或者同中书门下三品,以及与事件紧密相关的官员,聚集到兴庆宫勤政务本楼的书房,与基哥商议。

如果遇到至关重要的大事需要处理,则是会在大明宫紫宸殿解决,参与的朝臣数量也会变多。

太极宫,也就是长安皇城的核心区域,基哥一般是不去的,除非是开朝会,也就是一年只开五次的那种朝贺。

这天清晨,紫宸殿内就已经聚集了不少官员。

有龙武军那边的将领,如刚刚被任命为龙武军大将军的方有德,右龙武军大将军章令信;也有有南衙禁军的主要将领,比如说右金吾卫中郎将裴旻;还有朝廷中枢的大官,比如说御史中丞张倚,京兆府尹郑叔清,六部尚书,侍郎等等。

至于左相右相那更是不可能不在。

这次朝会,谁都不许请假,不许迟到!

而方重勇被晋升为龙武军司阶(掌管五百兵力,一个营编制),专门负责基哥身边的安保工作,走到哪里跟到哪里。此刻他也是守在大明宫内巡视布防,没有资格进入紫宸殿。

“有什么事情,都说说吧。”

李隆基坐在龙椅上,平静的对众臣子说道。

这里不必讲究太多形式上的礼仪,主要作用还是商量事情,或者叫宣布大事。

基哥不想将时间浪费在无聊的地方,因此也要求众臣子有话就说,不要务虚。

“圣人,微臣有本奏。”

方有德站出来叉手行礼说道。

“爱卿有何要事啊?”

李隆基一脸疑惑的问道。在他看来,现在方有德不该站出来说话。

“回圣人,李亨作乱,绝非临时起意。

长安县县令,万年县县令,对此居然毫无察觉。长安城内,有十二县尉,更是无一人上报此事。

微臣来到长安郊外的时候,还是京兆府尹郑叔清在向南衙禁军求救调兵。

所以微臣建议,斩长安、万年两县县令,及长安城内十二县尉以儆效尤。

让中枢朝廷的官员知道自己尽忠职守的本分,请圣人明察!”

方有德躬身行礼,长揖不起说道。

石破天惊!

这是有多少年没有听到类似的脑残提议了啊!

两个京城县令,十二个县尉,一口气全斩了,这踏马是真的会玩啊!

在场众人,包括李林甫在内,所有人都被方有德的狂妄提议惊出一身冷汗!

见过犯浑的,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如果真的斩了两县令十二县尉,那可以算是自开元以来最大的政治变故了!

“圣人,此事万万不可啊。”

李林甫还没吭声,御史中丞张倚率先出列,对着李隆基行礼说道。

方有德这一招为什么狠呢?为什么让张倚这种御史台官员都按捺不住了呢?

不就是两个县令,十二个县尉么?

大唐鼎盛时期,一共有1607个县。哪怕是此时此刻,超过一千五百个县也是铁板钉钉没有任何疑问的。

如果把长安这样需要十二个县尉的京城,以及河南洛阳、凉州武威这样需要四个以上县尉的超级州府也算进来,那么最起码需要两千四百多个县尉才能补齐编制。

一口气杀十二个,县尉总数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好像也不太多啊。

不懂大唐政治的外人,肯定是这么看的。

然而,长安城的县尉与县令,还有个说法,叫“中枢高官预备队”!

在这里当县令的,很多时候,下一步升迁就是六部司曹甚至是六部侍郎。而在这里当县尉的,下一步升迁就是监察御史或者殿中侍御史!

把这十四个人杀了,等于是把现有政治势力的后备团给杀干净了!会极大影响今后三到五年的朝廷中枢政治格局!

方重勇出的这一招,让方有德与文官集团划清界限,打的就是一个出手快准狠!他没事研究大唐官场的各种体制和潜规则,已经研究了五年以上,在这方面,可以说方有德完全是个“弟弟”。

现在这个提议,可谓是“动静小”,不过是杀几个七品官八品官;“效果好”,把文官整体得罪得死死的,起码明面上是这样。

长安县令就不说了,算是“半步六部大员”,那长安县尉为什么也不好动呢?

因为长安城的县尉,是一个很诡异的职位。不仅是职位本身很坑,还存在着“六个和尚没水喝”的问题。

用简单明了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干苦力得不到升迁的倒霉蛋,外加五个不干事又青云直上关系户,这样的关系。

长安县里面,只有管治安与兵事方面的长安县尉,又叫“贼曹尉”,是真正干实事的。其他五个县尉,全部都是混子。这些人将来是要当宰相的。他们这样的清流官,由于出身与受教育的不同,也没有什么什么实际能力去当好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县尉。

万年县也是如此。

然而更可怕的是,贼曹尉一般是无法得到升迁的,朝廷中枢也没有他们位置,乃是真正的“干事没好处”。

这就好比张九龄去当县尉,他当然有能力写诗,有能力写文章,甚至还有能力给皇帝出主意。

但是他肯定没能力去断案,去跟基层百姓打交道,去收税,也不屑于此。

所以张九龄若是在长安县尉这个位置上,也会是“透明人”,说难听点就是混子。

这次李亨造反,长安万年两县居然毫无反应,还不如提前得到消息的郑叔清,其实关键原因也在于此。不是他们不想动,而是“大唐自有国情在”。

这些关系户们都把长安县尉当跳板,此职位乃是众多官僚眼中的“清贵官”。

有鉴于此,又有谁会真正办事呢?

而那个真正办事的,又因为长期得不到升迁,所以破罐子破摔,干脆躺平不怎么管事了!

事实上长安城内权贵众多,连京兆府尹郑叔清都要逢人喊“干爹”。那长安县尉和万年县尉这样小小的一个基层官员,又能做什么呢?

薛王一家要造反,管辖范围内的万年县尉,也就是那个贼曹尉哪怕听到了一点风声,他敢去查吗?他敢上报吗?

万一是假的,杀他一家人都不够填坑的,那还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啊!

所以方有德所说的“杀一儆百”,从这个角度看,倒也没冤枉那些人。

类似这种“混子官”,在长安中枢有很多,比如说人人羡慕的“校书郎”,白居易就曾经自嘲他当这个官的时候就是个很专业的混子,鸟事不干白拿钱。

对于大唐官场种种体制性的弊端,基哥已经没有心力去管了,所以他听到方有德这话,也只是缓缓的摇了摇头。

“长安万年两县县令,罢官。”

李隆基慢悠悠的继续说道:

“那十二个县尉里面,很多人就是管理库房的,李亨造反,也不关他们的事情,将这些人罢官好了。

剩下那两个负责缉捕的贼曹尉,直接斩了以儆效尤便可以。

其他十个县尉,罢官,五年内不再续用。

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

基哥的板子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只斩了两个一线办事,又没有后台贼曹尉。

“哥奴,你有什么就直接说吧。”

看到李林甫对着自己叉手躬身行礼,李隆基慢悠悠的说道。

“微臣,请废十王宅,将皇子外放至长安周边州县,以防变生肘腋!“

李林甫对着基哥深深一拜说道。

外放皇子!

大殿内陷入死一般的平静之中。

这个话题,是一个禁忌。

曾经,在基哥还未站稳脚跟的时候,宗室内部近支,比如基哥的那些兄弟,就曾经外放为刺史。然而当基哥彻底将权势巩固后,先后修了花萼相辉楼、岐王薛王等宅院、“十王宅”、“百孙院”等等,将宗室近支“圈养”在长安。

待遇甚至还不如宗室远支。

比如信安王李祎,比如说李适之甚至是李林甫,这些宗室远支,都远比那些顶着“王号”的皇子们逍遥快活。

所以说李林甫的提议,某种程度上说,算是一种“拨乱反正”。

但这话很犯忌讳,除非基哥本身就是这么想的。此时此刻,紫宸殿内众人除了少数几个知道内情的以外,其他人都是在等待着基哥的回答。

“你们以为如何?”

基哥回顾众人询问道。

“圣人,十王宅乃是定制,若是废除的话,将来那些皇子们举兵造反怎么办?”

左相张守珪站出来说道。

他为什么要反对呢?

因为,凡是李林甫赞成的,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那他就要坚决反对!再说了,将十王宅内皇子外放,确实有些不合适!首先一点就是,对现有制度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此事非同小可,朕觉得可以容后再议。”

李隆基微微点头说道。

听到这话,张守珪瞳孔骤然一缩!

很多时候,“容后再议”本身就是一种妥协的态度。要不然,随便呵斥李林甫一句就可以了,如果不是本身就想将皇子们外放,李隆基干嘛说这么多废话呢?

皇子居然要外放!

这种事情,说出去谁信啊!

张守珪缓缓的退回原位,低着头一言不发。

“李亨谋反,朕深为痛心。但思前想后,这多少是因为太子之位长期悬空所致,乃是朕的过失。

所以朕想立太子了,诸位爱卿以为如何?谁可为太子?”

李隆基抛出了自己的第二个议题,也是让人惊掉下巴的那种。

谁可为太子呢?

好像诸多皇子里面,很多人都有机会当太子啊!

因为李隆基的正室王皇后已经被废了,之后便没有再立新皇后,所以也不存在所谓的“嫡子”。

既然没有嫡子,那所有的庶子都是可以的吧?

棣王李琰,荣王李琬,仪王李璲,颖王李璬,永王李璘,寿王李琩,延王李玢,盛王李琦等人,都已经成年,究竟谁当太子好呢?

其实基哥的子嗣绝大多数都成年了,最小的幼子汴王李滔,也有十多岁了。

这些人,理论上都可以成为太子,但太子却只能选一人。

那么选谁好呢?

今天朝会的信息量太大,张守珪发现包括自己在内,好多人都把握不住啊!

“圣人,微臣建议,立寿王李琩为太子!”

又是李林甫站出来,率先提议!

嗯,是了是了,好多年前,当时武惠妃还在,李林甫就在提议让寿王当太子。现在李林甫站在寿王这边,好像也不稀奇?

一时间,紫宸殿内很多人都陷入疑惑与思索当中,他们在脑中急速盘算着,究竟选谁比较好。

从前,那肯定是李亨的条件最好,人脉也最广。

可是现在李亨已经谋反死了啊!

“选寿王当太子是个不错的提议,诸位爱卿可还有别的人选么?”

李隆基笑眯眯的问道。

紫宸殿陷入死一般的安静当中。

(本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山村情事 养只小人鱼 魔艳武林后宫传 玄鉴仙族 虚空塔 四神集团2·老婆,跟我回家 帝少追击令,天才萌宝亿万妻 和竹马睡了以后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猎天争锋 琥珀之剑 仙灵图谱 从红海开始崛起 好色小姨 快穿系统之女配上位记 军少大人,体力好 我在长白山赶山狩猎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北伐就在今日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 蝉动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大明锤王 家父唐高祖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军统财神爷 东方神话集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凉州布衣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九霄魂录 皇子无双 合鸣 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大周第一纨绔 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 寒门人杰 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 幼帝传奇 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 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 盛唐挽歌txt下载 - 盛唐挽歌最新章节 - 盛唐挽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