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首页 >> 明末大寨主 >> 明末大寨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辛亥英雄 重生之征战岁月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拂袖红妆gl 回到大唐当军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亮剑:开局成为汉奸,反手端掉鬼子司令部 三国第一狠人 大夏第一宠妃 暄和皇贵妃传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 明末大寨主全文阅读 - 明末大寨主txt下载 - 明末大寨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72章 齐跑跑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372章 齐跑跑

原本他以为自己能够守住莱州府城几天时间,好给大王多争取多几天时间呢。

这样一来,哪怕自己是个文官,但是也能够捞到一个守土有责的功劳了。

但是没有想到,来袭的明军战力不弱。

嗯,或者说城内的治安军以及青壮的战力太弱。

齐岐山也是见过世面的,他是多次亲眼见过救民军和明军交战的。

第二次巨洋河战役、渡河战役他可都是站在楚行身后观战呢!

在他的印象里,自家的救民军那是相当强悍的,一比三,一比四,照样能打的明军抱头鼠窜。

但是他更知道,此时此刻城内的守军并不是正规军,只是三四百治安军以及一群青壮而已。

而救民军体系里的治安军,说白了就是一群乡勇之流。

让他们抓拿逃犯,江洋大盗,或者是对付一些狗大户之类的还可以,但是你让他们和明军的大股正规军作战,那就是太勉强了。

尤其是莱州府城内的这支治安军建立的时间很短暂,并且不少人都还是原来的明军衙役!

为了收拢、控制原明王朝下的衙役、帮闲等人,同时也是为了更快的熟悉、开战工作,救民军的治安军是会吸收大量原来明王朝下的衙役甚至社会闲散人士。

毕竟其主要目的只是为了维护本地治安而已,不是用来上战场的,这上了战场和正规军交战,败的很惨那是理所当然的事。

在大量青壮的帮忙下能够挡住数百明军的进攻,那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了。

如今想要让他们和城外上千明军继续来一场大决战,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这打着打着兴许就都跑光了。

注定守不住的情况下,齐岐山也只能是提前放弃莱州府城了!

好在大乾王国里并没有说官员非得死守城池的事,因为文武不互通,打仗那是武将的事,文官只是负责民政事务罢了,军队守不住城市,文官逃跑也不算什么。

毕竟大乾王国和明王朝不一样,明王朝那边的军权实际上都是在文官手里的,所以打了败仗,丢了城市,第一个问责的就是当地的文官官员,尤其是是一把手。

决定了正式撤退之后,齐岐山虽然心有不甘,不过还是快速带着众人准备突围了。

要突围的话倒也简单,因为城内的明军数量还不多,并没能完全的包围莱州府城,即便是城外的明军数量够多,按照一般的军事理论来说也是不会彻底包围的,要不然也不会有围三厥一这个词了。

因为彻底围城的话,很容易让守城部队萌发死守的心思,这留开几个缺口,可以让守军更容易动摇,继而发生逃跑乃至崩溃的事。

这对于进攻方来说是好事!

很快,齐岐山就是带着上千号人同时从两处城门开始突围了!

城外的明军自然也是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城内的救民军竟然是要主动突围而逃,当即一个个叫嚷着各种口号快速杀向莱州府城,同时还有一支部队分出来朝着救民军的突围部队包抄过去。

当面的明军将领自然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敌人突围而逃的,总得需要进行一番拦截,至于能不能拦得住,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说起逃跑,对于救民军而言那是有传统的,早在老寨时期,陈二牛和赛八仙就是被楚行带着一路狂奔,这才逃过了明军追捕。

在东镇庙时期,救民军也是逃跑不断,不断躲着明军围剿!

毫不客气的说,大乾王国的基业,那是从不断的逃跑路上建立的!

纵然现在大乾王国已经发展壮大了,治下已经有数百里之地,上百万民众,但是传统却是没有忘记。

哪怕齐岐山率领的这支大军并不是什么正规军,只是一群治安军和青壮而已,但是逃起跑来依旧深得救民军轻装撤退的精髓。

这还没有出城呢,就有过半的将士把手中的武器扔了个精光。

这刚出城门口,看到第一群明军追过来的时候,剩下的一半人也是把手中的武器一股脑扔了,而几个低级军官身上的盔甲同样也没有留着,全都脱下,然后只穿着一身布衣逃跑。

在跑着跑着,连传令兵拿着的旗帜都是不知道哪里去了,其他士兵们身上原本带着的粮食等各种东西,也是一古脑的扔了。

这不扔,怎么施行轻装撤退的战术呢?

跑出去几百米后,有一小队大约数十米的明军包抄追了上来,当面的数百救民军任旧发挥了一往无前的勇气,头也不回继续逃跑,任凭明军的刀枪砍在战友的身上,但自己死都不回头。

这帮人一边跑,还将身上携带的散碎银钱等各种值钱的物件,一股脑的往外扔,急的一群气势汹汹的明军将士差一点自己跟自己打起来。

而救民军就强太多了,救民军表现的自由而奔放,果断而迅速,这等军容,这等撤退速度,放眼宇内,唯有后世的果军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后头追击的明军将领看着前方跑的漫山遍野都是救民军,再看看美滋滋的停下来捡钱的兵士,嘴角里露出一丝复杂神色,然后轻道:“一群乌合之众!”

“不错,这些救民军就是一群流贼而已,当初他们能够打下青州府、黎平两府,纯粹是因为机缘巧合,本地官军过于无能!”

“如此溃军,派一个百户追着就行了,主力多追无益,我们还是速速进城,预防情况有变!”

“大人英明!”

明军的将领做出这样的抉择,并不是心善或是轻敌,而是以为齐岐山手底下的这一千多溃逃的人实在是让他重视不起来,更何况这些救民军已经是全无章法,这跑着跑着就已经是自行彻底崩溃了。

只需要在后面派遣百来人追杀,就能斩获甚多,根本用不着浪费主力去追击。

更何况,眼前这么一座莱州府城摆在他们的眼前,他们更想要第一时间内进城,然后成为收复失地的大功臣!

一路狂奔之后,齐岐山终于是带着手底下一群精兵悍将成功的摆脱了明军的追击,然后回头数一数还跟在后头的人数,他就是想要骂娘了。

突围之初总共有着一千两百多人呢,出城后哪怕是被明军截杀了一阵,但是死伤不会超过百人,大部分还是成功的逃过了明军的追杀的。

但是现在怎么身后就只剩下三百多人了?

剩下的人那里去了?

鬼才知道!

这一路狂奔,会有人因为体力不支而掉队,会有人因为走错路而掉队,有人会因为逃跑而故意掉队。

这跑着跑着人数就是越来越少。

现在能够给齐岐山剩下三百多人已经算是不错了。

虽然心情郁闷,但是齐岐山还是得带着他们继续跑路,此时他们距离莱州府城还是太近了,距离明军太近了,危险依旧还有,而且还大的很!

不过让齐岐山庆幸的时候,他们在傍晚时分准备在一个小村庄过夜的时候,遇到了一队救民军的斥候部队。

这支斥候部队显然是准备前往莱州府城方向侦查的,当即齐岐山就是向这支斥候部队详细说了莱州府城下出现了大量明军,同时莱州府城已经失陷的消息。

听闻这个消息后,率领这支斥候小队的百户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即即使派遣了快马向后方报告,他要尽快这个消息传回给前锋部队,再让前锋部队传回给后方中军的大王。

好让大王更好的判断军情,做出更佳的战略抉择。

同时他也是匆忙和齐岐山辞别,然后带着本部的斥候小队继续朝着西南方向的莱州府城方向而去。

莱州府城出现了明军很正常,莱州府城被明军攻克也不算什么,但关键的是,来袭的明军有多少?

是只有千余人的前锋部队,还是会有更多的明军?

更关键的是,明军的主力部队现在在那里?

根据楚行得到的情报,孙元化在楚行与侯世禄决战前后,已经集结起来超过三万多人的兵马,而且还配备了大量的火器。

不把他们找出来,救民军的高级将领们乃至大王楚行,都是寝食难安。

要不然,也不会派出这么多斥候部队往前搜索了,如今他们得知了莱州府城已经被明军前锋攻占了后,自然是需要尽快往莱州府城的方向而去,找到明军的前锋乃至他们的主力部队。

这支斥候小队连夜赶路去了,而齐岐山则是率领这群溃兵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才是继续启程,他们要朝着王徐寨前所城的方向而去,这样在路上他们就能够遇到楚行亲自率领的大军,然后取得汇合。

齐岐山还得向楚行亲自回报莱州府城失陷前后的情况呢。

虽然说齐岐山率领部队撤退,是经过了楚行允许,甚至是楚行已经是提前给他打好招呼的,但是在明军的进攻之下,一天都没撑住,这依旧是一大败笔,他必须尽快的面圣,然后进行解释。

不论何时何地,不能让大王对自己产生不满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背剑之人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山村情事 玄鉴仙族 魔艳武林后宫传 乡村大凶器 遍地尤物 动漫之后宫之旅 绝品桃花命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我家宿主有盛世妖颜 孙猴子是我师弟 萧阳叶云舒 极品后妈 将军,夫人说要回家种田 封神之福运大王 双穿,我有热武器征服了异世界 我在异世封神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大唐逍遥小神医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 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 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 小兕子驾到 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 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 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 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 无敌小公爷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 明末大寨主txt下载 - 明末大寨主最新章节 - 明末大寨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