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寸人止一

首页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大明第一搅屎棍 拂袖红妆gl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寸人止一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全文阅读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txt下载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五十四章 入官仓调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50章 入官仓调查

海运仓仓区入口。

张鹤龄所带的人马和守卫此处的御林上直军,双方百多人小小的对峙了一下。

张鹤龄心底也无奈,如今的大明朝便是这般,皇帝的谕旨,有时候真的不太好使。

倒不是说陛下的威严已降到官员臣子们无视的程度,盖因为,谕旨这东西,本就是皇权的一种表现。

可说到皇权,那不得不提到臣权,皇权和臣权,自古以来便是君与臣之间的永恒话题。

两者之间难免便要有很多可能冲突的东西存在,面上无法反抗,但也不是不能从中通过制度做一些事来。

正式的圣旨严格的区分成了各种制式,召、制、敕等等不一而足。根据用途和用意不同,分别在不同的时候出现。

可只要是正式发布的圣旨,便少不得有着程序和制度。

如今大明朝皇帝所行圣旨的正常流程,皇帝的旨意下达,经过司礼监,经过内阁,经过六道给事中的核验,所有人都觉得合理了,再签署备案,用上宝玺,方能正式执行。若不然,被驳回也不足为奇。

至于何为合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说其间全为公心,无人会如此天真的认为。

未曾经过此程序的圣旨,便是满朝上下皆不认可的旨意。皇帝直接下的旨意,接不接,遵不遵,全看官员个人。

而不接,是为有风骨,接了反而被满朝上下的官员唾弃,久而久之,境况如何,可想而知了。

就譬如张鹤龄,他为何屡屡受满朝文武不待见,外戚为官是一部分,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是陛下直接谕旨封赏的官儿。

对于他这样的官,有一个独特的称呼——传奉官,他更是被委了实差的传奉官,甫一开始,便被打上了幸臣的标签了。

其实,此等行于纸面的旨意倒也还好,大明建国太祖称帝之后,做了加强皇权的改革,取消丞相制度,设立锦衣卫等等,可谓揽大权于一身。

君主强势之时,可谓口含天宪,即便君主“仁厚”时,他们不愿意承认非正常旨意,但若是有官员接了,众臣也无法从明面上指谪。

而另外的谕旨方式,譬如手谕,譬如口谕,便不好说了。

张鹤龄在乾清宫接下了陛下交办的查案差事,便相当于是陛下的口谕。

且当时在场的皆是朝中文武重臣,有他们见证,甚至李东阳还代表内阁做了承认,其实已是极具合理效应的旨意。

可其中也并不是没有可以说道的地方。

若说手谕还能从字迹上找出可信度,那口谕的可信度呢,毕竟无凭无据全凭一张嘴,谁都会说,大臣们又怎能分辨口谕的真假呢?是不是你假传了皇帝的口谕?

故此,通常时候,皇帝下口谕,传口谕的人很关键。

大明一般传口谕的人无外乎三类,一是位高权重的大臣,二是宫内皇帝的亲信太监,三,则是锦衣卫。

从人选不难看出,皆应是皇帝的心腹肱骨,可信度本身极高,但可信归可信,若真就不信,那执口谕的人,也头疼。

此时,张鹤龄便是遇到了这般情况。

他奉陛下谕旨查案及督导赈灾之事,内阁做了承认,御马监也派了精锐人手协助,形式上毫无问题。

可来到此处,却被拒之门外,守卫官仓的上直军作为禁卫军序列的一支,他们要秉持制度,维护皇权,行公事公办,你也无法指谪。

若他是牟斌,何鼎是王岳、陈准或是箫敬等人,根本不会存在问题。说到底,还是因为他和何鼎,从理论上而言,不是能代表皇帝亲信组织的人。

当然,目前的情况不难解决。

大明开朝几代形成了制度的皇帝们,强势睿智,可不是一般的君主可比。很多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有过预判安排。

“凡面奉上谕,直书天语。圣谕、诏、敕等项,备录本文。”

不仅包括纸面的,也包括口头的,只要皇帝下旨之后,必有人将其记录而下,并于内外廷多处详加备案,以备查验。

故此,只要守卫之人去查验,便无丝毫问题,

可如今要查验吗?

张鹤龄眼看着守仓禁卫们一丝不苟执行着警戒,他心中已不作他想。

无论对方是有意,或是真的忠于职守,此刻他都不想分辨,也丝毫无意义。

“国舅爷,怎办?要不,我回宫里一趟,或是去内阁!?”

冲突倒是没有,但被挡在门外僵持着,何鼎有些烦躁。

想他自坐上御马监提督太监之位后,除了面对那些文臣,即便是宫内大太监们,对他也是客气的很。可此时,在这官家的仓库之外,却是碰了钉子,受到如此冷遇。

且因为上直军是禁军,他们这一举动,无形之中等于在宣示,他何鼎,作为宫中位高权重的宦官,已是做到了太监之位的宦官,带着勇士营出马都不能代表皇帝的意志。

比起张鹤龄,他更为愤怒,不能代表皇帝意志的宦官算什么?

张鹤龄望向何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摇了摇头。

话不多说,他心里已是有了决定。

原本他觉得,首次奉陛下的旨意接触案事和官员事,他要做的更有规则一些。他也相信,此次查案即便按着规则来,也不难找出问题,且让满朝上下的文武官员无话可说。

可此刻,他不这么想了。

似乎他规矩的在东城做事办差,让满朝上下的人都已经忘了,他张鹤龄是个什么样的人。

将往日的人设,立的更明确一些,也未尝不可!

心下决定,张鹤龄排开众人,走向了守卫军士的面前,何鼎也是赶忙跟上。

“寿宁伯,若是想带兵而入,请寿宁伯出示谕旨,或是请宫中、内阁、亲军都督府下文亦可。非是末将故意为难,职责所在,此处乃官库重地,陛下和朝廷派我上直军亲卫轮班守护,皆因此地关乎朝廷的库藏安全,更关乎京中百万百姓的生计稳定。末将丝毫不敢懈怠,还请寿宁伯恕罪,莫要为难末将……”

见着张鹤龄和何鼎二人上前,守门校尉迎上一步,似乎很无奈般的抱拳道。

何鼎闻言,呵斥道:“你说的全然是废话,寿宁伯和咱家难道不知此地是重地,但寿宁伯和咱家二人,乃奉陛下旨意办差,有何处可不进?你莫不是故意推搪,甚或怀疑咱家二人,是矫旨!?”

守门校尉姓吴,30多岁的年龄,半络腮胡子,一脸正气的一张脸,颇有些不卑不亢。

他也不理何鼎的呵斥,只是看着张鹤龄。

张鹤龄笑着伸出手,制止了何鼎继续说话。

他突然有了些新发现,看来今日不全是因为他的原因啊,他意味深长的瞥了何鼎一眼后,望向那校尉道:“本伯不为难你,你今日的表现让本伯很欣慰,我大明的官军,便该有这般忠于陛下、忠于朝廷,且意志坚定之心。此事过后,本伯必向陛下保举……”

那校尉不置可否,面色不显,不过,心中多少有些得意。

今日的这一番表现,可能很快便会传遍京城和朝野内外,既完成了上官的交待,也树立了他的名头,可谓一举两得。

且他们是御林上直军亲卫,是陛下的亲卫,你说你是奉旨意,可我等不知啊,我们遵着陛下的命令守卫此地,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必然要拦着你,此也是维护陛下的威仪?

有错吗?没错呢!

至于得罪了何鼎和张鹤龄,不重要。因为何鼎和张鹤龄二人,可管不到他们,比他们权力大,地位高的也是大有人在呢。

张鹤龄笑着摇摇头,不再多言。

他探手入怀,手再拿出之时,手中已多了块金灿灿的令牌。

守门校尉的眼神顿时一凝,他心中已是心中翻起了骇浪。

不是说应该不会轻易出示吗?

令牌他自然认识,且他也得到消息,张鹤龄被陛下赐下了令牌。

可无论是上官交待或是他自己分析,都十分坚定的相信,陛下御赐的金牌,张鹤龄应是不会随意出示。

就跟钦差大臣一样,谁会为了些平常小事,便动用王命旗牌,此举岂非既像看轻了金牌、旗牌的贵重,也弱了自家的威严?

可如今,张鹤龄的表现却偏偏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只是拦个门而已,又未冲突,语言都没有过于生硬,你且只需派人跑个腿,来回耽误些许时辰,稍微折腾一趟,便能过他这一关的简单小事,怎就如此轻易将底牌放出呢?

“皇帝陛下万岁!”

“恭请圣安!”

当张鹤龄右手持金牌高高举起之时,跟随而来的锦衣卫和勇士营官兵纷纷跪了下来,山呼万岁。

已容不得守门校尉再去多想,他也赶忙跟着跪了下来:“陛下万岁,末将恭请圣安……”

“恭请圣安……”

呼啦啦,守门的上直军士兵们,也纷纷跪了下来。

一时间,官库门前,站着的只余张鹤龄一人。

张鹤龄不发一言,静静站立,此间顿时变得静谧肃穆且让人压抑。

“圣躬安!”

良久,张鹤龄方才抱拳向着北边遥遥一举。

“诸位免礼,都起来吧!”

“谢寿宁伯……”

起身之后的上直军校尉,躬着身子,半低着头,重新站在了张鹤龄的身前,可是此时的他,哪还有原本不卑不亢正气凛然的模样。

何鼎一见之下,心中痛快了些,但他觉得,很不解气,竟然甫一开始,便逼的国舅爷拿出了御赐金牌。

于是,他说话带着刺道:“吴校尉,看来陛下的御赐金牌你还是认可的,倒还好,否则,咱家岂不是要回宫去请陛下来当面证明。”

闻听何鼎的话,吴校尉不好解释,更不好反驳。

“何公公,吴校尉也是职责所在,无需太过计较。”张鹤龄摆了摆手安抚一句后,望向吴校尉道:“吴校尉,本伯奉了陛下旨意,欲入官库海运仓查看,如今可否放行!”

“末将遵命,这便放行!”

吴校尉此时哪敢拖沓,赶忙应命朝门前的守卫军士便是吩咐,库门大开。

吩咐之后,他转头再次面向张鹤龄,道:“末将守卫此处官仓,已有近一载时间,虽平常职责非是在海运仓内部巡查,但对海运仓多少也有几分了解。不知寿宁伯可有用到末将之处,末将或许能为寿宁伯略尽一份绵薄……”

前倨后恭,概莫如是。

张鹤龄摇了摇头,淡淡道:“不用麻烦吴校尉了,本伯已有决断,倒无需熟悉与否!再者,海运仓虽是官仓,由你上直军外围守卫警戒,但内部却是户部所属,你参与进来,不免有些僭越职权。”

“末将愚钝,寿宁伯教训的是,末将差点办了错事!”

“吴校尉有这份心,本伯很欣慰。入内之事,吴校尉不好参与,也用不上吴校尉,不过,本伯倒是需要向吴校尉询问一些细情。”

“寿宁伯且问,末将必如实俱呈!”

“唔!”

张鹤龄点点头,接着望向何鼎,道:“何公公,你安排个人吧,要脑子活泛也能写字的,留在此处,问问吴校尉这三日时间,此处所有的守卫军士的情况。包括在此处见过的所有人,所有事,详细记录下来。不可有丝毫错漏!”

何鼎闻言,心中一动,笑了笑道:“国舅爷,您放心,必安排的妥妥当当!”

应了命令,何鼎转身走向了他带来的人,喊了一人过来,低声交待了起来。

“寿宁伯,您这是?”

“按事实说便是,此番本伯调查案情,需要多了解些情况。”

吴校尉有些不明所以,他觉得有些不对,不过,似乎又丝毫无有问题,只能遵命道:“是,寿宁伯!”

说话间,何鼎已是领了一人过来,来人向张鹤龄见礼,在张鹤龄点头之后,找向了吴校尉。

吴校尉向张鹤龄抱拳一礼后,两人走到一旁。

“国舅爷,不进?”

时间又过去了少许,何鼎已是将人都安排交待好了,可始终未见张鹤龄下令进去,他不由问道。

张鹤龄笑着道:“不急,让他们先准备准备吧!”

何鼎疑惑道:“准备?国舅爷,我等过来,若想调查清楚了,岂非是越快越好。此番已是耽搁了些时间,若是再晚,这准备,岂非让我等不好察查!”

张鹤龄摇摇头道:“已是耽搁了,本伯也不差这点时间。或许准备了更好,也未尝不是!”

“这……”

何鼎望向张鹤龄,只见他一副淡然从容,心中有数的样子,也不好再言。

寿宁伯心中大概已有算计,只是似乎不好与他言明吧。

似乎是看出何鼎心中的想法,张鹤龄道:“何公公也莫要多想,陛下着东厂和御马监协助本伯查案,东厂那边,方才你已说了,似乎不那么……不过,本伯先前也未对他们报过念想,让你去问那些资料讯息,有则可,无亦可,甚至会否用到也为未可知。

本伯觉着,有何公公协助,只需抓住核心,我等二人齐心协力,便应是可将陛下交办的差事办下来了。只是,如今需要稍微改变一下策略。”

“改变策略?”

“对啊,稍改变一些吧,陛下让我们查那些官,本伯原本也是想以查此处官仓的事作为引子。可如今本伯决定了,不考虑名单本身了!”

看何鼎似乎要再问,张鹤龄笑着摇摇头,何鼎只能勉强将话按了回去。

“差不多了,传令,进去吧!”

“是!”

“寿宁伯有令,进!”

“遵命!”

命令传下,勇士营和锦衣卫近百人齐声应命后,声势浩大的涌了进去。

两队人马一路开道,丝毫未曾理睬巡查的差役兵丁,直接开到了海运仓内,一排衙署建筑的跟前方才停步。

接着,两队分左右排开,自中间,让出了一条约两丈宽的通道。

张鹤龄一身大红蟒袍,带着何鼎,步履从容的走了过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道人赋 碧蓝航线界限 wtw1974 捉诡十八年,我进入了惊悚游戏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剑道第一魔 傻驴驴驴驴驴驴驴驴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综漫致郁系作家,让女主泪洒 虚空塔 第一女仙修炼记 封神之福运大王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游侠儿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 我是袁术袁公路 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 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 强国,从清末开始 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 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 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 我乃边军一小卒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 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 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寸人止一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txt下载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最新章节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