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寸人止一

首页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第一搅屎棍 亮剑:让你驻防,你却团灭鬼子 衣冠不南渡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第一狠人 猎天争锋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寸人止一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全文阅读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txt下载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四十七章 军略之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43章 军略之言

马文升,景泰二年进士出身,初授御史,后历任多省按察,自迁任辽东巡抚起,马文升正式于大明军事体制中烙上了他的印记。

兵部侍郎、南京兵部尚书,直至弘治二年任兵部尚书,马文升逐渐成为了真正意义上大明的兵家第一人。

提督十二团营,整饬边防,出任兵部尚书之后,马文升一步步将他在大明军制中的影响力,越推越高。

当然,掌兵者若要服人自离不开战绩,兵部尚书的战绩莫过于战略谋划及调兵谴将,而马文升,最大的战绩,莫过于西北之地了。

其实马文升初掌兵权时,所极力强调的是,要慎用武力,凡事主张通过缓抚、施压、威慑等,来解决争端,促使和宁。

不过,当使用武力可成为最直接、最有效也最受益的方式时,他的魄力、决断毋庸置疑。

西北之地、哈密、吐鲁番。

自宪宗时,便已争端不断,土鲁番部愈见强大之后,据有哈密。

大明朝廷对其已无法干预,成化朝最后几年间,其实已是默认了吐鲁番据有哈密的事实,甚至已将朝廷设立哈密卫迁往了他处。

可人的野心和欲望是无穷大的,当今皇帝继位初年,土鲁番部再起纷争,诱杀了朝廷所封的忠顺王罕慎。

后几年,挑衅大明屡有不断,弘治六年时,吐鲁番首领阿黑麻自称可汗,扫荡哈密,擒获继任忠顺王陕巴,其后兴兵袭掠周边各部。一时间西北边防烽烟四起。

军报送往朝廷后,顿时满朝轩然。

而此时,主持兵政的马文升一反之前绥靖的主张,力主兴复哈密。

筹谋、安排、调兵遣将,其后之事,似乎一切皆在马文升的掌控之中,也如他力主进兵时的预见一般无二。

朝廷击退土鲁番,吐鲁番之哈密守将弃城而去,大明军队进入哈密腹地。这也是自大明丧失哈密之地后,首次深入其地。

得而复失,迁延十余载的哈密局势,由马文升主持此一战,相当于收复疆土无疑,其功自不用言。也是凭此一役,马文升彻底巩固了其在军事上的地位。

皇帝、兵部、五军都督府,包括内阁,朝廷中对兵事拥有话语权的便是此几方。

将皇帝置于大臣相平的位置上,似乎有些不对,然事实上便是如此,甚至,自此一役,马文升在军事上的话语权似乎更重一些。

故此,每有事,皇帝问询马文升的态度,也似乎变成顺理成章的事了。

皇帝朱佑樘此时的正色相询,便是如此。

可马文升此时,却有些为难了。

方才一开始商议,他被徐永宁质问时,便是模棱两可,然后周经来了,说到户部钱粮不足,正好可以引开了。

但皇帝如今抛开这些,只是郑重询问他的态度,他不得不回话了。

马文升斟酌了一下,道:“回禀陛下,朝廷对哈密毕竟掌控不足,盖如此事,往常也时有发生,每有失时,臣皆会细心打探清楚。归根结底,还是哈密忠顺王不足以服众失尽人心。

弘治八年时,我大明出兵打的那一仗,后我大明将士撤出后,种种事实,无一不在表明如此。

臣认为,我大明现今即便粮草充足,也不适应再行出兵之事。臣建议,可使边军在甘肃、固原等关隘要处加强守备,另,可统合地方卫所,拨付些粮草、军备协助边军,给与吐鲁番威慑。

其实,陕巴与阿黑麻,对我大明而言,二者无异,忠顺王与忠义王,谁主哈密,亦与我大明无异。再者,如今西北似也有鞑靼、瓦剌等诸多部族侵入的迹象。故此,更该以守为主,不可轻动,只为哈密,未免因小失大了……”

作为兵部尚书,马文升对西北之地的熟悉自然不在话下,吐鲁番很烦,一年一小打,几年一大打,朝廷出兵,他们便退,且老老实实的认错,而朝廷一退,又故态复萌。

近几年,草原上又时有掺和,情况便更坏了,马文升意识到,现在即便出兵哈密,很可能后果也是难测了。更关键的是,他认为,胜败与否对大明似乎皆是无利,对他这位已过古稀的兵部尚书更无益。

当然,历任至今,他的态度和主张几番变化,才是他真正犹豫的地方。

不过,若是问起,他也可以说一声,时移世易,为官者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当要洞察世事,因势利导不是?

但他的考虑,他的想法,以及未曾出口的说辞,显然无法得到殿中一些人的认同。

最开始说哈密对大明有如鸡肋,可防可抚,但无须大动干戈。然后来,又突然说要趁西北内乱出兵收复我皇明故地。

哈密是攻下来了,你马文升居功至伟,兵部尚书挂上了文武双从一品衔,在朝廷和兵事上的威势一时无两。

可现在哈密又丢了,你却说不宜动作,感情哈密在你之处,已是过去了?

失守影响不到你马文升,可朝廷的威严,以及他们这些武将的面子,又该置于何地?

徐永宁出声质问道:“马尚书,哈密丢失对西北军心影响可大?堂堂哈密卫却被人赶出了哈密,对朝廷的威严影响可大?若大明无有表示,丢城失地皆一概不理,此举让藩篱如何看我大明,是不是让人说我大明,连小小的吐鲁番汗国亦是无奈了吗?”

朱佑樘微微点头,又似乎摇了摇头,他心中也着实有些矛盾。

他内心中并不支持大动干戈,但同样也不觉得,该是毫无动作的弃地紧守。

正如徐永宁所言,堂堂大明版图上的疆土,不说该有多严密的掌控,但不至于连朝廷设立的卫所也没了营盘吧?

殿中文武之间,又是起了争端,连周经这位刚被问及银子的人,他们也顾不上了。

朱佑樘着实无奈,突然,他心中一动,看向了张鹤龄,出声道:“寿宁伯,你对西北之事有何见地?”

皇帝要问军略,问五军都督府,问亲爵武将,问兵部尚书,也问内阁大臣,皆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问张鹤龄……

先不论其身份如何,皇帝你莫不是以为,一个混账般厮混多年的散爵,刚当官没几日的外戚,能有军略之能吧?

是高看他,还是轻视我等?

无论文武,众人皆是心中有些阴晦,即便是徐永宁,此刻也有些心中腹议。

张鹤龄愣了愣,被皇帝姐夫的突然一问,说楞了。

他一直眼观鼻鼻观心,默默站在一旁看着,虽然他心中也有很多想法,但可从未想过要在此事上去插言。

不过,既被问起了,他便不会推辞。在皇帝姐夫跟前加深些印象,也未为不可。

张鹤龄步履沉稳,又从角落里走到了殿内中央。

“启禀陛下,臣于军略之事所知有限,若是按臣的想法,臣认为定国公和马尚书所言皆是有理!”

就在众大臣心中腹议,等着看张鹤龄到底能说出什么名堂的时候,没成想张鹤龄上来便回了个似乎很左右逢源的话,不由让众人觉得有些古怪。

张鹤龄可不管他人如何想,一脸轻松,解释道:“马尚书所言,西北复杂,本地、外来,各路人马夹杂不清,混乱异常。朝廷于此地大动干戈,的确不太适宜。

而定国公所言,军心、士气,以及陛下、我大明朝廷、官员甚至于百姓的威严和威仪,同样也不可轻忽!”

张鹤龄看起来很正式的解释,殿中的文武闻之,有的摇头,有的不屑,有的不以为然。

你还不如说自己不懂呢,何必将马文升和徐永宁的话倒出来炒个冷饭?

众人对张鹤龄不在意,可朱佑樘听进耳中,却好像听出了别样的东西,以他近几月一点点对张鹤龄所加深的了解,他可不认为张鹤龄在说囫囵话。

朱佑樘缓缓点头,问道:“寿宁伯,你且详细道来。君臣私下召对,你亦非军内之人,尽可直言。”

“臣遵旨!”

张鹤龄再次拱手拜下,道,“哈密之事,臣多少有些了解,便说三年前的那一次。吐鲁番贼首阿黑麻出兵哈密,攻城略地,袭扰边关,杀戮劫掠不断。

朝廷下旨,出兵讨伐,马尚书所定之策也极为适宜,哈密复归。臣其实在出兵之时,曾想过要效力军中,只是后来未曾成行,不过,臣当时对此事也多了几分关注。

若臣记着不差的话,朝廷出兵哈密行动颇为迅速,然当朝廷兵马尚未赶至之时,其驻守哈密的人已是全部撤离了。整个收复过程中,朝廷兵马其实未曾与吐鲁番打过真正意义上的仗……”

朱佑樘看向了马文升,马文升心中不快,张鹤龄的说法,等于是无形中削减了他履任以来最大的一桩功绩。

虽然以他如今的地位,已无需这些陈年功绩来标榜,但这些功绩,毕竟是可作将来盖棺定论,做身后名的东西。

不过,陛下看过来了,他也不好太过着色,毕竟张鹤龄所言,是事实。

但他也不能任由张鹤龄尽说这些有的没的,于是,他先是点点头认可张鹤龄的话后,道:“寿宁伯,陛下不因你不知军事而问对,你便好好的按你对当前形势的理解进奏便是。

即便不懂不知,说错了什么,陛下亦不会对你问罪。至于这些往日旧事,不必要的话,便不要说了,陛下和老夫等诸位大臣,可并不闲……”

“马尚书,张某说的可非不必要之事!”张鹤龄闻言,只是笑着摇了摇头,也不管马文升的脸色。

再次面向皇帝,道:“陛下,臣方才说吐鲁番阿黑麻往日之事,其实便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在臣看来,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也是为政治需要所行使的手段,任何没有政治需要的战斗皆是无用功。

恕臣粗鄙,说的更直白一点便是,需要以战争的手段,来达到朝廷在某一方面的需要,或是为了利益,或是为了威信、威仪,等等。”

“倒确实粗鄙,你将对商人对百姓的那一套,也延伸到战争之上了!”

朱佑樘笑了笑,先开口说了一句,张鹤龄的话其实给了他一些触发,不过,他知道,殿内的大臣,该是有人会不满意张鹤龄的说辞。故此,他先说了一句,将几位大臣暂且压一下,他还准备听听张鹤龄继续怎么说呢。

张鹤龄道:“陛下,事实上,天下万事,很多都是互通的。商人逐利,会通过各种手段来达到他们追逐利益的目的。百姓亦如是,或是务农,或是做工,种种也皆是手段。

而在此处,吐鲁番行衅出兵,自然也不是他们的目的,也只是手段罢了,出兵哈密,达成他们的寻求利益的目的。”

“我大明国力强盛,兵精将广,吐鲁番与我大明相比,无论何处皆是全然不及。从故往亦不难看出,他们与我大明作对,也忌惮我大明兵锋,在攻下哈密之后,从不曾久留于哈密城内,即便派一二头目镇守,待我大明兵至,亦是毫不恋栈,迅速撤离。

臣敢预测,此次若我大明兴师,他们必然又如此前一般……”

朱佑樘有些思索,顺势问道:“以你之言,那便是稍出兵马,便可退敌,岂非轻易便可收复失地?”

张鹤龄摇摇头,道:“回禀陛下,结果,臣料来如此,但方才臣已是说过,战争的意义所在,以及战争所要达到的目的。

为何阿黑麻明明忌惮我大明,依然屡屡启衅,归根结底,定然也有他们的目的。若是未能于根本上抑制吐鲁番,我大明出再多次兵,结果也只是故往之事的一次次重复罢了。

而我大明胜也好,败也罢,实则无丝毫益处,臣甚至觉得,吐鲁番之所以尚未见到我大明兵锋便已退去,实际上,是他们已经达到了此次出兵的目的,既然目的已是达到,退出便也顺理成章了。

对吐鲁番而言,他们的目的达到了,但对大明而言,却是因这一次次反复,威仪上有了极大的影响。

若是将来有一日,吐鲁番更强了,目的更大了,再遇到我大明稍有不谐之时,恐将有更大的祸患!”

“寿宁伯,莫要危言耸听!”

张鹤龄的话其实有些让人思索的地方,殿内,朱佑樘和几位大臣,皆是从中听出了意味,不过,张鹤龄最后说到大明不谐,更大祸患时,谢迁站出来反驳了。

“本官承认你有的话,稍有些道理,但危言耸听便不必要了。再者,你说来说去,又是出兵对,又是出兵无利,岂非是自相矛盾。”

张鹤龄也不反驳,淡淡道:“张某之所以说这些话,便是要寻求根本的根节。否则,自然是出兵也对,也不对!”

“陛下,方才臣说过的话,便是解释这些,战争是为政治、利益需要所行使的手段,同样,手段可以有很多,我大明若想长治久安,自然要将所有敌人尽数屏退,而根本的办法便是,掐死他们的利益根本。

草原各部,每每袭扰边关,为大明第一大敌。为何?因为,草原环境恶劣,每至天寒之时,青黄不接,活不下去了,再加上少部人的一些野心,袭扰自然便来了。

而吐鲁番呢,他们自然也有利益诉求。西北、哈密之地,如今吐鲁番最为强盛,但从一开始,其并不是最为强盛的一支,我们便可以从中找一找原由了。

其实,也是他们自身的境况驱使,以及那一次次战争,才有了今日的吐鲁番。

他们与赤斤蒙古卫交兵,与瓦剌交兵,再有乜克力,更别说还有我大明将士所镇守的西北边陲,其实本是众敌环伺的局面。

他们打这个,打那个,赢的有,输的也有,更别说对我大明,那更是没打便跑。然,便是这样,他们反而越来越强了。

陛下,臣曾有过分析,历数吐鲁番过往战争,看出一些端倪。他们每一次战争,都始终有一个核心,那便是商路需要。

吐鲁番自产不足,几乎绝大部分的粮草、马匹和武器,都来自于往来西北的胡商。他们也是通过这一场场的战争,在西北之地,彻底打通一条供给于他们的商路。

故此,臣认为,出兵亦可,防亦可,但我大明若要根本解决吐鲁番及哈密的问题,终归还要落在此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洛公子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大宋何所有 团宠小胖宝:我有四个大佬爹爹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诡异,妖,鬼通通搬进星际游戏 肥水不流外人田 背剑之人 贵族 凡人策 玄学大佬又在破案了 碧蓝航线界限 混沌不灭珠 听的人乏味 花开无果问千年 阴,阳 异事笔录 守护甜心之樱井黎 余生宠爱你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敌谍一生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大明锤王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哈哈哈,大明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太子无敌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 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 隋烽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凤凰交错,逆命妖妃 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 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 我去明末救义士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 请摄政王赴死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寸人止一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txt下载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最新章节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