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寸人止一

首页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大唐做战神 流氓帝师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辛亥英雄 王妃你是魔鬼吗 重生之征战岁月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衣冠不南渡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摊牌了我是假太监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寸人止一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全文阅读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txt下载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28章

户部后堂。

周经眉头紧紧蹙起,他感觉到了,张鹤龄此刻似乎有某种情绪在积压着,他甚至感觉,张鹤龄仿佛随时都要爆发一般。

张鹤龄此番情状,实在让他有些诧异,也有些费解。

淡然从容,即便是在朝上和大臣争锋相对时也依然淡定异常的人,怎好好的突然来到他面前表现的如此躁动。

说实话,一个多时间的相处,张鹤龄那些过往或者传闻的印象早已在他心中被彻底推翻。

嚣张跋扈,张扬无忌,肆无忌惮,不学无术,无恶不作,这般评价也符合绝大多数外戚人家给人的印象。

曾几何时,他也是这般印象。可是,和张鹤龄几次接触以后,周经改观了。

他第一次有了去了解张鹤龄的兴趣,一番打探之下,他也不由在心中对张鹤龄往年间的事迹,多了些感慨。

诗书传家的人家,各房也出过几个进士官吏,像这样的人家,家中子弟或许从一出生便会背负上某些责任和使命。

而张鹤龄呢,作为张峦这一房的家中嫡长子,少年求学,据说还是文武双全,不可谓无志气,若不是家中成了国戚,说不得将来便会有一番作为。

可也是成为外戚,似乎除了那些被人看轻的富贵外,所有的前程皆已尽断。

混文人圈子,混武臣圈子,几番挣扎皆是无果后,年少轻狂之下,带着某种情绪放飞自我,似乎也不足为奇。

但终归是曾经心中有过志气的人,幡然醒悟之中,终归找回了自我。

陛下一次补偿式的授官,也使得张鹤龄展露人前。更为特别的是,周经和张鹤龄几次接触之后,他也不由的被张鹤龄的信念所触动。

行事似乎依然肆无忌惮,也不顾朝廷的所谓默认规则,但一次次的,似乎总能踩在法理的边缘,保持着一颗真心。

且,肆无忌惮是给世人的印象,若是真正接触,你会发现,张鹤龄很亲和,也很讲规则,讲合则两利,讲利益共沾。

平常时候,也大多是一副淡然淡定的模样。当然,前提是没有违背他心中的某些原则。

若是真就触犯了某些底线,此人做出什么都有可能。

记得一次是李梦阳,结果是李梦阳死了,虽然致死原因大家皆知,似乎也和张鹤龄关系不大。但周经相信,朝廷里绝大多数朝臣,都是把这笔账记在张鹤龄的头上。

而这一次,周经似乎又看来了张鹤龄隐隐而爆发的趋势。

别说一个外戚爆发了也无甚作为,张鹤龄和皇帝的关系,毕竟不一样啊。

周经缓缓道:“长孺,莫要急躁,有何事说清便是。你我二人虽相交不多,但老夫为人你当知道,不是不讲道理之人。若是老夫真有不妥之处,你尽管指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周部堂,请恕张某言语不当,但张某确实心中有些压抑!”

张鹤龄拱手,缓缓道:“世人皆道,张鹤龄肆无忌惮、嚣张跋扈,我打过御史,参过朝臣,前番还在东城俘虏了几百左掖营士兵,便是那位坐营管操的伯爷,他丢官去职,也有张某的原因在内。行东城之事,更是斩断了多少人的手,那些被张某侵害了利益的人,比比皆是。

若是从此处解释,张某也确实当的起嚣张跋扈之评。满朝公卿应是绝大部分都不待见张某,甚至暗自里咬牙切齿。勋贵、文臣、清流、武将,可以说,张某即便算不得满朝公敌,也不差多少了。可张某不在乎!”

闻及此,周经缓缓的摇了摇头。

很多人皆道,张鹤龄是懵懂不知来日,因为,他短短几月的为官,已是得罪了无数人,说是公敌不为过。如此情状之下,依然故我,能有善终?都不考虑后果的,可不是懵懂吗?

不过,周经却是知道,懵懂根本谈不上,张鹤龄清醒着呢。此时张鹤龄所言,也证实了此点。他不是不知,是真不在乎。

便如历史上很多风骨之士一般,为了某种信念,即便知道踏出一步便是粉身碎骨,也依然在所不惜。

念及此,周经不由暗自笑了笑,若是别个朝臣知道他周经将张鹤龄和那些历史明贤做比较,说不得也要骂他一声谄媚呢。

若是真如此,他在乎吗?

周经扪心自问,他可能在乎吧!

将心比心,周经不由的对张鹤龄佩服了几分。

周经面色不动,似乎只在静静的听着张鹤龄说道。

张鹤龄只是瞥了瞥,也没有去猜测周经如何去想,他继续道:“张某行事,为陛下有利者,我做,为朝廷有利者,我也做,为天下百姓有利者,我更做。

说张某执拗、固执或是肆无忌惮皆可,张某但求无愧于心,此也可谓张某的行事准则。周部堂应知,每个人皆有自己的准则,若是谁人触犯此处,心弱的人可能无动无衷,暗自记下便罢。但也会有执拗、固执的人……

很不巧,张某便是此种执拗、固执的人,即便别人说我多管闲事,说我张扬跋扈皆可……”

周经问道:“长孺,你到底要作何?”

“朝廷下令赈灾已有两日,周部堂真就没关心过此事?”

张鹤龄目光深邃的盯视着周经,一字一字问道。

周经再问:“到底是何事!”

“看来周部堂确实不知了,也好,倒也未曾让张某彻底失望,至少周部堂非是见之无动无衷!”

张鹤龄似乎是松一口气后,这才缓缓摇头道:“今日张某本是休沐,可衙门来人急报,京中的灾民越聚越多了,便连我东城也是聚集了数千,且无着无落。张某闻讯后,在京中各处看了看,一眼之下,让张某不忍直视啊。

周部堂,两日了,竟然连几处窝棚都搭不齐全,而勉强搭起的那些,张某非常怀疑,能挨过几日。也不知道多少年的存货了,满眼皆是朽败、不堪。

百姓们依然是露天席地,眼巴巴的看着朝廷在准备。张某想问,还要准备到几时?此则也罢,是否有好的栖身之所,比起饥饿,倒也可再作一论。

可吃的呢?几千几万的百姓聚在一起,若是连肚子也要饿着,那是何等情状?就不怕百姓们饿极了,饿到绝望,转眼间便是大乱?”

周经诧异道:“饿极?怎会?按朝廷规矩,施粥也不至于太过单薄,想要日日饱腹或许难为,但不至于让百姓们饿疯了……”

“是啊,按朝廷规矩……”

张鹤龄摇了摇头,沉声道:“可偏偏便是如此啊,朝廷将灾民聚集几处,本是好事。但聚集人数越来越多,可几处灾民聚集之所,百姓们依然露天席地,忍着天寒看着朝廷的动作而无任何实际效果,两日时间,便连一粒米粮也未曾见到。也好在是两日啊……

周部堂,今日张某来此,只是想问问,是不是户部已是缺粮如此,连施一顿稀粥的米粮也筹措不出了。还是,周部堂未曾拨下……”

“断然不是!”

周经摆摆手,认真道:“朝廷下旨之后,老夫在第一时间便已下了部令,从大仓调米粮五万石用以京师赈济,且老夫已接到禀报,前日便已如数出库……”

“呵呵,那真就有意思了!”

张鹤龄阴冷的笑了笑,正待再言。

“报!”

此时堂外一阵零碎脚步传来,只听一声高喊。

“进来!”

一名户部属吏,小心的推门而入,恭敬上前禀报道:“禀堂尊,寿宁伯,前衙之处,一名东城兵马司典吏……”

张鹤龄闻言,忙问到:“本伯的下属?”

“回寿宁伯,却是,来人急切,说是有东城之事急报!”

张鹤龄站了起来,问道:“可说是何事?”

“小的未曾细问,只听说是东城施粥之事,说是有官员前去起了些争执……”属吏小心的看了看周经,回道:“听说……听说,来人是户部的,且身份不低……”

“呵呵!”

张鹤龄笑了,笑的很阴狠,冷冷道:“还真是有意思了,看来本伯这几月是太低调了些……”

“周部堂,张某先行告辞!”

张鹤龄也不想在此发甚的狠话,只是向周经抱了抱拳,就待离去。

“长孺,莫急,本官随你一同去看看!”

周经赶忙喊了一声。

周经此时也格外凝重,虽赈灾的具体细则他不太明了,他也不知所谓东城施粥具体如何,但看张鹤龄的情况,他知道,说不得是出事了。

且,属性禀报的是,户部官员。

张鹤龄和周经快步来到前衙,还是那位黄典史,见着张鹤龄和户部尚书同时前来,他赶忙上前禀报。

一听之下,张鹤龄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且身上那股压抑的气势,已彻底都了爆发的边缘。

便连周经也是脸色难看了许多。

张鹤龄牵过了马,问向周经道:“周部堂,是否还要同去!?”

“去,具体细情,本官当现场瞧瞧,若是真有不妥,本官必给你一个交待!”

“好,本伯相信周部堂!周部堂也无须给本伯交待,本伯不在意这些,本伯只想周部堂及户部,给陛下一个交待,给朝廷一个交待,给京中的灾民百姓一个交待……”

……

早些时候。

东城东直门内墙前的广场之处。

早在之前,陆续来到东城二门之处的灾民百姓,便已被东城兵马司协同顺天府的人聚集在了一起。

东城兵马司在张鹤龄下令购粮先行施粥之后,除留了部分人手稳住东城内日常秩序之外,其余人马快速行动,分批筹备。

只短短不到一个时辰,粮食、大锅和柴薪木炭,以及一些旧衣服帐缦毯子之类的东西便陆续运往了灾民现场。

随着车马粮米的到来,几千百姓顿时一片欢呼,原本压抑沉闷的气氛,顿时间似乎消散了一空。因为,这些嗷嗷待哺,已是趋见绝望的百姓,似乎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那潮起云涌般的欢呼以及感恩声,未曾让兵马司的人有半刻享受的心情,很多人反倒是心里不由多了些感触。

也使得他们,行事越加的积极起来。

兵马司、锦衣卫、顺天府,上千人在官吏的安排下,忙碌着且有条不紊。

很快,他们便清扫出了一大片地方,用布幔搭起了简易的棚子,与此同时,棚子内,十几口大锅已架上炭火,水米下锅。

棚子前,一块硕大的木牌也立了起来,上写‘施粥处’三个大字。

部分兵马司兵丁指挥着百姓,在牌子之前,排起了长龙。

他们排着队,越过人群看着那牌子,看着牌子后那蒸腾着热气的大锅。

大锅之下,热腾腾的粥饭开始冒着香气弥散四方,这种香味在冰天雪地里,在饥肠辘辘的灾民们面前,闻起来简直便是生的机会,活着的希望。

原本闹哄哄、乱糟糟的情状,此时显得秩序井然。此间数千人,却诡异的安静了下来。

“奉大明寿宁伯张公之命,我东城兵马司协同东城锦衣卫、顺天府,在此施粥,朝廷不会忘了你们,寿宁伯不会忘了你们。人人都有。都莫急!”

“吼!”

“大明万岁!”

“感谢朝廷,感谢寿宁伯……”

“呜呜,朝廷万岁!”

不久后,兵马司的一名官吏行到木牌之前,扯着嗓子高声喊起了话,百姓们泪眼模糊,纷纷用自己最大的力气,吼起了号子。

“好!”

喊话的官吏看着面前用弱且也有力的声音喊的声嘶力竭的百姓们,听着他们感动着喊着万岁的号子,此时也有些动容。

似乎要求真的很简单啊!

收敛情绪,他转头向一侧的上官眼神请示,刘范努力的本着脸,缓缓点了点头。

属吏接着高高的举起了手。

广场内,再次安静了下来。

“现在,施粥开始!”

“吼!”

百姓们欢声雷动,简单的几个字,如闻纶音。

施粥开始,十几条长龙的队伍轮流着上前来打粥,热腾腾的粥饭到手,百姓们小心翼翼的捧着各色碗盆,只记得给施粥的官员和兵丁老爷们行了个礼后,也顾不得热烫,很多百姓便是急切的喝了起来,唏哩呼噜,一边退开,一边吃着。

一时间满场都是唏哩呼噜的喝粥的声音,听着既好笑,又叫人心酸。

人数太多,故此十几只大锅几乎不间断的煮着粥饭供应,运粮的兵丁也是不停的从远处向此赶来,整个广场之上,人动起之后,俨然一副忙碌非常的景象。

正忙碌时,只听广场之外,突然响起了一阵锣声,加之尖锐的高声呼喝,由远及近,没几息间,广场又是陡然一静。

众人纷纷抬眼循声看去。

只见,广场外的官道之上,一队车马远远而来,两队身穿皂服的差役,高举依仗、木牌、旗帜,高喝着回避、肃静,向着广场而来。

牌子上和旗帜上,写着大字,尽管百姓们大多不认识,但只一看出行的这一番阵容,以及被兵丁和差役保护着徐徐而来的马车。百姓也知道了,是来了朝廷的大人物了。

一面施粥,一面朝廷的大老爷还亲临此处,不由让百姓们感觉心中很是慰藉。

只是,情况似乎并不如他们所想的一般。

车马和仪仗近前,广场上的兵马司官吏们看清了依仗旗牌,立刻准备前往相迎。

而那队车马在广场边上可未做停顿,也不曾顾及百姓和兵马司、顺天府的兵丁,直接开到了粥棚不远处方才停下。

又是几声锣声敲响,在差役仆从的搀扶之下,一名五六十模样的官员下了马车。

高挺的身躯,不胖不瘦,面目方正,几缕长须梳理的整整齐齐,头戴黑色乌纱翅帽,身着绯色官袍,脚蹬高底官靴。

只一看,便是大员风范,此刻,他站在广场之中,环顾众人,双目威严,顾盼自傲。

兵马司的官吏互相对视一眼,有些莫名。

刘范是此地的负责人,他也顾不上多想,赶忙快步走了上去,躬身一礼道:“下官参见龚侍郎!”

“下官……卑职等参见龚侍郎!”

一群官吏也是跟着行礼,无论如何,朝廷的体面在呢,面对一位三品大员且是打着全副旗牌的大员,礼数少不得。

没错,来人正是一名正经的三品大员,且是实职实官,位高权重的三品大员,户部侍郎龚成。

“说说吧,怎么回事呢?”

面对众人行礼,龚成未曾答话免礼,反而冷不丁的直接问道。

这一声问话,一众官吏心中更是莫名了,便是老百姓们也感觉到了,似乎这位大官,来的,不对劲!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背剑之人 吞天塔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踏天境 灵犀纪事 黑帆 穿越大周 繁幸之味 婚久负人心 快穿之据说我是白莲花? 快穿之我只想死 斗罗大陆之雪女斗罗 余生宠爱你 我家男主是原始人 太史信列传 无面女王 妖尾之金金果实 比蒙兽神传 重生之萌妻是鬼差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 左传游记 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 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 苏定方演义 爱搞钱搞事三公子 风雪战火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漠群英传 哈哈哈,大明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太子无敌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奋斗在嘉靖年间 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大唐:请陛下称太子!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寸人止一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txt下载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最新章节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