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首页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我在大唐做战神 大明第一搅屎棍 军工科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 我在现代留过学全文阅读 - 我在现代留过学txt下载 - 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百七十九章 赵煦盯上了太皇太后的私房钱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赵卨看着眼前的汴京城,百感交集。

在他身旁,骑在马上的向宗回,微微抬头,问道:“相公,怎么了”

赵卨笑了笑,道:“也没什么……就是想起了,当年老夫初到汴京的时候……”

“那时的汴京城,也如现在一般……”

“巍峨、庄严、壮丽……”

“一晃,吾已白发苍苍!”

向宗回听着,大概知道了赵卨的心思。

此番回京,这位在熙河手握大权,号令内外的经略使,大概率再也不会出知地方,拥有实权了。

他剩下来的时光,或是在西府,或是在三衙。

他的角色,将类似于当年的黑脸相公王德用,一个纯粹的吉祥物似的人物。

这是游戏规则的一部分。

即使是他这个太后的亲弟弟,也要受这个规则的掣肘。

甚至,正因为他是太后的弟弟。

因此,对他的限制还要更大!

当然了,作为交换,荣华富贵,是一定的。

此乃——杯酒释兵权!

向宗回也是唏嘘一声,然后道:“相公为国操劳数十年,也该是享福的时候了!”

“且相公,为国立功,可谓是功勋昭着,相公子孙当可与国同休!”

赵卨露出笑容来,连连道:“为人臣者,忠君效命,乃是本分!老夫从未有过,借此谋求子孙私利的念头!”

但心中,却已是忍不住的畅想起来。

给赵官家卖命,就是这一点好。

忠诚必有回报!

赵官家们不会忘记那些给他们鞍前马后,辛苦效忠的大臣。

恩荫子孙,只是寻常。

富贵三四代的,比比皆是。

历朝历代,没有比给赵官家卖命,得到的回报更多更大的。

向宗回只是笑了笑,没有继续说什么。

一边的高公纪,却在此时插话,道:“往后熙河诸事,怕还是要赖相公在朝中多多美言!尤其是乌台的乌鸦们,须相公多看顾些!”

赵卨颔首,抚摸着胡须:“老夫自是省得!”

“但熙河黎庶福祉,却得仰赖两位国亲关照!”

“相公但请放心,只要我兄弟在熙河一日,熙河大局便不会动摇!”

过去两年,赵卨、向宗回、高公纪三人,在熙河可谓是精诚合作。

在他们三人的共同努力下,熙河的棉田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每个人,都在熙河各州,有着棉庄。

每个棉庄的雇工,多则数百,少则数十人。

仅仅是去年,这些棉庄就给他们带来了十几万贯的收入。

今年,随着棉田的增加和种植技术进步带来的产量增加。

收入少说要要翻一倍!

如此恐怖的利益,不止让熙河上下,无论汉蕃、文武,都变得亲如一家。

更让向、高、赵三家,变得无比亲密。

彼此之间,都已经有了姻亲关系。

当然,他们也不敢直接联姻。

只能打擦边球,安排近支族人联姻。

这样也算是亲戚,但也不会碰到朝廷的禁忌。

不止如此,他们三家,还和其他熙河路的地头蛇之间,形成了姻亲。

比如说向宗回有个侄女,便和秦州的赵醇忠家的小儿子定了婚约。

也比方说,在高公纪安排下,高遵裕之子高士充会在明年续弦种古之女。

一个强大的,有战斗力的利益集团,已在熙河路形成。

这个集团,不分汉蕃,也没有文武之别。

集团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了一起。

这个目标就是种棉花!

谁要拦着他们种棉花,他们就会弄死谁!

三人说话间,庞大的队伍,就已经抵达了,位于新郑门外的禁军军营。

在军营前,朝廷派来迎接他们的使者,已经在等待了。

远远的,三人都看到了,持着诏书,穿着紫色公服的内臣身影。

而在那内臣身后,是一辆又一辆,满载着财帛的太平车。

自晚唐以来的传统就是——无论大军开拔,还是凯旋/回朝,都是要发赏的。

不发赏,士气就会直接崩掉!

甚至可能闹出兵变来——朝廷不给大军发赏,大军就会用刀子自己去取赏!

这一点,哪怕到了今天也是一样。

譬如元丰八年,新君登基的时候,大赏天下诸军,结果德州的地方官,不知道脑子是怎么想的,居然克扣了朝廷给大头兵们的赏赐。

然后……

然后就兵变了!

几百名闹饷的大头兵,直接打进了州衙。

你不给是吧

爷爷我自来取!

德州州衙上下,看到大头兵们来势汹汹,一个个吓得两股瑟瑟,知州直接跑路,也是亏得德州通判是个能任事的,在听说了兵变后,临危不乱,坐在大堂,直面闹饷的士卒,直接震慑住了他们。

然后命人打开府库,发下了被克扣的赏赐,大头兵们这才满意而去。

世风如此,自然的,这次熙河诸将回朝述职/觐见。

朝廷也是下了血本!

户部直接拿出了压箱底的财帛,两宫也都下诏,从封桩库内取出了大批财帛,用作赏赐。

在这一点上,大宋朝的统治阶级,心里面是很有逼数的。

再穷不能穷军队!

再省不能省赏赐!

因为,历史上大宋在赏赐方面是吃过大亏的——雍熙北伐。

果然,回京的熙河军士们,无论汉蕃,在看到了那一辆一辆装满了财帛的太平车后,顿时集体高呼万岁,原本长途跋涉带来的身心疲惫,在赏赐面前,消失的干干净净。

赵卨看着这个情况,也是苦笑着摇摇头。

但,这就是宋军!

准确的说,是中唐以后的中原军人。

赏赐丰厚,士气爆棚,赏赐及时,三军振奋,赏赐不足,士气低落,不给赏赐,刀口向内……甚至直接将节帅/皇帝拉下马!

数百年来,军队的这个风气,从未变过。

……

“敕赵卨:卿翰屏西服,威怀种羌,严兵盛秋,获彼匪丑,特遣劳问,以示宠颁!”

“敕高公纪:卿御侮边庭,驰神魏阙,会嘉辰之献寿,纳贡篚以效珍,载省忠勤,良声嘉勉!”

“敕向宗回……”

宣读敕书的内臣,逐一的念诵着一位位文武大臣的名讳,并向他们宣读着,天子颁下的慰勉敕书。

一时间,整个军营内外,都是敕书之声。

人人有份!

哪怕是阿里骨之子,邦彪篯也有一份慰勉敕书。

被叫到名讳之人,自是诚惶诚恐上前跪听慰勉敕书。

听完了,还能领到一份宫中赐下的慰勉礼。

都是些很简单的东西,一饼茶叶,一件银器。

赐物虽少,但意义重大。

特别是熙河的蕃官、蕃将们,他们听完敕书,都是流泪不止,不停的向着皇城方向扣头。

无他!

这次的慰勉宣敕,没有分开汉、蕃。

在用词上,也没有强调其乃蕃官、蕃将,而是和汉臣一样,直呼其名,一视同仁。

所赐银器、茶饼,也都是按照应有的本官赐下。

这太不容易了!

自王韶开边,不对……应该是大宋立国以来,蕃官、蕃将们第一次没有被区别对待。

这说明了什么

赵官家将他们当成了自己人!

他们也有机会,能和汉人武臣一样,在立下足够功勋后,到这汴京城来喝茶享福。

乃至于,子孙可与皇室联姻!

甚至,送一个女儿入宫!

只是想到这里,赵醇忠、包顺等人就激动的难以自抑了。

他们可是做梦都想要和汉家阿舅,攀上亲戚关系。

从而给他们家族的血脉,镀上一层金!

而在军营的其他地方,这些将帅们,没有主意到营垒中。

刘惟简率着御龙第一将的士卒,带着诸司专勾司的吏员,监督来自朝廷的赏赐发放。

直接发到大头兵手里!

发一个,勾一个名字。

且在发赏的时候,直接告诉受赏士卒——此官家自出封桩库所赏也!

采用的是和御龙第一将一样的发饷发赏方式。

之所以这般重视,自然是因为,赵卨等人带回来的这些军士,绝大部分都是昔年先帝,从在京禁军中抽调的六个前往熙河戍边的禁军指挥。

元丰八年,其中三个指挥回京,当今天子以之为御龙第一将的核心。

此番回京的,就是剩下的三个在兰州戍边的指挥了。

他们将和御龙第一将一样,留在京城,成为第二支御龙第一将的骨干、核心。

故此,赵煦亲自派了刘惟简过来。

……

庆寿宫。

再有两日,便是坤成节。

故此,庆寿宫也是热闹起来。

高家、向家的命妇们,今日一早就早早的入宫,在这里陪着太皇太后说话了。

大家都是奉承话,不要钱的说。

而朝臣们,自然也早早的,奉上了贺表,狠狠的吹捧了一把高公纪、向宗回两人。

将他们比作了外戚的楷模,朝臣的榜样。

同时更是大大的赞扬了一番两宫‘教育子侄/兄弟’的贤德,并追溯了高、向两家的良好传统。

于是,女中尧舜这个太皇太后很久没有听过的赞美,再次出现在她眼前。

这让太皇太后非常高兴,过去两个月来,一直萦绕在她心头和胸口的不快,一扫而空。

老太太一高兴,自然就是大撒币。

入宫命妇,人人有份,都得到了厚赏。

就连宫中的先帝妃嫔以及仁庙太妃们,也是雨露均沾,得到了丰厚的财帛赏赐。

只半天功夫,便撒出去五十多万贯。

真的是不将钱当钱!

赵煦听说了以后,也是惊讶起来:“太母竟有这许多的贴己”

向太后轻笑着:“娘娘的贴己,自是不少!”

“何况,当年慈圣光献薨逝,遗诏有命,所遗财帛尽归娘娘……”

“两代慈圣,积蓄自然不少!”

赵煦点点头,眼珠子打起转来,忍不住问道:“母后,这么说来,太母百年后,也会将贴己留给母后喽”

向太后嗯了一声:“循例当是如此!”

话虽是这样说,但其实她心里根本没底!

因为现在她和庆寿宫之间,虽然表面上,是婆媳和睦,她这个做媳妇的,更是尽可能的照顾着庆寿宫的面子,在几乎所有场合,都尊重庆寿宫的权威。

然而,终究她与庆寿宫,已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尽管,在冯氏出瑶华宫后,这道裂痕得到修复。

但,古人云:破镜难圆,覆水难收。

庆寿宫百年后,其遗诏会否会遵从慈圣光献的遗诏之例,将遗产留给她这个媳妇

老实说,向太后心里没底。

因为在之前,就出现过例子——

景佑三年,章惠皇后薨逝,遗诏却并没有把财帛都留给慈圣光献,而是‘归于杨氏诸子’。

赵煦却是眨着眼睛,心里面泛起了念头。

庆寿宫有两代太后的积蓄!

无疑,这是一笔巨额财产!

须知,慈圣光献,可是个出了名的攒钱小能手。

这两代太后,几十年下来,少说也积攒了几百万贯吧

这笔钱,要是能被向太后继承下来……

那不就等于,将来会是他的吗

得想个办法,把这笔钱忽悠到手!

尤其是,当赵煦想起,他的上上辈子,元佑时代,他父皇所留下的封桩库六千多万贯积蓄,被太皇太后在朝臣们忽悠下,全部拿出来,补了各种各样的亏空和窟窿。

以至于他亲政后,封桩库里,干净的都能跑耗子。

想到这里,赵煦的心思就更坚定了。

那怎么让老太太心甘情愿的把这笔钱,留给向太后呢

赵煦下意识的摩挲了一下小手,然后就有了主意。

便对向太后道:“母后,宗回国舅和高公纪,此番出知熙河,给国家社稷是立了大功的!”

“儿想着,是不是可以用高官美爵来酬谢”

“这……”向太后犹豫起来:“不好吧!”

“吾是向宗回的亲姐,太皇太后则是高公纪的亲姑……”

“若是随意厚赏,天下人恐怕会说闲话……”

“尤其是,六哥如今还未亲政……”她看向赵煦,道:“再者,朝廷对向宗回、高公纪的封赏,已经足够了!”

这是事实!

赵煦即位之初,向宗回、高公纪,都是身无官职的闲散外戚。

一个只当过群牧司判官,一个只做过合门邸候。

其本官阶都是大使臣!

短短两年时间,就从大使臣一路跳进遥郡,又从遥郡跳进了横班。

如今,向宗回已官拜四方馆使、相州防御使。

高公纪则是东上合门使、宁州防御使。

只要落去诸司正副使的头衔,就是正任官了。

而这对他们,再简单不过了。

等他们下次从熙河回京,就必然能成正任。

国朝外戚、宗室,正任官虽然不少。

但实权正任,开国以来就没几个。

而这两人,都是年纪轻轻,将来必定是生兼节度,死封郡王甚至国王的外戚。

所以,他们其实也不需要封赏了。

再封赏就太过了!

赵煦嗯了一声,有些遗憾的道:“母后所言,也有道理……”

“但儿却还是想要赏些什么……”

得找个由头,提醒庆寿宫,她百年后,高家就得指着向家才行。

“不如这样……”

赵煦看着向太后:“追封宗回国舅以及高公纪三代吧!”

高家不需要追封!

因为,已经追封了好几次了。

但向家绝对需要!

尤其是向太后的生父向经——堂堂太后之父,到现在都还只是一个定国军节度使。

规格太低了!

起码郡王起步!

故此,赵煦这是打着封赏向宗回、高公纪的幌子,给向家抬咖。

同时,也是释放一个信号给宫中内外知道——朕,是母后的孝顺儿子,当然会向着向家喽!

如此一来,庆寿宫应该知道如何选择了。

两代太后,几十年的积蓄,赵煦可是馋的很,说什么都想扒拉到自己兜里来!

向太后被赵煦的说辞动摇了。

她自然是个孝女!

自然想给亡父争取待遇!

再怎么样,王爵总比节度使显赫!

但她还是顾忌着名声,便道:“此事,且待吾与娘娘、宰执们商议后再说!”

赵煦笑着点头。

商议

这种事情,只要提出来,谁会反对

大家赞成都来不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碧蓝航线界限 wtw1974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我在大唐做战神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狂撩无嗣男主后,娇媚宿主顶不住 萧阳叶云舒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游侠儿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隋唐:项羽传承 天生韩信 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 大晋俏公子 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 从军赋 我四叔是朱元璋 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 明末人民 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 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 明末之天下霸业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农家那小子 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 救驾之饼 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 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 我在现代留过学txt下载 - 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 - 我在现代留过学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