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首辅

霁雪斋

首页 >> 布衣首辅 >> 布衣首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我在大唐做战神 将门枭虎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布衣首辅 霁雪斋 - 布衣首辅全文阅读 - 布衣首辅txt下载 - 布衣首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三十六章 仰望高山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郑寿坏事的消息震动朝野,他人都不曾着家,跟去的小厮、车夫也没了踪影,府门外是锦衣的翼龙校尉和背着上了刺刀的火铳往来巡逻的近卫师士兵。

进出的只有御史和财务部官员,并且好像他们要出示特别的卡片才能被放行。

好在人们的视线渐渐被两省拆分的大新闻吸引,一个坏事的内阁辅相和数以百计新的职位相比对人们并不具备更多诱惑力。

街头巷尾都传着各种新闻,到处是闻讯出洞的候补官员穿梭,他们在忙着为自己寻个最理想的位置。

商京里最大的新闻莫过于数日后由交通部邮政司发行的《帝国新闻》和归德府发行的《商京报》,这是李丹在陕西发行《陕甘消息报》之后官方发行的两份颇有分量的报纸。

前者向全国递送,当然最远的云南昆明要二十天后才能看到。

内容包括帝国军政要务、内阁及各部的发言和态度,周边诸国新闻,以及新政、法律的发布和解释等等,读者多为官吏将领和关心军政的商贾、士绅。

后者发行范围涵盖全直隶,包括商京民风、官府举措、物价和流通情况、士子们的作品、故事小说、名店介绍与广告等等,更接地气,受到全阶层的喜爱。

为了报纸的发行,交通部尚书刘存五还带队特地去西安参观取经,两报分别留下五名筹备人员在《陕甘消息报》报社学习了三个月。

《帝国新闻》创刊后设定为周报,并不定期出版特刊号。

结果创刊号因登载两省拆分政令全文,以及对内阁、各部尚书采访记和政策解读,印刷的一万份中预计在商京销售的那六成迅速被抢售一空。

而一个月后,它的首份特刊号也因登载对黄道教少天师宝瑞的审讯报道、郑寿案件披露和废黜滕王,滕王及其直系子女都被逮捕入京的新闻印出了六万七千份的空前数量!

《帝国新闻》马上宣布开办南京、西安、北平三个分社,吸纳《商京报》为其分社之一。

每周《帝国新闻》由总社制成四版送往各分社印刷、销售,各分社可以附印本地报纸随同销售。

于是《陕甘消息报》和新创刊的《江南报》、《北方新闻》加上《商京报》共同将《帝国新闻》的销售量在靖武十三年新年时推上了四十三万份的新高峰,使之成为毫无悬念的“天下第一报”。

各国使馆、领事馆也都忙着订报纸,为的是让本国君主和贵人们能够及时看到中华帝国发生的事情,借鉴皇帝陛下治理的成功经验。

皇帝赵拓的威望达到前无古人的高度。在朝堂上去除了郑寿之后,他授原辽宁首任布政使姚庆为同善阁大学士,回京接任兵部左侍郎,杨仕安入阁拜为辅相。

杨家兄弟为相,报纸上一公开,登时引起天下人人惊呼和羡慕。

新年过后,尚义军在高买臣指挥下灵活防御,击败了进犯的叛军,涂格里阵亡,王金龙以其义子安瞳为大首领。消息传来举朝庆贺。

李丹将西京军械所造出来的第一批“西造三分二厘自生铳(约一厘米口径)”两千二百枝优先拨给高部成立了整编独立第十七旅,这一仗中发挥了巨大威力,打得叛军魂飞天外,自生铳一战成名!

赵拓也因此坚定了军队整编、训练的决心,趁势下令在三年内整编二十个师、十五个骑兵或炮兵旅共计四十万军队,并为此以湖南茶叶榷权和贵州盐井榷权为质,增发六百万国债。

由于陕甘顺利缴税并主动提出三年内冻结国库对陕甘拨款,财政部得以将大部分辽债偿还,内阁松了口气,也看到了国债这种形式的好处,便顺利批准新国债的计划准予发行。

《商京报》提前发布了这个巨大的利好信息。

国债发行当日,从辽债上尝到甜头的直隶百姓涌向各县的二十七个发售点,只用了一天时间国债便被热情的认购者抢购一空,没买到的唉声叹气,暗自发誓下次一定要抢先。

从河南、淮泗、河北、山东赶来的认购者则立即联名上书财政部,要求今后国债必须分给周边一定的份额,弄得安载尚书惊诧不已。

而这时候李丹在陕甘也遇到了几乎同样的问题,第一期陕甘建设债券在西安府销售一空,汉中、天水、兰州、延安、银川各府很快向巡抚衙门投书,要求在本地设立银行的分支机构并分给一定份额的债券。

利益均沾,这就是大家期待的。李丹只好找来温禾,要求他无论如何三个月内把分行建立到各府治上。他在信里给赵拓报告了这个情况,总结说:

“看来银行分支的建设可以更快进行,臣没想到民间苦钞币之害久矣,盼朝廷大兴整治如盼甘霖。民之所盼,臣以为民心所向不得不为也!”

次月,帝国银行筹建令公布,皇帝下令将没收的原襄\/滕王府东部建筑群就地拆改,划出四十亩临街地面建设帝国银行总部和直隶支行总部。

归德、陈州、兖西、徐州、宿州、颍州六个分行也同时动工兴建,银行总部后面又划出六十多亩地作为帝国财经与金融学院的校址。

该校作为财经人才的培养机构开始招募第一批七百名学员,教员则来自辽宁和陕甘的银行以及布政司户房。

第一期陕甘建设债券共计三百二十万圆(也就是以前的一百六十万两),这是第一次以圆为单位的债券。

李丹计划主要将其用于建设兰肃、西西两条国道(西安至西宁、兰州至肃州,国道标准是对向六车道)以及必要的桥梁、驿站、卫堡建设,少部分用于延安、榆林和宁夏水利设施建设。

债券的质押物为甘州党参、当归、大黄、甘草等药物五千亩种植基地的十年经营权和承包权,阳山金矿的采探权和三座马场的七年经营权。

手里有钱心中不慌。李丹和皇帝早就暗中商量好,待债券发行成功便要对甘州叛军动手,彻底消除后患。

他已经着手在陕西各军、卫中抽调和招募新军,开始以部分平叛时表现出色的部队为基础,建立第十、十五两个整编步兵师,和一个骑兵教导旅、一个炮兵团。

陆城远担任整编整编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敬子为副,同时兼任临潼武校的校长。

这个武校分步兵、侦察、骑兵、炮兵、后勤、镇抚六科,其中侦察科包含了原来蟹王五(解贵庭)在山沟沟里搞的那个军情训练所,武校的常务是白顺。

西安到铜川的国道已经完成,下一期将向宜君、黄陵、延安、榆林一路延伸过去,把榆林的优质煤炭送到富平。

经咸阳往杨陵、扶风、陈仓、天水、陇西去安定的道路已经修到眉县(六千黄道教轻犯在这条线上的四个劳役营工作)。

打通这条路的目的就一个:让巩昌铁工所的产品更顺利地运到富平,因为那里有富平钢铁厂和在耀州的西京军械所!

目前西京军械所还只是依靠汉中出产的铁,在旬邑经过冶炼后作为铳械原料制作,利用漆水落差广泛使用水力冲压、锻打、切削和打磨的动力来源。

但是由于铁料和优质煤炭不足,其产量受到限制,只能作为补充,西军整编所需铳械仍需要从河南的洛阳军械所,甚至河北的正定军械所调来。

虽然数量不足,但由于本地产硝盐,宁夏灵州产硫磺,汉中产优质炭,故而西京军械所产的火药质量和数量在北方各军械所中名列前茅。

这也是它能够拿来与其它各大军械所交换物资的最主要资本,其它还有羊皮质保暖装备、牛皮制品(如革带、防水弹药盒、铜、锡、铁制品以及靴帽等。

用换物的方式,西京军械所在半年内从各地为西军换来了六万支火铳和三百门两寸和三寸半的火炮及大批弹药。李丹就是靠这些编训了一支新军。

新军第九、十、十一、十五、二十共五个师,五个骑兵旅、四个炮兵团都是用换来的武器装备,只有独立十七、十八旅(分驻永昌卫、凉州卫)是真正用西京制造装备的。

为了西征,李丹开始大量购买重型货车、挽马,准备饲料用苜蓿、麦麸、豆料和盐巴,以及大军所需的干粮、服装。

十万西征部队,他要求按二十万人一年用量准备,银行也做好了发行“定西战役储蓄型地方债”的准备。

但是他还没有准备好全部物资,人家已经看出来不对劲了。

王金龙知道西安迟早要对自己下手,所以当得知第十师进驻兰州之后,他便开始与周边各部密切往来,联络包括吐蕃、诸羌、叶儿姜、党项甚至亦力伯里在内诸势力,要求他们给予支援。

李丹到任前后,刘启和李铁刀的任务之一就是了解西部的实际现状。最后他发现与自己前世了解的同时期明朝有着很大不同。

先说这个地区势力最大的亦力伯里,它是由帖木儿帝国两度分裂而来。

“学者皇帝”乌鲁伯被他的儿子拉迪卜逼迫迁都到赫拉特(阿富汗赫拉特省省会)并于次年遇害,拉迪卜又被乌鲁伯的部将仇杀。

去年底,乌鲁伯三叔之子堂弟卜赛因占据河中,在撒马尔罕(乌兹别克斯坦首都)继位,而他二叔之子拜卡尔已经在赫拉特被部下推举自称素丹,帖木儿帝国分裂成两个部分。

现在正是卜赛因继位,面临与拜卡尔因正统问题争吵不休的时节。

亦力伯里(即伊犁城)的埃米尔(地方行政长官)拔失八对远在东方的事毫无兴趣,因为他东边和南边两个行省吐鲁番(埃米尔是贾勒密)、喀什图尔(埃米尔是朵赫)都是老素丹留下的,他们认不认自己这个新素丹任命的埃米尔现在还是个很大的问题!

拔失八为什么这样担心吐鲁番和喀什图尔?因为人家是一家子,都是东钦察汗国的后裔。

八十年前东钦察汗国曾经乘虚入侵撒马尔罕,被驱逐后帖木儿帝国直接派兵占据了亦力伯里,钦察汗国只好臣服并被分成吐鲁番、喀什图尔和塔里木三个行省。

名义上这地区都归亦力伯里辖制,他拔失八对那三家有监管之责,但如今不是几十年前了!

塔里木人烟稀少且与亦力伯里间尚有大漠阻隔倒无所谓,那二位可都是地方广大、颇具实力,拔失八自己整天还提心吊胆,哪顾得上汉人间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不过这是他自己的眼光看问题,对于汉人来说,塔里木就是叶儿姜,而这个叶儿姜是和吐鲁番、喀什图尔两回事。为什么呢?

叶儿姜的起源是厄古人叶必鄂部,他们作为帝国西部的守御者来到大漠南缘开始的时候首府在叶尔干城,帝国垮台之后惧怕喀什图尔入侵,所以将汗城迁到于阗。

他们后来也向东钦察汗国称臣,帖木儿帝国来了又向新势力称臣并接受成为行省的安排,但他们对外自称埃米尔,对内仍称叶儿姜汗,自认是厄古帝国的后裔。

与乐意同汉人保持友好、通商关系的吐鲁番不同,叶儿姜始终对汉人保持敌意,并且经常侵扰昆仑山以东、嘉峪关以西地区。

所谓叶匪就是指他们,这是切断西域商路的最大障碍!

在他们的东南方,柴旦木盆地南部生活着一支力量,他们是西夏党项余脉,翻越祁连山遗存至今。

这些人接受了吐蕃人的衣冠,却有和他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语言,甚至大半人还会说汉话。

这支部落叫做西胡特人,以彪悍、善骑射着称,人数约有两万,其首脑称嵬名,下辖左右厢都统制,在下为统制。

完全保留着两百年前的风格。他们也是对驱逐了厄古人政权的汉人最友好的一支。

再往南的青海湖西地区是一支厄古人小部族特烈尔部。他们是帝国分崩离析后几经周折迁到此处的,人数还不如党项人多。

本来和党项人尿不到一个壶里,但因不肯接受黄教被吐蕃人记恨,与党项形成了抱团取暖的默契。

他们对故敌抱有疑虑,即使和汉人做交易也保持着警惕,一有风吹草动转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昆仑山东南麓还有羌人的势力。改朝换代之后,太祖遣将军明昭(明玉珍义子)经略甘南。

明昭采取了支持羌人对抗吐蕃的策略,在莽剌川以西建立都兰、同德、兴海三个千户,分别支持羌人的三个部落,后来因他们的旗帜颜色,分别称为黑头羌、红头羌和白头羌。

几十年过去,这三个部落都已经是万人规模,与汉人通婚率高,汉化程度也较深。

但是吐蕃并不甘心被挡在昆仑山西侧,他们还经常出来挣扎。无奈宣宗皇帝崩后第二年,护法王也去世。其无嫡系后代,谁来继承成了问题。

靖武帝当时尚幼太皇太后临朝,对此事也难判断,因此迁延下来。

护法王的几个亲属互相不服,诸王意见也不一致,这件事使吐蕃内部力量不团结,倒使得他们无法对甘青造成太大威胁了。

好容易梳理完这些头绪,最后李丹得出个结论:叶儿姜是个大威胁,原本看上去很厉害的吐蕃反而显得不那么可怕,但是需要防范的角色。

他指示李铁刀设法与党项人联络,因为高原用兵,恐怕这些人远比汉人兵士更容易适应气候和地理!

「本作品到此即将结束,作为一部前传并未能很好地表现,请大家期待后续。我正在改写《河山劫》三部曲的第一部《大河晨曦》,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下。等这部改完再回来续写李丹的故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混沌不灭珠 凡人策 吞天塔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wtw1974 山村情事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碧蓝航线界限 傻驴驴驴驴驴驴驴驴 剑道第一魔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养只小人鱼 和竹马睡了以后 八零军婚欲又野,凶猛首长宠爆我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游侠儿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唐人的餐桌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最近更新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1951之大国重器 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 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 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 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 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 烽火淞沪 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 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 阿姐,我中举了! 天命缉凶录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 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 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 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 
布衣首辅 霁雪斋 - 布衣首辅txt下载 - 布衣首辅最新章节 - 布衣首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