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首辅

霁雪斋

首页 >> 布衣首辅 >> 布衣首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大明第一搅屎棍 混在后宫假太监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后妈的女友gl 
布衣首辅 霁雪斋 - 布衣首辅全文阅读 - 布衣首辅txt下载 - 布衣首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一十三章 震惊的郑尚书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么说来,您是不反对推行新钞了?”夏舒很高兴,因为皇帝提出重印新钞时韩谓为首的内阁并不赞同。

他们认为太花时间和金钱,而且风险很大,甚至举了多个历史上的案例来证明,让皇帝很郁闷。

“推行新钞我不反对,否则也不会在辽地设立皇家银行了。”李丹笑笑:

“今年辽宁全境工商、海关税都采用新钞,田赋、口赋和力役银,则由城镇居民和农民自选缴纳形式,可以是单纯实物,或者全部用钞,也可以两者结合。

不过就我所知,新钞到农民手中后,许多人舍不得使用,称之为‘龙票’,珍惜收藏。

所以城镇税收会以龙票为主,乡村只怕还是实物居多,要做到全用纸钞还有待新钞进一步发行,流通量持续增加之后才能实现。

临走前我们曾经做过估算,今年税收,新钞当占四成左右。到明年争取提高到半数甚至六成。”

“这样看来,新钞在一地推行尚且需要三、四年,若要做到全国通用,恐怕时间会更长?”夏舒皱眉。

“不仅推广开来要花的时间更长,而且准备时间也长。”李丹介绍了辽宁发行新钞前一年半的准备情况,不过他又说:

“当时是由于没有经验,本着没摸石头过河的态度,一点点试验。

而且纸张、印刷技术、防伪技术、油墨、裁切打包、运输和储存都经历了多次演练和技术提升,这方面着实花费不少!

在这期间还培养了两百多专业的技工、匠师和管事。光是前期做准备就耗费四十万两!”

“这样多?”夏舒咂舌:“可这钱从何而来?”

“股东出资呀。那一百二十万两准备金,就已经包含了前期将要投入的预算。”李丹说:

“不过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技术、人才储备,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新的皇家银行只需要直接花一笔钱收购辽宁的银行,就等于把那边的技术、经验和人才连同辽宁的业务、盈利全部买过来,这样就可以不花那么多时间啦!”

“哦!明白了!这和别家的酒好,我直接入股或者收买他的酒坊是一个意思。”夏舒点头:“那就不需要花那么大力气和时间了对吧?”

“时间可能还是要花些,但是不是从头做起,而是在现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李丹指指那些新钞:

“这毕竟是一地所用,供给整个帝国的当然应该更好、更漂亮、更结实耐用!

这就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实验、做出更好的花纹设计、耐磨损的油墨、不容易湿水的纸张等等,还要考虑是先在一地推广,还是多地一起推广?

总之,范围越大,情况越复杂,要讨论和考虑的新问题就越多。

所以下官的意思,如果我们的目标是通行天下,那么要先成立新货币与银行管理的研究和筹备机构,列出工作日程安排,然后一步步推进实施。

既然内阁诸位说印钞会有诸多麻烦和问题,那我们就去想为何出这些问题,及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因为有问题所以就不做!

吃喝拉撒睡也会出各种麻烦,难道把这些都免了不成?”

夏舒哈哈大笑:“成,我明白了。有您这句话,在下就好回去复命喽!不过李大人你要准备好,说不定就新钞这件事,皇上和内阁很快要找你问话呢!”

说完指指桌上的龙票:“这些我能带回去给陛下瞧瞧不?”

“当然可以!”先前李丹已经送过票样给赵拓,不过他知道夏舒既想拿了去当道具,同时也是出于喜欢,他想想乐得做个人情。

不过皇帝没让他在家清闲几天,在李丹刚好和两位夫人(其他人还在回来的路上)亲热了各两天后,旨意便召他入宫议事,议题正是:新钞发行与皇家银行筹备。

在崇光左门外,李丹遇到了户部尚书郑寿。他老先生终于把自己头顶上的“侍郎”二字换掉了,但是李丹瞧见这个人心里却清明得很。

在审讯了多名克尔各部高级官员之后,很多人都供称商京这边有高官与也必汗秘密保持着私下往来。

虽然还没有直接的证据,仅靠香玉也不足以一锤定音,李丹却已经认定就是此人无疑了。

而这两年里审杰等人做了大量工作,甚至成功地往他家中派入坐探,发现这人居然也和昌邑那边有暗地来往,所以李丹感觉此人野心不小,值得注意!

“哎呀呀,李大人,什么时候回京的?”郑寿眯起眼,笑呵呵地像个土地公公。

“见过郑大人,下官刚回京没几日,陛下特许在家休息,今日召下官来列席御前会议。”

“哦哦,那咱们正好同行!”郑寿主动相邀。

“大人先请。”李丹暗自惊讶,这老东西难道是特意在这儿等自己?小心,黄鼠狼给鸡拜年,怕不是什么好心!“下官还要恭喜老大人,终于如愿以偿执掌户部。”

“呵呵,陛下天恩呐!”郑寿说完拿眼看李丹:“老夫执掌户部,对泽东你推行新钞法可是件大好事啊!

因为老夫对纸钞乱象,以及钞、币之矛盾已经头疼了五、六年,苦无解决之法。

听说泽东在辽宁行新钞,大家也都看到了新钞的样本,很受鼓舞!若能一举荡清那些乱七八糟的旧钞,那再好不过!”

“那还要仰仗老大人的支持!”李丹谦逊了一句,心想这家伙急不可耐地向我表态,看来是想把这事的主动权拿到户部去。

钞币与银行事务若完全被户部控制,其不仅拿走全部财权,且可以轻易影响国家经济民生。李丹心中冷笑,说道:

“新钞和银行业务的开展的确与户部息息相关,不仅可以使户部的重要性更加显现,而且有助于下一步税收改革。”说完便将辽宁用新钞收税的事说了。

郑寿惊讶地问:“如果用新钞收税,而辽币目前只能在辽宁一地通行,那么辽地的税款如何向户部结算呢?”

因为往年实行的都是边镇体系,税收就地转化为军队支出不存在上缴国库之说,今年是第一次辽宁布政使司要向国库缴税,所以郑寿有这疑问。

“我这次回来正要向老大人征求意见。”李丹说:

“我建议户部在北通州运河沿岸建立一个大规模仓储基地,比如在八里桥、大木场等地均可,可以在有事时调用积储给周边诸省,并由户部调配。

这样如河北、山东、顺天、辽宁、宣府、大同都可以依托该仓进行市场平抑、赈济等。

辽地税赋收上来之后,均由布政使司出面在当地采购粮食、皮革、毛纺品、药材以及牲畜、食盐、腌肉等等物资。

部分可积储的送到通州入库,其余抵达通州后由户部统一向各地调配。大人以为如何?”

“建一个新仓?可是这要花不少银子呐!”郑寿皱眉:“只怕内阁……。”

“大人放心!”李丹摆摆手:“如果内阁同意,钱可以由辽宁负担,自今年的税款中出。那边可以派员勘察地点、做出规划和预算,待户部批准即由辽宁银行拨款实施。”

“嘶!建个仓可要不少钱呐,泽东你要想好。辽宁以一省之力能够负担得起么?”

“老大人放心,赴辽前曾因调配军粮等事,幕僚中有人与洛阳嘉兴仓有过往来,后来辽宁的开平商社在招标中中标,在辽阳城内扩建了东宁仓。

所以对于建仓我们很熟悉,也有具体可行的方案和擅长于此的工程队。只要大人决策,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李丹说完微微向个头比自己矮的郑寿弯下腰,低声说:

“建仓还有个原因,草原上春天来得晚,今年秋至明年夏,北地必有场大旱!大人未雨绸缪,决断先机,此大功于国也!”

郑寿眼睛眯了下,他心动了。这个小怪物,他说话总是那么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不需要户部额外掏钱的话,这样做是只有利没有害的。“我有两个疑问。”他说。

“大人请讲。”

“第一个问题,你们这样做,对辽地有何好处?姚大人肯定也不傻,他怎么会同意你这个建议的?

不会是那个什么开平商社给了你们什么许诺或者好处吧?那我要是同意,可就成助纣为虐啦!”

李丹呵呵地笑起来:“大人你看,辽币不能出辽,所以要在征收上来之后就地花掉。

如果户部同意开平商社去通州建仓,他们在顺天府花掉多少银子、钱钞,我们就在辽地兑付给他多少辽币。

然后这家商社可以拿着这些辽币在辽宁本地干其它工程,挣更多的钱。这不是辽币就自然回到全辽流通,却又不曾离开辽地么?”

“哦!原来如此!”郑寿觉得像是有人在自己眼前点亮了一支蜡烛,立刻转过弯来。他点点头:

“那好吧,第二个问题。辽宁一地之赋税,真的够盖一个仓么?据我所知,洛阳仓建设可是耗费五年,用去了百万两才建成的!”

“大人,以东宁仓为例,我们建设新廒四十栋,整修旧廒二十六栋,建设新粮仓四十八栋,整修旧廒二十四栋。全部用了七个月时间,耗资十一万三千两。

通州如建仓按五倍计算,也就是约六十万两上下。

辽宁如今有开垦农地三十万顷,但有十二万顷属于新垦地不纳税,其余十八万顷可以收田赋六十四万石。

时价每石米麦平均价格辽币两元六角,也就是内地的一两三钱,所以田赋折合新币二百一十七万八千多元,即一百零八万两。

比对去年,今年工商税收入预计上涨两成,达到八十四万两。

这样税收收入总共是一百九十二万两,其中按约定要拨出六十四万两作为军镇支出,那么还剩下一百二十八万两。

皇上在成立辽宁行省时,下旨税收的四成由地方自留,上缴国库部分就应该是……。”

他从顺袋里逃出自己的笔记本,打开一页找到那数字:“七十六万八千两!大人你看,绰绰有余,说不定还有富余可以把仓城也建起来。”

郑寿目瞪口呆,走了二十几步才问:“这还是有十二万顷地没有收税的情况下?”

“对啊。”李丹点头:“新移民三年免征,第四年上缴收入的四成,然后每年递减半成,第八年起固定在两成上。”

“怎么会?”郑寿吃惊:“新移民的田赋这样高么?”

“不高,因为辽宁只收田赋,丁口、代役都算在田赋里面了。另外皇上特旨辽宁一百年内不得加赋,即便田亩出租,租金也不得高于收成的半成。”

李丹又加了句:“而且老大人可能不知道,克尔各部大败之后,我们获得了七十万匹马、十八万头牛,骡驴也有数万头。

官府以寄养方式将牲畜交给农户。他们有使用权,生下的小牲口成年后上交两匹(头),其余幼仔双方就能平均分配并成为财产,寄养的牲畜也可以归己。

我们用这种办法已经使七成的农户拥有牲畜,他们无力饲养的,银行可以提供小额低息贷款,就是一年或两年偿还的那种。

各乡也聘了专门的饲养好手做畜牧管事,给他们传授经验,巡视各家饲养和使用情况。所以,在辽宁今后家庭使用牲畜耕地会越来越普遍。

人均拥有四十亩,三成种庄稼,三成种植豆类和牧草,还有三成抛荒养地力。用这种轮作的办法。

官府还鼓励商社打造新式农具,让农民耕作更快、更省力、浪费更少!”李丹说着回头发现郑寿站住了。

“如此一来,数年后辽地有可能成为粮仓么?”郑寿疑惑地说:“可是我听说那里天寒地冻呀?”

“是冷些,不过没那么可怕!”李丹指指自己:“我这个南方人都能全须全尾地回来,这不是很说明问题?

再说那里有的是木材和石炭,我们的煤饼炉子在那边卖得可好了,冷一点也不怕!天冷了,拿着火铳到林子里打野物,也是个乐趣!”

“诶!我可真是老了!”郑寿摇头:“没想到你们到那样远的地方去还能像挖到个宝贝似的兴高采烈,我本以为……。哎,不提了!

总之,你说的这个通州仓的事情,我看不错,到时候你提出来,老夫一定支持!”

“哈哈,那晚辈先多谢了!话说……,您认不认识荆湖那边的富商大贾,有没有人对去辽宁投资感兴趣呢?我先通个气,潭王系的几位王爷可都把自己的钱送到辽宁银行去了。”

“哦?此话当真?”郑寿大吃一惊。他这才猛然间醒悟,也许自己从心底里还是太轻视这个年轻的官员了,他居然已把手伸到湖广的皇室宗亲那里,这是自己万万没想到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我的钢铁萌心:以德皇之名 碧蓝航线界限 背剑之人 混沌不灭珠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凡人策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吞天塔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剑道第一魔 山村情事 我在大唐做战神 我真是大神医 后宫春春色 这宿主能处,让他宠炮灰,他真宠 穿越大周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游侠儿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 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 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 屠遍天下,我乃大明第一杀神 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 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 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 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 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 请,卸甲! 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 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 大秦我不是奸商 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 逆天!傻王布局逃京,皇帝傻眼了 进击的大秦 穿越民国纨绔少爷的温柔乡 
布衣首辅 霁雪斋 - 布衣首辅txt下载 - 布衣首辅最新章节 - 布衣首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