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首辅

霁雪斋

首页 >> 布衣首辅 >> 布衣首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流氓帝师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王妃你是魔鬼吗 最强终极兵王 回到大唐当军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非洲创业实录 龙血战神 
布衣首辅 霁雪斋 - 布衣首辅全文阅读 - 布衣首辅txt下载 - 布衣首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九十五章 丰宁王之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现任丰宁王赵传佑是丰宁宜忠王唯一的儿子,首代王宜贵王的孙子,理论上说来是当今靖武皇帝未出五服的堂弟。

本朝太祖皇帝不但能打,而且能生,十八个成年皇子有十二个带兵打仗,帮着老子东征西讨。

建国之后过淮北伐、击辽东、收蜀汉、取关中,历次用兵都有皇子们的身影。这种情形直到太祖去世前才逐渐减少,最后只有晋王、遵王、肃王和永王还兼有节度使的职分。

无奈太祖爷身子骨着实硬朗,以开国之君身份竟毫无悬念地活到八十大寿,更奇妙的是他老人家身经百战却从无一次受伤,居然是睡梦里无疾而终的。

李丹不由自主地把他和前世那位朱皇帝比了比,发现大抵原因在于太祖出身地方豪强,家里有地有商队,也有先人曾经做官,所以受的苦比较少,饮食充足,身体底子更好,同时因家里有往南洋的船队,眼界也更加开阔。

这就是为什么本朝比大明更宽容、风气更疏朗,不曾有大规模诛杀功臣、文士,以及限制工商发展的缘故。

当然,这和历代皇帝都坚持自己是赵宋余脉,努力继承其文化和风格也不无原因。

然而八十岁的太祖爷和老朱一样存在个严重的问题,他在位时间太长了!七十二岁那年传位给太子,是为承宗。

永年四年承宗皇帝患心疾去世,太祖爷扶持皇孙登基是为衍宗。不料衍宗承继大统才一年,在猎场归来途中遇大暴雨,慌乱中衍宗被惊马冲撞身亡。

因衍宗皇子尚幼,太祖不得不复位临朝。三年后新君即位年号隆治,又过了半年太祖才去世。

就这样极为长寿的开国之君亲手扶持了三代皇帝才去世,让李丹咂舌惊叹。

接下来就是李丹儿时起便听大人们常念叨的故事了。隆治帝幼龄登基,被大臣宋端等人左右,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倾向集权和文治。

他下令停止对鞑靼人和西域的铁力汗国进行征讨,希望与民安息,但另一面却仿照杯酒释兵权的做法架空了五军都督府,同时下诏皇族、外戚无特旨不得统兵。

收回军权后,自信满满的隆治皇帝一方面扩大文臣权力推行内阁责任制,另一方面开始实施府卫制与营兵制结合的道路。

他将卫所规模缩小并限定于镇压内乱、协助治安,而以营兵作为内外作战主力。这样便使太祖时代部队只认将帅的情况得到缓解,却导致了军队上层与武勋们对皇帝和文官的不满。

接下来便是惊心动魄的削藩运动。当隆治皇帝发现大量的皇族会导致国家财政负担加剧,便在宋端的协助下削减诸王实力。

这时候他倒没像朱明那位建文帝一样冒失,而是先派兵进驻诸王所在城市,然后告诉他们天下太平、你们的安全朕派兵负责了,然后亲王许保留三百二十名卫队,郡王保留两百名卫队,其他全部裁撤。

看看大家没什么动静,也没几个人哭喊,于是隆治走向了下一步。

天下财富应为百姓所有,不应该集中于一姓,所以咱们家过得够舒适了不需要这么多用度。

亲王每年俸禄五千两足矣,除非无后者,妻妾不得超过五人,妻妾外生子依律按私生对待,无特旨不享有继承遗产、袭封权力,不得接受荫封。

袭爵者外余子推恩许封者皆降阶,意思是没能袭王爵的儿子你可以求皇帝推恩给个爵位,但只能是公爵不能是王。

同理,公爵的儿子只能是将军,将军的儿子只能是校尉,校尉的儿子……就是庶人了。

所以又多了一条:无爵者可配黄带,位与士人同。

瞧见没,不是庶人哦,是高一等的士人,可以见官不拜,但是偏又不许参加京城的会试!你是皇族子弟,就别和普通士族去争这本来不多的进士名额了。

有个聪明的皇帝,赵敬子这样的皇族末裔却过得很别扭、憋屈。

从那以后郡王的俸禄也削减到三千五百两,和一个中上之家差不多,许妻妾四人。

哦,对了,这里还加了一条,所有王府卫队归属兵部(后来宣宗时期转给五军都督府)仪卫司管理,这样王爷们要想拿养兵说事都没可能。

隆治的思维模式是:既然家里没那么多妻妾生养太多丁口,自然王庄也不需要太大规模喽!想到这个皇帝很高兴地下令:

自来年正月起,咱们赵家以身作则先来个摊丁入亩!

所谓丁,指的是成年男子。亲王领限定为五千亩,王领四千三百亩,郡王三千五百亩。在此基础上每成年一丁,其名下授丁口田两百亩。

这样成年丁口如袭爵则按爵获领,并加上自己名下的丁口田,无爵的就只有丁口田。

这么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庄兼并土地,也间接迫使各王府把眼光投向了可以生利的商贸、采矿等行业。

这些都还好,没有让亲戚们怎样,毕竟天下是赵家的,还能胳膊肘往外拐不成?何况那时立国未久,诸藩也还没有过于做大,所以隆治帝的改革到这里都相当顺利和成功。

隆治九年,晋王被人告发密炼春药,并取民间女子试药,导致晋阳城百姓围了衙门要求说法。

皇帝派出刑部大臣从金陵(那时首都是金陵)奔赴晋阳调查,却不料在城门处遭激愤的百姓围堵。

当天夜里晋王以节度大同、太原、榆林三镇节度使身份调营兵五千人包围晋阳,指其知县造反,要进城平叛。

但他没想到钦差这样快已经到达晋阳,一番交涉之后只得讪讪退兵。

这件事给了隆治极有利的口实,很快便有御史弹劾晋王谋逆、不法。晋王不愿面对来逮捕他进京接受诏狱审问的缇骑,在他们进入王宫宫门时服毒自杀。

隆治皇帝很愤怒地下令废了他的王爵,仅以将军礼下葬。晋藩被废,世子贬为将军,发往广西玉林效力。

本来这件事是晋王的错,如果到此为止谁也无话可说,可惜的是隆治帝高兴过头!

晋王是太祖次子,隆治帝祖父辈的开国老将,在军中和兄弟子侄们中间威望极高。隆治以为打击了他就可以压服所有人,可他错了。

前面说了,保留节度使衔的共有四王,这次隆治的目光放在了实力和影响力最弱的肃王身上。

肃王是太祖第四子,负责宁夏镇、固原镇和甘肃镇,从兵力上来说这三个镇都是九边中最少的,训练和武器装备自然也比较差。

晋王倒台三个月后,青海发生叛乱,羌军进逼西宁。战事结束叛乱各部退兵后,隆治以应对不力为由撤换数名西边的大臣,顺手撤废了节度使。

肃王上书陈言废节度使不利西部全局指挥,遭到隆治皇帝斥责,并给了他一定“居心叵测”的大帽子。

肃王本是个刚直的性子,愤怒之下留遗书“以死相谏”,然后用腰刀自杀。

这件事震惊了天下,但是隆治并未有任何懊悔和歉疚的表现,反而以惧罪、自裁为由改用郡王礼赐葬。并以肃王世子已过世为由将其孙改封公爵,迁巴南安置。

肃王的下场激怒了永王,也引起他深深的戒惧心。永王系太祖第五子,与其兄肃王中间隔了六个姐姐,相差有十四岁。

可以说肃王于他来说如父如兄,肃王惨死使永王哀恸不已,同时也对年轻皇帝的做法开始深度反感。

遵王是太祖皇帝第三子,也是嫡次子,永年帝的同母兄弟。他掌握的是宣、蓟两镇。当时在位的第二代遵王赵希礼(遵睦王),其实是承宗皇帝的庶长子、隆治的亲叔叔。

当年因遵王刚获封,王府还未建好就在军旅途中感风寒去世。此前他已经夭折了三个儿子,去世时没有继承人,按理应当除藩,太祖对此痛心不已。

承宗皇帝与遵王素来敦睦,又出于孝心咬牙将自己的次子过继给弟弟,承继他的血脉。所以第二代遵王从血缘上说是洐宗的弟弟,隆治皇帝的亲叔。

他每次去朝觐时,皇帝都恭恭敬敬亲自往承天门迎接的,可不敢对这位老叔太过分。

而遵王也投桃报李,一向表现出支持侄儿的态度,甚至公开表示已上书求辞节度使,他站队在皇帝一侧的可能性非常大。

所以四王里仅存的“硕果”就是永王,他见皇帝的矛头正在对准自己,立刻警觉并且担心起来。

永城是永王的封地,但他掌握的辽镇却是九边中面积最广、兵力最强的,包括了山海关外的辽西走廊、辽东以及辽南半岛共二十七卫、十八个千户所,营兵带战兵共二十万大军。

所以永王是封地在淮上,职责却在辽东。面对这样一位叔祖级的老将隆治也很头疼,他派了钦差去辽东视察并犒军,半私人地劝永王不如交了兵权,回到封地去过安稳日子。

开始永王还对这种说客顾左右而言他,但是肃王事件发生后他觉得小皇帝是来真的,便开始装病,哼哼唧唧地说自己不行了,然后从沈阳开始磨磨蹭蹭往锦州走。

隆治十年的春天,广西瑞王(太祖第十五子封瑞王,封地南宁,这是指第三代瑞王)被告发在家习学巫蛊之术,隆治未加审理便下令将其除藩,交宗人府管束。

五月,湖南的靖王(太祖第十一子,原播匀节度使,封地靖州,这里指第三代靖王)去世,世子请求袭封。

不料隆治以上表书中有错别字,对皇帝不尊重为由拒绝了他,反而以推恩为由将他和两个弟弟都改封为郡王。

六月,承宗嫡次子襄王赵以祥率先喊出了“清君侧、护皇统”的口号,在襄阳拘押了大批官员,在都指挥同知马庆协助下调营兵万人占据了整个襄阳府。

开封的周王、洛阳的洛王、泌阳王和山西的平阳王宣布响应,这就是靖难之战的开端“五王起事”。

然而,五王里除去襄王和泌阳王掌握了部分军队和地盘,其他人都只是口头支援而已。

周王还好,算是送了些资金过来,洛王被他的国相堵在王宫里硬是出不得门。

平阳王倒是硬气,带了自己的卫士进山和官军周旋,堂堂一个千岁当成了游击队长,对整个战局根本施展不了多少影响。

隆治皇帝一面下令各路官军步步紧逼,一面在金陵皇宫里冷笑,笑这帮王爷个个不自量力还想翻天。

就在各路官军报捷不断的时候,宋端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北边那位王爷可好久没消息了!

隆治浑身一个激灵,急忙派人去查,发现自从十几天前老爷子抵达锦州开始就再没有过塘报。

各部大臣都慌了,到处找永王的踪迹,最后重新发现他的时候人已经到了河间府,而且身后还有辽东、幽燕跟来的八千骑兵!

第一仗是在郓城,任城卫指挥使到阵前和永王聊了一顿饭,然后鸣金收兵。

然后永王在陈桥过河进入开封释放了周王。得到周王十万两银子的支援,永王部队士气大振,掉头南下进入归德、亳州,最后回到自己封地永城。

在亳州正式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帜后,睢阳卫、宣武卫、永平卫、颍川卫全部表示了归顺,原本被调去镇压泌阳王的部队也掉头返回信阳。

最可乐是唐王和本县守军长官达成一致后带着自己的卫队来到泌阳,对城外虎视眈眈的部队说我们自己家里兄弟子侄闹家务,与他人无关。

结果他轻易取得了一众领军高级将领的认可,泌阳解围。

和老朱家的靖难不同,在渡江之前这场靖难几乎一仗没打,人都不曾死多少,永王就已经拿到了大半个中原的控制权。隆治帝尝到了被军队高级将领和勋贵们背叛的滋味。

两场大战分别在湖北的安陆和黄州进行,忠于隆治帝的部队在湖北与永王、襄王、泌阳王的三王联军展开会战。

在长达三个月的反复拉锯后官军大败,最后在湖口全军被堵住退路进退不得只好投降,整个江北归于永王之手。

原本南方的士绅阶层很看不上北军,认为他们野蛮而且贫穷。

但是湖口之战结束后他们立即转向,开始宣传北军的勇猛善战和心向教化,更有不少南方籍大臣担心家乡经历兵灾,因此开始劝说隆治帝与永王和谈。

隆治十年九月,第一次和谈破裂,北军攻陷扬州、泰州,长安府、成都府和重庆府相继宣告支持永王监国,次年正月十二日,永王在永城正式接受监国之位。

隆治帝闻讯非常愤怒,决心调集各地军队北上,与监国军在庐州展开决战。

但是三个月过去,奉命来京集结的部队仅有寥寥的两万人,隆治只好同意再开和谈。

然而四月初和谈的钦差还在路上,告急文书已经抵达金陵,监国军开始大规模渡江,松江、苏州、常州、池州、九江全面皆失。

中旬,西路监国军抵达上饶,东路已经进入东都临安。在这样的情势下,隆治帝不得不全面接受了永王的“建议”:

皇帝发罪己诏,然后禅让于永王,退位出家。

这个结果已经比那位建文帝强多了,李丹暗自腹诽,李家因为拒绝写讨伐檄文还付出了一条命,结果只换个牌坊回来!

“诶,原来靖难的首倡者不是太宗皇帝而是襄王?”这个李丹还真是没想到:“不过……,说了半天我还没听出来,几十年前的事了,这些对今天救不救丰宁王殿下有何影响呢?”

聊到这些皇室秘辛,赵重弼可不想隔墙有耳。整个车队停在儒学路上离巡检分司衙门拐弯便到,但他宁可在这夜色下空寂无人的街道上说话。

这条街是本县最阔气的道路,宽有两丈,周围左右都是警戒的卫士、骑手。

赵重弼腿上搭了条薄薄的丝绵被,捧着酽茶又喝两口,放下茶盏才又开口说:

“当年老遵王去世,圣太子纯孝不忍看太祖伤心,便将庶长子过继到遵王名下,以四王子之名袭爵,便是遵睦王。

隆治帝出家时有个条件,就是请太宗善待遵王不要难为他,太宗也答应了。

然而遵王不自安,才三、四年光景竟忧惧而死,只留下两个女儿并无子嗣,导致废藩。

谁知道转眼到了永清(太宗年号)十六年,朝廷刚刚迁都,竟有老妇向归德府出首,说自己是老遵王的书房丫鬟。

当年老王爷刚去世不久她发现自己怀了遵王骨肉,不敢声张,遂以出家为名离开王府到坤观修行,得其师相助诞下那孩子。是以遵睦王生前也不知道自己还有个名义上的弟弟。

她出示了不少例证,有好几件都可证明曾在王府做事,且与遵宪王(第一代遵王)关系极密切。

归德府不敢专擅,便向先皇递了密折。太宗皇帝叹息,下令赡养其家,又寻师教授其功课。永清十八年下旨许其归宗,并封为丰宁王。”

听到这里李丹眨眨眼,明白了为何丰宁王不在丰宁清闲却住在上饶,而且王宫选在官军驻地边,当地官员还那么“贴心”地为他修筑夹城“保护”其周全。

这一切全是因为……,假设他真是遵王的儿子,那在继承大统的顺序上,其实是优于永王系的!李丹觉得一股寒气直上后脑,自己知道的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有本事的人老板都爱使唤,可你要是多嘴,那就是自己挖坑自己跳呢!」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碧蓝航线界限 剑道第一魔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洛公子 乡村大凶器 修神外传仙界篇 军少大人,体力好 孙猴子是我师弟 第一女仙修炼记 慕先生每天都想复婚 萌妻高高在上 时空旅行家 改变世界的十二面骰 萧阳叶云舒 重生之后中奖十亿 快穿之得罪男神的一百种方法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生死主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晚明纵横 
最近更新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 小兕子驾到 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 家父入赘,我成了皇位继承人 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 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 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 穿越成貂蝉,乱世中开启别样人生 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 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 
布衣首辅 霁雪斋 - 布衣首辅txt下载 - 布衣首辅最新章节 - 布衣首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