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首辅

霁雪斋

首页 >> 布衣首辅 >> 布衣首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国师 拂袖红妆gl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抗战之血怒军团 大秦痴呆太子开局斩赵高 三国第一狠人 大夏第一宠妃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摊牌了我是假太监 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 
布衣首辅 霁雪斋 - 布衣首辅全文阅读 - 布衣首辅txt下载 - 布衣首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一十五章 同知问对策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你如何知道‘茶山社’的?”李丹警觉地走过去关好门,回到他面前轻声问。

“是自如曾向我提及,还力劝我入社。只是……,听说贵社有规矩,年纪需满十五方许申请,我到家后前几日才过的生诞,所以现在想是可以满足条件了吧?”

李丹想了想,觉得这孩子学东西倒也认真、勤奋,管理辎重一丝不苟,倒是个可信赖的。李丹有些理解吾吉。

从他今天见到自己后流露出的想法和意思,知道他出于羡慕和对科举的厌恶成分更多。

只是他现在想法改变了,不大同意吾吉这样选择。“你方才的意思,是不想科考了,打算随我们走是吗?”他问吾吉。

吾吉犹豫了,他确有此意,可又怕和李丹说后他会不同意,但最终他还是点头承认了。

果然李丹说:“我不完全同意你,因为你把科举看偏了。你觉得它只是进入仕途的渠道,却忽视了它另外的作用。”

“另外的作用?”

“嗯,教育的作用。”李丹点头:“教育不仅仅是让你背些先哲文章与辞赋,它的目的在于启蒙脱盲、知书达理。

古人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格物之学也需要知识,文盲是做不来的。

矿山里有很多老师傅说起来头头是道,但他去世后那些学识、经验也就随风而散,留不下来。

即便有些东西口口相传,谬误、失忆忘却总归难免,到头来流传给后世的还是少而又少,且后人只见结果不明就里、不知其源,是以只能传承无法研究和拓展。

这都是没有知识、不通文字带来的恶果!

所谓知书达理,其实不仅仅是知道某些书籍、了解某些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掌握认知、描述、分析、研究、归纳和总结的方法。

世人仅知道从字面去理解这句话,却不知‘知书达理’四字背后的深义奥理。

做人的道理,是理;物质产生、演变、分化与淬炼的道理难道就不属于理了么?

所以你要习格物之学,首先还是应该多读书、读透书,掌握了学习的技能和认识事物的能力,然后格物便有了符合天道的方法,举一反三也不是什么难事。

士云,你还有时间,不急着做事,先要饱学,然后做事。我可不是让你做书呆子哦!

圣人先哲有很多道理都是从他们做人、做事的过程中体察、反省,后来觉悟出来的。

你若只做个书虫,不知道和他们一样躬身于做人、做事,那就象方才对‘知书达理’四字的理解一样,永远只能看到字面那一半,却看不到字的后面去!”

“说得好!”一声喝彩打断了李丹的话,房门被推开,赵重弼眉飞色舞地出现在门口:

“哎呀李三郎,你一回来吾这耳朵就如同要聆听仙乐一般欢喜,果然今日让吾听到好精彩一篇文章。妙论,实在是妙论呀!”

他这里摇头晃脑,不知道屋里两人心头都在狂跳。因不知他何时来的,是否听到“茶山社”那三个字,故而吾吉的脸已经有点变色了。

“见过同知大人,大人安好!”李丹急忙上前施礼来做掩饰,吾吉也口称草民上前见礼。

“学生正与友人论及是否参加科考一事,不想污了贵人之耳。吾吉,吾三郎,您上次见过的。”李丹试探地说。

“诶,哪里来的‘污’字?真是振聋发聩呵!我这刚到门口就听你发问他是否要弃科考,便有意放慢脚步听听你的见解,不曾想竟是篇《论科举与格物致知之轻重》的大好文章。

哈哈哈……,不管怎样,就凭这个吾今日算不枉前来赴约了!”

赵重弼兴冲冲说完,“啪”地一声打开手中握的那把倭扇(见注释一),颇有名士风范地扇了几下。

一看府同知大人来了,吾吉也不敢再留,连忙先行告退。李丹送他到楼梯口瞧见张望的王金堂,便招呼他赶紧叫人来收拾桌子,布置酒菜、瓜果。

王金堂说不如移到隔壁,那边已经备下茶水了。

李丹过去一看果然干净漂亮,中间是个大果盘,摆着新切的寒瓜(西瓜)、甜瓜、蜜李,还有刚刚上市的龙眼,干果有核桃、松子和葡萄干等。

李丹甚为满意,便请赵重弼移到隔壁来坐。

“我在邸报上见上饶解围,里面居然提到你的名字。但只是一言带过,却说是你部团练缴获了贼军大将银陀的将旗。

这就奇了,这斩将夺旗的事怎么会是你们团练做的呢?战场上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我可是在茶铺子里听了各种说法,竟不知哪个是真的,所以今日定要逮到正主问个明白不可!”

见赵重弼半开玩笑半认真,嘻嘻哈哈地一点也没个同知大人的样子,李丹也放松下来,一边等酒菜上桌,一边将自己与盛怀恩如何在戈阳领受任务,又如何与游三江的人不期而遇;

没谷水淹贼兵,灵岩寺内外夹击;到后来如何夜袭南山、击败花臂膊,内外勾连破凤岭镇、杀周大福、打二天王的埋伏……;详详细细说了半个时辰。

这时候酒菜早已上桌,李丹拿出那葫芦“玉清流”和他边吃边聊,一葫芦酒喝得几乎尽了这才讲完。

赵重弼喝得两眼发亮,双颊泛红,听到精彩处连连拍着桌子大呼过瘾。甚至摘了发簪,只用根红绦在脑后将头发松松地束了。

还好他没穿着官服,不然李丹真要担心被人撞见弹劾他“有失官体”。

说到最后李丹向他解释了为何自己要请上饶知府在文字中淡化自己,以及想参加科举的考虑。

“你能及时回头,没有留恋功劳和官位,这点甚为难得!”赵重弼赞道,有对他说:

“千千万万的人都迈不过去这道坎,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却能想得开。搁在别人,一定认为有如此大功还不趁机捞点本钱,甚或为将来封妻荫子搏个起步?

但是他们都忘记了,这世上有本事的不止一人,越往上面走,倾轧、争斗越多,倒在半途的可能越大。

你想着厚积薄发、不图一时,才是真正有本事、有自信的人该走的路!”

说完,他拿起酒杯看看里面的酒:“这就是你在南山搞出来的玉清流?确实清冽淡雅,兼有山间的气息。果然不错!但如今你返回饶州,这酒……?”

“哦,本想将酒场搬回余干继续升锅立灶,不成想杨氏父子带着乱军又将安仁占据了。所以酒的事情恐怕要稍稍滞后,而今当务之急是回余干协助县尊抵御来寇入侵。”

李丹说着,把范太尊来信,戈阳卫同意换人,让他回余干组织团练的事相告。

“三郎回到余干,打算怎么做?”赵重弼低头吃菜,像是很随意地问道。

李丹却知道他既是府同知身份,问这个话必定不是随口闲聊。想了想他才回答:

“余干位置重要,乃是江州(南昌府)与鄱阳(饶州府)的屏藩,控扼南北信江水道及东西陆路交通。想必官府不会坐视余干失守?”

说着瞧赵重弼,谁知他仍在大吃,竟似没有听到。李丹心往下沉,看来官军不会抽出太多力量来协防余干了。

舔舔嘴唇他接着说:“目前对余干来说最大、最直接的威胁还不是来自杨氏父子,而是来自湖上。”

“唔?为何这么说?”赵重弼头也不抬地问。

“我虽未知安仁的具体敌情,但据俘虏口供和内线情报,二天王娄世明极力促成杨贺西征,目的是引开官军,减轻娄氏父子身上的压力。

他也没想到后来有璜溪镇一战,竟能造成官军精锐损失惨重的局面,不然他就会说服娄自时也跟随西进,而不是东向衢州(李丹最后得到的消息,娄自时正在攻打江山县)了。

而杨贺派出杨星北上,一路攻打州县,先后克金溪、东乡,却只是在抚州城下耀武扬威一番,这说明他的目的在抚州!

杨星本想把抚州官军引出来,可没想到抚州据城坚守一时难下,他是没办法了才拐到东乡的。

这时增援上饶的官军掉头,杨星做出副固守拼命的样子,实际却连夜赶到信江边打了官军个措手不及。

然而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安仁已成空城,杨星遣部将占下来的话我可以理解,但他为什么不继续北上攻打余干,反而在余干外围探头探脑呢?”

“嗯?”赵重弼终于抬起头来,想了想这个问题,反问:“三郎认为,是什么原因?”

“安仁失陷,至今已有半月。一般来讲,趁着士气高昂、甲械充裕,一鼓作气去打下余干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样既卡住了要冲,同时威胁两府,进退有余。且北有湖匪接应,东有盘岭、黄柏、龙山等地闹事的矿山刑徒结党作乱。

呼应之下,糜烂整个饶州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杨星却呆在东乡迟迟未动!”

李丹伸出两根手指:“只有两种可能:他老爹想要的是抚州而不是饶州,因此不许他继续北进。

或者更大的可能是,在璜溪镇之战中杨星部也损失惨重急需整补,他现在就算要进饶州也是有心无力!”

“啪”,赵重弼将杯子重重放在桌上,若有所思地仰头想了半天:“有道理!三郎接着说,你刚才讲要点不在杨星,而是来自湖上?”

“大人,那杨星还在饶州以外徘徊,可湖匪就在咱们身边捏着刀子看机会呢!”李丹点点桌面:

“我临走前,曾在余干抓到湖匪派到余干的探子。听巡捕房周都头说,审问之后那家伙提起湖匪和东边闹事矿徒勾连。当时以为那贼是夸大其词,可……若是真的呢?”

他用手指着一只碗说:“湖匪在北,与东边的矿徒勾连起事,扰乱官府视线并牵制官军,这样是不是更方便与杨星配合,南北对进拿下余干?”

“余干若失,饶州失其半壁矣!”赵重弼表情凝重起来。忽然说:“你的意思,是说杨氏与湖匪可能有联络?”

“以前也许没有,但杨星打下东乡一个月了,消息已传遍江西,想不让湖匪知道怕都不能,所以得做好最坏的准备。”李丹用手指着说:

“饶州官军恐怕也没有过多兵力,如果处处去救,等于处处没救。

故而,学生建议集中力量先对付湖匪,以余干为饵,使其顿兵城下。击破湖匪的同时,设法以招抚、安顿手段瓦解作乱矿徒,最后对付杨星。”

“等等,你以余干为饵这话怎讲?”

“余干西有信江补河,南有琵琶湖,东有冕山,城高池深,河湖相间。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城墙北、东北较高,南墙最低。

我若回去,会建议三件事:一,立即修补城墙,十二里城墙中,西、南两个方向需用我所说的‘竹筋水泥法’全部增高二至三尺。

二,扩大并训练团练队伍。三,在琵琶湖组建并藏匿一支水上作战、运输的船队,使队伍不仅限于守城,且能在水上机动作战,类似于在城外呼应的游兵。

这样让全县堡垒化,消耗敌人作战能力,配合官军从外围进攻。”

“你为何要先针对湖匪?”赵重弼听出他话里的重点。矿乱是多点爆发,但各处人数并不多,所以有不少人意见是先易后难。

赵同知对那种声音听多了有些不耐烦,骤然听到相反意见,立即引起了他的重视,所以他要穷究李丹思路的根源。

「注释一:即折扇、摺叠扇,倭国传来之物,当时为有身份人士使用,参考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高丽国》或明李言恭《日本考·倭好》」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背剑之人 捉诡十八年,我进入了惊悚游戏 剑道第一魔 综漫致郁系作家,让女主泪洒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洛公子 虚空塔 艳海风波 乡村大凶器 魔艳武林后宫传 新现代逍遥录 月殇星匿夜未央 军少大人,体力好 慕先生每天都想复婚 不会修炼的狂人 萌妻高高在上 改变世界的十二面骰 江湖亲启 重生之后中奖十亿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抗日:大将之路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蝉动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 我是袁术袁公路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 小兕子驾到 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 家父入赘,我成了皇位继承人 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 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 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 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 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 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 
布衣首辅 霁雪斋 - 布衣首辅txt下载 - 布衣首辅最新章节 - 布衣首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