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

山风木鱼

首页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大唐做战神 穿越从开荒开始 重生之征战岁月 三国:从徐州县令开始争霸天下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佣兵禁地 铁血中唐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 山风木鱼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全文阅读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txt下载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1章 补足短板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一次,陶应去的依旧是娄县外海的嵊泗列岛,但却不是嵊泗列岛的主岛泗礁岛,而是属于嵊泗列岛中的一个小岛,名叫花鸟岛。

这也是后世的一个旅游胜地。

不过,陶应却并不是来玩的。

随陶应来的,不仅有陶商两夫妻,还有陶商的岳父和一百名木匠。

陶商的岳父钱裴,英文读法叫赔钱。

这人做生意或赌博肯定不行,让他去澳门,肯定会输得连短裤都不剩。去时带着老婆,浑身衣冠楚楚;回时独自一人,身上一无所有。

但用来干活却很是不错。

钱裴出身于吴越钱氏,乃是江东一带有名的工匠,陶应能造出轮桨新船,便多赖钱裴之力。

若非如此,以陶商的身份之尊贵,也不会娶他的女儿钱珍为妻。

江浙钱氏,这是一个很厉害的家族。

钱姓人口不算多。

但是,在百家姓中,却能排在第二。

数千年来,钱姓子弟贤才辈出,遍布天下,而尤以科学家为多。这一点,想想后世有多少钱姓科学家就知道了。

这是祖传,据说……是与《钱氏家训》有关。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网上搜一搜《钱氏家训》。假如……读者刚好姓钱,那就……赏个五星好评吧。)

……

钱裴现在本来是在试制尖底海船的。

因事情紧急,陶应就将他给叫了过来。

这一次,陶应不是要造船,而是要造可以从低处往高处供水灌溉的水车。至于为何要在岛上造,也是为了保密。

长期保密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顾雍和张昭大肆购买旱地的时候必须保密,否则,让那些地主们知道旱地可以变水田,必会坐地起价,甚至捂着不肯出手。

水车的发明,绝对有划时代的意义。

可使水田……增加十倍!

自古以来,都是水往低处流。

不论是什么水!

所以,在没有水车之前,仅有靠近河沟、水渠的低洼地带可以种植水稻。但是,有了水车之后,却可以将河里的水扬到几米高的岸上。

再通过水池……水车……水池……水车……水渠……稻田。

将水送到高于河岸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高的耕地上。

想想看。这得增加多少水稻田!

水车的技术含量并不高。

陶应提出想法,画出图纸,有钱裴这样的工匠在,很快就做出来了。有了样品之后,就让工匠们大量制造。按陶应的计划,是要用半年时间造一万架水车。

造好之后先存在岛上。

等到顾雍他们收购旱地收得差不多了,才用船运出去给流民们安装使用。

……

水车的问题解决了。

旱地变水田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但是,这还只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给流民每名男子分八亩地,产量不够吃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这要在后世,八亩地的粮食都够把人和猪全部撑死。每亩一千斤很正常,八亩八千斤!

就算不是杂交水稻,亩产也在400~600斤。

而这个时代却只有平均63公斤,也就是126斤\/亩。低得实在是可怜。

其实,通过观察,陶应已经知道了低产的原因,只是因为前段时间的战争,让陶应错过了耕地、播种的季节。

此时已到农历五月底。

在内陆地,早就过了耕种的季节。

但是,在娄县,由于靠近大海,气候比较温暖,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季节会更长一些,这里一年可以种两季水稻的,此时耕种,仍不算晚。

于是,陶应又回到娄县靠海较近一些的也方,开始试种水稻。

决定先在娄县弄一块实验地,让大家看效果,然后,等明年再推广。

就开了五亩地而已。

使用后世的精耕细作的方法来种地。也不用陶应自己一直守着,这时代当兵的都会种地,将新的种植方法教给几个亲兵,让他们去折腾。

具体来说,就是:

汉代的种植流程:浅耕……播种……插秧……除草……收割

后世的流程:深耕……施肥……浸田……再耕……温室育种至发芽……播种……插秧……除草……放干水烤田……放入水……施肥……收割。

每一个环节细细讲给亲兵们听。

用精耕细作的方法整这五亩地。

陶应有把握,至少亩产比汉代要番一番,达到226斤\/亩以上。

……

在忙完这些再回到秣陵时,已经是农历六月份了。

寒鸦司的人送来了刘备在荆州混得风生水起的消息。陶应现在也没有什么好的为法去遏制他的发展。

只能吩咐寒鸦司在荆州抓紧时间进行渗透,以备将来不时之需。而现阶段,自己主要还是积蓄势力,以备接下来的大战。

除此之外,就是邓展给陶应带来了两个人,

这两人,也都是陶谦的生前好友,一个是管宁,一个是王烈。这两人如原本历史一样,在辽东避祸。

当初,当陶应开始修建秣陵书院时,曾经提到过这两人,并让寒鸦司帮忙寻找。

后来,同样曾经避祸辽东的太史慈得知此事,便找到邓展,向邓展提供了管宁等人的住址,并且给管宁和王烈写了一封信,向他们说明了江东的一些情况,希望他们能够来江东看看。

管宁是青州北海郡人,与太史慈的东莱郡相邻,也算是老乡。而且,管宁刚刚到辽东时,曾经得到过太史慈的帮助,两人私交甚好。

听到太史慈说起陶应的事迹和江东的三郡的情况,便想着过来看看。于是,便随江寒鸦司的人来了江东。

当时,刚好陶应去了海岛制水车,以及在娄县用新式方法试种水稻。所以,就没有见到陶应。但是,也刚好是给了管宁等人了解江东的情况。

两人在各地考查了半个月之后,对江东的情况大为震惊,觉得从来不会有一个当政者能如此善待百姓。

于是,当陶应回到秣陵之后,两人就联袂而来求见陶应。

陶应亲自到大门外迎接。

因为这两人是陶谦生前好友,便尊称二人为世叔。

双方来到书房之后,管宁便对陶应道:“老夫在江东半月,感慨良多。闻将军新建秣陵书院,尚缺祭酒一职,今与彦方(王烈字彦方)特来求之。”

这是送货上门,毛遂自荐了。

陶应求之不得,欣然答应以管宁和王烈为秣陵书院正副祭酒,并同时担任安东将军府的正副学官从事之职。

等于是将整个江东的教育都交给了这两人负责。

随后,便让管宁高薪聘请各科教师。除了儒学之外,还包括:工匠学、医学、兵学、商学等等。

并且,又批下大量钱财,大量兴建亭学、乡学、县学等等。

兴邦师为尊,

施政教为先。

有了管宁和王烈的加入,刚好补足了陶应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这块短板。

从此,陶应计划中的人才培养,开始走上正轨,为江东的今后的“厚积薄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混沌不灭珠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洛公子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踏天境 wtw1974 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 重生之铁骨凰后 我真是大神医 魔艳武林后宫传 综漫致郁系作家,让女主泪洒 狂神进化 旷凌云 遍地尤物 霸道总裁毒宠美妻 大唐敦婿 逼婚36计,总裁的旧爱新妻 宠妃 时雨浅落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董卓之子 大明锤王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表少爷的抗战 大隋主沉浮 三国之殖民海外 
最近更新我在元末当霸王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 侯门第一纨绔 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 红楼之庶子风流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大谋谋天下 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 大舜西游记 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 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 哈哈哈,大明 太子无敌 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 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 带着武库回明末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 山风木鱼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txt下载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节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