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宋

林二虎

首页 >> 风流大宋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我在大唐做战神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王妃你是魔鬼吗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开局上谏被杖毙?二命上朝先服毒 我在天波杨府修仙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13章 挺进宰执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赵驷此次前来流求,还带着浮阳水师与两广水师归属地方禁军之后立刻出现的欠饷、扣饷的问题。其实在明州这里的水师,情况也差不多。

好在水师一贯是足饷发放,各级军官军纪维护尚且到位,眼前刚开始拖个一两个月,士兵还能约束得住。再加上背后有着流求的暗地支撑,对于整个军营这里的暗里补给一直进行着,否则整个水师早就开始乱起来了。

而且这段时间以来,跟随着蔡京一帮党羽上台的官员们,有的为了短期的政绩飞升,不惜在地方横征暴敛,对于没什么地位的商人直接罗织罪名,进而直接夺去他们的家产。

“现在尤其是沿海的江淮、两浙、福建三省的地方官府和胥吏已经开始形成了一股风气,大家纷纷谋夺中小商行商户的财产,一则中饱私囊,二则进贡朝廷捞取政治利益。”赵驷告诉流求这里的众人,“而且,看着新皇帝与蔡京的态度,东南的形势还会继续恶化下去。他们的观念里面,农业是米袋子,能吃饱就好,而商业不过是钱袋子,能抢多少算多少,就算完全被抢光毁掉,也问题不大。”

“荒谬啊!东南各省,商业已经是主体,种稻米的农民要靠把它们卖出去才能补贴家用,种桑麻的农民也要靠丝布交易才能吃上饭,还有大量烧瓷器的、铸铁器的,搞石刻的,都需要靠商人才能外销到需要的地方!商人要是都破产了,江南的农业和手工业怎么可能还会好?”李峰忧心忡忡,毕竟江淮是他的家乡,还有处州那里的瓷窑等产业,都是他这些年来悉心扶持的心血,可惜大宋这帮官僚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认知。

赵驷带来的这些情况,立即正式通报给了正在召开的大议会,让议员们加入讨论。

议员们来自于各行各业,有些消息很快也就传了出来:流求商人最多的生意合作对象就在沿海各路,这些变化他们其实也已经有所察觉。因此,就有性急的人来到议会门外请愿,希望大议会督促执政院、军事院拿出应对的举措。

流求目前的风气正是在鼓励百姓关心军政大事,而且由于岛上独特的环境制约,他们也不担心有会有任何消息外传出去。

当然,宫十二最早提出的“兵谏”建议还是一下子就被大多数议员否决了,同时传出后也遭到了流求民众的反对。他们倒不是不关心秦执政的死活,而是觉得这是一条两败俱伤的馊主意:先不说流求人对于中原政权有着一种天然的畏惧心理,关键在于,两边一旦正式开仗,商贸就会立即中断,局面一下子就会难以收拾。

中原不仅能向流求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精美商品以支持对外海贸,而且也是他们从自身以及交趾、浡泥等地生产或转运而来的稻米、珠宝、香料、木料等商品的巨大销售市场。

这些潜在的损失,可是关乎流求全岛人的未来市场。

“最好的办法是保持沿海贸易的正常进行,但是却又能免受这些地方官员贪婪手段的染指!”这是大多数议员们的建议。

于是,大议会很快通过了第一项决议:物色一些蕃商出面,由他们出面去收购沿海各路破产的中小商户的相关产业,以确保这里的商业环境不会中断。这样的话,这些地方生产出来的产品还能有销路,同时流求贩运过去的东西也能有市场。

当然,有人也提出:这个决定还缺一个保证,那就是如何保证蕃商的利益不被这些地方的贪官胥吏们所刮取?

“海盗!海贸能兴盛,那是因为我们流求水师与东南水师剿灭了海盗。既然现在海事院解散了,东南水师的饷银又扣发欠发,不如叫他们直接反出一批人跑到海上,以海盗之名给那些官员们一点厉害瞧瞧!”

这项建议非常有智慧,立刻得到了大议会的认同,并顺利地通过表决成为第二项决议,建议赵驷、顾大生等人先行挑选三成左右的精锐之兵,让他们以饷银不足为由,直接出海“逃亡”,实际交接给流求的神蛟军进行控制指挥,直接列为一支独立舰队,可以海盗的名义袭击沿海各港口,并逐步控制从北至南的主要航线,不仅仅是现在就给这些沿海官府一点颜色看看,而且也将逐步改变海上的控制局面。

而如果大宋朝廷对此依然无动于衷的话,可以考虑让剩下的水师士兵继续再“逃亡”一至两成,这样留下一半不到的士兵,这军饷一事也能算是有个解决之法了。

这个决议,既解决了赵驷的大问题,也算是大议会对于宫十二与林剑建议的一个积极回应。

当然,对于秦执政的下落,大议会仍然是十分重视,最后通过了一项并不公开的决议,授权飞鹰军动用不超过二十人的规模,并预批了一笔极为宽裕的预算,赴中原查探真相。

赵梧已经快两年多没有见到哥哥了,此次闻讯也从唐州赶来。

看到如今已经在流求格致院里有所重任的弟弟,赵驷自然也十分地高兴,同时告诉他:“秦先生信中说到,考虑到局势有可能恶化,他同时已经安排高邮那里的人尽可能地都要迁往流求,既包括秦家庄的人,也包括菱川书院。所以,这次过来的人不会少,可得在流求这里做好安置!”

“菱川书院都要搬来?”赵梧倒是吃了一惊,继而又想了想道,“那我最好还是现在就动身去一趟高邮,那里千头万绪,又不能拖延,须得越快越好,而且沿途之事,我正好一路过去可以安排好!大哥你看呢?”

“我看什么?”赵驷面对自己的弟弟,难得地笑了,“你想去你就去呗!”

看着赵梧忙不迭地转身就要去准备的样子,赵驷又突然叫住了他,然后却是卡了半天之后,才开口说:“有些事情,想清楚了就大胆地去说,别学我。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秦先生照顾帮着,也不是每个女孩子都能像你嫂子那样地主动……”

赵驷的前半句说得很突然,最后一句却是把话说得极为明白,赵梧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啜嗫着道:“大哥,你说啥呢?”

“说啥你不知道吗?自己记住就好,谁也没法帮你!”赵驷有点小生气,猛地拍了拍自己的弟弟的肩膀,“都这么大的人了,长点心好!”

“只是,现在秦先生下落不明,我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提这事?”赵梧却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越是这个时候,女孩子才是最需要关心的啊!”赵驷却仿佛一下子在这件事上很有经验的一样,“算了,你也别刻意去讲,只是注意对人要付出真心。只要你付出的是真心,别人一定会感觉到。”

“这个我会做到的,大哥你放心!”赵梧使劲地点头。

赵梧先启程出发后的第三天,赵驷也与林剑他们商量好了水师相关士兵如何“逃亡”、以及流求水师这里将要如何接应以及后续的管理事宜后,立即返回明州。

回去之后,他还要继续关注此时留在京城里的胡衍的状况。

胡衍最早在秦刚出事之后,就第一时间为带着为大家查明真相的重任赶了过去。

但在他最先传回了秦刚下落不明的消息之后,就一直没有具体的进展。

然后又过了没多久,居然就传出了他在京城留了任,并且还是在蔡京的新设的讲议司担任了详定官一职的消息。

由于蔡京动手分拆东南海事院的动作极快,李纲表现得极为激烈,直接辞官回了无锡老家,说是静心读书,准备重走科举之路。其余人等,由于蔡京安置得地方还不算苛刻,也都随遇而安,相互间草草告别,各奔东西了。

不过胡衍随后就迅速写来了书信,诚恳地表示:在这在京中,他联络到了当年一起支持大哥以及认可大哥的官员,大家都不想让秦刚的政治遗产就这么被蔡京等人全盘侵占,所以他们才推举自己站出来,与蔡京一党进行了艰难地博弈,从而总算才能进入到了眼下最重要的讲议司里面。

胡衍同时还指出:新天子肯定会推行新政,讲议司便就是下一步的朝堂中枢核心,他拼尽全力能够在里面占据一职,不仅可以实现对蔡京等人的制约能力,而且也是能够更好地庇护海事院中被分拆到各处的一些兄弟。

言语间,俨然已经是当前大家的靠山与保证了。

赵驷在最初收到信后,当时还没有什么过多的想法。

但是在到了流求之后,在与岛上众人商议大事时,当提及胡衍的表现时,心细的李峰提出了他的疑问,之后也在众人的商议下觉得这里面的问题很大。

宫十二更是要求林剑在安排向京城那里派出的飞鹰军一事,除了他们几人之外,绝对不能再向中原那里的任何人透露一二,哪怕就是在京城里,也绝对不能与胡衍发生联系。

对于赵驷而言,这次的流求一行,不仅是基本解决了出发之前所担心忧虑的种种具体问题,更是让他亲眼目睹了大议会在岛上政治生态中的明显地位,由此,他也不再担心后方再会出问题。

所以,直到这次回到明州之后,赵驷这给胡衍写了一封拖延已久的回信,信中先是解释了拖延这么久的原因:东南水师以及南北的两支分舰队在这次朝廷重新划分归属权后,遇到的种种问题。

胡衍当然十分清楚这里面的真实原因。秦刚自从在处州编练绿曲兵开始,就一直遵循着满编足饷的标准,这也是再到西北、北方以及流求诸地的军队士兵保持着极高战斗力的重要基础。一旦回归地方,再以此时大宋禁军中的种种惯例,显然是无法保证军队的稳定。

同时,赵驷在祝贺胡衍成为了讲议词的商旅业详定官之后,还忧心忡忡地告诉他在沿海几路出现的各种盘剥、掠夺商人的风气与趋势,也算是提出了一个难题,希望他这个新晋的胡详定会如何兑现他的诺言!

赵驷的回信没有走顺风行,而是通过普通的官驿定定心心地发到了京城。

此时在京城里,与忙碌的胡衍对比,秦湛近来的颓废状态,却是因为那天虎哥的事情,变得更加地严重:

他既无法接受秦刚失踪了的事实,更像是无法接受当下大家因为离开了秦刚之后的一盘散沙状态。因此,他整天都是一副郁郁寡欢的状态,什么事情也不做,就是在京城各处游手好闲着,穷极各种消极面世的状态。

京城明面上的生意事情,都由谈建接手,暗里的京城情报网只能由钱贵尽数接管。

另一边的虎哥的行径也极让人不齿,他口口声声找秦湛索要的钱是遣散安家费,但是在拿到钱之后,却并没有如其所说那里回西北安家,而是一转身就在京城的一家镖局里做了镖师——原来却是早就找好了跳槽后的下家。

就连跟着李清照前后只去了秦家几次的丫鬟阿珠都在私下里议论:真是白瞎了秦姑爷对他们平日里的照顾。

不过,还没有轮到阿珠去吐槽别人家的事情,就在她自己伺候的小主子这里,却是出了更让她烦心的事情:赵家三郎赵明诚最近过来得有点勤快。

要说赵明诚,则不得不提一下他那个如今官运亨通的爹爹赵挺之。

赵佶登位之后,自然是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一阵子的人事调整:

由于苏轼请求致仕,蔡京得以继位右相;章惇虽然仍是左相,但已经被打发着去做先皇安葬的山陵使诸事;同时,曾布却像一条疯狗一样,派了大批手下,恨不得就盯着章惇此后走过的每一寸路、做过的每一件事,开始一丝一毫的复查,但凡要有个遗漏缺失的,一定就会跳出来进行大肆攻击。

还好,赵佶尚能守得住方寸,迄今为止,对于弹劾章惇的奏章尽数留中,不过还是派了人给这位老左相递话,意思是:朕这么着一直护你也不是个事啊,你自己做事可得要上心啊!

曾布暂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左右相之位,但他还是积极努力地想办法拉拢建立自己的人手势力,在他的大力推荐建议之下,赵佶提拔了赵挺之新任吏部尚书,而空出来的御史中丞则安排给了回朝不久的侯蒙。

赵挺之担任吏部尚书,不仅意味着他就此掌握了提拔任免朝中官员的实权,而且还是在新帝即位的关键时刻,所以赵挺之非常清楚天子的用意,于是开始力主绍述之说。

因为他已经看得很清楚,赵佶十分认可他的皇兄哲宗对神宗皇帝的绍述之为,只是因为绍圣新政乃是章惇一手实施,他刚坐稳皇位,自然不希望身边有这么一尊前朝宰相大神来掌握这一切。

所以在此时,朝堂上突然站出来了一个力主绍述的赵挺之,而且这个赵尚书又是长得高大英俊、一表人才,更重要的是,他还与那之前刚致仕的苏老相极不对待,真是合适得不得了的人才。

于是在亲自接见了几次之后,赵佶便十分大方地又给他又加上了尚书右丞的职位。

在北宋一朝,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枢密使、枢密副使、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还有参知政事这九种职位统称为执政,俗称副宰相,加了“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便就是宰相,此时不设宰相,以门下侍郎前加左仆射为左相,中书侍郎前加右仆射为右相。总之,这宰相加执政一起统称为“宰执”,都可称为相公。

因此,赵挺之历经多年的奋斗,终于“挺”起来了,挺进了大宋宰执行列之中!

一方面是父亲的升职荣耀,另一方面又是秦刚被“莫名其妙”地成了大宋禁名词,一片痴心的赵明诚终于感受到自己的春天要来临了。

所以,这段时间,赵明诚频频来到李家拜访,来时总是携带一些新近去他们家拍马屁者送来的一些金石印本,名曰“同好交流”,倒是不太好让李清照将他拒之门外。

只是赵明诚的眼里只有李清照,却是不会在她的身边人那里多花费心思,而他的好友陆浩也就最多能指导他下决心去撬墙脚,同样无法知道提醒他在撬墙脚的时候要收买人心的诸多技巧。

而在李迒这个秦刚小迷弟的带领下,阿珠也成了秦刚小迷妹,他们俩总是在赵明诚走后,极尽各种可能地在李清照的面前,啰嗦着各式各样的暗示提醒,搞得李清照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绝顶聪明的李清照不可能不明白赵明诚频频过来的用心,按理说,她原先也没有这些心思来应付他。

但是这两天,就快要到她与秦湛约好的见面沟通时间,她必须要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还得有更加合适的地方。这时,赵明诚无疑也就成了最好的工具人。

李清照只是在两天前随意做了点简单的暗示,赵明诚就立即心领神会地组织了一场京城里的金石爱好者聚会,并顺利地邀请出了李清照一同前去参加。

而秦湛眼下的生活状态算是非常纨绔的那种,毕竟前些年做生意挣到了大笔的钱,大宋朝的京城,绝对不缺可以让他享乐的地方。

秦湛与虎哥之间的接头,可以随便选在蹴鞠场、相扑场以及各种演艺瓦子,那里人多眼杂,却是极地地掩饰住了他们之间的来往。但是要与李清照见面联络的地方,却是没法继续在那里,需要费点脑子设计了。

所以这才有了赵明诚组织的金石同好聚会,秦湛自然也容易去找个足够的“附庸风雅”理由,混了个参加的资格。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凡人策 吞天塔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养只小人鱼 穿越大周 修神外传仙界篇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斩天剑】 曼陀罗妖精 和竹马睡了以后 东汉末年枭雄志 仙灵图谱 猎天争锋 萧阳叶云舒 都市花语 重生后我带着小青梅白手起家 贵族 快穿之大佬拿了渣女剧本 
经典收藏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北宋大法官 新京喋血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明末军阀 
最近更新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 东方神话集 大宋河山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三国之杨家天下 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 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 红楼大国师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嘻哈史诗看古今 大明1810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 李隆基的纨绔皇孙 以捕快之名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