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宋

林二虎

首页 >> 风流大宋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 最强兵王 衣冠不南渡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靖难攻略 暄和皇贵妃传 大夏第一宠妃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46章 预定的帝师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南讲堂胡同,李格非家。

李格非的脸色已经好几天没有正常过了,这朝堂的风向说变就变:年初的黄庭坚与秦观突获大赦一事暂时不提,近期的二苏从岒南北归,便就是突然地在整个朝堂投下了一颗轰天雷一般,炸得普通的官员开始晕头转向,新党的附从们也一个个地忐忑不安,而像他这样本想安定求生的人,则是一下子也没有了安定从容的心态。

是人,总是会不断地“想当初”的:

想当初,他因受苏轼牵连,而被外放到了广信军,算是被打上了清晰的蜀党印记。如果从那时起,便能与黄秦诸人一样坚守立场,今天也就算是熬到了苦尽甘来的一天。

但是当时的他,看着随其受苦的妻儿于心不忍,最后还是去托请了早年在韩琦门下的同学关系,这才得以返京重任。

只是这样一来,他便是主动将自己的身份从苏门转到了韩门。而且,从此之后,他也刻意地开始回避再与苏门中人的来往,与过去的邻居陈师道,以及继续留在京城的秦湛等人,几乎便就隔断了来往。

当然,宋时的师门之见并没有后世那么严重,单纯只是改换门庭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大家也都清楚,此事背后的真正意义,却是政治派别的站队:

相对中立的韩门,可能会更加适合李格非的判断,而且当时的他,还一心与新党中的赵挺之拉关系、而且还曾寄希望于和他结成亲家。

对,秦刚!秦刚可是蜀党的死忠,自己之后不是阴差阳错地把他招为女婿了嘛!

想到这里,李格非便匆匆叫来自己的女儿,却被告之:清娘下午就出门去了——自从秦刚这事一定,他对女儿的管束也只能放开,又恢复了之前的那种放养状态。

等到了傍晚,清娘才由跟着侍奉的丫鬟阿珠陪着回到了家。

“又去哪里了?”李格非故作生气地责问道。

“南园苏家,和坡翁谈诗去了!”

“南园?苏……苏家?”李格非大吃一惊,顾不上自己的话语都有点结巴了,“可是、苏、苏老、苏相公家里?”

“父亲为何不像以前那样,直接叫坡翁老师不好吗?”李清照却是大大方方地说道,“坡翁可没有不认你这个弟子,今天回来,他还让女儿带给您一封亲笔书信。”

说着,李清照便将信件递给了他。

李格非一时不太能够接受这种意外的事情,接过信件后,连着两下都没拆对封口,只得故作掩饰地说道:“那个,你先回房去吧,你娘说一会儿就会将晚饭准备好了。”

回到了自己的书房,镇定了一番之后,李格非这才重新打开了这封书信。

信纸展开,熟悉的笔迹、熟悉的语气,回朝拜相的苏轼只是简单地写道:回京之后,这次见了清娘,认为李格非把她培养得非常好,才华横溢,也相当配得上秦刚。他现在因为回京复了相,身份敏感,就不再单独邀请他过去了。但是,日后大家一起同朝为官,都是尽心尽力地为朝廷做事,不必太生份了!

正是因为苏轼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字在指责他,也没有一个字抱怨自己在岒南的受苦,更没有一个字在炫耀自己如今的风光,信中都只是一位慈祥的老师与自己弟子之间的谆谆家常,这才看得李格非眼睛湿润,整个人都有点哽咽了。

“笃笃。”有人在敲书房的门。

李格非赶紧擦拭了一下眼睛,整理了一下情绪,这才说道:“进来。”

进来的正是李清照,她偷瞄了一眼父亲,便知情况正如她所料,于是开口说道:“大人这几天心里忧愁,女儿在旁边看得很是明白。其实,此番坡翁回京拜相,女儿一个月前便就知晓,只是受人之托,不得吐露而已。”

“一个月前?”李格非初听,惊得快要跳起来,不过他也是心思聪慧之人,一下子便就想到了一个月前回京的秦刚身上,可是,最近发生的一切,都是这个小子在背后策划的吗?

“徐之回来的当天,我便跟他一同去了章枢相那里,徐之那天便就是托枢相去劝说章子厚,同意并接受坡翁回京拜相。那时的时间甚早,他们两人也对女儿再三嘱咐,当天所议之事不得泄露外传。”李清照简单地说道,“到了今天,一切尘埃落定。我也去过了南园,坡翁待我甚好,又带了信回来给大人,却又有何可担心的呢?”

“唉!你是无法体会为父此时的心情啊!”李格非摆摆手道。

“大人是为当初没有能够坚守在蜀党这一边而后悔吗?”李清照却是发出直击灵魂的一问。

“你岂能如此看待为父?”李格非却是两眼一瞪,很是不满,“政治判断出错,愿赌服输,我也不会做那反复小人,只是看了苏相公此信,情真意切,为父心中有愧啊!”

“大人您也不必多想。徐之也有过话让我转告:朝政之乱,乱在党争。党争如覆巢之难,安有完卵?这次他向陛下进言,请坡翁回朝,又进言朝中两位章相,便就是希望能够平息党争,调和内斗,让朝堂之上更多一些如大人这样的中间平和之派!”李清照却是眨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说出了这么一番令李格非绝对意想不到的话。

接下来,李清照便把从那次在章楶府上所听到了一些对话,以及其后与秦刚在一起两人相互探讨的观点,一股脑地都告诉了李格非。

也的确是李格非一直以来便十分重视自己的这个女儿,尤其是在这几年里,眼见着她的诗词才气甚至是政治眼光都已经不亚于自己时,他并没有像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父亲那样,急于去否定或打压她,反而会引以为豪,极其尊重并以至于直接采纳她的建议与观点。

听完了之后,看着有点发愣的父亲,李清照却是十分奇怪:“大人平时不就极其反对党争?可是认为徐之的此策不可行?”

“哦,没有,没有。”李格非随口敷衍了一句,在心里想到的事情却是:“这个徐之,也真是看得起我家清娘,如此重大之事,居然也不避着她去商议!”

“阿嚏!”

秦刚突然打出了一个响响的喷嚏,他来到京师御拳馆找周侗,却得知师父去了河东军营不在,回头就遇上了跟着一位地字级拳师在学习的李迒。

“姐……夫,受凉了么……”李迒一开口,才想起秦刚嘱咐的不要泄露他的身份之事,一下子有点傻愣在那里了。

“没事!”秦刚面不改色地又向那位拳师拱手道,“在下林冲,表字介甫(姐夫),与这位小兄弟之前是认识的。”

“哦,原来你就周师父收的入门弟子林介甫啊!”那个拳师倒也没往别处想,“一直也不见你过来,都说周师父的这个新弟子很神秘!”

“哪里,老师说我根骨不错,先不用练拳,而是要先练气,所以便是一直是在家里自我练习,所以来得少了,也不少了向各位师父请教的机会。”秦刚也半是认真地回答,“这次是来找老师请教些问题,没想到他外出了。”

“既是周师父的亲传弟子,在下也帮不上什么忙,你们既是认识就聊聊吧,我去后院看看。”说完,这位拳师便拱手离开了。

“都怪我,下次我保证,不随口乱叫了。”待只剩下他们两人,李迒赶紧认错。

秦刚自是瞪了他一眼,转而问道:“你倒一直来这,可曾学了多少功夫?”

“我学得可多了,这里的师父又多又热心,我都学了十几套的拳脚!”李迒一脸的小得意,却是听得秦刚一愣。

不过,在看李迒演示了几招后,如今的他便是能看出几分门道了:李迒学的只是一些拳法套路,也就是俗称的花拳绣腿。拳馆的挂名弟子,可以找这里的任何一位师父去学习各种拳脚刀剑,不过只有招式,并不会被授以心法。

秦刚在南洋一行的来回程中,的确也是无杂事干扰,极其顺利地达到了心法第二层的八九成境界,可就是从回到了明州开始,先是去处理义乌县的招兵与盐民生乱一事,接下来又是回京,便一直卡在了这个地方过不去,本想这次来找周侗当面请教,却不想没能见着面,也就只能作罢了。

过了两日,秦刚接诏,可以入宫向天子陛辞回明州了。

进得宫中,赵煦正在桌案上详细研究着这次他进京时献上的南洋海域图。

当时的南洋海商已经凭借经验画出了南洋的主要航线图,秦刚就在它们的基础上,依据自己在后世的经验,修正了主要海岛位置、大致海岸线的走向,已经非常接近于真实地图了。

当然了,在这张海域图上,秦刚刻意地将流求缩小为一个比海南岛还要小的小岛,以避免被朝中人所关注到并惦记。

不过,即使是这样的海域图,对于些时的赵煦来说,就已经非常地震撼了。

而在海域图的另一侧,则堆放着他让内侍从历年奏章中翻出来的南洋诸国的朝贡卷册,正在饶有兴趣地一一对应寻找着交趾、占城、真腊、三佛齐、浡泥、麻逸等等这些南洋诸国的各自位置所在。

“秦卿你来得正好,就这海图上的这些南洋诸国,你可都曾去过?”

“微臣受陛下重托,巡阅南洋,震慑百国。其实也就是去了交趾、占城、三佛齐与浡泥这几地。而此海图也是历经了南洋海商两三百年以来数代人的积累,方才绘成,尤其在这三佛齐以西,经过马六甲海峡,便为西洋,那里的真腊、驻辇等国,都是幅员万里,拥有不俗的实力的大国。”

“哎呀!”赵煦感慨道,“天下之大,的确让人大开眼界。”

其实,大宋一朝虽然也保持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传统观念,但是宋朝的皇帝,更加尊重于非中原地区的各地政权,不仅仅愿意与北方的辽国结成兄弟之邦,更是对类似于高丽、倭国、大理以及交趾等诸国以各种更加平等的外交待遇。

关于秦刚在浡泥城所实施的宋商自治总督府模式,赵煦也并不反感,甚至还相当地感兴趣。他还借由着这幅南洋海域图,也进一步地与秦刚探讨起了哪些地方是重要且关键的,哪些地方还可以沿用浡泥模式,进一步去推进宋商的自治模式,实际上也就是用最高效的方法,建立起大宋的对外辐射与影响能力。

而且,由于这次海事院成立后第一个半年,就向京城上缴了远超往年数倍的海税收入,赵煦对于海事院的既定政策更是信心十足。

赵煦直接许诺:让秦刚可酌情视海贸情况的发展情况,在东南沿海各州随意增设市舶所,反正只要是在原州赋税不减的情况下,再新增海税的收入,这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赵煦在即位之后,无论是开始在高太后管束之下,还是之后亲政,都是一如既往地过着非常俭朴的日子。但是自从去年年底,秦刚向京城送来了关于浡泥之战的丰厚战利品后,赵煦就真正体验到了大把花钱、大把赏赐、大把地同意底下各项预算请求的爽快之处。

有道是“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如果接下来,再让赵煦回到之前的那种节俭日子,估计是是极难再适应了。

所以,引苏轼入京为右相的主意,除了反应出赵煦本身逐渐调和的政治倾向以外,同样也是有着这方面的“私下算计”:只要苏右相在朝堂中的位置稳上一天,秦刚的这只东南钱袋子就不必会有任何的担忧。

君臣二人正是议论得起劲,有内侍来报:“皇后娘娘求见。”

“快,请她进来。”赵煦转头笑着对秦刚说,“皇后也说今天要再见见你,大哥儿接下来的许多事情,她还是当面问问你,才会心安。”

大哥儿便就是赵茂,他是赵煦的第一个儿子,皇宫之中,也都是以大哥儿、二哥儿这样子来称呼皇子,就连皇帝也不例外。

刘皇后此时进来,这才是秦刚第一次瞧见她的正脸容貌。

或许是有了先入为主的成见在心,秦刚瞧她虽然长了一副俏丽明艳的容貌,但是眉目之下,却总是掺杂了太多过于明显的算计之心以及几分肤浅的骄纵神情。

“唉!一国之君,怎么就连身边人的面相都看不出呢?”秦刚的内心也在为赵煦感到悲哀。

“臣妾听说秦龙制近日就要离京,心里想着是一定要见上一面。就算是只为大哥儿讨几句安康成长的福气话也是极好的。”刘皇后今天一开口,却不知为何这般地和善可人,难道只是因为天子也在场吗?

“圣人还是相信宫里下人们所传的不靠谱说法。”赵煦显然是知道大家私下对秦刚是药师菩萨弟子的传说,不过他责怪皇后的口气却是宠溺多于反对。

“臣妾就是一个女子,同时也更是大哥儿的母亲,民间便有‘进庙烧香、见佛礼拜’的习惯,更何况,官家的身边就有着这样的一位现成菩萨弟子呢?”刘皇后更是借势撒娇了。

“回皇后娘娘,市井传说,多有不实,微臣只是凡夫俗子一名,当不得菩萨弟子的头衔。”秦刚自然不敢应承,而是出言先行否认一番。

“官家,臣妾虽在后宫,却也常常闻听秦龙制在外,文能治事、武能统军,又是杏林圣手,这次倒也有个和大哥儿相关的想法,不知道官家能否应允呢?”

“哦?和大哥儿有关的。你且说来听听。”

“臣妾看着大哥儿这些时日长得越来越聪明听话,看着便是与官家更像了几分。又听闻太后、太妃说过,官家九岁登基,便能听取朝政,那是与小时候便有多位名师教导有关。所以臣妾却是奢望着想为大哥儿提前求取一名好老师呢!”刘皇后嗲声嗲气地说道。

却是听得站在下方的秦刚心里不由地一紧。

“哈哈,大哥儿才满周岁,圣人你这也是太心急了吧!嗯,不过……”赵煦转念一想,立刻便明白了刘皇后的想法,“莫非圣人是看中了秦卿,想要提前预定他来做大哥儿之后的老师么?”

“官家圣明,臣妾也不是心急,就是突然有了这么一个想法,就过来说说,也想看秦龙制是否愿意!”刘皇后说完,意味深长地便看了秦刚一眼。

高手!出这个主意的,一定是个高手!

秦刚默默地在心底评价道。

赵茂虽然只有一周岁,但当今天子只有他一位嫡子,而且又是长子,不出意外,那就是接下来的太子,未来的天子。

所以,从表面上来看,让一位大臣来做赵茂的老师,那就是妥妥的未来帝师啊!都是无法推辞得掉的恩宠与荣誉。

但是问题却出在当今天子的年纪上。赵煦此时方才二十四岁,正当壮年,哪怕他的体质偏弱,按前面几任皇帝的平均数,皇位上再坐个二十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而且,赵煦一旦决定让秦刚来做赵茂的老师,那么他越是看中秦刚的才华,就越不可能再重用秦刚了——因为,这是他给儿子留下的宰相!

从正方向说,如果赵煦就现在开始重用秦刚,等到了赵茂可以继位时,新皇帝将如何驾驭这个前朝的权臣呢?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选中了太子李治之后,为他挑选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大将李积作为辅佐重臣,但却先找了个理由贬谪李积,再嘱咐李治一旦登基后就立刻召回他并加以重用。因为只有这样,李积才会对李治感恩戴德,从而甘心效力。

这样的招术,被后来的多位帝王反复运用,屡试不爽,相信对于赵煦并不陌生。

但是,从弄权对手的眼里,想出这样的一条计策,那就是存心坑害秦刚了:

至少目前为止,没有人会认为当今的皇帝会短命。那么,一旦赵煦认定了秦刚会是辅佐自己儿子的最佳人选,那么从帝王家的利益出发,秦刚在本朝的政治前途也就彻底结束了——赵煦一定会冷藏他,至少不会让其轻易回到中枢。

如此的妙计,定然不会是刘皇后这等简单清澈的大脑能够想出来的,再结合不想让他回朝进中枢、以及与刘皇后关系密切之人,秦刚基本就锁定了章惇。

“看来,章相公对于那天我的承诺并不是十分地放心啊!”秦刚暗想。不过也难怪,在巨大的政治利益面前,什么诺言、发誓,都是极不靠谱的。相信他人诺言的政客,才是最不成熟、最没经验的政客。

“此事再议!”赵煦虽然没有立即应承,但从他若有所思的表情看来,一定是听进去了。

也许,帮着刘皇后出主意的人,正是这样的想法。

接下来,刘皇后又是对秦刚大加赞勉,并且在她的建议与提醒下,赵煦立即表示,应该给秦刚的父亲秦福再升一级官,同时还要给秦刚的已故母亲再次追加诰命。这些事情,他还安排了宦官必须要专程前往高邮去宣旨。

对此,秦刚只能再次拜谢皇恩。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洛公子 凡人策 碧蓝航线界限 背剑之人 后宫春春色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真是大神医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踏天境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阴阳捉鬼师 奇术色医 从红海开始崛起 高铁首席专家 梁寒郡的日记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大唐游侠儿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唐人的餐桌 唐奇谭 被追杀的我,被敌人推上了皇位 表少爷的抗战 
最近更新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 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 大魏第一武卒 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 唐末从军行 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 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 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 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穿越1644 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 大树将军冯异 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我来现代当明星 三国大反派 王直 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 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