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宋

林二虎

首页 >> 风流大宋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修罗武神 世子无双 三国:从徐州县令开始争霸天下 嫡女惊华:倾世小魔妃 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后妈的女友gl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1章 封赠父母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五天后,杭州的官场都知道了秦刚要来两浙路巡察学政的事宜了。

大宋一朝,虽然对教育相当地重视,但是其行政管理权一直分散在礼部与国子监,地方上虽然各军州县均有设立教授,但均只对地方长官负责,一直缺乏一个从朝廷统一进行协调规范的机构,这也就导致了各地的教育兴学之事参差不齐,多看地方长官的教育意识与相应支持程度。

提举天下学政司是蔡京希望为自己积攒政绩、博取名声而提议成立的朝廷机构,而首任提举该司的学政使,正好又被他顺手用来向秦刚示好。

所以,秦刚在两浙路这里,还是能够沾上蔡京一众党羽的捧场响应之光,在金宇整理好的两浙路的官学图书馆之事,执行得都算是相当不错的。

现知杭州的李琮,字献甫,早在神宗时,就因主持青苗法功绩突出而得到提拔。元佑元年被坐罪贬职,至绍圣时才得入太府卿,此时来知杭州时,身上还兼任着刑部侍郎、宝文阁侍制等职,妥妥的从三品大员。

秦刚便是依礼向他送上拜帖,约好时间专程拜见。

这李琮虽是新党,但资格甚老,此时又是七十二岁之高龄,无须关心自己的站队位置。他与秦刚见面,相互官场上的套话、客气话讲了一箩筐,然后便是双方都引以为傲的青苗法的实施心得相互聊聊,等到时间差不多了,便点汤送客,完美地完成了一次官场社交。

两浙路各地闻讯而来的各地学政官员,自然会有金宇一一接待,然后凑得人数差不多了,便请得秦刚统一见个面,说说勉励、肯定的话而已。

到了杭州,秦刚才知道一个新变化,师伯晁补之在被得到贬任处州的诏令之后,带着家人从亳州出发,不料行到丹阳途中,其母杨氏夫人病殁,立即便奉灵柩还乡,按时例应在家里服丧三年。

于是,秦刚便缩短了在两浙路的各地视察时间,而官场上的走马观花,大家都是十分清楚:学政使所到之地,官学课堂里自然都是窗明几净,尤其重点介绍,学舍伙房都是每天买的新鲜菜蔬烹制,决不会用预烧好的隔夜菜肴加热。

而且各地新建图书馆的动作也是极快,“恰巧”前来借书的寒门学子,在学政使面前感动得“热泪盈眶”,誓将好好读书,将来报效朝廷。

秦刚一路看破却也不点破。

绕了一圈之后,便告别了两浙路官员,由杭州往西北方向直接进入了江南东路的宣州。因为朝廷将张耒再贬至黄州监酒税的诏令已下,若非新任知宣州的官员有事耽搁,导致张耒目前只能滞留在宣州,秦刚竟也要错过了这位小师叔。

宣州只是秦刚借道前往江淮东路的途经,所以他换上了便装,带着护卫轻身简从,直接去了张耒的住处。

由于张耒来时便是贬官,安置的宅所自然十分地破旧。屋子没有院落,推门进去便是正堂,一眼即见坐在里面的张耒,他在苏门四学士中虽然年纪最轻,却是长得大腹便便,时人常说其面似弥勒。

“见过张师叔,弟子秦刚来迟了!”秦刚进去后便立即行弟子礼。

张耒的性格坦然,初见秦刚先是惊喜,随后便下意识地将身子转过去,以示不肯受此大礼,并多有责怪地说道:“唉!你避便避了,我等诸人与少游原本就是已拖累你颇多,尔今何苦偏偏再来寻我呢?快去快去,可别让监视之人给看到了,于你不好!”

“师叔只是贬职在此,何人还敢进行监视?”秦刚一听便怒,立即转身吩咐身旁随从留两人在屋外警戒,其余几人迅速搜索周围找出监视之人。

随后,张耒见屋内只剩自己二人,便安慰秦刚道:“朝中章党当权,一心要将苏门众人尽数打压至底,此事任是由谁也难以改变的。徐之你能凭一身才学在西北屡建奇功,得蒙圣上提拔,这也算得上是少游与我等众人的荣耀。我已去信给诸位师兄,叫他们不得偏听外人挑拨,不要对徐之你有半分怨言。其余众人皆回信赞同,只是少游……唉!他应该是受到的打击过大,再则可能也是关心甚切。若是他有怨言,我作为其同门,在这里给你赔不是了!”

张耒的诚恳令秦刚既有点哭笑不得又深为感动,其实秦观没有给他回信,只是因为正在郴州的早已不是其本人。

秦刚见屋外警戒已经完成,便从贴身处取出秦观的亲笔书信,递给张耒道:“这是老师给文潜师叔的亲笔信,请阅之。”

张耒闻之大奇,接过书信一看,便知是秦观之笔迹,然而从读到内容开始,他的一张嘴便一直张着,直至看完都忘了合上。

再三看了两遍,才稍稍缓过神来,又想问秦刚,又不敢开口。

秦刚却是先作了一个噤声的手势,问道:“师叔可曾看仔细记住了?”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便接过此信,凑近灯火视其完全烧成灰烬并踩碎于脚下,才对张耒说:“先前我还带了给无咎师伯的书信,可惜他回乡服丧,只得暂时作罢。师叔这里可以细细思量,到底是继续前往黄州,还是去与老师相聚,我都可让人作好安排。”

张耒却是摆摆手道:“思量是用不着的,以少游兄的踌躇心性,尚且都能决意东去,如今这等朝堂,也让人无甚指望,一切就有劳徐之安排了。”

“柯山先生同意东渡,则为流求万民之福,恩师如闻,定然喜出望外。”秦刚兴奋地说道:“师叔只须按原样在宣州交接事务,然后佯装前往黄州,待到长江边时,我会安排好一艘船直接带师叔一家从顺江而下,至秀州【注:即今天的上海】后,自有海船接应,直去流求。”

这里既已商定,秦刚又留下银票若干,让张耒只需置备一些路上使用的物资,除了其自己收藏的书籍之外,其余一应物品,在流求都会有所准备。

此时,秦刚的护卫在门外报告:“报修撰,抓住两名可疑之人。”

秦刚闻听,便让张耒留在家中,说外面之事尽可交于他来处理。

来到屋外,只见护卫所抓住的两人已被堵了口绑得结结实实的,便说:“别在这里处置,先带到前面树林里再说。”

老办法,两人分开审讯,威胁他们如有一句不同便一起沉江。

很快就搞清楚,两人居然都是两浙路转运使胡宗哲的手下。这厮前番举报秦观、并且派人押送其至郴州,得了章惇的赏识,便提升成了正使,又加了本官,于是尝到了甜头,对于进一步迫害蜀党的事情越发地积极。

张耒在润州时,就已被其严密监视,甚至到了已经不再是两浙路辖境内的宣州,这胡宗哲也仗着距离杭州不远而继续盯着,真可谓是穷凶极恶。

“这个胡宗哲,老师的那笔旧账还没和他开始算,张师叔这边的新账他又主动给添上了,好好好,都加在一起好好算吧!”秦刚心头之火只能暂时再按下。

因为胡宗哲现在的官位朝奉大夫、两浙路转运使,是个正五品的官员,甚至还在秦刚之上。而且他现在握有富庶的两浙路财赋税收的实权,又深得章惇的信赖与看重。在郴州事件之后,秦刚就考虑过,通过明面上的手法是很难动得了他的,而且关键是目前流求的许多补给以及海贸生意,还多有依靠两浙路这里,当下动手,有点会因小失大,只能先让这厮再嚣张一段时间。

而这次抓住的两个监视张耒的人,他们已经见过了秦刚,自然不可能放回去。当然了,也罪不致死,秦刚便让人把他们一并带去流求,发配到某个工坊去劳动赎罪去。

宣州此处留了些人手,秦刚带其余人等便北上润州再过江到了扬州。

在扬州这里的官场的一应接待草草应付了事之时,突然闻驿马来报:宫中特遣天使已到高邮军,说正在等待学政使衣锦还乡,天子另有赏赐诏书待宣。

扬州官府诸人不敢有所拖延,俱恭送秦学政使回乡上路。

绍圣四年腊月。

高邮城南码头,知高邮军杨蟠、知高邮县吕令问以及军县一众官员尽数前来迎候。

杨蟠,字公济,庆历六年的进士,如今已经八十一岁的高龄。但他仍然坚持亲自相迎,除了秦刚的官品更高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杨蟠与苏轼相从甚密,当年苏轼知杭州时,他便是通判,两人亦僚亦友,公余唱和甚多。其二,杨蟠在来高邮之前的职务是知温州,在温州任上也是得了谈建、雷雨等人的惠泽帮助甚多。

当然,杨蟠作为偏向旧党的官员,到了这个高龄,其寄禄官却还一直是从七品的承议郎,并最后还被发来高邮这样的小军之地,那就是妥妥的贬置之意。

秦刚却是并不会小瞧,全程对杨蟠十分恭敬,丝毫不会作出任何上官的派头与架式,只是说自己顺路回乡省亲,何敢劳动知军亲来,又说自己兄弟在两浙沿海做生意,就曾来信讲过杨知州离任温州之时,地方百姓“攀辕卧辙,几不得出境”,实是自己做人为官之典范。

老知军听闻,心情甚是舒畅,连说秦淮海收得好弟子,又与他聊起秦观在荆南所作的《阮郎归》与《踏莎行》两词,虽是悲情溢纸,但是文辞绝美,果然是出手不凡啊!

这一老一少,从码头开始执手相谈,谈的又都是如今朝中明文贬官的作品,周围的一众官吏都表现得极其尴尬,纷纷四下寻找一些其它的话题攀谈,以示自己根本就没听见。

不过,人群这么一散,秦刚却是又看见了一个老熟人——童贯,原来这次皇上派来高邮传旨的竟然又是他。

此时童贯十分本份地走上前来,恭敬地向秦刚行礼道:“见过修撰,此次奉官家之命,特意来高邮候着,现在请修撰随我一同回府,圣上另有旨意要在修撰家中颁布。”

秦刚听了也不敢大意,便在众名官员的陪同下,直接向城东的北窑庄家里走去。

又是近两年的时间没有回家,北窑庄的道路上打扫得干干净净,保长王麻子此时正带着坊里的乡老齐齐地在道路两旁候着。

还是熟悉的道路、还是熟悉的家门,只是门头之上换了此前土门大捷之后,所获赏的“忠勇之第”钦赐牌匾。

门口探头的却是早已从菱川书院赶回来的小妹盼兮,按她本来的想法,早就要去码头去迎接的。但是有官府里的官员提醒,如今秦老爷也是有官身的人,而且是学政使的父亲,应该在家里等着,千万不能因为心急,就乱了纲纪,这样会给学政使添麻烦的。所以,她也只能按捺住性子,在家中的院子里陪着父亲一起等候。

秦福一早便被侍候着换了他的九品承奉郎的官服,家里也按官府来人之意,预备好了香案等物。

秦刚踏进门去,先是对父亲行跪拜之礼,以表示自己长期在外不能尽孝之意。然后这才与父亲一同,将门外的众官员请进家里。

那边,童贯却指挥着高邮的官吏,重新检查了一下香案,便提声喝道:

“有圣旨,秦福、秦刚接旨!”

众人纷纷起立,秦福与秦刚在最前方跪拜,后面众人也按序伏身。

“制曰:盛德开宝世之祥,衍庆恒由于祖泽。端本必先于孝弟。明王致,立教不外乎人伦。惟汝高邮承奉郎秦福,确守先规,凛承祖训,雅尚素风,长迎善气,躬治克勤于庭训,箕裘丕俗子家声。兹以覃恩,驰赠尔为承事郎。特颁纶綍之荣,式光庠序之列。”

这便是皇上又给秦福升了官,现在是正九品的承事郎了。

激动的秦福叩谢皇恩之后,童贯竟然还未结束,又拿出一卷黄绢,继续念道:

“制曰:睦族敦伦,一室聚雍和之景。扬休播美,大庭隆宠渥之恩。尔张氏乃集贤殿修撰、朝奉大夫、提举天下学政使秦刚之母,淑范宜家,令仪昌后,早相夫而教子,卑移孝以作忠。兹以覃恩,驰赠尔为宜人。贲象服之端严,诞膺钜典,锡龙章之涣汗,永播徽音。”

这是给秦刚已故的母亲张氏以七等宜人的外命妇封号追授。

伏在地上的秦福已经是感动得涕泪纵横,高呼皇恩浩荡,又领着秦盼兮再次向圣旨拜谢。

此外,童贯还宣读了皇上对于秦家的田地、财物方面的丰厚赏赐,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与章惇对秦观的贬斥打击之间相左,所有的封赏都规避开了秦福是高邮秦家庄四老爷之事,大家也都对此默契地避及不提。

宣旨结束之后,秦刚赶紧请各位官员重新入座看茶,又叫小妹立即给童贯以红包谢礼。

童贯伸手接过一摸就不薄的红包,喜笑颜开地说道:“这次官家特意嘱咐小人要提早在高邮等候,一定要在秦修撰衣锦还乡之时,当众宣读圣旨,可见对修撰的恩宠与厚典之重啊!”

秦刚自然是遥谢圣恩。

随后童贯却压低了嗓门对秦刚道:“今日贺者甚多,就不打扰了。咱家还得在高邮驿馆住上两日,修撰若得闲睱,可差人告之,咱家因西北的军事有些许问题讨教一二。”

西北的军事问题,秦刚心中一动,这个大太监居然还真的是找到了去西北领兵立功的机会了?不过此时他的脸上却是毫无变化地笑道:“童阁长千里迢迢来此,一路辛苦,先去休息,秦某得空便就告之。”

宋代的文官还是不宜与宦官有太多的接触的,尤其是杨蟠等人,只是表面上客气地尊重他是宣旨天使的身份,实际上却都还不太愿意与他多搭话,因为这也关系到各自的士林名声。

此后,大家各是上前纷纷祝贺秦刚及其父亲,再得封赏,大家客气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各自告辞而去。

蒋叔夫妇俩负责在外面的收拾,秦刚扶着激动不已的父亲入了后院,整个宅子终于恢复了最初的宁静。

秦福让盼兮帮着自己将身上的官袍换下,便自己手托着官帽对秦刚说:“刚哥儿,你陪我来一下。”

说完便一人在前,走进了后院单独置出来的一间供堂——秦刚离邮之后,家里房间多了出来,秦福便学着大户人家那样,单独置出了一间供堂,摆上了许久未曾供奉的祖上牌位。

进了供堂,秦福将自己的官帽端端正正地摆在了案桌的正中,拉着秦刚在堂前的蒲团上再次对着祖宗牌位跪下来,先磕了三个头,然后才认真地说:

“列祖列宗在上,老汉我托刚哥儿的福,又升了官啊!我请祖宗保佑,护佑我刚哥儿百难俱消、百害不侵,老汉我情愿折寿十年以报之……”

“嗲嗲!”

“你莫开口。”秦福突然变得很严肃,“在祖宗的牌位之前,你且先要认错!”

“我,我认什么错啊?”秦刚听得一头懵。

“盼姐儿虽然也在瞒我,但我在城里茶馆也是经常喝茶的,他们朝廷的邸报也是有人抄得来复本的,上面的字我也是大致都能认的。”秦福喘了几口气道,“你自己说说,你从小只是读书,也没去学个舞枪弄刀的本事,怎么就一个人带了兵,又是深夜袭营了,又是孤军入围了!你要是在前线有个三长两短,你可把你这个老父亲、还有那个妹子扔在家里怎么办啊?”

说着说着,秦福满是皱纹的脸上已经又是老泪纵横、悲伤不已。

秦刚一时手足无措,而且他被父亲勒令跪在那里,又不能起身,只得努力以言相劝:“嗲嗲莫为此事而烦恼啊!孩儿那也不是是逞匹夫之勇,也是有着精兵强将的护卫,也是有着事前完善的兵法谋划的啊!”

“罢罢罢,你老头子也不是糊涂人。今天把你叫到这里来,就是想问你一件事,如果你的官是越做越大了,你还认不认你是秦家人?”

“嗲嗲!你这是什么话?孩儿就算是做到了宰相,那也是您的儿子,秦家的子孙!”秦刚被父亲这句话问得是有点莫名其妙,但是转念一想,也可能是秦福一辈子做惯了小生意,从未想过自己的孩子能够身居高位至此,方才有此问。

“那好,今天你就当着祖宗的面,给我发两个誓:第一个,就是要站在秦家的角度上,要更加爱惜自己,切莫再去逞强冒进,不要断了我们整个秦家的依靠与念想。”秦福极其认真地对着儿子说道。

“好好,儿子就依嗲嗲的话发誓……”

“第二个誓,你必须要好好地对待盼姐儿,要把她当亲……要给她找一个最好的人家,千万不能让她吃苦受累,尤其是受委屈,知道吧?”

“嗲嗲!”秦刚不由地笑起起来,“您看您都在说什么话?盼兮是我的亲妹妹,除了您,就属她是我最亲近的人,我亏待任何人都不会亏待了她啊!您说的好人家、好去处,我答应您,一定要把她当成公主一样对待。对了,您还别说,儿子过几年,好好地立功,再向皇帝讨一个恩典,还真能给盼姐儿封一个县主什么的呢!”

“别啰嗦了,给祖宗发誓吧!”

待到秦刚依其愿望发完了誓,秦福才让其先站起来,长叹了一口气,眼神怪怪地盯着祖宗牌位,若有所思,又似有话想讲,却最终再也没有说什么。而是伸了伸手,这才让秦刚将他扶了起来。

秦刚终是觉得,今天的父亲实在有些古怪。

“走吧!盼姐儿应该弄好了晚饭了!”秦福挥挥手道。

回到了厅堂,果然晚饭已经摆上桌。饭桌上开始了更多的家里话题。

先是问了盼兮在菱川书院的学习情况,她说在开始的半年里,完成了格致学的入门基础课学习之后,开始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时,苏山长对其甚是喜爱,曾建议她去修学机械力学,但是她最后却是选择了她更喜欢的生灵学,也就是平常士人们所说的“草木鸟兽虫鱼学”。

秦刚却是赞同地说道:“遵从自己的兴趣,才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对于盼兮在菱川的学习,秦福倒是没有太多的反对,让家里的女子能读书,也是这个时代有身份有地位的家庭才能做到的,至于她学的是什么,倒也没有对于男孩子的那么多期望。

只是,他更是关切地问起了秦刚这两年在外的生活情况,甚至还在追问有没有收纳了秦婉之类的话题。

秦刚灵机一动,突然提出,如今秦老爷也是正九品的官身,是不是可以考虑在高邮再续个弦,给这钦赐牌匾的秦府也增加一位当家的主母?

“刚哥,你个小泡仔子,敢来消遣你家老头子了!”秦福忍不住爆起了高邮的地方粗口,作势就要抬手施行家法。盼兮先是被这个话题惊得目瞪口呆,却又觉得父亲此刻窘迫的神情好生有趣,不由地坐在一边哈哈大笑!

是此夜,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快穿】欢迎来到手撕白莲炼狱 特摄:我,贪欲者,欲望成神! 关东山,黑刀客 我跟极品娘把缺德奶奶嫁出去了 伏天鼎 忘羡的孩子们从天而降 搬空全球穿七零,科研军嫂有点颠 灭我秦家满门,我掀了你的天下 从小卖铺发家,仇人坟头草三丈高 绝色寡嫂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报告三爷,夫人又去打架了 开局创建米忽悠,全网求我别刀了 皇朝争霸!开局八百影密卫 乾坤葫芦 玄鉴仙族 天脉神主 满级女团大佬穿成糊咖带飞全公司 遍地尤物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诸天皇帝聊天群 谍海风雷 抗日之暴力军团 穿越之华夏崛起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特工代号431 敌谍一生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唐皇太子 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全球高武之我的系统送错了 问棠gl 医妃惊天:王爷,求恩泽 我有一个特种兵系统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生死主 明末军阀 
最近更新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 山贼之谋定三国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我家有个电饭锅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如何拯救德意志 穿越之铁血捕快 大唐镇国公 极品五世子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无双镇北王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