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宋

林二虎

首页 >> 风流大宋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我在亮剑卖军械 亮剑:开局成为汉奸,反手端掉鬼子司令部 三国第一狠人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暄和皇贵妃传 非洲创业实录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7章 谦逊的尚书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秦刚的这次入对,竟然从午后一直持续到了晚饭时间。若不是这次召唤秦刚越次入对已经引起了不少朝臣的非常不快,赵煦甚至都想留秦刚共进晚膳。

当然,赵煦十分清楚自己举止的边界,一旦做过,就不是对臣子的爱,而是令这个臣子置身于嫉妒的言官的风口,随时要迎接各种猛烈的抨击。

“正如卿文《少年华夏说》所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大宋像秦卿这样的少年英才就是太少了,如若再多几个,朕何愁不能完成中兴大业!”

“陛下乃是百年罕见的少年英主,天下英才,无不肯为之用命!臣也理所当然。”

“秦卿此去,当得多多上章请对。”赵煦此话的意思便是,希望秦刚自己要时不时去给他上书请对,就算宰执们有所阻拦,只要秦刚多提几次,总会找到理由批准一两次,由此也表达了他非常希望能再次与他面谈的意愿。

从睿思殿出来,夜色已经很重了,宫内各处都上了明亮的宫灯,却是刘惟简亲自引着秦刚向外走。

老熟人多年不见,走出多步之后才开始有所交流。

“抚勾这两年清减了不少,但也威重了不少。到了地方,每次有捷报传来,都能令官家难得地高兴好几天。尤其今天,杂家守在殿外,光是亲耳听到的笑声,就抵得上这一个月的啦!”刘惟简的这几句话看似赞赏秦刚,却也说得情真意切。

秦刚的心里却被其这句话一下子说动,今天的觐见中,他能感受得出赵煦情绪上的阴郁,却没想到他平时在宫中竟然会如此地少有欢笑。再推算了一下之后宋徽宗的大致登基时间,他立刻想到了赵煦的寿命必不长久。

“官家平时吃的药不少吧!”秦刚轻轻说道,“御医虽然都很尽责,但也不能完全依赖药物啊。”

“秦抚勾广闻多见,此话甚有道理。太医们也是时常如此之说。”刘惟简倒是一直记得秦刚当年在高邮第二次受到封赏,就是因为以“种牛痘”之术折服了太医局的钱乙等人,所以对于他这次所说的话,也不以为忤,反而有所赞同。

“我在处州曾得遇一仙道,传了我一套延年手戏,其动作舒缓,又不费气力。若是官家平时能够得空练练,定然会有益于身心。这几日我都会一直在麦秸巷,刘都知得空时不知有没有兴趣来我这里学一学,学会之后再将此手戏转教官家如何?”

刘惟简向来就对秦刚笃信无比,又闻是仙道所传的延年手戏,立即喜道:“那是一定要去,后日便是杂家的休沐日,当得一早就到。”

正说着,两人已经走出了内宫门。

皇宫出了内宫的南部,便是三省六部台院以及翰林院的办公场所了,不过此时时间已晚,一般情况下,极少再有官员继续工作。

哪知前方却是遇到了一位身着紫色官服、腰佩金色鱼袋的魁梧官员,立于道旁,显然不是偶遇、而是刻意在等候秦刚的经过。

只见此人上前两步,朗声问道:“前面可是江淮发运司的秦抚勾么?”

天色虽黑,但道旁宫灯甚亮,秦刚闻声看去,此人他是认识的,正是之前在楼所见过的蔡京。只不过那时估计蔡京并非注意到他,时日一久,未必还能记得起来。

不过,此时的蔡京已是户部尚书,新党重臣,秦刚不敢托大怠慢,立即上前一步立住后,躬身致礼道:“正是下官秦刚。”

蔡京却是一脸的热情与笑意:“在下户部蔡京,今天工作稍晚,却听说秦抚勾蒙圣恩入对方出,便想着是否会在此偶遇,不想果真遇上。”

“见过蔡学士。秦刚得此圣眷,多赖学士与诸位相公抬举。”蔡京此时的馆职为翰林学士兼侍读,世人皆以馆职尊贵,因而称其为学士为尊敬。只是秦刚口头上的尊敬却刻意表露出一种清晰的距离感,让这句回答显然不咸不淡。

“宫中不便耽搁秦抚勾脚步,改日蔡某下帖,约抚勾过府一叙可否?”蔡京依旧一脸的真诚与热情。

“蔡学士有请,下官敢不从命!”

双方于皇宫之中,尤其是当着刘惟简之面定下了邀约,便是坦然表示之间的交往乃是出于公心正事,心中无鬼,也免被言官抓住后攻击。

刘惟简将秦刚送出右掖门,原本回程的马车可以不必安排,但得了他的特意吩咐,那边自然已经安排好,双方再次强调了后日之约,便目送秦刚上了马车。

既然入对结束,秦刚按理是可以回自己家了,不过在此之前,他还须回一趟城南驿馆,一则要向章楶回复交待一下,二则也顺便取一下先前住在那里的东西。

“官家对徐之你甚是看重啊!”章楶一见面便直接感叹说,“我等外官回京,且不说等待时间就须多日以上,这觐见的时间也就多则个把时辰,少则一刻左右。官家大多都是简单地问问,哪里比得上徐之你这次的整整半日时间。”

“全靠运使一力举荐!”

“休得与我说此等客套之语!”章楶不悦地打断道,“老夫举荐你是为国举才,你在任上做出业绩便是给老夫最好的回报。还有,方才鄜延路的第三将主将刘法在我这说了半天,这西北的边境已有不宁的迹象,你得记住与老夫的约定,一旦战起,当得随老夫前去平定西贼!”

“但凭运使召唤,小子莫敢不从!”

“那你先回去吧。何时离京,还得等我面圣之后再听朝廷的安排。”

京中宅子里的刘三已经带了马车在驿馆守了一下午了,秦刚便收拾了东西与他一同回到麦秸巷。

秦湛与傍晚回到京城的胡衍都在等着他。

“大哥!为何不早些派人通知一下?害得我是最后一个才知道。”胡衍上来就抱怨道。

“处州出发得就很急,一路上坐得又都是最快的官船,还能再派出更快的人通知吗?”秦刚笑笑道,“怎么着,怕我突然过来抓住你们偷懒吗?”

“那倒不怕!”胡衍抓抓脑袋,“眼下要入冬,生意之事都忙起来了,哪还有什么懒可偷。我是想大哥过来,好提前作些安排。不会像现在这样手忙脚乱。”

秦湛也说:“就是,大哥你自己与小个倒也好说,突然还来了兮姐和婉妹子,实在是让我措手不及啊!不过好歹有李婶,总算都安置好了。”

那边秦婉与李婶已经将晚饭准备好,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吃晚饭。

饭后,秦刚将胡衍单独叫到了书房说话。

因为在离京前夜,他单独留给胡衍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初步建立起在京搜集各种有用信息的情报网。

当时由于生意有了赵子祹的合作与保障,安排在仓王村的两名神居兵便被归入到胡衍手下另外听用。

手握天醇酒、香水、银霜炭以及夏季新鲜鱼虾运输这四件当时代的法宝,通过赵子裪及李禠的帮衬,胡掌柜在京城商圈里,也成了一位有头有脸的人。

更不用说,当时的宋人就毫无防范间谍的意识。

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之所以如此惨重,事实上在之前的两三年间,金人的斥候间谍就已经将东京城里里外外的情报都搜集了个遍。

秦刚为了确保情报网的质量,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包括他在处州最缺钱的时候,都没有想过要从京城的生意盈利中支取过一文钱,他让胡衍,在除了需要接济蜀党家用的少量一些费用这外,所得到积攒都尽可能地投入到情报网的建设中去。

同时他还特意嘱咐过,情报网建立初期,不必急于求成,有些人与关系,先不论有没有作用,只需要预先埋下去,再保持联系就行,也就是优先注重于培养与潜伏。

所以,胡衍主要是从城外不时会有的逃难人群中,精心挑选出一些识得文字、品性忠厚之人,先安排他们在自家的几处产业里做学徒、工人。一旦通过考察后便进行吸收谈话,然后便推荐到京城的各大酒楼、钱庄、商行之中,去了之后的晋升发展也就随各自的缘份而定。

这些地方,都是京城消息传递、流传最集中的区域,其实大多数时候什么都不需要他们多做什么,只需要多竖起耳朵、多听听消息就可以了。

这些人被他们从难民群里挑出来,就相当于救了一命,再给饭吃、给钱用、还给手艺学习,他们便会与雇主之间建立了非常坚固的效忠关系。

更不用说最后还会被送入更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京城酒楼、商社里发展,眼下不要过只是让他们从事一些毫无风险的情报搜集工作,以后即便是要求他们完成一些更加艰难、危险的事情,其实也是不在话下的。

在秦刚的特别关照及设计之下下,胡衍只负责联系那两个在仓王村的手下,然后再由这两人分别联系内城与外城的最初期十几个可靠的负责人,每个负责人再往下发展联系五六人。这里面,唯有最上面的三个人,可能与他发生直接的联系。再下去后,每一个人最多只能与自己上面的一层人有联系。

而在这一年中,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有人不小心或是酒后吐露真话、又或者是昏了头想多索要些好处。这些事情一旦发生,都会极其迅速地被掐灭在萌芽状态,毕竟,在京城里突然失踪了或者是酒后跌死了某个外来务工的伙计,都只是无法引起任何人注意的小事。

这些事情,无须秦刚知晓,而只是胡衍需要把控住最后安全的一些必要措施罢了。

胡衍将这一年多来,他们所关注到的京城一些权贵、高官以及富商之间的有价值的信息,整理在了一本册子上,交给秦刚来查阅。

在翻看了不少页之后,一条关于遂宁郡王的信息引起了秦刚的注意。

遂宁郡王就是赵佶,他是神宗皇帝的第十一子,出生之后便被授为镇宁军节度使、宁国公。赵煦即位后,他被封为了遂宁郡王,今年大约才十三岁,估计再过个一两年后,应该就会被封为此后的端王了吧。

赵佶自幼好丹青笔墨、喜骑马蹴鞠,与同样爱好的姑父小王驸马王诜的关系甚好。

今年年初时,服侍小王驸马的高球被派送一只篦子给赵佶,正遇上赵佶在踢球,高球有心露了一手,一下子被赵佶看中,于是便向王诜直接把人要了过去。

秦刚看到这条时,眼皮轻微地抖动了一下:

历史果然是历史,没有外力左右的时候,它终究会走到了这一步。

而在朝中,由于李清臣被排挤,邓润甫去世,吏部尚书许将被任为尚书左丞,翰林学士蔡卞成为了尚书右丞,新党中的强硬派完全占据了上风。

这也使得蔡京那颗不安的心为此而蠢蠢欲动,企图也能进入执政的行列。可惜,此时一直看他不顺眼的知枢密院事曾布悄悄地出手了,他看似有意无意地提醒皇上:这蔡氏可是一对亲兄弟俩哎,总不能两个人都成为执政吧?

于是,最终只给了蔡京的翰林学士之衔上加了个承旨而已。

第二天一早,蔡京的拜帖送到的秦宅,秦刚也想知道这个人到底想与他谈些什么,便回帖答应下午便去拜见。

蔡府的司阍将秦刚领进去后,蔡京居然已经在前院之中降阶相迎了,秦刚赶紧上前口称“不敢”,却被蔡京亲热地牵袖引进正堂。

“徐之老弟年纪轻轻,就已为朝廷屡立战功。别的不说,就看这二十岁的从七品差遣,满朝也是看不到第二人啊!”蔡京坐下之后,以不无夸张的口吻说道。

“此皆是官家求贤若渴,秦刚不过是那引玉之砖,助朝廷实现千金市马骨之效耳!”秦刚十分诚恳地谦虚道。

蔡京见秦刚说话谨慎、甚至有点滴不漏的态度,于是决定干脆挑开天窗说亮话。

“徐之这次在两浙路试行青苗法大获成功,为绍圣新法立下头等大功。按理说,以这等功劳与业绩,便说直接进入中枢任职都是绰绰有余。只可惜啊……”

“可惜下官不入章相公的眼。”秦刚淡淡一笑。

“也是啊!章相公什么都好,就是不愿意变通,过于刚直。其实师承流派,在本官的眼中,全部都是小事,重点是能有治世之才,为朝廷用心做事方是要点。”蔡京隐约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与章惇不一样,“以蔡某之见,像徐之这样的人才,只要有人愿意提携,其飞黄腾达之速度,一定是远超于我等啊!”

果然,三句话没结束,蔡京刻意拉拢他的意图即表露无疑。

“蔡学士之言甚善。”早有准备的秦刚并不准备由此接话。

看秦刚如此态度,蔡京倒也并没有生气,而是顺势问起了两浙路在推行青苗法的一些细节。不过与赵煦询问的要点不同,蔡京所关心的重点,显然并不在于银行的真正作用、以及百姓的关心反响。其实对他而言,怎么执行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由他倡导而重新实施的新法,能不能复制在两浙路的佳绩,能否在全国其它地方迅速及时的普及下去。也只有这样,他才可以从由获取到帮其在朝堂上站稳脚跟的政绩与凭倚。

不过,其后他也感叹万分地说道:

“当年王相公初推青苗法,蔡某曾在地方具体推行,深知百姓之愚昧、士绅之抵触及小吏之推诿,此乃是新法施行之三大难点。所以,这也才会彰显出徐之能为旁人之不为,行常人之不行,实是难得的人才啊,也难怪章质夫能够对你如此地看重。”

话题既然引到了目前应该算是启用秦刚的伯乐章楶身上,蔡京便故作无意地谈及了朝廷的下一步,极有可能会看重章楶的军事才能,所以在大概率上,还会安排他去西北边境任职。

蔡京说这番话的隐晦意思便是:虽然眼下有章楶在全力支持着秦刚,但说不准没几个月此人就会被调去边境诸路。到那个时候,秦刚你该想想自己何去何从了?按照常理来看,此时的绝大多数人,都会对边境的官职、畏如虎狼,谁会吃饱了没事干,去那种地方冒风险呢?所以,在这时,还是有必要为了自己的前途多多考虑新的靠山,才是正事。

蔡京的野心、以及日后他所能掀起的风浪,秦刚是心里有数的。而他今天过来,主要也是想摸清蔡京对他的企图与想法。到这里时,已经基本探明,还是停留在意图拉拢的阶段。

秦刚既不愿给他以希望,也不会贸然地进行当面的回绝。为了避免蔡京一直纠缠在这方面,秦刚则有意谈起了养老抚孤的话题。

因为在他印象中,蔡京这个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奸臣唯一做的令人赞许之事,就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社会救济之事规模化、制度化,在全国设立了大量的养老、助残、救孤相关的机构,这些社会福利举措,是在全世界领域领先了西方近八百年。

如果说,有些事情可以改变、而有些事情无法改变,秦刚希望在蔡京身上,不会改变的应该是这样的一件事。

“蔡学士乃当世治国名臣,又深得当年王相公的新法真传。秦刚不才,敢问学士对于盛世太平的理想会有何等的描述?”

其实,蔡京对于这个问题在心中是有答案的,不过老谋深算的人也并没有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非常谦逊地说:“徐之是有大才的人,对此不知是否有想法教我?”

秦刚稍稍想了想,还是开口说道:“秦刚在乡里,常闻‘盛世多长寿’,长寿老人欲有所养,非唯独家庭之力可独为。欲体现皇宋之圣恩,首先这‘老有所养’,应该能够算上一条吧!”

蔡京微微点头,似乎对为“老有所养”四字有所感触。

“寻常百姓旦夕祸福,而所出现的孤儿寡母,该由谁援手呢?欲彰显太平之亲情,其次提出‘孤有所托’,这也可以算得一条吧!”秦刚一边说,一边看到蔡京默然动容的反应。

“疫疾流行,天灾所难。盛世良景,便会有义务为民施医赠药之举,由此看,‘病有所医’,也应该算是;而人为生者,便有逝者,入土为安,为百年大事,即使无事孤者,收敛死尸,此便为‘身有所葬’也!”

“国之兴盛,教育为本,凡是富梓之地,无不都是兴学重教的良处,官学所覆,民众之幸。此乃‘学有所教’也!”

“生民于此一世,但有一能躲风蔽雨之处,便知冷暖在身,家有所处。此乃‘住有所居’也!”

秦刚最后便慨然而道:“秦刚不才,便将心中的这一盛世太平之景,缩概为此二十四字,曰:老有所养、孤有所托、病有所医、身有所葬、学有所教、住有所居。若能皆以实现,则我大宋则可国泰民安、太平万年也!”

“好理想!好志气!”饶是蔡京再有城府,听得了这掷地有声、又是暗合他多年心思的二十四字,也忍不住拍案叫绝,“此二十四字,字字说中本官内心。他日若有机会上策,本官可能会掠人之美……”

此话也是他在顺势试探一下秦刚。

如果不是有心依附的话,定然不悦于自己的政治主张直接被人拿去的举动。

“秦刚献策于蔡学士,只求能有片言只语入耳,但有一二实施,便是百姓之福,也是在下之喜。”而秦刚的这番回答,则令他十分地放下心来。

从蔡京的角度来看,若是秦刚无心投靠,如此重份量的政治方略为何要会当面讲给他听,无非就是用这种隐晦的方式,也表达文人常常的那种不愿屈就的面子罢了。

所以,前面并不愿用明确的话语表达投靠,蔡京也表示可以理解了。

作为有着入相执政规划的他,所需要的,不仅仅只是那类只会拍马送礼的爪牙附从,其实更加稀缺的是如现在的秦刚这样,有着极强的谋略、又有自己独特的升迁前途。如果争取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也将意味着对手势力的明确削弱。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凡人策 碧蓝航线界限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穿越大周 魔艳武林后宫传 遍地尤物 国色天香(王大锤子) 官妻 赤心巡天 傻驴驴驴驴驴驴驴驴 末世了,恋爱系统才降临 拥有荒古肾体的我,末世无敌了 苟王,我的师兄太低调了 黑色豪门之我的王子老公(大结局) 盖世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重生之鬼眼神算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北伐就在今日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红色脊梁 大汉兵王 十三皇子 全球高武之我的系统送错了 被追杀的我,被敌人推上了皇位 龙兴华夏 超级兵器 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 夺嫡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 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 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 乱世草莽:从荒村种田开始称霸天下 历史请就位 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 王直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大宋暴君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 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 重生回到家破人亡前,从赎罪开始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 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