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宋

林二虎

首页 >> 风流大宋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王妃你是魔鬼吗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衣冠不南渡 猎天争锋 靖难攻略 金牌帝婿 大国军舰 暄和皇贵妃传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6章 和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虽然表面上秦刚对此事显得非常淡定,但也只是做做样子给另两人看的。

他的心底,已经在考虑最坏的情况,所以当晚便给神居寨的赵四写信,请他那里派两个信得过的高手过来,京城这里的银霜炭生意,必须要有得力的人守着。

毕竟越来越明显的高利润生意,总是要被人所惦记的。

李禠则理解为宋代士人对于宗室一贯的轻视:所谓皇宋官家与士大夫一同治天下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对于在位的皇帝而言,第一防范的是武将、第二防范的便是宗室。

所以,朝廷对于这些宗室的政策,基本就是圈起来、养起来、再管起来。也就是多给俸禄、多给虚职,再根据他们的实际表现,时不时地由低到高提拔一下爵位。听话的,就提拔得快一点,不听话就晾在那里。

一直到了神宗时候,在京城的宗室实在太多了,院宅不够分了、俸禄也发不起了。于是才借着新法改革,先压缩并取消掉他们的一些福利,同时也放开了之前的一部分限制,比如可以允许他们参加科举、外放做官、以及可以适当参与做生意等等。

但不管怎么说,宗室子弟所拥有的显赫身世、富足家底,以及高贵身份,都只是相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的。

有正常教养的宗室家庭,都会再三叮嘱自家子弟,切莫去触惹文官,以及极有可能做文官的士子。

只可惜,总是有意外的存在。

这个意外就是赵子祹。

从小顽劣,脑子还有点秀逗——当然他自己决不这么认为——导致现任楚国公的父亲一直并不喜欢他,反倒是重视一贯踏实稳重的次子赵子禋。

不知道是为了补偿呢、还是想再给个机会呢,今年开始,楚国公把家族里的几个生意交给赵子裪去打理,说好一年之后再看结果。

赵子祹一开始便是信心满满地接手上马,总觉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说不定就能把家里的生意做得一飞冲天,一定能够让父亲看到一个崭新的自己,并能最后改变初衷,让他真正履行家中长子的地位。

是的,他的智商只能看到地位,而不是责任。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围绕在赵子祹身边的,除了同样是京城里的纨绔,剩下的就是一堆溜须拍马的混子。一看赵子祹手里掌握了好几家商铺的生意,就都围上来了。

说句实话,只是来蹭吃蹭喝倒还是小事,毕竟楚国公府,家大业大,吃吃喝喝总是总不垮的,最怕的是一帮无知之徒出的各种无脑主意,生生地让赵子祹亏了好大的几笔钱。

还得幸好商铺里有几个负责任的老掌柜,苦口婆心地劝阻了好几次,才没有让这亏损一发而不可收拾。

但是眼见得已经到年底了,几家店的账本赵子祹都看过了,年初的雄心壮志早已不复存在,现在想的,就是如何才能抓住年关的时间,少亏一点钱,不被父亲狠狠地责骂。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给赵子祹出了一个主意,要想年底翻身,就必须要做一个赚钱快的大生意,而眼下的京城,能够符合这个条件的生意,就是刚刚出现的“银霜炭”。

而给赵子祹出个这个主意的人,正是与张徕勾结到一起的孙溥。

孙溥上次在望海楼丢了面子,背后被张徕一阵怂恿,一直想着要在秦刚身上找回场子的事。

只是忌惮于李禠这个尚书衙内的后台不敢下手。

谁知突然一下机会就上了门,赵子祹为了手头生意的事,开始在身边人范围悬赏征集“如何在短期内赚大钱的主意”。

孙溥原本只在这个圈子的外围,经过与张徕的细细商议,便决定来一场“驱狼吞虎”的计谋。

由张徕背后谋划、孙溥出面,给赵子祹是这样分析的:

这“银霜炭”本身卖得贵,利润一定会很高,关键现在还供不应求。如果这样的生意能够抓在自己手上,趁着过年涨一涨价,这笔生意,绝对可帮他赚到其它生意一年都赚不到的钱。只是这生意留在仁和商号手上,真是“暴殄天物”啊!

于是,赵子祹在被说动了之后,召集了手下的狗头军师一阵商议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明抢风险太大,而且成本不可控。想着这东西不过就是一种木炭,一定是烧制的过程有着一些特殊的方法,于是,就派人暗地里监视着卖“银霜炭”的店铺,跟着送木炭的大车,很容易就找到了在仓王村的烧窑场。

接下来就去西水门码头,找了几个地痞,请他们半夜里潜入炭窑场去查看情况,虽然说中间被人发现了,但也算是全身而退,并带回来了一些半成品的木炭。

赵子祹叫商铺找了两三个烧木炭的老师傅,过来看了这半成品,说是除了木柴本身好一些,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甚至也根本看不出为何这种木炭烧到最后,能够成为又好看又好烧的银霜炭。

这下,等于花了这么大的精力,搞到手的东西却一文不值。

赵子祹气得大骂出主意的人都是笨蛋,并且说西水门的地痞没有搞到直正有价值的东西,要把之前答应的报酬扣下一半,而那三个地痞中间还有一人被钱家三郎打伤了胳膊,还想着多要点药钱,气得都在码头大骂赵子祹不讲信用。

所以被沙捕头没花多大精力就查清了原委。

“我的建议可以明着来!找仁和的掌柜谈判,逼他们让出一半生意来。”之前不被采纳的这个声音便抬头了,“有一半总比现在一分钱好处都捞不到好吧?”

“哼!明着谈判,你说得轻巧!人家仁和凭什么愿意让一半出来?”

“和买!”提这个主意的人就知道,关键的时候说出来才有用,“我们就直接告诉那掌柜,这银霜炭被宫里的采买看上了,倘若不让出来,就会被派入和买的目标,只有让出一半给咱们赵家,赵公子才会出力,想办法从和买目录里把它去掉。”

一下子,在场的人眼睛都亮了起来,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这和买一词的本意就是“公平买卖”,但到了宋朝,却已经完全失去了原意,反而成为官府巧取豪夺的代名词。

朝廷本意是将自身的一些日用品不再去强行征取,而是根据市场价格进行公平的采购,有时还会为了体现朝廷的气度,适当抬高一点采购的价格,以至于这和买在一开始时,会成为体现朝廷关心民生的一种恩典。

可恩典既然产生了,便会成为特权,买谁不买谁,都得由宫里负责采买的官员来决定,于是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些人从中捞取好处的地方。

也就是说,宫里本来确定的价格还是不错的,但备不住每一个经手的人都要从中过一手。比如就说这个银霜炭,最初给的钱甚至可能是一贯半一斤,比市场价还能高出一半。

但是负责采买的官员定了你,总得从中拿个两成作好处吧?然后便是层层克扣,等最后到了发售的商号手上,这钱可能就只能有二十文甚至更少的钱了。

这样子的话,和买便成了卖家的负担与恶梦,成为了宫廷对于百姓商家的一种变相盘剥摊派,谁家的商品被列入了和买的目录,谁就得自认倒霉。

唐诗《卖炭翁》,便是诗人白居易对于百姓遭遇宫中和买盘剥苦的实景刻画代表作。

以赵子祹的家族地位,去影响宫廷采买品的选择,理论上是有这个可能性的。一般人遇到这样的一个局面时,往往也只能屈服选择相对损失最少的那个方案。

赵子祹立即拍板,就由这个提议者陪他去找仁和商行去谈判。

只是,躲在一众商议者之后的孙溥却冷笑一声,心中暗骂这帮蠢材。

和买的计划看起来十分可行,但那要看对付什么人,如果是普通的商人的确是没问题的。但是这帮人提前做的功课也太差了,没看到现在与秦刚混在一起的李禠是谁,那可是户部尚书家的衙内。户部是管什么的?这商贾方面引发的事情,不都正在户部尚书的职权之下么。

不过,孙溥却不想现在出头,要等到他们撞了壁后,才会意识到他的价值。

果然,被赵子裪带人好一番威胁之后,罗掌柜忙不迭地来找秦刚求救,不出意外地让整天混在秦刚家的李禠听了个清清楚楚。

“在下只能对他们说,此事事关重大,必须要回去与商行其他几位掌柜的共同商议后才能确定。他们便说给我一天的时间,明天再来听我们的商议结果。”罗掌柜说完的时候,是满腔的忿闷与一脸的担忧。

“无妨!明天我与你们一起去,到时候我倒要看他们还敢不敢提什么和买的事!”李禠胸有成竹地说道。

第二天,在前一天已经成功地让罗掌柜听得脸色惨白了之后,赵子裪便觉得这件事已经是十拿九稳了,便揣着让人提前写好的合作契约,照例带了之前出这个主意的狗腿子,踌躇满志地来到了仁和商行的正店后堂。

嗯?对方怎么多了两个人?其中有一个似乎还有点面熟?

他身边的狗腿子已经开始悄悄提醒他,右边的虽然是不认识,但左边那个是当今的翰林院翰林、户部尚书李清臣的四子李禠。

嘶!户部尚书!赵子裪的脑子有点发懵,李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难道他他家也和这个仁和商行有关系?但至少说明今天绝对不是偶然在场,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打招呼:

“哎呀呀!真想不到啊,能在这里遇到李衙内,幸会幸会。”

“噢,是啊,我也没想到,今天能和赵公子碰上,同感同感。”

秦刚这才注意到,这是他在大宋朝第一次听到有人被称为公子,这个词还在保留着它最初的特定含义,也就是“王公贵族之子”的意思,所以,也就只有遇上像赵子祹这个楚国公之子时,才会用上,并没有泛滥到后世那种烂大街的使用习惯。

第一个回合,李禠给对方留下了足够的余地,就看接下来赵子裪够不够聪明了。

罗掌柜心里没底,只能先招呼各位都坐下,然后便给双方引见,并各作了介绍。

赵子裪仔细地看了看眼前这个与李禠年纪相仿又其貌不扬的年轻人,心想:这个就是他们讲的拥有银霜炭秘方的那个姓秦的小子?!

秦刚看了看他,决定自己先开口,说:“这样子,昨天罗掌柜找我,说近期宫里有可能会和买银霜炭,非常着急,于是就叫了我过来。说是赵公子有办法帮着避开,但条件是……”

“没有条件!”赵子裪的那个狗腿子已经悟出了李禠出现在这里的真正作用,赶紧提前跳出来打断话头,“我们赵公子虽然是宗室子弟,但却是一个急公好义之人,这次来帮助贵行,完全是出于公心、出于正义之心,就是来帮忙的。”

赵子裪一听便急了,这说的是什么话?他哪有什么闲工夫来帮忙,不禁怒斥道:“你这个狗东西,讲什么话?没有我的吩咐就乱开口!”

“是是是,昨天的那些话都是我乱开口。”狗腿子生怕事情搞砸,一边极力把话往回拉,一边拼命向主子对着李禠的方向使眼色暗示:“我们赵公子一直在家里说,特别认同朝中户部李尚书所强调的,要保护商贾的正常利益。一旦遇到,就要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帮忙,是不是?李尚书说的啊!赵公子,李尚书,我理解得对吧?”

赵子裪终于反应过来了,他看了看李禠,沉默了。

虽然之前他们讨论过祭出“和买”杀招的巨大威力,其实那也是建立在对方无权无势又无靠山的前提之下。但在大宋,文官阶层早就注意到了和买对于百姓的影响与伤害,并主动地进行了强力限制。史上第一青天包拯在知端州时,就察觉到端砚的和买进贡对地方砚匠的负面影响,从而多次上书对其过程进行了严加治理,救活了端州无数砚匠。

而一旦要被像李清臣这样的朝廷重臣得知,某项商品的和买有宗室子弟参与并从中牟利的事,一旦会动用御史的权利,上疏弹章进行穷追猛打的。

悟出道理的赵子祹冷静了一会儿,又努力组织了一阵语言后才开口:“和买之事,对于商贾之家太过于伤害,本公子自从今年接管家里的生意后,更是对商贾的利益侵害感同身受。罗掌柜这里的事,我一定会全力帮着周旋,更不会索要任何回报。”

“啊?”罗掌柜显然没想明白赵子裪为什么会突然改口,“昨天不是讲……”

“不是说了嘛,都是下面的人不知好歹!”赵子裪立刻对旁边一起来的人责问道:“你说,是不是你闹出来的误会?”

“是是是,就是在下没讲清楚,所以今天专程过来!现在讲清楚了不就好了嘛!”

李禠对于赵子裪反应能这么快显然是有点意外的,本来他计划的是:坐等双方谈好条件后,把生意股份契约签好后,只要拿着赵子裪签过名的这一份,对方就等着完蛋吧!

其实根本不需要他回家去交给父亲李清臣,像这样的事情,但凡找一个御史台的谏官,他们都会嗷嗷地立即扑上去,又是弹劾宗室、又是有着真凭实据,这种弹章,立刻就能为他们树立起一种不畏权贵的正直形象,就算把皇帝惹火了又怎样?再说了,谁知道皇帝是真的发火还是假装发火呢?宗室的烂事也许正给了皇帝收拾他们的最佳理由。

“看来赵公子真是仁义之人。”李禠原来的计划没成,只能跟着挖苦两句。

“比不上李衙内的急公好义!”赵子裪的如意算盘被打翻,右手在衣袖中将那份契约都攥烂了,只得在口头上恨恨地说上一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碧蓝航线界限 吞天塔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wtw1974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穿越大周 洪荒夺美记 魔艳武林后宫传 分手后我在娱乐圈爆红了 绝色神雕 大佬归来,假千金她不装了 让你契约鬼,你契约钟馗? 官妻 铁血特战队 苟王,我的师兄太低调了 黑色豪门之我的王子老公(大结局) 春棠欲醉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唐奇谭 红色脊梁 何寄锦书来 龙兴华夏 超级兵器 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 夺嫡 
最近更新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 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 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 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 王直 大宋暴君 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 寒门科举小懒娃 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 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白话三国志 东周策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 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 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 重生之项羽崛起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