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首页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第一搅屎棍 亮剑:让你驻防,你却团灭鬼子 衣冠不南渡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第一狠人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 重生之景泰大帝全文阅读 - 重生之景泰大帝txt下载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10章 学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面对仪铭的疑问,朱祁钰微微一笑,道:“为何要交给其他衙门,这么重要的事情,朕单立一个衙门不行吗?”

仪铭当时就懵了,这事儿还能这么玩?

仔细想想,这事儿还真可以。

不管怎么说,科举都是朝廷最为看重的几件事之一,尤其是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一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真正拉开了科举的大幕,从此成为历朝历代朝廷的大事。

朝廷重视科举到什么程度,从以下几件事就可以看出来。

第一,科举从最低级的县试就由当地最高行政长官县令亲自组织监考,次一级的府试则是由当地知府负责,到这里,考生只是得到了秀才的资格而已,但是从院试开始,所有的科举考试就全部由中央掌控了,院试中央会派出翰林官出任提学官负责考试,乡试则是由当地布政使负责,到了最后两级的会试和殿试更为夸张,会试主考官由皇帝钦点,考题由皇帝亲自出,殿试直接便是皇帝主持,尚书大学士监考,由此可见朝廷有多重视科举。

第二,科举是考试,自然就有舞弊,大明也不例外,洪武三十年丁丑科会试,朝廷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为考官,录进士五十一人,均为南方人,也因此被北方举子联名举报,虽然没查出来什么,但是最终的结果仍然是王府纪善白信蹈被斩首,翰林学士刘三吾发配戍边。一件没有真凭实据的案子,仅仅因为涉嫌舞弊,两位主考官便一个被杀,一个发配,可见朝廷对此等舞弊行为有多痛恨。

第三,但凡入京赶考的举子,朝廷都会发给一个旗号,让举子插在背后,让一路上的山贼劫匪都不敢动手,确保他们的安全。一旦举子出事,朝廷会直接派监察御史过来审查地方。

第四,各地政府都要建设贡院,用来组织科举考试,每年进行修缮,确保贡院完好,再加上其他的路费试卷费等杂七杂八的费用,每次科举朝廷都要花费几十万两银子,这对于一年岁入只有一千多万两银子的朝廷来说,不可谓不高了。

但是,朝廷如此重视的一件事,朱祁钰单独成立一个衙门来负责管理,应该也不为过吧。

“陛下,各地学政是否也全部归到这个衙门?”仪铭想了一下问道。

在他看来,这个衙门的主管非他莫属,自然要尽可能地增加权力,科举考试三年一次,总不能其他时间都闲着吧,管一管各地学政,平时也好有事情做。

朱祁钰点点头,道:“朕也是这么想的,这个衙门要负责整个大明的儒学,而不仅仅只是科举,各地的县学、府学,私人筹建的私塾、书院等,全都要归到这个衙门来管,甚至太学和国子监也要归到这个衙门,总之,从今之后,在大明,只要是与儒学相关的事情,都由这个衙门来管。”

“那各级官吏呢?从礼部抽调?”仪铭继续问道。

朱祁钰看看他,笑道:“礼部抽调一部分,剩下的从翰林院抽调,反正那群翰林整日里也没什么正经事,不如进衙门做点正事历练历练呢。”

仪铭点点头,然后鼓足勇气问道:“关于这个衙门主官的人选,陛下是如何考虑的?”

朱祁钰笑笑,问道:“子新是否有什么人选呢?”

仪铭想了想,突然挺直胸膛,道:“臣仪铭,自荐主官。”

朱祁钰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子新啊子新,你是不是已经猜到这个位置朕一定选你呢?”

仪铭有些不好意思,低声道:“臣有些猜测,但是不敢确认。”

朱祁钰这时候突然停住笑声,正色道:“子新,如果你不自荐,那朕就会对你彻底失望了。”

“一点勇气都没有的人,朕不会用。”

仪铭大惊,他万万没想到这居然还是朱祁钰的一个测试,万一刚才他没有鼓足勇气自荐,那下次升官估计就要等胡濙告老还乡了。

一步慢,步步慢,朝廷大员的坑就那么几个,没了皇帝的信任,他还想做到尚书?这倒是有可能,不过是南京六部的尚书,坐冷板凳而已。

不过仪铭没有表现出来,而是淡定问道:“若臣没有自荐,陛下可有合适的人选?”

朱祁钰赞赏地看着仪铭,回答道:“当然有,国子监祭酒萧镃便可担此重任。”

“那是要简拔了啊。”

国子监祭酒从四品,完全无法对抗礼部尚书,朱祁钰要想用萧镃,必须将他的品级提升到从三品才有可能。

仪铭想了想,道:“其实臣还有一个更好的人选。”

“谁?”朱祁钰问道。

仪铭笑了笑,道:“如今闲居在家休养身体的金濂。”

朱祁钰想了想,这个人选倒是也可以,金濂年岁并不大,只是前年在征讨邓茂七的时候管理军需累到了,如今正在休养,他本就是正二品的尚书级别,调任这个衙门都不需要调整,直接便可以担任。

不过朱祁钰却是笑道:“子新啊,这个衙门的主官,朕选的可是你啊,怎么推荐起别人了?”

仪铭连忙答道:“臣也是替陛下着想。”

“臣做这个礼部左侍郎的时间并不长,品级只是三品,突然调任新衙门的主管,还是和礼部胡尚书作对分权的,定然会遭到弹劾。”

“万一臣没抗住,陛下也好有个备用人选。”

朱祁钰大手一挥,霸气侧漏地道:“朕意已决,这个衙门的主官就是你了,谁敢不服,让他和朕说。”

然后露出一个笑容,道:“子新可以先想想,这个衙门叫什么名字了。”

“这个还要陛下赐名。”仪铭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命名这种事儿是皇帝的事儿,他哪里会多嘴。

朱祁钰无所谓道:“朕要是知道叫什么,就不让你命名了。”

好吧,既然皇帝不管,那就是他这个主官的事儿,仪铭开始冥思苦想,最终给朱祁钰提了几个建议。

儒部,贡部,举部,学部。

举部很明显是以科举命名,覆盖面太小,首先排除。

贡部也一样,还和工部发音相近,一样摇排除。

朱祁钰在儒部和学部之间考虑了许久,最终决定用学部这个名字。

儒部听起来就是儒家的,如今大明的学问只有儒家一脉,叫这个名字其实没什么问题,但是朱祁钰还是排除掉了,主要是朱祁钰今后还想引入其他学问,不希望只有儒家一家,再说了,儒家正统在曲阜,天下文人向来以曲阜孔家为尊,叫了儒部这个名字,朱祁钰总感觉儒部是孔家的,不任命衍圣公来做这个主官,总是怪怪的,但是真能让衍圣公来做这个主官吗?答案是不能,所以儒部只能被派出掉。

剩下的答案只剩下一个,那就是学部。

然后就是学部的组织架构。

这件事朱祁钰又叫来了吏部尚书王直,将自己想要设立学部的事情和他一说,王直便点头同意了下来。

王直又不傻,这件事朱祁钰明显已经下定了决心,阻止此事对他没有半点好处,而且王直一眼就看出来这个衙门就是为了分礼部的权,反正他和胡濙都已经决裂,分就分呗,反正分的又不是吏部的权力,他王直不在乎。

还有一点就是,朱祁钰想要设立的学部,很明显是与其他几部同级,朝廷突然多出来一个尚书,两个侍郎,一堆的郎中和员外郎,职位多了许多,吏部在分派官员的时候可选的职位也多了许多,他王直不能阻止此事,朝廷空闲待缺的官员可不少呢。

于是,经过朱祁钰、王直和仪铭三个人的讨论,最终形成了学部的组织架构和权限责任。

学部,主管天下儒学,包括各地学籍管理、各级学府管理、学府每年学禄监督,还有最重要的科举考试,设置左右侍郎副之。

学部下设学籍、学禄、学府、贡举四个清吏司,设一名郎中主管,若干员外郎辅助。

学籍清吏司主管天下学籍考籍,包括每年各地学籍考籍的汇总,整理,监督。

学禄清吏司主管各地学禄标准的制定、汇总、审核、监督,还有各级科举之后鹿鸣宴和琼林宴的组织策划,各地方衙门组织文会花费的费用也要汇总到学禄清吏司。

学府清吏司主管天下各级学府,从最高的国子监到最低级的县学,均由学府清吏司监督管理,同时负责各地书院、私塾的审批,山长、教授、博士、教习、夫子等均需在地方县衙备案,每年一次汇总到学府清吏司。

科举清吏司主管天下各级科举考试,县试府试不变,仍由各地衙门负责,科举清吏司巡察监督,其余各级科举考试,由科举清吏司派人主持。

四个清吏司各行其是,左右侍郎每人督管两个,最终汇报给学部尚书。

首任学部尚书为礼部右侍郎仪铭调任,左右侍郎待定,由吏部尚书王直举荐,郎中员外郎等各级官员由吏部举荐,办事差役待定。

此诏一出,必定天下震惊。

朱祁钰如是想到。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剑道第一魔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wtw1974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新现代逍遥录 余生为你着迷 美食之末世求生 不是吧君子也防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敌谍一生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大明锤王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请摄政王赴死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 大梁逍遥王爷 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 仙秦:祖龙觉醒 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 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 明风再起 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 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 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 军统财神爷 李淳风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 
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 重生之景泰大帝txt下载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 重生之景泰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