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首页 >> 明世祖,中兴大明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世子无双 军工科技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逍遥小贵婿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神圣罗马帝国 佣兵禁地 
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 明世祖,中兴大明全文阅读 - 明世祖,中兴大明txt下载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7章 平西策(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夜幕降临

甘肃经略使司,肃州,嘉峪关

关城之上

一队队披甲执锐的明军将士来回巡逻

这里是目前大明实际统治区域的最西端

再往西边,就是西域了

大明自建国以来,虽然对西域没有实控过,但比较幸运的是,对于河西走廊的掌控,还是十分扎实的。

后世的甘肃省,便是明代陕西行都司,甘州和肃州的合称。

光烈中兴以后,废除了地方上名存实亡的都司,而九边边军,此时也基本在一系列战争和事件中消耗殆尽。

朱由榔重建了北方的边防系统,为了取代已经崩溃的九边都司,设立了安北都督府,和两个经略司。

即山海关这面的辽宁经略使司(后改称东北经略使司),以及嘉峪关这边的甘肃经略使司。

经略使不同于巡抚或者都督,在朱由榔新的政治规则中,巡抚是无法干预到地方军务的,而都督府又只局限于汉夷杂处的边疆地带,且以军务为主。

唯有经略使,算是真正军政一肩挑,可以算是方面大臣。

故而两镇经略使,大多要文武兼备

之前辽宁经略使为王夫之,便有这个考虑在

而甘肃经略使权责更重,因为是以陕西巡抚兼任,可以说总理陕甘西北军政。

而其人选,却是朱由榔亲自点将的原光复后军都督长史,张煌言

甘肃经略司下辖六营边军,边军编制略比御前军小,拢共一万六千人。

但这个数字已经不少了,毕竟边军都属于吃皇粮的募军

不过张煌言由于身兼两职,具体事务自然要分予下面人管

此时甘肃经略司实际主事的,是经略司都监,岳镇邦。

说起来,这位岳飞传人也的确是运气好,北伐之际,徐州战役,围攻磐石山,为张名振、张煌言给简拔而出。

事后也就跟着张煌言一路升迁,此时已经从当初正七品的参佐,混到了正四品的经略司都监,负责甘肃军务。

岳镇邦本就是陕甘人氏,熟悉西北地理,倒是干得相当不错

可就在半年前,西北方面的局势开始逐渐紧张起来

漠北诸部和漠南摩擦不断,安北都督府这大半年可谓高负荷运转,张名振先后多次督点漠南诸部,抵抗来自北面的兼并战争。

这种冲突,在草原上,每年每日都在发生,只是这两年额外多而已。

“吁!”

数声战马嘶鸣,从远方传来

在夕阳落下的西北远山,奔袭靠近

关城上的将士远远便发现了这一幕,立马警觉起来

在守城军官的急促哨声中,一支支装好弹药的铳口,对准来敌方向。

但还没等城门上的军官做出决策时,城外快骑已然逼近嘉峪关,已经能够看清楚背上显眼的三角旗帜。

“这是......”

军官一下子犹疑不定,但身后的将佐却已然肃穆言道

“理藩院的人,叶尔羌那边出事了。”

叶尔羌情势紧张,从来也不是什么秘密,两年前就开始逐渐升级了,就在嘉峪关门口的土鲁番向来都是漠北和西域关系的晴雨表,这两年动荡不断,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在将佐指示下,关城连忙派人向岳镇邦送信,同时派人乘着箩筐下城,核验对方身份。

报信的四名骑兵,属于理藩院护军署,这是大明境内,唯一除了御前、边防、民兵三个系统外,唯一合法的军队,数量不多,主要用于扈从派往各个建交国家的办事机构,如自贸区、伴使馆之类。

当然,也负责和内地的通信

位于肃州的岳镇邦得知消息,已经是两日之后的事情了

叶尔羌抵挡不住,并不出乎张煌言的预料

或者说,这本就应当是大明所设想的结果。

从光烈三年以后,对叶尔羌的扶持,并不意味着大明希望一个叶尔羌汗国永远存在于西北边陲,只是由于北伐迫在眉睫,而准噶尔磨刀霍霍的一种妥协而已。

自光烈八年履职以后,张煌言就开始对西北战略进行了自己的规划和部署。

也着力于搜集西域相关情报,填补了之前明廷对于漠北、漠西,卫拉特诸部蒙古的了解。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明廷对俄罗斯对亚洲扩张的信息,也更加明晰了。

光烈朝官员的一大特点,就是视野更加开阔,能够在关内的一亩三分地外,看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不说是世界视角,至少也算是亚洲视角。

就在来自叶尔羌的消息,传到正在西安的张煌言这里时,他正好在撰写即将递交给中枢的重要奏章。

《请征西域平卫拉特诸部疏》

类似于鸦片战争后,在帝国主义殖民者的多方威胁下,清末朝廷基于战略先后,区分为塞防、海防之别。

光烈八年以后,随着北伐战争结束,但朱由榔对这个崭新国家机器所注入的扩张基因却没有丝毫平息。

军中对于未来扩张的战略方向,也就分为了海外和内陆两个意见。

海权和陆权之争,自近代以来就屡见不鲜,尤其是对于大明这种海岸线和陆地边界同样广阔的政权而言。

东南亚战事既平,南海争端告一段落,大半个南洋地区都重新划入了明帝国的势力范围,海权派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海军,从过去仅作为北伐辅助力量的偏师,成长为可以和诸多御前军扳手腕的庞然大物。

尤其朝中多有议论,郑成功极可能成为大明第四位异姓军功封王,不对,人家叫朱成功,不算异姓王。

而且海权派并非只是海军一个单位势单力薄,军事只是基于政治经济利益的延伸,每个战略方向的背后,都有庞大的利益集团做支撑。

比如日渐壮大官办和民办造船工业,作为财政重要支柱之一的市舶司,大明海务公司的大小股东们,海商集团,以及服务于沿海对外贸易的各种工商业、纺织业、种植业工厂主和地主们。

这些才是海权战略背后的真正支持者,海军,只是其力量的体现而已。

当然,陆权战略的支撑同样不小,西域、草原能为中原提供大量用以农业的牲畜,和作为农业社会补充的牧业产品,其中许多地方,也适宜于耕种,而且土地平阔集中,是天然的大庄园、大农场。

这对于许多大中地主阶级,和许多新兴,以经营农庄为主的农业资本家,同样诱惑不小。

而且只以商业来看,游走于农牧产业之间,从事农牧业产品互贸的商人们,影响力同样不比东南海商们差太多。

虽然从之前南海和东南亚局势结束后的情况而言,海权派似乎占据了上风,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战争的搁置,也意味着其扩张的势头短时间内,就到此为止了。

张煌言也正是瞧准了这个档口,虽然在光烈八年以后,军费开始倾斜于海军,但这次东南亚和南海战争消耗极大,取得的胜利成果,也不是短时间能够消化干净的。

那么北方战场,自然就有机会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尤其是在准噶尔日益壮大的情况下。

光烈十三年,第二个五年规划的军费预算调整,军方众多势力各显神通,而最终的结果,海军预算虽然没有削弱,但也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

而军费总量是伴随着财政一同增长的,相较而言,陆军,尤其是北方四镇和安北都督府,得到了极大财政支持。

但张煌言明白,如果自己执意于在西北发动如光烈八年以前那种全面的大规模战争,恐怕得不到国内大多数派系和官员的支持。

故而,在这篇《请征西域平卫拉特诸部疏》,张煌言提出,征西之军,在精而不在多,最好能策动漠西蒙古和西域诸民族,像当初班超所做的那样,以夷制夷。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碧蓝航线界限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综漫致郁系作家,让女主泪洒 傻驴驴驴驴驴驴驴驴 上位[娱乐圈] 玄鉴仙族 虚空塔 修神外传仙界篇 曼陀罗妖精 春棠欲醉 余生为你着迷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曼陀罗妖精 踏天境 苟王,我的师兄太低调了 贵族 假面骑士之赤魂 逆世谋妃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长夜谍影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表少爷的抗战 我有一个特种兵系统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最近更新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 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 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 寒门人杰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以捕快之名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权征 隋唐:项羽传承 我四叔是朱元璋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 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 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 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 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 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 明世祖,中兴大明txt下载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 - 明世祖,中兴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